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文|維舟
有的作家死了,他還活著。
在當下這個文化速食的時代,身後的名聲和作品流傳恐怕才是衡量一個創作者影響力的最好象征。 國內每年誕生的長篇小說高達8000-10000部,網上產出的文字則每天都以億計,爭相搏眼球,但可想而知,其中的絕大部份都會很快被時間沖刷走,連去年的作品都無人問津,因為沒有比過季商品更乏味的了。
從這一意義上說,王小波確實是一個傳奇:過去27年來,他的作品一直風行不衰,差不多已經從「當代作家」躋身為「經典作家」了。高曉松就曾對他不吝贊美:「在我所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王小波絕對是排名第一的,他在我的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
事實上,他的身後名遠比生前響亮。 作為一個晚熟的作家,他37歲才出版第一部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沒引發多少關註;42歲問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一度遭多家出版社拒絕,好不容易印行,第一版也只低調地印了6000冊——而在他45歲去世之後,這部小說在短短幾年內就加印12次,賣出20多萬冊。
當然,他也不是唯一的例外,作家路遙1992年去世,但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至今都經常在圖書銷售排行榜上。不過,這裏面有一個重大區別:一般人感興趣的是路遙的作品本身(其實就【平凡的世界】這一部),但對他這個人沒多大興趣了解,其個性和公眾形象是相當模糊的; 然而,王小波則不然,他不僅有多部作品膾炙人口,更重要的是其個人形象就是一個傳奇。
現在世人一想到王小波,首先想到的只怕未必是他的哪部作品、文筆如何,而是一個自由的靈魂,臉上露出那種滿不在乎的笑容:在一個無趣到荒誕的世界裏,這位浪漫騎士以一種清醒的獨立姿態,對抗著無意義感,同時彰顯著人的尊嚴—— 哪怕是在這樣的環境底下,一個人也有不屈的精神,能以自主的行動創造人生意義,盡可能開辟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對任何人來說,首先需要認清的是自己面對著什麽: 在迷宮般的現實生活中,有無數挫敗等待著你,磨平你的棱角,將你規訓成一個方方正正的社會人,「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麽也錘不了我。」(【黃金時代】)
如果受錘是必然的,無人能逃脫,那麽在認清自己必然受錘的現實之後,一個人還能做什麽?他在那篇廣為流傳的散文【一頭特立獨行的豬】,隱喻的就是這樣一種荒誕的現實:你不喜歡這樣的生活,但不喜歡又能怎樣?身在其中,「人也好,動物也罷,都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頭特立獨行的豬,代表著社會之外的一個自然生命,一種不受拘束的野性存在,為「社會人」準備的那一套套規訓,對它不起作用:「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定。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定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定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無論是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還是【尋找無雙】(收入【青銅時代】)等小說,都透露出這樣一種意味:現實生活就像一個泥淖、一個纏結的網路,那些社會交往的規則與其說是讓人遵守的,不如說是用來束縛人的, 身在其中的個體既無法擺脫,又不能和它講道理,唯一的辦法不是對抗,而是看穿其荒誕,超越自身的處境,達到精神上無拘無束的自由。
【東宮西宮】劇照在卡夫卡的小說中,人物也經常陷入某種無法擺脫的荒誕處境,那主宰著自己的生活,卻既無法對話又難以對抗,此時,個體是無助、無力的,仿佛是在面對一個巨大的謎團,他唯一能真實把握的,就是自己的感受。相比起來,王小波的精神要樂觀得多,因為他筆下的人物雖然也面對荒誕的現實,但表露出來的卻是「戰略上蔑視」的態度,深信精神自由是完全可以不受束縛的。
就此而言,他的理念更接近於【第二十二條軍規】裏的那種黑色幽默: 規則本身就是個圈套,認真對待它你就輸了,只有那些看穿它的老油子才享有不受約束的思想自由和行動自由 ——王小波筆下的人物,也確實常常帶有一種玩世不恭的痞氣,因為只有這種人才能巧妙和那些規則周旋而不喪失自我。可以說,在這樣的現實中,這就是普通人的英雄之舉。
他的妻子和伴侶李銀河曾強調:「王小波和虛無主義時代的各種段子手絕不可混為一談。他的幽默不是停留在語言快感層面的貧嘴和調侃,而是對世界荒誕性的揭示,蘊含著敏銳的思考和觀察,世界並未淪為支離破碎的笑料,相反在剔除了諸多雜質之後,那些本應嚴肅的更加嚴肅,本該被珍視的更加被珍視,本來璀璨的在黑暗中更加熠熠生輝。」
王小波和李銀河在長久以來受現實主義統治的中國文壇上,這種獨特的風格堪稱一股新風,辨識度很高,而王小波也確實是一個「非典型作家」:他遠離主流作家圈,生前揶揄:「聽說有一個文學圈,我不知道它在哪裏。」在他身後的葬禮上,也沒有一個作家同行來送行。他下過鄉,做過工人,大學裏讀的專業不止一個,但都和文學沒啥關系,當然也不靠碼字為生—— 或授權以說,他寫作與其說是出於文學目的,倒不如說是為了尋求一種哲學意義,那就是表現自己的精神自由。
正是這一點,讓無數人深深被他所吸引。他去世的1997年,正值個人主義在國內興起之際,具有獨立自主意識的新一代人,開始用全新的眼光打量現實生活,他們內心深處渴望自由,因為他們無法再像父輩那樣滿足,「難道人的一生就只能這麽過嗎?」此時,王小波給了他們指引,讓他們看到了不同的可能。
「獨立思考」一詞,差不多也正是那會開始盛行的,而王小波以一種黑色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又犀利地批判了現實,正是獨立思考的最佳榜樣。部落格時代的知名作者王老板(王力)在他那本【不肯說謝謝的人】裏向這個自由的靈魂致敬:「我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在這個樣子,能夠有一點獨立思考的意識,要感謝三個人:林達、王小波還有胡適。」
受王小波的文風和人格影響的當然遠不止他一個人。事實上,豆瓣上「王小波門下走狗」小組有超過15萬成員,這一「榮譽頭銜」最早出現於2001年「西祠胡同」上的一個文學BBS版面,很快成為其狂熱粉絲的自我標簽,甚至以此為名陸續出了好幾本書。在李銀河看來,這已經構成了一種值得重視的現象: 「有這麽多不諱稱走狗的寫作者出現,在文學史上是罕見的,而他們很可能更接近文學的真諦。」
一直有人質疑,王小波一生倡導自由精神、獨立思考,這樣的追隨是否違背其本意?這其實是個老問題了,法國作家普魯斯特曾說,崇拜一位作者,其實不要緊的,「凡俗之人每以為聽憑我們所崇拜的書籍的引導會使我們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羅斯金所感與你何幹,你要自己去感受。’這種看法犯了心理學上的錯誤,不會為有信仰的人所認可,因為信仰使他們的理解力和感受力都得到了無限提高,而且從未損害其批判力……這種自願的服從是自由的開始。感受自我的最好方式便是努力去感受大師之所感。從這深深的努力中,我們同大師的思想一道發現了我們自己的思想」。
因此,任何一個大師在身後的影響力,都不是偶然的,必然是因為其思想本身具有前瞻性,能隨著時代的變動而不斷得到重新詮釋,由此讓一代代人產生共鳴,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我。 王小波之所以成為傳奇,是因為他既紮根於自己所生活的時代,又超越了那個時代。從這一意義上說, 他的精神不死,他的傳奇還在延續。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楊逸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