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檸檬!
你有沒有發現,同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人可以拒絕領導的喝酒邀約,光明正大給自己放假,卻 年年加薪;
也有一些同事,沒犯過大錯,卻突然被公司踢出局。
原因全在這 3 句口頭禪裏 。
看看你有沒有。
01 沒問題,交給我
這句話單獨看,挺好的, 體現了說話人的絕對自信,和為這件事全權負責的積極態度 。
但放到特定情境中, 這句口頭禪, 就大有問題 。
因為—— 說話的人不同。
比如小王是個做事不靠譜的人。 每次答應好的事,到頭來,只能完成六分。
就像上周,領導讓他 16 點交方案,他滿口答應「沒問題,交給我」,結果真的到 16 點,他才剛剛列好大綱。
問他怎麽回事,他能編出 10 個理由。
可以肯定,如果領導下次還要小王辦事,小王又來一句「沒問題,交給我」 ,誰還相信呢?
領導會直接一個白眼。
所以,如果你像小王一樣,職場信用很低,就不要一口一個「沒問題」。
因為你答應得越快,領導越不放心。
建議下次拍胸脯之前,謹慎評估自己有多少金剛鉆, 提前管理好領導的期望。
02 領導,你在嗎
如果評選職場中「廢話中的廢話」第一名,「在嗎」必須當選。
因為一句「在嗎」,
是對領導/同事註意力的消耗,也是對自己時間的浪費。
有一句話叫,你讓別人了解你的成本越低,你達成目的的可能性就越高。
反過來說,如果別人了解你的成本很高,比如那句沒頭沒腦的「在嗎」,結果會怎樣?
領導會直接忽略你的訊息,或者一肚子怒火地「理睬」你。
舉個例子,你想讓領導遠端批流程。
明明一次性可以說明白「前因、後果、需要顧慮的風險」,
你非要整成一個連續劇,非等領導問了,才回答下一個關鍵資訊。
於是,領導的耐心沒了,對你的好感也沒了。
03 也許吧,可能吧,差不多
先來看這兩段對話——
「小張,明天的活動有沒有問題?」
「應該沒問題吧。」
「小李,這份數據準確嗎?」
「差不多是準的。」
如果你是領導,感受到了啥?
無語、 無奈、和一股無名火。
領導也是需要安全感的。
如果你的存在,不僅不能給領導提供「安全感」,反而給領導制造很多不穩定因素,那領導為什麽要重用你?
從此以後,
重要的活,不會交給你;
重要的職位,也不可能留給你。
職場不需要「差不多先生」、「應該吧先生」。
即使你是出於謹慎,也應該裝出自信,再搭配語言的藝術。
比如開頭的對話——
「小張,明天的活動有沒有問題?」
「嗯嗯,目前進度正常,我們3點已經做過彩排,現場的情況剛剛拍給客戶看了。明天如果有突發,我跟劉姐都在現場,可以隨時處理。」
「小李,這份數據準確嗎?」
「嗯嗯我是直接參照的 XXX 官網,也做過二次數據核對。」
跟開頭的區別是啥?
區別是 分享了更多事實 ,分享了事情的經過,這樣一來,不管你說有問題還是沒問題, 領導心裏自會有個底。
寫在最後:
所以,在單位,多一點換位思考。
你為領導多想一分,領導也給你多一些機會。
同樣的,如果你每天正事幹不好,就會額外消耗領導的註意力,那領導也遲早忍無可忍。
先寫到這啦,如果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啟發,歡迎積極反饋, 我是檸檬。
喜歡用寫作來思考,喜歡研究搞錢。 如果你也對這些話題感興趣,來加個好友吧。 微訊號: P08290411(請務必添加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