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外國人跑到西安立了個碑,成為世界四大碑刻之一,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2024-04-26歷史

點選上方藍色字 『文史道』 >右上角…>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閱讀精彩美文

文/文史道

明朝天啟年間,約公元1623至1625年,西安城外崇仁寺附近,有人發現了一座石碑。

在上報給官府後,當地官員以為是一塊佛教石碑,特意命附近寺廟的僧人看管,給石碑重新修建了一個底座,並加了個涼棚予以保護。

崇仁寺石碑的發現,很快在文化圈也傳播開來,許多文人慕名前往觀瞻。

其中,有個西安當地的舉人,名叫張庚虞,也前去鑒賞。他在看完碑文後忽然發現,這個碑文記述的並不是佛教的內容,有點像基督教。

此前,張庚虞曾接觸過當時天主教中國教區的主教利瑪竇,對基督教略有了解。之後,張庚虞制作了一個碑文拓片,托人送給杭州的明朝著名基督教徒李之藻。

李之藻收到後,立即與當地的耶穌會士取得聯系,最終確認了碑文就是關於基督教教義的。

這塊石碑,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當石碑確認為基督教碑文後,國內諸多傳教士也前往西安觀瞻。

其中最知名的有耶穌會葡萄牙傳教士謝務祿和法國傳教士金尼閣,金尼閣更是將碑文轉譯成拉丁文,透過教會傳回到了歐洲。

碑文傳到歐洲後,在當時整個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

當時在歐洲的宗教圈裏流傳有多種教會,他們各自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開始牽強附會地編造與「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有關故事。

其實碑文的記載很明確,只要讀懂碑文,便可一目了然。

整個碑文由漢字楷書與敘利亞古體文字組成,漢字就不用說了,敘利亞古文是唐朝前後在亞洲地區的基督教東方教派聶斯脫利教派常用的文字。

由此,該石碑也可以基本認定為聶斯脫利教派所制作,也就是中國古籍裏的「景教徒」。

其實在碑首位置,已經明顯可以看見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的字樣。

這裏的「大秦」,並不是中國秦漢時期的「大秦」,而是指「古羅馬」;景教,泛指基督教,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中國,指的是當時的「大唐」。

此碑主要記述了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至建中二年期間,景教在中國的流傳情況及景教教義教規。

據碑文記載,唐貞觀九年大秦僧人阿羅本初來到長安,唐太宗使宰相房玄齡親自接見了域外僧人。後又下詔於義寧坊建大秦寺宣講景教。

唐朝時期,國人崇尚佛教,唐朝又是一個文化高度開放的國度,包容和接納外在文化。

現代學者考證認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約設立於唐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1年前後。

石碑設立後64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滅佛,因當時景教在傳播過程中借用了很多佛教的概念,由此也被禁,寺廟被拆毀。

也正是在這時候,信徒們為了保留石碑,特意將其埋在了地下。

這樣一埋,就是700余年,到了明朝天啟年間才得以重見天日。

目前,這塊石碑陳列在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內,因其獨特的歷史考古價值,列席世界考古史上「四大石碑」之一。

與珍藏於大英博物館的【羅塞塔碑】,珍藏於巴黎盧浮宮的【摩押碑】,現藏於墨西哥國立博物館的【阿茲特克授時碑】齊名,共為世界四大石碑。

如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已成為國家國寶級文物,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除了深邃的歷史文化價值外,其獨特的書法藝術,也是千百年來文人、書畫家追捧的物件。

碑文末尾記載,碑文由大秦寺僧景凈撰文,朝議郎前行台州司士參軍呂秀巖書並題額。長安京都區主教耶質蒲吉立碑。

關於呂秀巖,歷史文獻記載較少,但從他的書法中可明顯看出,他的書法偏向中唐時期「瘦勁硬朗」的風格,深受柳公權影響,也深得「二王」筆法精妙。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筆畫細勁,露鋒切筆,行筆中鋒,楷書中略帶行書筆意,爽利幹脆中有飄逸靈巧的美感。

以橫畫為例,行筆中略帶弧度,並非橫平豎直,且重橫畫頭尾的提按,這種「拱橋」式的處理,使得筆畫極具力量感和美感。

清代書法家孫承澤評價它: 「秀巖書【景教流行中國碑】,書法秀逸道勁,唐石之最佳者。」 其藝術價值之高也略見一斑。

如有喜歡書法的讀者,可自行搜尋檢視,此處不細表。

讀者們,關於「國寶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家怎麽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