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都是成年人了,為什麽好好說話那麽難?

2024-06-29情感

點選上方藍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設為星標 ⭐️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實用的測試—— 【溝通能力提升手冊】


前兩天我和一個朋友吃了個火鍋,那天她異常沈默、愁眉不展。在我的詢問下,她說出了緣故:「我上周和同事閑聊,隨便開了個玩笑,本來是想活躍一下氣氛,結果一下子把人家惹生氣了,氣氛就特別尷尬……我和男朋友也是,只要有一點小矛盾,說著說著兩個人就會吵起來,最後總是不歡而散……唉,我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麽和人交流了,以前覺得這是件挺簡單的事情,結果沒想到這麽難。」


聽她說完這一大段,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每天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溝通——與同事交流工作、與伴侶溝通感情、與父母日常問好,甚至收快遞、拿外賣、路過大樓安檢、跟收銀員說付款方式等等。但盡管溝通無時無刻都在發生,我們實際上卻很難真正做好這件事情。


什麽才是好的溝通呢?不好的溝通都是在哪裏出了問題?究竟要怎麽做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溝通者呢? 【溝通能力提升手冊】 能夠幫助我們解答這些疑惑。


點選KY公眾號選單欄-心理服務-做心理測試

提升你的溝通能力

↓ ↓ ↓


01 會說就是溝通能力強嗎?


在溝通不暢或者人際關系受挫的時候,人們常常首先會想到的,是自己表達能力的問題;又或者,有些人會把「擅長溝通」單純地理解為「能言善道」。


但實際上, 好的人際溝通不僅僅是一句精妙的回答或提問。 Ronald B. Adler和Russell F. Proctor在【 溝通的藝術 】一書中提到,溝通還包含了「關系」這一維度,也就是說,溝通雙方的關系遠近、好壞同樣是溝通時需要考慮到的問題。 溝通不僅包括了溝通技巧,還包括了對溝通的態度以及認知。


那些溝通能力強的人不僅僅只是「會說」而已。比如,他們能夠在溝通中建立起信任感和安全感,不會因為總是害怕會被傷害,而不敢開啟一段交流;他們也能夠運用手勢、表情等非語言的表現形式輔助言語上的表達,這使他們常常顯得更加有說服力;他們會去有意識註視對方,能夠註意到對方細微的情緒變化,並隨之調節自己的溝通方式。




02 不會溝通,到底是哪裏沒做好?


溝通是我們與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有時候一不留神,就會在其中遇到問題。比如:


1.缺乏溝通自信,會使你詞不達意。

如果我們對溝通這件事情非常焦慮,這種不安和緊張的情緒會使得溝通中頻頻出現障礙,使我們總是沒有辦法說出自己想說的內容,顯得詞不達意。


2.缺乏支持反饋,會使對話難以發展

如果我們在對話中,很少及時有效地給予對方回應,比如總是保持沈默,就會很難將與他人的對話進行下去,也就難以達到溝通的目的,因為缺少反饋會使對方感到不被關註、不被傾聽。


3.缺乏情境認知,會使溝通無效

如果我們缺乏對溝通場景的認知,沒有辦法在合適的場合使用恰當的表達形式,就可能會使溝通失去效用。比如,如果在重要的計畫展示、競標等場合中,使用網路流行詞等過於口語化的表達,就會難以展現出專業性;如果在日常的親密交流裏,總是說一些不接地氣的專業詞匯,就會顯得非常生疏和疏離,這些都會影響溝通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我們未曾意識到的要素在影響著我們的溝通,而了解這些要素能夠使提升溝通能力變得有跡可循。




03 你離好的溝通還有多遠?


溝通能力涉及到許多方面,也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卻很難辨識出自己在溝通的哪些方面稍顯欠缺。 想要有針對性地提高溝通能力,第一步就需要了解當前自己的溝通表現。


因此,KY測評部在Adler, Boorom和Spitzberg等學者近些年關於溝通能力研究的基礎上,研發了 【溝通能力提升手冊】 ,整合了溝通能力涉及的各個方面,從 溝通態度、溝通技能 (互動表達與接受傾聽)和溝通認知三個方面對你的溝通能力進行分析,細化到了 溝通自信、支持反饋、情境認知 等11個子維度:



透過這個測試,你能夠詳細了解自己在人際交往場景中的表現和可能的障礙,獲得針對性的提升建議,精準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測試題數: 51題 | 報告字數: 約4000字

所需時長: 15-20mins | 測試價格: 39.9元




這個測試適合這樣的你:

  • 和人交流時總是感到緊張不自在

  • 時常因為不擅長說話而覺得自己「嘴笨」

  • 希望能夠在與人溝通時更加自信

  • 對自己的溝通能力抱有好奇

  • 透過這個測試,你將能夠了解:

  • 我在溝通的不同方面表現得怎麽樣?

  • 我的溝通能力會給生活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 為什麽我會在溝通能力上有所欠缺?

  • 怎麽樣才能有效提高溝通能力?

  • 做完測試,你可以得到一份專門的評估報告:



    最後,我們希望強調的是,溝通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決不僅僅在於表達,正如葛洛夫所說:「我們溝通得很好,並非決定於我們對事情述說得很好,而是決定於我們被了解得有多好。」



    References:

    Adler, R. B., & Proctor II, R. F. (2017). Looking out, looking in. Nelson Education.

    Adler, R. B., Rosenfeld, L. B., Towne, N., & Scott, M. (1986). Interplay: 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oorom, M. L., Goolsby, J. R., & Ramsey, R. P. (1998).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tsand their effect on adaptiveness and sales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6(1), 16-30.

    Spitzberg, B. H. (1983).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s knowledge, skill, and impress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32(3), 323-329.

    Spitzberg, B. H. (1991). An examination of trait 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competence. Communication Reperts, 4, 22-29.



    點選KY公眾號選單欄-心理服務-做心理測試

    提升你的溝通能力

    ↓ ↓ ↓

    我們同時提供以下服務,

    歡迎搜尋FB公眾號關註,下載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點點 在看 一起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