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裏用來洗碗的清潔海綿,大家多久更換一次?
之前會用到磨損、掉渣還在服役,最近看到一個研究,嚇得趕緊扔了。
研究發現,磨損後的清潔海綿,每克會釋放650萬微塑膠纖維(MPFs)。
01
每克磨損的清潔海綿
釋放650萬個微塑膠
近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探究了清潔海綿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金屬表面摩擦後產生微塑膠的情況。
研究人員購買了市面上常見的三種白色三聚氰胺清潔海綿。
這種清潔海綿是由聚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組成的。最早被用作阻燃劑和噪音消減劑,廣泛套用在工業中。
因為清潔力很強,也用在家庭清潔中 ,被稱為「魔力擦」。
研究人員想知道:1. 「魔力擦」 使用中會不會產生微塑膠;2. 「魔力擦」 使用過程中會不會釋放有毒元素和甲醛等。
研究發現,在被粗糙金屬表面磨損之後,清潔海綿的品質大約減少了4.9-8.7%。說明海綿在磨損後釋放了大量塑膠顆粒。
透過一些列科學復雜的計算後,研究人員得出了數據: 清潔海綿每磨損1g,大約會產生650萬個微塑膠纖維。
此外,對比了三種海綿後發現, 高密度海綿有更高的耐磨性、不易開裂,產生的微塑膠纖維 更少 。
不過,清潔海綿使用過程中釋放的有毒元素和甲醛含量較低,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風險有限。
02
微塑膠可以全面侵入人體
微塑膠指直徑1微米~5公釐之間的塑膠顆粒,奈米塑膠直徑小於1微米。
我們喝的瓶裝水、外賣盒,用的化妝品、穿的衣服,甚至空氣中,只要接觸塑膠制品的地方,可能都存在微塑膠。
據估計,一個人平均每周約攝入5克微塑膠顆粒,相當於每周吃掉一張「銀行卡」的塑膠。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1升瓶裝水中平均含有約24萬塊可檢測到的塑膠碎片。
多項研究顯示,微塑膠及奈米塑膠可以全面進入人類身體,包括 肺、血液、腸道、肝臟、大腦、心臟、胎盤,甚至生殖系統 等。
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發現,僅攝入後2小時,微塑膠就會穿過血腦屏障抵達大腦,增加炎癥、神經系統疾病以及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上個月,浙江大學醫學院李蘭娟院士及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食物和空氣中的微塑膠會導致小鼠腸道菌群失調,損害肝臟功能,導致肝臟病變甚至中毒。
今年3月7日,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首次證實了微塑膠與人類健康之間的聯系, 或增加心臟病、死亡風險 。
與沒有在動脈中檢測到微塑膠和奈米塑膠的人相比,檢測到微塑膠的人在未來34個月的隨訪中,發生心臟病、中風、全因死亡的風險高4.53倍。
03
如何少攝入微塑膠?
當然,微塑膠對人體的實際影響取決於毒性、濃度、暴露時間,人體反應等綜合因素。
生活中微塑膠幾乎無處不在,可以說是防不勝防。
一方面,需要商家改良工藝,減少微塑膠釋放。 采 取更環保的生產方式,研發可降解和環保替代材料。
比如 研究人員 建議制造商生產更致密、更堅韌、更耐磨的清潔海綿。
作為消費者,我們可以盡量減少使用塑膠產品。 特別是清潔產品,因為在摩擦中釋放的微塑膠更多。比如 可以多選天然材料的絲瓜瓤等清潔產品。
也可以少喝瓶裝水 ,少用塑膠容器盛食物,多用可降解、可迴圈 的環保物品等 。
互動話題
你家廚房有哪些塑膠制品?
在健康方面,你或家人有哪些特別的堅持/執念嗎?
比如不用塑膠水杯、塑膠油壺等……
開獎時間
7月17日, 選3位優質留言使用者
(每周三,微信二條開獎)
互動獎品
玻璃密封罐一套(四只)
[1]Su Y, Yang C, Wang S, Li H, Wu Y, Xing B, Ji R. Mechanochemical Formation of Poly(melamine-formaldehyde) Microplastic Fibers During Abrasion of Cleaning Spong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4 Jun 18;58(24):10764-10775. doi: 10.1021/acs.est.4c00846. Epub 2024 Jun 6. PMID: 38843113.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00715/
[3]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30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