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5700 字
閱 讀 需 要 15 分 鐘
近日,北大國際關系學院的碩士復試名單在官方公眾號上公布,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因為名單中有位考生竟然與北大的老校長、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同名!
北大考生與前校長蔡元培同名。 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這一巧合立刻激起了大家的無限遐想:
「假如蔡元培先生穿越而來,他那些名言肯定能倒背如流,面試對他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幹脆穿著中山裝去參加面試, 開口就說,各位,我們同處北大…… 」
一時間,各種奇思妙想在網路上湧現,甚至還有人為此構思了一本小說 【重生之我在北大又考研】,連大綱都編排得十分精彩:復試過關斬將、問鼎校長寶座……
當然,這些都只是段子。其實仔細想想, 人們想起蔡元培先生 往往 都是作為大學校長和中研院院長,而對他作為政府官員的關註卻不多見 。這是為什麽呢?
蔡元培先生的多種身份。底圖 /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絕望於仕途的清末翰林
蔡元培出生於傳統帝制時代。在傳統中國的讀書人身上,「學成文武藝,報得帝王家」可謂一種普遍的觀念。蔡元培亦不能免俗,從小就在科舉之路上亦步亦趨,希望能夠成為中華帝國的一名官員,實作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1890年3月,已經是舉人的蔡元培在北京參加會試,幸運得以高中。不過,清代制度規定,會試高中後還需要透過殿試,合格後才能成為真正的進士。蔡元培在京聽說,殿試純粹是一種象征性的考核,非常註重書法功底。蔡元培的書法水平一般,為穩妥起見,決定暫時保留2年的資格,2年後再來京參加殿試。1892年,26歲的蔡元培再度進京補行殿試,一舉高中。不過,由於蔡元培屬於補試,雖然成績優良卻不能成為一甲,只能屈居二甲。中殿試後,光緒皇帝授予蔡元培翰林院庶吉士,又過2年,升為翰林院編修。
蔡元培(1868-1940年),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南京國民政府第一任大學院院長,可謂中國新式教育制度和教育行政的開創者。
進入翰林院可謂當時中國讀書人最高的榮譽。從品級上看,蔡元培這個翰林院編修在六品左右,官職不大,工作十分清閑,不過是讀讀書寫寫文案而已。然而,翰林院是帝國的儲才機構,由翰林而登堂入室,成為封疆大吏甚至位極人臣者,並不少見。曾國藩、李鴻章便是最好的例子。進入翰林院的蔡元培,還是個傳統的中國文人。如當年的曾國藩一樣,他每日在翰林院研究中國的大經大法,思慮如何「文章報國」。比如,1894年蔡元培的日記記載:
「十有二日,讀三國誌註;十有三日,讀【少帝紀】;十有五日,讀【管子】十卷;二十有二日,讀【魏書·倭國傳】,二十有三日,讀【吳三嗣主傳】……」
然而,蔡元培的時代已經不是曾國藩、李鴻章的時代。清政府的內憂外患日益加深,已經風雨飄搖自身難保。朝野最大的震動是1895年清政府和東鄰小國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蔡元培在日記中記錄:
「聖上謙抑,博訪廷議,而疆臣跋扈,政府阘茸,外內狼狽,虛疑恫喝,以成煬竈之計,聚鐵鑄錯,一至於此,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
由是,蔡元培追隨翰林院學士文廷式上奏光緒帝,要求聯合英國德國抵禦日本人。然而,書生無力,改變不了割地賠款的事實。目睹甲午慘敗和馬關的城下之盟,蔡元培大概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清政府不可依靠,但是已經淡了仕途之念。他開始閱讀西書,而非經史子集。
1896年,蔡元培日記的書單裏,已經多是【電學源流】【電學綱目】【電學入門】【化學啟蒙初階】【代數難題】之類的書。作為一個翰林,閱讀這些西方的「奇技淫巧」,還是很少見的事兒。但蔡元培如饑似渴,吸收各種新知識。為了了解世界,他還開始學習日文、英文、法文、拉丁文等。蔡元培的路,已經和傳統讀書人從翰林而伴君側越來越遠了。這時,他為自己寫了一個對聯「都無做官意,唯有讀書聲」。因此,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他沒有參與。究其原因,一方面他認為與康梁等沒有淵源,恥於巴結,另一方面他認為維新黨人輕浮,並不能持久,第三是他不贊成這種僅僅依靠上諭的表面改革。
甲午戰爭後,提倡變法革新的人士紛紛剪去辮子,脫掉長衫。這是 1903 年蔡元培(左二)與次子和友人的合影。
當然,蔡元培並非毫無在仕途上發展之意。1898年維新變法中舉行經濟特科考試,蔡元培還是報名應征了。但是,維新變法很快失敗,經濟特科暫停。緊接著是庚子之役,八國聯軍侵華,直到1903年才重新開設。但是,此時的蔡元培已經廣泛閱讀新書新報,更進一步了解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科技文化。他真切看到清政府的頹喪,遂徹底斷絕了在清政府走仕途之念。在這一時期,他堅定的一個看法是,唯有透過教育培養人才,才能政治革新。於是,他以翰林身份翩然出京,到上海去教書,辦中小學,搞教育實驗。不久,又與江浙誌士組建光復會,開始走上革命反清之路。以翰林棄官而鬧革命,蔡元培還是第一人。
壯誌未酬的民國教育總長
辛亥革命勝利,中華民國成立。蔡元培從海外歸國,正式加入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孫中山任命蔡元培為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這個教育總長,堪稱開天辟地式的,因為其並非在清政府學部的基礎上組建教育部,而是白手起家另起爐竈。1912年1月4日,蔡元培到南京就職。孫中山要蔡元培自己尋找辦公地點。蔡元培奔走數日找房子卻不得要領,恰好在南京遇到曾教過他拉丁文的馬相伯,為他介紹了3間民房,作為教育部辦公之用。中華民國的教育部,就是從蔡元培租賃的3間民房開始的。這個教育總長,當得實在特殊。
盡管如此,蔡元培仍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他說,建國伊始,百廢待興,教育部沒那麽多上下級關系,一律稱為部員,月薪30元。蔡元培開始註意選拔人才,蔣維喬、王雲五、魯迅等都被其延攬入教育部。當時陸費逵在上海建議政府迅速公布教育方針,蔡元培則親自往上海拜訪,傾聽陸費逵意見。2月,蔡元培在【民立報】發表聲明,公布新的教育方針,稱民國教育與專制時代的教育不同,是超乎政治的,他提出軍國民教育、實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育教育等五種教育理念。不過,南京政府處於臨時階段,政權未定,這些教育方針實際很難真正付諸實行。當時南北對立,孫中山已和袁世凱達成約定,後者逼迫清帝退位後即將臨時大總統位置讓於袁氏。很快,清帝退位。教育總長蔡元培作為迎袁專使之一,奉命北上催促袁世凱南下就職。但是,袁世凱不願南下,暗中鼓動兵變,恐嚇蔡元培等專使。最後孫中山只能接受臨時政府北遷的事實。
新的政府中,袁世凱邀請蔡元培繼續擔任教育總長,但被蔡元培拒絕。蔡元培崇尚政黨內閣,認為現在的內閣是混合內閣,意見不統一,勢必難為。他推薦朋友範源濂擔任次長。然而,袁世凱屢次邀請,言辭懇切。蔡元培不得已而擔任。到任以後,蔡元培首先派員接收了清政府的學部。1912年4月24日,蔡元培要求部下在兩天內接收學部完畢,以便迅速展開教育行政。接下來是羅致人才。他致電範靜生、袁觀瀾、蔣維喬、魯迅等老部下,要他們迅速北來,以便開展工作。蔡元培作為教育官員,頗具民主風範。1912年5月4日的【政府公報】上有一則【教育總長蔡元培見客時間通告】,其中說明星期二、四、六午前10點至12點鐘,蔡元培見客。此通告應並非針對官員,普通百姓亦有面見教育總長的權利。5月13日,蔡元培前往臨時參議院宣布政見,說明自己對教育的構想。再其後,蔡元培邀請全國賢達,籌辦全國教育會議。當然,等7月份【大學令】【大學規程令】等一系列法案頒布時,蔡元培已經翩然辭職了。
1912年2月,教育總長蔡元培作為迎袁專使之一,奉命北上催促袁世凱南下就職,圖為迎袁專使及其他諸代表並各職員合影,前排左五為蔡元培。
蔡元培辭職,系因追隨內閣總理唐紹儀辭職。唐紹儀本是袁世凱的親信,但政治觀念與袁世凱此時已經漸行漸遠。作為第一任國務總理,他希望不受袁世凱的掣肘,真正做些共和的事業。然而,袁世凱則追求總統的絕對權力,處處限制唐紹儀。唐紹儀憤而辭職,內閣按法律應當解散,蔡元培亦隨之辭職。透過擔任短期的北洋政府教育官員,蔡元培清楚看到,在當下的政治體制之下難以成事。政治黑暗,並不能真正一展教育抱負。袁世凱多方慰留,蔡元培毫不為所動。此時他已經46歲,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到德國去留學。直到袁世凱死後,蔡元培才回國。此時,他已經堅決抱定不做官的心態,只任北大校長。在北大,對教師和學生,他也以不做官尤其是不做議員相要求。後來他發現,在北洋政府治下,一方面政治腐敗,教育經費無法保證,另一方面學潮喧囂,秩序不寧。因此,他連北大校長也不想做了,掛著北大校長頭銜考察教育,再度清隱。
怨謗叢集的大學院院長
蔡元培再度任官已經是1927年以後。腐敗的北洋軍閥馬上要倒台,一個新的政權馬上要誕生。他對此充滿希望,認為在教育上一展抱負的機會又來了。蔡元培回國後,響應國民黨北伐,很快與國民黨元老派張靜江、吳稚暉等取得聯絡。浙江省被北伐軍克復後,蔡元培被浙江省主席張靜江任命為省政府委員。3月蔡元培到達上海。此時,上海已經在蔣介石的控制之下。蔡元培做出了決定,支持蔣介石「清黨」。
此時的蔡元培,已經被任命為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主席,與吳稚暉等一道,召開多次會議研究清黨事宜。1927年3月28日,中央監察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公布所謂共產黨謀叛情形,正式支持蔣介石「清黨」。其後,蔡元培又列名發表著名的「護黨救國電」。此時的蔣介石立足未穩,並有武漢國民政府的威脅,吳稚暉、蔡元培等一系列國民黨元老派的支持,增強了蔣介石的合法性。隨即,蔣介石主導成立南京國民政府,蔡元培成為國民政府委員及常務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等。不久,作為新政權的報酬,他被委以整理全國教育的責任,被任命為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
所謂中華民國大學院,是教育部的變種,但與教育部不同。傳統的教育部直屬於政府,正如後來的教育部是國民政府之下的一個部。然而大學院負有教育部的職責,但地位顯然高於教育部,名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獨立的色彩非常明顯。為何如此?蓋蔡元培在教育界多年,深知教育經費不獨立的痛苦。武人跋扈,隨意侵占教育經費,導致中華民國雖成立十余年,教育界仍是一團糟糕。正如其所言:
「顧十余年來,教育部處在北京腐敗空氣之中,受其他各部之熏染,長部者又時有不知學術教育為何物……遂使教育部名辭與腐敗官僚亦為密切之聯想……此國民政府所以舍教育部之名而以大學院名管理學術及教育理想也。」
因此,蔡元培希望在國民政府之下,教育完全獨立。
1933年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中)與張靜江(右三)、吳稚暉(左三)、李石曾(左一)合影。
蔡元培設計的大學院制比較復雜,非但是全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同時還具有全國最高學術研究職能。用蔡元培的話說就是「行政教育化、學術研究化」。他在大學院中設立大學委員會,由大學院正副院長和幾所著名國立大學校長擔任,作為大學院的最高權力機關,具有決定全國教育行政,任命大學院院長和各國立大學校長的職權。為貫徹學術研究化的方針,他在大學院中設中央研究院,系受大學院的委托,實行科學研究和指導聯絡工作。
如果說大學院只是政府內部的措施興革,那麽大學區制則是對中國教育傷筋動骨的改造。所謂大學區制,蓋模仿法國體制,就是在各省廢除教育廳,在各省設定中山大學,作為各省最高教育行政機關,中山大學校長具有管理全省一切大中小學和教育行政的權利。關於各大學區經費,專款專用,占用國庫省款專門的教育經費。大學區制茲事體大,蔡元培決定在江浙兩省和北平試點。因此,蔡元培任命蔣夢麟為浙江的第三中山大學校長,張乃燕為第四中山大學校長。1928年,蔡元培又主導設立北平大學區,任命李石曾為中華大學校長。
然而,如此茲事體大的國家教育政策因革,絕非一蹴可就。首先,國民政府和國民黨內其他元老不能忍受這種「國中之國」似的存在。尤其是丁惟汾等人多次提案,認為大學院造成政府中官制不統一,不倫不類,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大學院過於註重大學,而忽視小學和基礎教育。因此,他們要求取消大學院,改設教育部。其後,中央研究院從大學院中分離,改隸國民政府,所謂行政與研究合一已經去掉一半。不久,在各方壓力下,大學院又被取消了。
大學區制亦然。首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中山大學的名稱,便足以造成混淆,使用不便。其次,各省中小學教育界人士都積極反對,因為中山大學具有掌握全省教育的權力,那麽資源必定傾向於大學,而中小學更需要扶持。各省財政廳也反對,不願大學區擠占原本可憐的經費。還有人提出,中山大學和教育廳合二為一,容易造成教育官僚化。上海、南京兩市以自身地位特殊為由,不屬於江蘇省為由,拒絕歸大學區管轄。北平更是如此。北平大學區跨城市合並,北平、天津、保定幾個城市的大學都被合並改名,忽視了各校傳統。尤其是歷史悠久的北京大學,被改為中華大學區,學生更是表示拒絕。1928年11月,北京大學學生反對被並入北平大學,示威遊行,沖入籌備校長李石曾的家中,搗毀住宅以示抗議。一片反對聲中,大學區制最終取消。
隨著大學院制和大學區制的失敗,蔡元培作為教育官員的仕途也走到了盡頭。他專職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在南京國民政府的教育體制中和政府體制中逐漸邊緣化。蔡元培當然並不貪戀官位。如果作為行政官員,不能夠施展自己的教育抱負,他當然會掛冠而去。不過,如果以官員的標準而論,蔡元培確實不適合做官,因為做官需要的是妥協的能力,需要圓滑的手段,而蔡元培是一個書生,一個理想主義分子。蔡元培作為官員的時間短暫,而作為學術機構領導者的時間長久,未嘗不是他個人之幸。
國歷君制「快去學習」表情包。底圖/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本文改編自【國家人文歷史】2018年2月上,原標題為【清末翰林 教育總長 大學院院長 作為政府官員的蔡元培】,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安平君
編輯 | 胡心雅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苗祎琦
推薦
自先秦時
中國人或為紀念盛大的活動
或為敬告後世來者
便開始將文字刻於石上
以求「昭昭千載」
堪稱不朽的史書。
多少史書失載的鮮活人物,也依靠這一方石頭,重現世間
本期,讓我們走進先秦至東漢
感受這一時期石刻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
2000多年前,秦漢王朝的恢宏氣象,至今燦爛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