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30歲之後,我學著讓自己擁有「配得感」

2024-06-08情感

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讀者:榛榛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新的詞匯,叫「配得感」。短視訊裏,一位媽媽每天給自己的女兒送餐,錄下孩子在車裏吃午飯的畫面。每一頓的午餐都有兩三個菜,加上不重樣的水果撈、果汁等餐後水果。女兒安靜地吃著,偶爾跟媽媽分享在學校裏的趣事,媽媽溫柔地問女兒是不是正好做了想吃的飯菜。視訊的熱度很高,點贊量和評論量的數據都很驚人。 我在視訊下方的一眾評論裏,看到這樣一條,「好羨慕這個小女孩兒坦然地接受媽媽的照顧和愛,所以才能用溫柔和愛回饋媽媽的每一句話。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配得感’吧。」

世上沒有同樣的家庭,沒有一模一樣的父母,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我從來不懷疑父母對我的愛,但在看到「配得感」三個字時,一剎那感受到可能確實有人更會表達愛。網路上有千千萬萬對「父母」發出聲討的聲音。 曾經的我不屑一顧,我認為這是資訊時代導致的直接結果。所有人都想要螢幕上教科書般的親情、友情、愛情,好像現實生活中,只要行為上有一絲絲的不一致,都能成為這段關系中可進行強烈譴責和討伐的理由。

【小舍得】劇照

「配得感」,是我第一次正視網路中自媒體傳達出的資訊。 仔細想了想,工作了這麽多年,我好像沒有一次完全不計花銷的消費支出。每次消費,都會去考慮價效比、考慮會不會買貴、考慮這個商品是不是必須,總之要經過很久的前思後想才會下單。如果發現買貴了或者後期商品降價,更是會對自己進行強烈的譴責。「怎麽當時就沒有做得再好一點呢?再仔細地看一看呢?」也許是性格使然,也許是從小受到的教育促使我形成勤儉節約、不要亂花錢的心態和習慣。

記得小學三年級,父母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送我去城裏讀書。 那時候,是我第一次接觸電腦、第一次說普通話、第一次學英語,所有的一切都比在鄉裏好的多。當我看到音樂老師坐在教室講台的角落裏彈著鋼琴,跟著唱歌的我內心湧出了一股喜悅。 我想,身在老家的同學一定不知道城裏的音樂課,老師是在現場彈鋼琴。後來,學校通知開設幾門興趣班,同學們都挑選了自己想上的。

到了周五回家的日子,我跟爸媽說,我想報豎笛。爸媽第一反應是,「學那有啥用?」我想了想,好像確實沒有什麽作用,可以用來說服父母。等過了一周,同學們都交流著自己學的東西,我又一次心動了。於是透過電話跟爸媽說,印象裏這一次面對父母的拒絕,我的聲音大了些,「他們都學了!」這次,我獲得了十元錢,交給老師買笛子。在其他同學已經上了第一節課之後,加入了他們。等到了高中,一次學校文藝演出,我的同桌申請報了節目,她表演了她最喜歡的周杰倫的歌。面試之後,同學們圍著她追問節目面試、鋼琴彈唱的各種細節。她說她從三歲開始就學習彈鋼琴,每天都練習。那時,我內心小小揪了一下,我小時候,也上過幾節豎笛課呢?只是那個笛子已經不知道哪裏去了。

【狗十三】劇照

爸媽在我幼時經營著一家小小的商店維持生活的支出。雖不富裕,但也從沒缺了我什麽,我也很知道節約。 所以一直到上大學,好像除了日常的必要支出,就不怎麽消費買東西。工作之後,雖然自己賺了錢,還是不太舍得大手大腳的花錢。每逢購物節大促,會提前做好久的功課,挑選必須的商品,從購物車中刪刪減減,避免自己掉入消費主義的陷阱。最後,會為自己省下的錢、薅到的羊毛感到竊喜。長此以往,我越來越意識到我好像不能為額外的消費買單了。好像非必要的東西,我不配擁有。

最讓我萬分糾結、備感壓力的消費,便是租房。上班已經七年多了,一直住在公司的宿舍。 過了三十歲,想一個人住的念頭達到了頂峰。尤其被網路上各種推播和資訊充斥著,要對自己好一點、一個人生活的幸福感、人要有自己的空間等等鋪天蓋地的宣傳占據著所有的想法。但一線城市,獨居的成本跟我一直以來的消費觀念完全相悖。我一方面想,拿出一部份的薪資租房,我應該會像網路上那樣可以更好的體驗生活吧?一方面又想,只不過晚上睡一覺要花那麽多的錢,這些錢花在哪裏不好。直到看到「配得感」三個字,擊中了我的內心。我覺得對於我來說, 不舍得錢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大概是我潛意識認為我想要的那樣好的生活所需要的花銷,是現階段的我不配擁有的。 一個月要拿出近五千元來支付房租這件事,我清楚意識到我是排斥的。我會像國外消費時忍不住換算匯率一樣,換算著省下的幾千元可以換成很多有用的東西,總比「打水漂」強。

【理想之城】劇照

習慣性節省,不是一件壞事兒。但認識到「配得感」後,我發現生活需要一些美好的時刻來留下快樂的記憶,而一些美好不可避免地需要金錢的承載。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變,意識到這件事後,我開始從小事中慢慢培養自己的「配得感」。

首先在飲食上,我開始慢慢在可承擔的範圍內,改變自己的消費觀念。 像我這樣小鎮出來的孩子,喜歡吃的水果不重要,但經常買的水果一定是蘋果、香蕉、梨、桃子等常見的,像草莓這樣的可能都要等到季節的時候再奢侈的買來解解饞。第一次吃山竹,是在一家人均一百多元的自助餐廳。入口的山竹跟我想象中的口感、味道完全不一樣,剝開紫紅色的外殼,一瓣一瓣的果肉又白又胖,含一瓣到嘴裏綿綿的,酸酸甜甜。朋友指著一冰櫃的草莓、橙子、葡萄、梨說,「咱倆多吃山竹,這是裏面最貴的。」我開啟購物軟體,發現品質差不多些的山竹,要幾十元一斤,確實是最貴的。於是那頓自助,我們倆吃了很多山竹。

不久前,我休假回家,爸媽住在老家新建的拆遷房裏,小區裏住著好幾個村子的人。我陪著媽媽去門口的一輛水果車挑選水果,看到了水果車前擺放的山竹,我問媽媽,「吃過嗎?」媽媽回答說,你有個阿姨有一次來家裏給我帶了一個,我吃著太酸了不好吃。我笑出來,「只給你帶了一個啊。」「這東西太貴了,她好像拿了兩個,我吃了一個太酸了另一個就放壞了。」我說那我們買點吧,我喜歡吃。媽媽面帶微笑的回答說,「好,你喜歡吃咱就買點兒。」等稱重的時候,前面正好有一位看起來剛上中學的小姑娘也拿了三顆山竹,稱好後老板說二十四元。她的家長在一旁,一邊付錢一邊跟周圍的人大聲喊,「你看這孩兒,吃的都是啥東西?這東西死貴的有什麽好吃的?養你可真費錢。」我心裏有點心疼這姑娘,但又清楚明白她只能默默承擔。別人的生活我無權幹涉,但希望小姑娘能找到自洽的平衡情緒的方法吧。 也許長大後的她,記憶裏是酸酸甜甜的山竹,不是眾多人面前的謾罵和指責。

【小舍得】劇照

在生活上,我開始慢慢培養一些自己的愛好,雖然可能要花一點錢。 工作之余,我報了單位工會的網球班,比起純商業的要便宜不少。網球拍、鞋子、衣服等裝備,買下來要幾千元。想想以前的我,肯定是不舍得的。幾節課下來,學了正手、反手、發球,助教協助練習手拋球、隔網球,基本動作學會之後就要全靠努力的練習了。一有機會便跟同事約網球場,雖然還不能完全做到絲滑的對打,但一場下來依舊酣暢淋漓。從前在我眼裏一直屬於偏貴族的運動,如今也淺淺摸到了它的門檻。助教是一名在讀學生,本地人,聊天中得知他從高中就開始打,現在擔任學校網球隊的隊長。如果對比接觸這項運動的時間,我似乎晚了很多年,但也不影響不是嗎?現在開始學習,我依舊能感受到網球的魅力。那一刻,我覺得是值得的,也是那一瞬間,我完全的改變了自己的消費觀念。可以用錢來獲得美好、滿足喜好的時候,請不要猶豫,大膽的去消費吧。當然了,現在的我還是會為要不要購入一台相機感到糾結和猶豫,為要不要買一台墨水瓶來實作電子書自由,為要不要買千元的運動手表鼓勵自己堅持跑步。這些現階段超出我可接受的消費範圍的商品,我還是需要花時間來認真的考量。

在購物上,我慢慢開始購入一些提升自我感受的用品。從小到大,我幾乎沒有買過任何的飾品。 飾品對所有人來說,一定不屬於必須的範圍。於是前幾日,恰逢一家商場盛大開業,我和朋友一起去逛。我們在售賣黃金飾品的一層來回穿梭,折返於不同的商店精挑細選,最終將三條項鏈納入備選。深陷選擇困難癥的我,實在下不了決心究竟要買哪個。尤其對我來說,這是極其碩大的一筆支出。於是我和我的朋友決定先去樓上吃個飯,冷靜一下。等一頓飯吃完,已是兩個多小時之久。再回到飾品這層,我內心一遍一遍的重復自己是真的想買一條回去,但同時又十分糾結的的確舍不得錢。經過一番艱難的掙紮,我走回了最初的那家商店。復稱、掃碼、支付,一個精致的小兔子吊墜放入小小的盒子裏,盒子和小票隨後放入一個淺藍色的袋子裏,我拎著它出了門。那一刻,除了一小部份的開心,一股更難言的情緒占據著我的大半心情。有花了這麽多錢的不舍和愧疚,也有一些帶著沈重的譴責。

等回到家,我搜尋著這個品牌的公眾號,發現主頁推薦了我選中的這個吊墜。它的價格,低於商場一百七十元。於是,更多的愧疚環繞著我的內心,我又一次的陷入深刻的自我懷疑中。我不該回那家店,為什麽要那麽沖動下單呢?為什麽不能再做足一點的功課呢?買貴的這部份,成為我當晚難眠的最主要因素。這些情緒,隨著時間慢慢被自己調整過來。

我想,第一次買金飾,要有些儀式感。對於首次購買的人,這樣龐大的支出,或許等回到家裏即使看到網上價格便宜,也不舍得下單了。更何況,對於不舍得消費的商品,網購會有更多的擔憂和糾結在裏面。我就這樣一點一點說服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直到迎來第一個工作日。清晨,我精心挑選了一件合適的衣服,拿出裝著項鏈的精致盒子,我突然發覺這個令打工人無比心煩的周一,變得十分明媚。我的心情尤其好。我意識到,這突如其來的開心,從開啟盒子、取出項鏈、系到脖子上開始,在看著鏡子裏的自己時欣喜達到頂峰。 這心情一直延續到踏入清晨的陽光中。也許是值得的,我需要一些小美好點亮這平凡的一天。

【三十而已】劇照

我可能暫時還是做不到毫無心理壓力的消費,但在學著讓自己有些「配得感」。心安理得的享受消費,享受它帶給我的心情愉悅,享受它對我生活品質的提升。 節省慣了的人,花錢是一種心理負擔。尤其是置辦大件。所以,在最初那個問題,是否將薪資的一大部份作為房租支出費用,我還是有些猶豫。通勤一小時左右的房子要耗費近三千元,半小時左右的要四千元,步行到崗的要高達五六千元,這實在是一筆不菲的支出。合租的環境又與現在的生活條件相似,屬實令人十分煩惱。在跟朋友吃飯吐槽的時候,偶然得知可以選擇公寓開間試試。於是,我在她推薦的幾大地產開發商旗下的公寓開始了漫長的搜尋之旅,最終釘選在了這個城市的南邊。優點是地鐵通勤時間約半小時,缺點是離地鐵站的距離要步行十到十五分鐘。價格在三千到三千五,比住宅省些費用。但也有開間的通病,隔音不好,沒有獨立廚房。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在一定預算範圍內要有取舍。我準備在這個端午去實地考察一下,如果整體上還滿意,我就可以進入獨居生活啦。生活也許會變得不一樣一些。

想想工作以來,除了自己,家人的生活仿佛也並沒有發生什麽改變,賺錢以後也並未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我決心規劃出一筆「配得感」專項經費,用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質,也用來作為和父母一起出遊的活動經費。 父母是買完空調放在客廳不舍得開的那一代人,無論講多少次,天氣熱了就把空調開啟,空調的使用率還是幾個手指可以數得出來。偶爾開一下也一定是家裏來了客人,平日裏完全是在角落裏落灰的擺設。

前不久爸爸生日,給家裏換了一台語音控制的風扇,既不會有傳統風扇直吹得頭痛不舒服,又比空調利用率高出一大截。爸媽在視訊電話中高興地說,「這個風扇必須用標準的普通話叫它,它就會說它在呢,然後開始工作,簡直太好用了。」爸媽傳承給我的勤儉節約,他們自己更加習慣於省水、省電、省錢,一絲絲浪費都不會有。所以昂貴的不一定是好的,適合他們才是好的,就如空調和風扇。關於旅行的記憶,與爸媽一起出遊的經歷僅限於我曾經學習和工作過的地方,他們從未去過其他城市,想想之前為數不多的幾次旅遊經歷,會因景點食物昂貴帶一個裝滿吃食的背包,會因打車太貴等一輛遲遲不來的公交。 省錢的理念根深蒂固,即使有時候它已經不自覺地很大程度影響了人的體驗。我開始在學習「配得感」的過程中,合理地規劃下一次旅行。 以一定預算範圍內不考慮實際經濟支出為原則,最大程度回歸體驗生活本身。不再將精力聚焦於對消費本身的內耗,安心享受每一段的經歷。

【凪的新生活】劇照

配得感,並不是支持鋪張浪費的理念,也不是為自己大手大腳花錢找到的理由。合理適度的消費,可以帶來滿足和快樂;超出能力的消費,也許會埋下惡果。 所有的事務都講究一個均衡,講究一個適度。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內給予一些不一樣的驚喜,在平凡的生活裏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記憶。 賺錢的意義就是為了生活,合理的消費如果能帶來心情的舒適,一定是值得的。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稽核:小風

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

征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 ,個人故事 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 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 。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視訊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征稿長期有效,投稿發信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將投稿與 【作者投稿原創承諾書】 一同上傳至附件,並在信件主題標註 【標題+字數】

詳細征稿要求請點選👉【 】

稿件範例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