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不開心,是這三個字——
我應該。
我應該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我應該混到管理層。
我應該學會自律。
我應該管理情緒
我應該更開朗一些。
我應該變得圓滑。
可是,
我做不到。
做不到是正常的。
怕就怕你一邊「做不到」,一邊怪自己「為什麽做不到」。
沒必要!!
人與人本就不同。
為什麽要聽別人告訴你,應該怎麽做,然後怪自己做不到?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下面兩點。
01 了解自己要什麽,能舍棄什麽
【瑯琊榜】裏,
梅長蘇有一句發人深省的台詞:
「心裏有了一個 拼死也要達到的目標 ,那麽其他的一切就都因為這個目標的存在而分了主次。
既然已選了靖王做主君,自然事事以他為優先,宮羽的感覺如何,現在已無余力多想。」
很喜歡這段話。
原來如此聰明的梅長蘇,也有無法兩全的事情。
既然死死認定了一個目標,那麽正常的壽命、太高的道德感,都可舍棄。
盡管別人告訴你:
你應該惜命,
你應該禮貌,
你應該講德行。
如果他是一個貪心的人,又想要復仇,又想要保命,還想要維持原來的道德情操,結局會如何?
會把自己內耗死,最後啥也幹不成。
只有明確目標,才能減少內耗。
比如,既然決定,要在公司拿到成績再跳槽,那就多在老板面前表現,多爭取機會學習。
不必介意同事的嫉妒目光,也不必計較這份工作是份內的、還是份外的,那些介意,都是自找煩惱。
一切為了目標。
02 了解自己擅長什麽,不擅長什麽
不僅要知道,而且要承認。
比如,檸檬一直都不是一個自律的人,看過很多教自律的書、有助於養成自律的工具分享,都無法把我變得自律。
直到有一天,我放棄了。
我承認,自己不擅長自律,
但擅長「他律」。
什麽意思呢?
舉個例子,今年我想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我不會再像往年一樣,做任何計劃表,定任何鬧鐘,而是:
直接找搭子建群。
群裏規定,每天打卡一篇「讀後感」,誰不打卡,誰發紅包。
簡單粗暴,卻很適合我。
用環境驅動自己,用承諾驅動自己,用「厭惡損失」驅動自己, 一樣達到目的。
不僅僅是自律,檸檬還有一大堆不擅長的東西。
比如,檸檬 不擅長舌燦蓮花,但擅長寫文字與人共鳴,一樣能收獲影響力。
比如,檸檬不擅長圓滑處事,但卻有著「使命必達」的責任感,一樣能獲得客戶信任。
放棄改變「不擅長」,多關註「擅長」,我們會越來越欣賞自己。
寫在最後:
了解自己,是一生的課題。
了解自己要什麽,能舍棄什麽。
了解自己擅長什麽,不擅長什麽。
願我們都能心甘情願,做自己。
以上,如果感覺對你有用,歡迎給檸檬(vx:P08290411)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