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一次讀者見面會上,一個大學生對作家梁曉聲說:
「如果,35歲以前,我不能脫離平凡,我就自殺。」
當得知大學生對平凡的定義後,梁曉聲嘆息道:
「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明白:
大多數人窮盡一生去追求非凡,但最終收獲的依然會是平凡,這本就是屬於大部份人的人生真相。」
若你也持有與這個大學生相同的人生態度,不妨讀讀作家陳應松的散文集 【朝向一朵花的盛開】 。
在書中,陳應松用清新自然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平凡人生的認知:
固然日子過得清貧艱辛,境遇也總叫人悲喜交加,但這本是平凡人生該有的模樣。
而這樣的平凡人生,依然可以收獲幸福,依然值得。
就像【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所說: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也可以過得不平凡。
陳應松,被文壇稱為「至少三十年都無法超越」的森林描寫聖手。
從武大中文系畢業後,幾十年筆耕不輟的他,憑借「神農架系列」作品在文壇屢獲獎項。
讀者對他的作品如數家珍,但對他本人的情況卻知之甚少,只能用一句「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加以評價。
對此,他的解釋是:
好的作品源於生活。
所以,我會重返山溪鄉野去汲取靈感,而那種遠離喧囂所收獲的怡然自得,也讓我不能自拔。
確實,乍暖還寒的三月,他會去鄉間看紙鳶亂飛,燕子築巢,去感受那平凡日子裏蘊含的妙趣橫生;
而冬日裏,在神農架采風的他又會圍一爐溫暖,獨享那份「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否」的暇意。
其實,這種方式不光他樂此不疲,連楊絳先生也曾不吝於色地贊嘆過:
「人生最好的日子不是驚艷,不是繁華,而是遠離喧囂。」
是啊,遠離喧囂,在清歡處取悅自己,本就是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
又一個金秋時節,陳應松去到栗子坪,一個大山深處充滿古意的村寨。
那裏的街道一塵不染,田壟莊稼整齊,吊腳樓上掛滿了金燦燦的玉米……
那裏的人們過著悠閑自在的日子:城裏老人提著相機怡然自得地走走拍拍,農婦在田間心無旁騖地種著大蒜,還有那誠心待客的勞碌村長……
總之,這裏漫溢著寧靜悠遠的氛圍。
陽光不燥的午後,在村寨閑遊的陳應松碰上個背著滿滿一背簍草藥的藥農。
估計是常年在山裏采藥,少與人打交道,驟然見到生人的藥農顯得有些局促。
但很快,他咧開嘴笑起來,那滿帶真誠和滿足的笑意深深地打動了陳應松。
事後,陳應松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老想有這樣一個去處:月下荷岀,默然相守;村靄裊裊,不問歸處;山野開闊,村寨富饒;村夫古道熱腸,狀若聖人……
這樣的地方,只怕是神仙也要艷羨的寶地吧。
曾如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
「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受到詩意的美好。」
是啊,大環境越是浮躁,人越需要尋一方靜地。
躲喧囂,避繁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偷得浮生半日閑」。
畢竟,喧囂之外,亦有清歡。
曾有讀者說,讀陳應松的作品,能感受到他對親人,對家庭滿滿的愛意。
對此,陳應松毫不否認:
確實,在過去的歲月,無論我遭遇怎樣的境遇,家人都從未棄我而去。
他們讓我明白,親情才是這世上能為你兜底的靠山,是你迎戰世界的鎧甲。
出生小鎮的陳應松18歲便離家去外面的世界闖蕩,可惜收獲甚微。
25歲的他已老大不小了,但口袋裏卻掏不出娶妻成家的錢。
父親聽到訊息後,立即放下手中事,從小鎮步行十幾裏路為他送去200元錢,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是啊,親情是鎧甲,能抵世間風雨。
有了親情的護佑,自會讓人生出一股直面世間困苦的勇氣。
父親將錢交到自己手中後,甚至沒坐下喝口水,就急著踏上了返程路。
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他的心裏湧起一陣感激和愧疚。
他知道,一直以來,正是靠著父親在小鎮擺攤做裁縫掙得的微薄收入,才支撐起了這個六口之家;
如今,自己雖已成年,不僅不能替父親分憂,父親還在繼續幫扶自己……
想到這裏,陳應松暗暗發誓:
待自己在縣城站穩腳跟,待小家安定下來,一定接雙親來身邊好好盡孝。
只是世事難料,還未等到他達成願望,父親就因一次腦中風匆匆離世。
突至的噩耗讓他看清楚一個事實:
人生在世,再多的來日方長,都抵不過一句生死無常。
有些事在無常中可能永遠消逝,有些人錯過後可能就永不再見。
唯有珍惜相守的每一天,才能讓遺憾不再出現。
此後經年,無論多忙多累,他都會安排雙方在世老人來省城住上一年半載,為他們置備各類物品,更是抽空帶他們四處旅遊……
他又將父親的故事寫進自己的小說集,並將小說集獲獎的資訊告慰給了父親的在天之靈。
至此,在親人的陪伴下,在親情的撫慰下,陳應松漸漸走出自責的陰影,重獲心靈的安定。
三毛曾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流浪。」
人生匆匆數十年,唯有把心安頓好了,才能從容地應對人生的兵荒馬亂。
終歸,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歸處。
在成為作家之前,陳應松的生活也很是波折。
作為最後一批招工進城的知青,他被分配去了搬運公司,當一名肩扛重物,在城鄉山野送貨的搬運工。
領導感覺身型瘦削的陳應松無法勝任這份工作,便將他調去水運公司當船工。
在水運公司的5年,陳應松見識到了船工這個職業的無窮幽謐:
白天要經受風浪的沖刷,夜晚駁船發出的巨響又讓人無法入眠,更需要經年累月地忍受與陸地完全不同的寂寞。
即便條件如此艱苦,可陳應松並不灰心,他堅信自己有能力去到更廣闊的天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為此,他一直默默努力,靜等機會降臨。
他愛好寫作,為了提升寫作技巧,他購入名家名作用以學習。
而為了攢夠買書的錢,他節衣縮食,更是擠出閑暇時間去撿破爛,打零工……
正所謂: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在三四月做事,八九月自會收獲答案。
水運公司的大部份員工都是船家子弟,最高學歷也就初中生,高中畢業的陳應松在這裏自然顯眼。
很快,領導發現了他的才能,便將能寫會畫的他調去做案頭工作。
終於,他可以坐在桌前專心寫作了。
隨著他的作品被【解放軍文藝】雜誌發表,幸運之神再次降落:
他被借調去了縣文化館。
在文化館的日子,他創作出很多膾炙人口的宣傳作品,也為日後走上作家之路積累下寶貴的經驗;
之後,為了夯實寫作基礎,他辭掉文化館的工作,去武漢大學中文系進行為期2年的深造;
2年後,省文化廳又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不可否則,努力之後,他的人生已發生了巨變。
平凡的生活,到底值得過嗎?
陳應松的回答是:
「我沈醉於當下平凡而簡單的生活,即便它偶有缺憾,但我依然覺得值得。」
而王爾德的回答,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生活就是你的藝術。你把自己譜成樂曲,你的光陰就是十四行詩。」
見過一些人,碌碌一生,把日子過成了平庸的重復;
而那些認真生活的人,卻在日積月累中拓寬著生命的疆域。
他們感恩經歷,珍惜遇見,擁抱內心,努力生長。
這樣的人,即便生而平凡,但歲月依然會讓他們收獲豐盈。
網上有個熱議問題:
並非大富大貴的普通人,如何過好這一生?
一條高贊回答說:盡人事,聽天命。
這世上最不幸福的,是命比紙薄,還心比天高。
是啊,你面對平凡生活的態度,隱藏著人生幸福的指數。
接受人力有盡,允許求而不得;接受人心有憾,允許緣聚緣散;
接受自己平凡,允許自己獨一無二。
如此,平凡人生,依然值得。
與君共勉。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曹植 【洛神賦】
作者 | 一木,努力寫有溫度的字,做有溫度的人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簽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