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卡片關註我 ↑
說起法國葡萄酒,你下意識想到的是波爾多(Bordeaux)還是勃艮第(Burgundy)呢?這兩大經典產區追隨者眾多,不同於波爾多以酒莊為劃分導向的 1855 分級制度,勃艮第以地塊為劃分依據的葡萄酒分級制度更加顯得「因地制宜」,頗有點咱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味。今天酒百科將帶您走進勃艮第葡萄酒分級制度,一起來看看吧~
01
勃艮第分級制度的歷史由來
勃艮第地區的釀酒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312 年,當時居住在奧坦鎮(Autun)的一群人致信君士坦丁皇帝,要求降低對低產葡萄園的稅收。當羅馬人於公元 401 年離開法國時,修道院開始接管葡萄園,並行展了種植、栽培、收獲、釀造和儲存葡萄酒的技術。負責釀酒的修道士不斷地研究與改良葡萄酒釀酒工藝,後來,一個名為西多會(Cistercian )的宗教組織開始記錄這些葡萄酒知識,他們針對天氣條件和土壤情況挑選葡萄品種,並將「風土(Terroir)」與這一過程聯系起來,這為後來勃艮第葡萄酒以後的等級劃分奠定了基礎。
當時的修道士深信「什麽味的土壤種出什麽味的葡萄」,所以他們最原始辨別風土的方法,便是吃土,與現在戲稱的「吃土」不同,這裏的吃土是真的用嘴去嘗,驚呆眾人有木有!
為了區分這些土壤型別不同的葡萄園,他們用石頭將不同的葡萄園隔開,形成了勃艮第地區即使是頂級莊園也只是建低矮石墻的傳統,同時這也是現代酒莊的雛形。不僅如此,這些修道士還首創性地提出了「凱瑞瑪(Climats)」和「園地(Clos)」這兩個概念。「凱瑞瑪」即是因擁有獨特氣候和土壤而被精確劃分的地塊,這塊土地上種植的釀酒葡萄能釀造出頂級的葡萄酒;「園地」相當於英語「圍繞」(Enclosure)一詞,在歷史上是指用石墻圍起來的葡萄園。
幾個世紀以來,僧侶和宗教機構變得越來越強大,在此過程中他們的土地占有量逐漸遞增,勃艮第葡萄酒備受追捧。1789 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原有的土地所有制被打破,教會財產被政府沒收並拍賣,土地被劃分成很多小的地塊,並被平均分配。如今,這個傳統依然存在於勃艮第,大多數勃艮第葡萄園有多個擁有者。勃艮第寸土寸金,葡萄酒產量相對較少,但品質也有參差不齊的情況。鮮為人知的是,在 1855 年波爾多將酒莊進行分級時,勃艮第也已開始以地塊為劃分依據對這裏的葡萄園進行等級劃分,20 世紀 30 年代左右,勃艮第產區地塊(葡萄園)分級制度最終確立。
02
勃艮第葡萄酒劃分等級
勃艮第有 100 多個產區,按照地塊,共分為 4 個等級。如下圖所示:
1、特級園(Grand Cru)
特級園位於金字塔頂端,特級園葡萄酒產量僅占勃艮第總產量的 1% 左右,是勃艮第葡萄酒中的最高等級,這裏出產著世界上最頂級的黑皮諾(Pinot Noir)和霞多麗(Chardonnay)。該級別葡萄酒結構強勁,復雜迷人,陳年潛力巨大,且產量稀少,價格自然也最為昂貴,是勃艮第酒的高端之選。
勃艮第共有 33 個特級園,除了夏布利特級園(Chablis Grand Cru)外,其余 32 座特級園全部份布於夜丘(Cote de Nuits)和伯恩丘(Cote de Beaune)。它們代表了勃艮第尊貴的葡萄酒王國地位,最為著名的有羅曼尼·康帝(Romanee-Conti)、夏姆-香貝丹(Charmes-Chambertin)和蒙哈榭(Montrachet)等。所有特級園葡萄酒的酒標上都會標出「Grand Cru」和特級園名稱。
2、一級園(Premier Cru /1er Cru)
一級園為僅次於特級園的存在,於 1935-1936 年被劃分歸為此等級。在勃艮第 44 個村莊內有很多優質的、富有特色的獨立地塊,它們有潛力釀造出比普通的村莊級葡萄酒品質更高、陳釀潛力更好、口感更復雜的葡萄酒,它們就是勃艮第的一級園。在勃艮第共有 600 多個一級園,一級園葡萄酒產量占勃艮第總產量的 10% 左右,它的葡萄園通常位於斜坡上的特級葡萄園的下方、上方或側面。
品質優秀的一級園不勝列舉,例如來自香波-慕西尼的愛侶園(Les Amoureuses)和來自熱夫雷-香貝丹的聖雅各園(Clos Saint Jacques)。在品質上,一級園比地區級和村莊級更好,價格上又位元級園實惠,是購買勃艮第酒的不錯選擇。一級園葡萄酒必須在酒標上註明「Premier Cru」或「1er Cru」,再加上具體的葡萄園名稱。但如果葡萄酒由同一個村莊內不同一級園的葡萄混釀而成,則不能標註葡萄園,只能標「Premier Cru」或「1er Cru」。
3、村莊級(Commune/Village)
村莊級是比地區級更高的一級,釀酒要求比地區級更嚴格,產量占勃艮第總產量的 37% 左右。勃艮第有 44 個村莊可生產村莊級葡萄酒,馬貢產區有 5 個,夏布利(Chablis)產區 1 個,其它均分布在金丘(Cote d’ Or)產區。這些村莊通常地理位置較好,產酒條件佳,生產的葡萄酒品質優秀,價效比較高,如普伊-富賽(Pouilly-Fuisse)和桑特奈(Santenay)等。
村莊級釀造出葡萄酒的品質通常比大區級更高,重要的是,這些葡萄酒更能彰顯原產地的特色,口感豐富,多帶有充沛的果香和香料香氣,單寧感強,是感受勃艮第不同村莊風土差異的最佳選擇。村莊級葡萄酒的釀酒葡萄必須 100% 來自酒標上標出的村莊,通常只有村莊名才能出現在村莊級葡萄酒的酒標上。如果釀酒葡萄來自酒村中某個未列入更高分級的單一葡萄園,則葡萄園的名字也可能出現在酒標上。
4、大區級(Regional)
地區級是勃艮第入門級別,產量占勃艮第葡萄酒總產量的一半,約為 52%,該等級葡萄酒可以由勃艮第任何地方種植的葡萄釀成,但不同地區或酒莊釀制出的該級別葡萄酒在品質上有差別,視具體情況而定。大區級葡萄酒是初步了解勃艮第的最佳選擇,它們通常果香濃郁,輕松易飲,是與親朋好友歡聚、暢談時的不二選擇。酒標上通常會標示的勃艮第紅(Bourgogne Rouge)、勃艮第白(Bourgogne Blanc)、勃艮第起泡酒(Cremant de Bourgogne)就是勃艮第地區級葡萄酒。
03
勃艮第 5 大子產區及特級園分布情況
理清了以上 4 大葡萄酒等級,我們再來看看勃艮第產區地域上的細分及特級園分布情況。勃艮第位於法國東部的內陸地區,分成 5 個子產區,分別是夏布利(Chablis)、夜丘(Cote de Nuits)、伯恩丘(Cote de Beaune)、夏隆內丘(Cote Chalonnaise)和馬貢(Maconnais),在整個勃艮第,只有夜丘、伯恩丘和夏布利這三個子產區擁有特級葡萄園。
圖片來源:Wine Folly
夏布利
夏布利是位於勃艮第最北的產區,在地理上更接近香檳產區(Champagne),法定葡萄品種是霞多麗。這裏氣候涼爽,土壤為白堊質的石灰巖土壤(Kimmeridigian)。夏布利只有 1 個特級園,即夏布利特級園,它又被分為7個園區,包括寶歌(Bougros)、貝斯(Les Preuses)、沃迪斯(Vaudesir)、格勒諾(Grenouilles)、瓦慕(Valmur)、克洛斯(Les Clos)和布萊雪(Blanchot)。這些葡萄園位於夏布利鎮北部陡峭的南西南斜坡上。
霞多麗是這裏唯一的法定葡萄品種。和本地其他濃郁飽滿的白葡萄酒不同,夏布利的白葡萄酒風格偏瘦,酸度高,更為幹爽清新,以其明亮的礦物感和爽脆酸度著稱。在炎炎夏日,夏布利幹白是生蠔的完美搭檔。
夜丘
夜丘緊鄰第戎(Dijon)南部,有 24 個特級園。特級園位於索恩河東面的山坡上,從熱夫雷-香貝丹(Gevrey Chambertin)開始,向南延伸至伏舊(Vougeot) 和佛漢-羅曼尼(Vosne Romanee)。傳奇名莊羅曼尼·康帝(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又名「DRC」)的葡萄園覆蓋有康帝園(Romanee-Conti)、拉塔希園(La Tache)、李奇堡園(Richebourg)。這些特級園葡萄酒的價格通常高達數千美元,近年來甚至有在拍賣會上售出數十萬美元的記錄。黑皮諾在這裏占絕對優勢,占夜丘葡萄酒總產量的 80%,其余 20% 是霞多麗。
伯恩丘
伯恩丘得名於中世紀的伯恩村莊,這裏是勃艮第葡萄酒貿易的中心。伯恩丘是勃艮第優質白葡萄酒的天下,出產一些世界上最貴的白葡萄酒(如蒙哈榭 Montrachet 特級園)。這裏的葡萄園富含石灰石土壤,陽光充足且朝東的斜坡使得這裏的霞多麗的比夏布利更為成熟。勃艮第 8 個出產白葡萄酒的特級園中,伯恩丘占了 7 個,包括科通(Corton)、查理曼園(Charlemagne) 和蒙哈榭園(Montrachet)。
夜丘和伯恩丘又合稱為金丘(Cote d’ Or),是勃艮第的核心地帶,它們被視為法國最重要的兩個葡萄種植區,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夏隆內丘
夏隆內丘出產勃艮第最物超所值的葡萄酒,紅白葡萄酒數量相當,該產區沒有特級葡萄園。
這裏除種植有霞多麗和黑皮諾,部份地區還種有阿裏高特(Aligote)。位於該地區北部的布澤龍是唯一一個完全種植於阿裏高特的產區,這種酒花香充沛,還帶有桃子和柑橘的味道,酸度清新,口感上帶有一絲鹹味,與魚和貝類搭配時非常美味。
馬貢
馬貢是勃艮第五個子產區中產量最大和最南端的產區,主要生產白葡萄酒,還有小部份的紅葡萄酒,該產區沒有特級園。由於靠近法國南部,受地中海的影響,這裏氣候溫暖,葡萄的收獲時節比夏布利早了整整兩周。這裏的霞多麗占葡萄酒產量的 80%,常帶有核果、金銀花和木瓜的味道。該地區最著名的葡萄酒子產區是普伊-富賽(Pouilly-Fuisse)。
-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囊括一切酒類知識,走進微醺酒類世界!
掃碼關註我們
檢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