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養生

夏吃一條鱔,冬吃一支參!中醫師:陰陽雙補善養血,建議夏季多吃黃鱔!

2024-07-13養生

點選藍字 關註「人衛健康」微信公眾號

黃鱔,俗稱鱔魚,生長於溫熱帶淡水水底,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庫、池沼、溝渠等水體中。白天,黃鱔通常會潛入淤泥或石縫中休息,夜間則出穴覓食。珠江與長江流域盛產黃鱔,此處的黃鱔肉質鮮美。上海本幫菜中也有「炒鱔絲」「清炒鱔段」等名菜,小暑前後,廣州更有進食「冰鎮黃鱔」的風俗,其既可消暑增食,又能補益氣血,故民間又有一種說法叫「夏吃一條鱔,冬吃一枝參」。

細解本草

【食療本草】認為黃鱔可「 補五臟,逐十二風邪 」;【神農本草經疏】認為黃鱔「 甘溫俱足,所以能補中益血 。」

黃鱔體圓、細長,呈蛇型,在淺水中遊動時,猶如蛇行水中,故有蛇魚之稱。

黃鱔的外表呈黃褐色,體表具有不規則黑色斑點,腹面則為灰白色。黃為脾色,黑為腎色,白為肺色,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故黃鱔可 補脾腎

因黃鱔有冬眠習性,故具備冬藏之性,而且具有性逆轉的特點,即一條黃鱔在某一時期為雌性,而在另一個時期則會變為雄性,此為內含元陰、元陽,而且陰陽仍處於混沌一體,故可以 陰陽雙補、助陽益血

本草功效

鱔魚,味甘,性溫,無毒,入脾經、腎經。【本草新編】中記載其:「補中益氣,且更興陽,散濕氣,去狐臭,又生津止渴生力。」

黃鱔常被用作補益食材,其有一個特點是其他「血肉有情之品黃鱔」所不具備的,那就是「 散濕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聽說吃補品會導致口臭、舌苔增厚、大便沾廁、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這是因為「血肉有情之品」都為高蛋白食材,如果人體內有濕氣或脾胃功能不佳,吃了反而會出現消化不良癥狀。 黃鱔因為具有散濕作用,同時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又為水生之品,因此,盡管在夏日進食如此大補的食材,也很少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

黃鱔的 最佳進食時節為小暑 ,此時正是天氣炎熱、雨水較多的時節,人體汗出較多,出汗除了會導致人體內陰液不足以外,人體內的元氣也會因為出汗而消耗,這是中醫所說的「氣隨汗脫」,此時進食黃鱔可以補中益氣、散濕氣,同時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活用本草

食用黃鱔時, 要選擇新鮮的,最好是現殺、現烹 ,不新鮮的黃鱔含有有害物質,不宜食用。黃鱔要選擇個頭肥大的,體色以灰黃色最佳,灰褐色的黃鱔最好不要購買。此外,黃鱔是補益之品,不宜過量食用,否則不易消化,外感發熱與陰虛發熱者切勿食用。

本草食譜

1

冰鎮黃鱔

【材料】黃鱔2條,醬油2勺,青芥2克,鹽、澱粉、雞粉1~2勺,礦泉水1升,冰塊適量。

【做法】黃鱔放血、起骨、切段,用鹽、澱粉、雞粉腌制;沸水投入鱔段,煮熟後撈出,用礦泉水沖洗鱔段後將其放入部份冰塊中冰鎮5~10分鐘;最後,用冰塊鋪於盤子上,然後把鱔段擺在冰塊上,加醬油及青芥拌食。

2

紅燒黃鱔

【材料】黃鱔2條,蒜5瓣,蔥2段,姜片5片,老抽2勺,料酒2勺,鹽和雞粉各半勺,糖1勺,生粉1~2勺,胡椒粉少許,油適量。

【做法】黃鱔放血、起骨、切段,用鹽、生粉、雞粉腌制;熱鍋下油,待油冒煙後加入蒜,炒至表面微黃,再放蔥、姜炒出香味,之後倒入鱔段炒至變色;加入老抽、料酒、鹽、糖繼續翻炒,若鍋中湯汁少,可以加少許開水,炒至湯汁收至微幹、鱔段燒熟,最後撒上少許胡椒粉即可。

3

四物黃鱔湯

【材料】黃鱔2條,熟地黃30克,當歸10克,川芎5克,白芍10克,生姜5片,大蒜、小蔥適量,客家米酒2勺,鹽1~2勺,雞粉適量。

【做法】黃鱔放血、切段,用鹽、雞粉腌制;熱鍋下油,待油冒煙後加入蒜,炒至表面微黃,再放蔥、姜炒出香味,之後倒入鱔段炒至變色;加水沒過鱔段,大火煮沸2分鐘;另取一個砂鍋,放入熟地、當歸、川芎、白芍,並把鱔段、蒜、姜、蔥連同湯汁均倒入砂鍋中,文火慢燉2小時;最後半小時加入客家米酒,繼續慢燉,關火前加鹽調味即可。

【註意】本品加入了四物湯的藥材作為輔料,增加了黃鱔養血的功效,適合血虛、宮寒的女性食用。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妙用食材養脾胃】

本書主編:

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盧傳堅 陳延

期待您的 「分享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