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養生

國醫大師張學文:清肝活血化痰治癲癇

2024-07-12養生

▲張學文 國醫大師(1935.10-)

張學文,首屆國醫大師,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張學文從醫七十余載,對中醫治療急癥、腦病、溫病、疑難病等均有所研究,在癲癇治療方面有獨到經驗。癇證屬中醫腦病範疇,張學文認為肝熱痰瘀為其主要病理機制,治療以清肝活血化痰為大法,每獲良效。現將其治療癲癇的臨證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仁。

● 張學文認為情誌因素在癲癇發生開發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肝熱痰瘀為其主要病理機制。

● 癇病分為風癇、痰癇、熱癇、瘀癇和虛癇,風癇治以平肝熄風止痙,痰癇治以化痰熄風,熱癇治以清肝熄風,瘀癇治以涼血化瘀止痙,虛癇治以滋陰養血熄風。

肝熱痰瘀交結而發病

癲癇屬中醫「癇病」「癇證」範疇,其病因病機十分復雜,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如【素問·奇病論】雲:「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針對癇證病因病機的認識: 「其母懷娠,時時勞役 ,運動骨血則氣強,胎養盛故也,若侍卸多,血氣微,胎養弱,則兒軟脆易傷,故多癇病。 」「驚癇者,起於驚怖大啼,精神傷動,氣脈不足,因驚而作癇也。 」「風癇者,因厚衣汗出,而風入之。 」分別指出了母體、情誌、外邪等因素在癇證發病中的作用。

另外也有關於由痰致癇、由瘀致癇的論述,如【丹溪心法·癇】雲「癇證有五……無非痰涎壅塞,迷蒙孔竅」,樓英【醫學綱目·癲癇】認為「痰在膈間則眩暈不仆,痰溢膈上則眩暈仆倒於地而不知」。 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曰「癲癇之病,其傷在血、寒、熱、燥、濕之邪,雜然凝滯於血脈,血脈通心,故發心昏悶,而又有抽擎叫呼者,皆心肝氣為血困之象,即所謂天地之疾風也」。 林培琴【類證治裁】認為「婦人患癇由血失調」所致。 從諸多文獻可以看出,諸醫家均以先天稟賦異常、痰瘀阻結等為癇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張學文認為情誌因素在癲癇發生開發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理論中情誌與肝關系密切,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為主疏泄,可以調暢情誌。因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故在腦病的治療中,張學文總結出肝熱痰瘀的病理機制。

癲癇患者多因情誌不遂或驚恐惱怒,則肝氣失其調達,氣郁動風,或肝腎不足,陰不斂陽,虛風升動,肝旺或陰虛有熱者,易生風動火,或肝火旺盛,均可煎熬津液,日久結而為痰,風痰相搏,反復發作,而致血行失常,風痰瘀三者交夾,蒙竄腦絡;或外傷後氣滯血瘀,腦絡損傷,腦竅不通,血不利而為水,水停為痰,瘀痰互生,閉阻腦絡清竅,腦竅閉阻,而見神昏和肢體抽搐等不適癥狀。總之,本病病機為肝熱兼有痰濁和瘀血。

治以清肝活血化痰

張學文認為,腦為「清靈之竅」,喜靜謐而惡邪阻,若遇卒然驚恐而氣機逆亂,或肝火旺盛,或勞累、房勞過度,陰血耗傷,陰虛陽充,虛風內動,觸引伏痰,蒙竄腦竅,而見猝然昏仆、手足相引。故將癇病分為風癇、痰癇、熱癇、瘀癇和虛癇,風癇治以平肝熄風止痙為主,痰癇治以化痰熄風為主,熱癇治以清肝熄風為主,瘀癇治以涼血化瘀止痙為主,虛癇治以滋陰養血熄風為主。

張學文在臨床治療癲癇中,認為疾病初期來勢急速、抽搐癥狀明顯,用自擬方化癇止抽方,基本藥物組成為:全蠍1只,蜈蚣2條,僵蠶、白附子、天竺黃、桃仁、天麻各10g,鉤藤20g,膽南星9g,法半夏12g,黃連6g,以清肝活血、化痰止痙為主。病情緩和後改用自擬方抗癇靈,化痰開竅、化瘀通絡而善後。藥物組成:煆青礞石9g,大黃6g,郁金12g,白礬3g,僵蠶3g,丹參、山楂各15g,細辛5g。

張學文雖將癇病分為風癇、痰癇、熱癇、瘀癇和虛癇之不同,但其常兼夾發病,臨床根據不同病機進行化裁用藥,清肝熱常用平肝潛陽藥天麻、鉤藤、生龍骨、生牡蠣、磁石、決明子等,熄風止痙常用蟲類藥地龍、僵蠶、全蠍等,化瘀通竅常用桃仁、紅花、丹參、川芎、麝香、白芷、路路通等,化痰常用天竺黃、白附子、膽南星、姜半夏、白礬、菖蒲、竹茹、礞石、海浮石等。

小兒癲癇患者常用健脾化濕藥白朮、砂仁、雞內金、焦三仙等,虛癇偏心脾兩虛用定癇丸加減,藥用人參、當歸、茯神、棗仁、遠誌、琥珀、白朮、白芍、天竺黃、橘紅、姜半夏、天麻、鉤藤、炙甘草、僵蠶、蟬蛻,偏肝腎不足用河車八味丸加減,藥用紫河車、生地黃、山藥、丹皮、澤瀉、茯苓、鹿茸、五味子、山萸肉、僵蠶、蟬蛻。

典型醫案

王某,男,時年4歲,2018年9月28日初診,主訴為反復發作短暫性意識喪失2年余。家人代訴患兒1歲左右因高燒後出現四肢抽搐、意識喪失、呼吸困難、兩目上視。

在當地醫院查頭顱MRI示:無異常。腦電圖示:廣泛棘慢波。診斷為:繼發性癲癇。給予丙戊酸鈉等藥物口服(具體不詳)。此後再未出現上述癥狀,但仍有短暫性意識喪失,遂來就診。家人代訴:患兒近期短暫性意識喪失發作較為頻繁,每日發作7~8次,記憶力下降,遺尿,夜間睡眠較差,易磨牙。平時好動,性子急。納食尚可。大便基本正常。舌質稍暗尖紅苔白厚,脈沈弦。

既往史: 無癲癇家族史,無產傷。1歲時曾因玩耍致右側顳部受外傷,未系統進行治療。

西醫診斷: 癲癇。

中醫診斷: 癇證(肝熱痰瘀交結)。

治法: 治以清肝活血、化痰止痙。

處方: 自擬方化癇止抽方加減:天麻6g,鉤藤10g,全蠍3g,僵蠶6g,蜈蚣1條,天竺黃5g,膽南星5g,法半夏5g,桃仁6g,丹參10g,白朮6g,雞內金6g,砂仁3g,黃連3g,焦三仙各15g,甘草3g,桑螵蛸6g,益智仁10g。

在上方基礎上加減治療,患兒短暫性意識喪失在服用藥物2個月後發作次數明顯減少,服用4個月後已無發作。家屬擔心患兒病情會反復,一直堅持讓患兒服中藥湯劑2年余。

按: 此患兒無產傷,家族中無癲癇病史,故排除先天因素影響。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薄弱,易虛易實,小兒高熱常與肺、胃、大腸的關系比較密切,「肺合皮毛」,皮毛受邪則肺氣升降失司,遂致呼吸困難。或因邪勢過盛而使熱邪逆傳心包,故出現意識喪失。「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熱邪擾肝,肝火旺盛,筋脈失養,故出現四肢抽搐、兩目上視。平時好動,性子急與肝火旺盛有關。脾胃嬌嫩,飲食不當,則易食積。胃內積熱,出現夜間磨牙,睡眠較差。食積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脾失健運,而生濕生痰,而見舌苔白厚。曾有外傷史,以致血行不暢,而生瘀血,故而舌質稍暗。臟腑薄弱,津液失固,出現遺尿。

故診斷為癇證,證屬肝熱痰瘀交結,治以清肝活血,化痰止痙,方用自擬方化癇止抽方加減。方中天麻、鉤藤清肝熱。全蠍、蜈蚣、僵蠶熄風止痙。天竺黃、膽南星、法半夏清熱化痰。桃仁、丹參活血化瘀,兼有安神、瀉熱作用,以達「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效。白朮、雞內金、砂仁、焦三仙健脾化濕,以助化痰。桑螵蛸、益智仁固精縮尿。黃連清瀉心火。全方共奏清熱化痰活血之效。辨證準確,患者服用後效果較佳,效不更方,連續服用4個月基本控制發作。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內容選自【中國中醫藥報】2022年4月28日第四版,白海俠、嚴亞鋒 陜西中醫藥大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