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撰文 / Ivan、Emma
專業支持 / 草芽、心理咨詢師邵㑳穎
我認識我媽的時候,她早已是媽媽了。
——洪愛珠
人人都有母親。因為這樣一個簡單事實,我們很容易覺得,即使沒有經歷過生育,對母親一詞的理解也不會是一張白紙。關於母性的贊美和宣揚、對生育之苦的披露,在今天的公共討論中都不少見。
我們都以為自己聽的、看的足夠多了,而前段時間 KY 發起的一項關於成為母親的征集,讓我重新審視一種母職困境: 女性並非從懷孕那一刻起就自動成為母親。 在孕育、撫養一個生命的過程中,母親實際上是一種待切換的身份,一個背負期待的角色,包含了大量需要後天習得的技能。
這一過程中身心調整的困難被大大低估了。 母親的處境本身就充滿挑戰,而家人和外界的「想當然」,加重了一位女性適應新身份的掙紮和孤獨。
成為母親,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當媽媽以後,
沒人再關心我的意願」
即便事先做了許多心理準備,知道孕育新生命不會是一個輕松簡單的過程,女性依然會在懷孕後出現心理上的動蕩。
最先迎來沖擊的,是自己無法像沒有懷孕時那樣,按照自己的身心需求去生活。他人會自然而然地將這位女性置於母親的位置,認定一套基於嬰兒利益的行為準則。大部份情況下,女性會傾向於內化並遵守:
@悅媽:
自己的需求要讓位給孩子的需求。孩子不舒服時候自己的不舒服要讓位,孩子病了不能等,自己病了隨便吃個藥忍著。
當身體的孕育功能性成為了首要考慮,作為人的主體性必然會減弱。盡管多數女性都會在這個過程中嘗試消化,但也不可避免地會在喪失主體性的時刻感覺到難過。
@丫丫
孕期裏第一次且唯一一次哭泣,就是剛進入孕晚期的我,被家人限制出遊。
一向喜歡到處走走,在家呆不住的我,受不了這樣的桎梏。突然間覺得很委屈,為什麽有了孩子就一定要殺死原來的自己?
這樣的喪失並不會在孩子出生後就結束,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女性都會因為母親這個身份而舍棄掉一些自我需求。
可能是自己的睡眠和自由的時間。
@L
孩子出生的那一年,家庭成員要求我作息時間跟著孩子走,孩子醒我跟著醒,孩子睡我也一起睡。雖然知道他們的初衷是為了我的睡眠,但仍然強烈感受到被剝奪了自我。
也可能是化妝、愛美的權利。
@找自己的官
有一天跟母上大人發自拍,我媽提醒我別化濃妝,因為孩子還小跟我玩的時候會蹭到什麽的,對孩子不好。我真的照做了,每天素面朝天,後來甚至因為早上起來要照顧娃,準備上班,直接放棄護膚,有一天在衛生間洗手一擡頭看見鏡子裏臉色發黃,各種痘痘的自己感覺很陌生,自己才二十來歲,為什麽要這麽敷衍自己。
身材、妝容、發型,這些與女性外表息息相關的要素,在女性成為養育孩子的土壤的那一刻起,變得不那麽重要了。
圖片來源:影視劇【產後調理院】
這種讓渡本身並不是最令人痛苦的。而是 她們的所有讓步在他人眼裏是必然且應該的。
即使結果一樣,成為母親的女性依然需要一個可以充分討論感受、傾聽想法以及被詢問意願的過程。 因為在任何時候,人們都渴望被他人重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也是能感到被尊重著的必要因素之一 (farid,2005)。
心理學中的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對自主的需求是每個人最基礎的心理需求。 自主能夠讓人感到自己對生活的控制,不會淪為他人的附屬或是工具。
「這樣對孩子好」「這樣會影響小孩」的外界聲音,往往將母親這一身份置於女性其他身份認同之上。在讀者反饋的場景中我們會發現:未經征詢,女性作為她自己的個人意願和選擇權直接被消除了。
「我很愛我的孩子,
但我也會感到痛苦」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很少從自己的媽媽、奶奶等女性長輩們那裏聽到過關於養育孩子的消極結論,即便有一些抱怨,最終還是會回歸到「再辛苦都是值得的」這樣的基調上。
似乎母愛是萬能的存在,只要愛著孩子,就能排除萬難,痛苦也就不會存在。 然而事實上,成為母親就是既包含正面情感,又包含負面情感的 ( Almond, 2011)。
這種復雜的情感可能在得知懷孕時就已經浮現了:
@A
得知我懷孕的這一刻,所有家人都很開心雀躍,但我的腦子裏反復出現了一個聲音:「那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怎麽辦?就這樣被打亂了?」 雖然我也不是不想要孩子,可心情還是挺矛盾的。
那麽是不是隨著孩子的出生,彼此的聯結感增強,負面情感就會減少呢?
以色列社會學家奧娜·多納特對 23 名母親進行了長期的跟蹤采訪, 發現「後悔成為母親」的情緒,盡管在她們生活中並非持續出現,但也從未消失。
這與她們是否是自願選擇做媽媽沒有關系,即便是自主的選擇,也會因為難以承受作為孩子主要養育者的職責,而感到苦惱和崩潰。
@小花
剖腹,餵奶,一個人帶娃夜睡,幫她拍嗝,洗屁股,處理床上的粑粑,帶她散步,背她回家,送她上下幼稚園,幾乎成為媽媽的所有時刻,都和我想的不太一樣。
現實生活中,女性作為母親的負面感受極少能得到身邊人的承認和紓解。
一種可能是,母親是一個無法撤回的身份,於是人們習慣用「事已至此」,來試圖弱化、開導母親的不適。
「誰讓你是當媽的呢,熬一熬就過去了。」
「每個媽媽都是這麽過來的,你怎麽就不行。」
然而這種痛苦並不會因為共有而消減。學者發現, 無法被親近的人看見和確認,對母親造成的情感忽視足以損害她們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價值 (Shaman,2019) 。
圖片來源:影視劇【今生也是第一次】
@Cherry is not sweet
下班回家是不能累的,因為得繼續教作業;教作業的時候情緒是不能不好的,因為別人會覺得你脾氣差,孩子會覺得自己不應該被媽媽罵,但沒有人會管你今天在公司有多難,也沒有人能體會一邊教著孩子作業,一邊受著老板各種線上問話。
在公共話語中,成為母親總是和期待、快樂、幸福等正面的情感體驗相關。然而我們都需要承認並面對的是, 成為母親同時還包括失落、抓狂、孤獨、焦慮,甚至是後悔。這些負面情緒與母性並不互斥。
圖片來源:影視劇【親愛的小孩】
否認或壓抑負面情緒不會使得它們消失,當積累到一定程度無法承受時, 媽媽們可能會在無意識中用愛的名義包裹著攻擊,表達出自己的煩悶和痛苦。
「還不都是為你好」
「你真不懂事,不知道體諒我」
「辛苦給你做了飯,說不吃就不吃了」
對孩子來說, ta 感受到的是一團愛恨交纏的情感,而我們往往會簡單粗暴地將其定義為「愛」。 這會進一步令孩子對愛與被愛產生恐懼和錯誤認知,影響成年後愛與被愛的能力 (Winnicott,1974)。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從不厭倦和痛苦的母親(事實上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負面情緒),而是一個能夠將負面情緒客觀表達出來,只針對某個行為而不蔓延到整體的母親。
「 別再說我沒帶好了,
那是我自己的孩子啊」
Barclay (1997)在分析女性成為母親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時發現,無論事先做了多少心理準備,也清楚做母親會很難, 但真正成為母親後,女性普遍會感受到自己原本的理解和現實的落差。
現實是如此難以應對,超越此前的經驗,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聽來的心得,在情況各異的現實困難面前都顯得不夠用。這種焦慮的感受,會在媽媽們離開醫院、回到家中的最初幾個月裏頻繁出現。
圖片來源:影視劇【今生也是第一次】
從懷孕到生孩子餵奶,是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中壓力最大的階段。這一階段身體狀態變化非常迅速,剛適應了懷孕的狀態沒多久,就要馬上進入了下一個全然不同的哺乳階段,新的任務又出現了。
許多讀者媽媽都表示:是我的選擇,我願意承受,但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番薯
母乳餵養,是我經歷過最難的事。對我這種天生奶水少的媽媽,無論學習多少理論,多麽辛苦地追奶,把自己吃成個胖子,也依然奶水少得可憐。就這樣還要承受他人的奚落,心裏特別難過。
一旦孩子有任何異樣,媽媽也往往是被第一個問責的。
@渺兒吉祥
孩子開始會爬有一點磕磕碰碰,孩子爸爸都不分青紅皂白就數落,看好孩子仿佛就是媽媽的本分,跟其他人沒啥關系,孩子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是當媽的沒做好。
如果一定要犧牲某個人的工作或是休息時間去照顧孩子,媽媽總是排在第一位。
@SYC
孩子生病或者孩子學校因為疫情放假這些不得不照顧孩子的時候,家人們還是非常坦然各自照舊安排自己日常,照顧孩子的任務理所應當落在我身上(並且我不是全職媽媽,有工作且收入全家最高,工作壓力也是最大)。但是這種犧牲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詩人、女權主義者Adrienne Cecile Rich在1976年提出了 「制度化的母性」 的概念。 它指的是父權社會對母性賦予了一種期待。
這既包括了女性成為母親是一件不存在「選擇」的事,還進一步包括了「母親是子女的首要照料者」、「母性是始終把孩子的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前的」。
在這種話語體系的影響之下,「母親是孩子的首要照顧者」似乎成為了一種無需去思考合理性的存在。
圖片來源:影視劇【今生也是第一次】
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許多家庭的分工會基於家庭的經濟收益去考慮,比如以收入為衡量標準,基於丈夫收入更高的現狀做出讓妻子在家帶娃的共同決定。
這樣的決定很常見,但也預設了養育、家務等非經濟活動產生的家庭貢獻不足以與上班賺錢匹敵。同時,在需要母乳餵養的家庭中,母親與孩子之間的生理紐帶也無法被他人替代。
「孩子一直喊媽媽,我有什麽辦法」
「孩子要吃奶了,媽媽人呢」
然而,這些都只能說明母親具有不可推卸的養育職責,而非應該承擔大部份甚至是所有的職責。
【中國兒童家庭養育投入現狀報告】顯示,從2014年到2020年,兒童從0-15歲的照料分工的整體格局沒有太大變化,即母親和祖輩為主,父親參與較少。
整個階段父親的總參與率不超過7%,而母親占到了50%左右。 尤其是在孩子的0-2歲階段,父親的參與占比最低,僅有不到2%。
圖片來源:影視劇【82年生的金智英】
社會似乎並不習慣看見爸爸是那個帶娃的主力人選。
心理咨詢師邵㑳穎認為,這可能跟大人帶孩子時會出現退行行為有關,比如需要扮鬼臉逗孩子,說可愛的嬰語等等。而男性退行的行為比起女性,是更難被自身和外界所接受的。
但其實,玩遊戲也是一種退行的表現,和帶孩子的退行沒有本質區別。
「生育是我的事,
但也不應該只是我的事」
關於生育的話題,總會有一種聲音認為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們無法站在每個個體的角度去評估生育是否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但成為母親,也意味著擁有了一個機會去重新認識自我,學習自愛與愛人。
@流浪狗
孩子的到來只是在形式上補全了一個家庭,夫妻之間反而脫離彼此,各自獨面命運,或鮮有交集,或守望相助。曾經愛情填補的孤獨,會在有了孩子後加倍的還回來。它可以摧毀你一段時間,但也是重建自己的契機。
@億萬辣媽不好惹
我之前一直是比較自私的一個人,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不會太計較別人的得失,但有小孩之後看著她那麽小那麽可愛,就會很想要保護她,想讓她一輩子都這麽開心幸福,所以那些很艱難的時刻想著「下個月會比這個月好,明年會比今年好」,抱著她感受她小小的身體在我懷裏熱乎乎的,她的小手捏著我的皮膚不讓我走,也就熬過來了。
如果這些人生最開始被爸爸媽媽緊緊抱住的夜晚,在十幾年後她進入青春期的時候,能讓她多一點不被別人評價左右的勇氣,那就值了。
當母親的困境被更多討論,「人」才得以浮現。而這恰恰是一個充滿異化的社會中缺失的東西。比起神化母親,歌頌偉大,我們更需要的是對母性的光環祛魅,看見一個個真實的人在這層身份之下的掙紮。而她們面對的身心挑戰,也需要更多支持。
具體有哪些辦法呢?
1.家人的鼓勵和肯定,還有愛
Mallette等(2015)認為,當女性認同自己的母親身份時,就能順利從母親身份中獲得愉悅和滿足。 想要順利地實作認同,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母親能感知到重要他人(如伴侶)對自己作為母親勝任力的認可。
沒有人希望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時收獲的只是批評,做媽媽這件事情也不例外。
另外,研究還發現, 嬰兒出生前後父親的參與程度與女性的母親身份認同呈正相關 (Mallette,2015) 。 不難理解,父親更多的參與能讓母親感受到更小的壓力,同時感到自身有足夠的資源來應對養育的需求。
印象很深的是,幾位媽媽給我們的留言,都提到了家人給予的情感支持的重要性。
@傑小姐
當自己都沒有感受到被愛,又何來能量去愛孩子呢?
@不愛海棠的大魚
不要太在意老人說的話,更要看對方做的事(他們照顧寶寶確實很悉心),我需要被理解寬慰的精神需求(期待)放在對的人(伴侶)身上就好。
@丫丫
或許爸爸更愛媽媽,媽媽更愛孩子才是更趨於穩定的愛的傳遞。
所以,如果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做,想想怎樣能讓媽媽們感受到愛,就是最好的答案。
2.表達自己的委屈和憤怒
憤怒的感覺並不好受,對於一些媽媽們來說,向親近的人展現憤怒也十分困難。
但不去表達憤怒,意味著我們允許了他人對我們的幹涉和控制,我們的自我將會不斷被弱化。 母親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讓他人知道自己也應獲得尊重。
@SYC
很多種嘗試,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直接拍桌子,摔門留下淩亂的老公孩子。有時候確實需要這樣的方式讓周圍(疑似裝聾作啞)人確實「聽到」自己的憤怒。同時我也會制造機會讓自己加班,出差,讓家裏人和孩子適應我的工作日常。我堅信所有的拒絕背後的勇氣,都是對自己感受的認可和尊重。
3.不要一味遷就孩子,嘗試帶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了孩子之後,媽媽們最常體驗到的感受之一就是「失去自我」。畢竟大部份的精力、時間都不可避免地投入給了孩子。
心理咨詢師建議要學會融合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 比如帶孩子一起學習自己喜歡的運動,或是在等待孩子下課的時間裏看一本書。透過這些方式來把帶孩子的時間轉化為自己的時間,可以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帶娃工具人,減少被物化的感覺。
圖片來源:影視劇【產後調理院】
成為母親,是一件沒有那麽理所當然的事。而我們相信,面對真實是一切變好的起點。
從前的自我死去了,有母親身份的新的自我誕生了......當其中一個來到世界,另一個就隱而不現。當其中一個承載生命,另一個就消失無蹤。而我希望,母親啊,在賜予我生命的同時,你還活著。
——奧娜‧多納特【成為母親的選擇】
今日互動
你覺得媽媽們最需要什麽樣的理解和支持?
來評論區說出媽媽的心聲吧~
References:
Almond, B. (2011). The Monster Within: The Hidden Side of Motherhoo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arid, S. (2005). Respect. Beyond Intractability
Donath, O. (2017). Regretting motherhood: A study. North Atlantic Books.
Winnicott, D. W.(1947). 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 London: Tavistock.
Barclay, L., Everitt, L.,Rogan, F., Schmied, V., & Wyllie, A. (1997). Becoming a mother—an analysis of women's experience of earlymotherhood.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5(4), 719-728.
張春泥, 潘修明. (2020). 中國兒童家庭養育投入現狀報告. 【兒童藍皮書】.
Mallette, J. K., Futris, T. G., Brown, G. L., & Oshri, A. (2015). The Influence of Father Involvement and Interparental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Adolescent Mothers’ Maternal Identity: Adolescent Maternal Identity. Family Relations, 64(4), 476–489.
點點 在看 ,為母親松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