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考古2023|舊石器考古:循百年探起源歷程,證百萬年演化歷史

2024-06-17歷史

又是一年「考古時」。即日起,「考古2023」系列稿件將陸續見刊,這是澎湃新聞·私家歷史連續第五年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請多位學者撰寫總結性稿件,對過去一年中國的重大考古發現做全時段、全方位梳理,以饗讀者。

文|周振宇

2023年是水洞溝遺址和「河套人」化石發現100周年,近年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發現層出叠現,持續豐富我們對人類演化最早階段的歷史認知;持續開展的新研究則不斷深化我們對早期人類特質特征、行為模式、生計模式的了解,為探索人類演化規律提供新的註解。

水洞溝遺址

考古新發現

東北地區是中國近年來舊石器發現最持續、豐富的地區之一,尤其是大量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發現,豐富了我們對晚更新世晚期古人類應對相對寒冷環境行為模式的認知。黑龍江省近年來在多個流域持續填補舊石器時代的空白,螞蜒河上遊左岸的尚誌市二裏地遺址發現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石制品主要原料為玄武巖,推測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海浪河流域也有新發現,海林市大龍頭山遺址發現了大量石制品,主要原料為附近的玄武巖和凝灰巖等,年代為晚更新世,具有海浪河遺址群的特征。和龍大洞遺址是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發現,開展了持續、系統的考古工作,石制品原料以黑曜巖為主,剝片以生產石葉和細石葉產品為主要技術特點。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飲馬河西岸的南山舊石器地點,采集到舊石器時代晚期屬於小石片工業的石制品。遼寧省法庫石樁子北山舊石器地點采集到367件石制品,主要原料為瑪瑙。這些石制品型別多樣,年代推斷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內蒙古阿拉善南寺峽谷調查發現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制品,對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初段古人類在西北幹旱區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泥河灣盆地的舊石器考古工作持續而系統,考古發現從百萬年至萬年左右。馬圈溝遺址2014年的發掘,發現了泥河灣盆地目前能夠確定的埋藏層位最低的人工制品。其所處的第Ⅶ文化層低於第Ⅵ文化層1公尺左右,根據磁性地層學研究結果推斷其年代早於距今176萬年,各文化層石制品的文化面貌具有很強的連續性,具有中國北方以小石制品為主的主工業的典型特征,為探索華北地區早期人類的出現及演化提供了基礎資料。南山根地點則是泥河灣盆地近年發現的另一處百萬年的遺址,石制品整體形制較小,屬於石片石器工業;石制品型別以石片、斷塊和碎屑居多;共發現多件可拼合石制品,應為原地埋藏。山兌東舊石器地點的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早段,石器技術繼承更早的小石器技術。白洗溝遺址細石葉遺存非常豐富,距今約1.7萬年,拼合研究及細石葉生產流程的分析結果,揭示了細石核預制和修型的技術特點,以及細石葉技術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類群體流動性的變化。

馬圈溝遺址第三文化層遺物的平面分布

薊縣朝陽洞遺址是首次在天津進行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洞穴遺址,距今約3.5萬年,石制品以小型為主,剝坯和工具加工多使用錘擊法等,工具多為片狀毛坯,刮削器占優勢地位,表現出了中國北方小石器工業的特征。對於闡釋環渤海地區古人類遷徙、活動與交流,探討環境變化對古人類活動方式的影響等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河北遷安爪村遺址發現於1958年,經過多次調查和發掘,近年來新開展了一系列田野工作,發現了多個地點和文化層,年代跨度較大。距今5萬年至2.6萬年之間,對構建燕山南麓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序列,探索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群遷徙、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其中廳山3號地點經過試掘,發現豐富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石制品工業具有小石器工業的典型特征,屬於中國北方以小石器為主的主工業型別。

洛南盆地是研究東亞地區舊石器工業面貌、東西方舊石器文化比較研究、現代人類起源有關的環境變遷與技術行為關系的重要區域。延嶺遺址石器組合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錐、凹缺器、薄刃斧和手鎬,但是缺乏采用軟錘技術進行薄化過程的阿舍利風格典型石器。地質年代約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陜西涇河中、下遊地區新發現15處地點,文化面貌總體上屬於中國北方地區石片石器工業,發現向心剝片石核、加工精致的刮削器及對稱性較高的盤狀石核等,石制品主要埋藏於馬蘭黃土層中MIS 3沈積階段。

晉南地區新發現距今約4.5萬年的遺存,石制品以小型和微型為主,砸擊技術占重要地位,石器組合以刮削器為主要型別。下川遺址富益河圪梁地點發現兩個文化層,分別為小型石片工業和細石葉工業。山西吉縣馮家坡遺址則發現舊石器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遺存,石制品型別豐富,包含細石器遺存。

河南汝州地區發現的舊石器遺址,年代屬晚更新世。存在阿舍利技術特征石制品,為研究該技術在中國的擴散提供了新的線索和視角。

漢水流域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數量豐富,近年不斷取得新的認識。陜西洋縣綠豆梁遺址發現中更新世或更早時期的遺存,輕型工具和重型工具共存,但缺少具有典型阿舍利風格的器物。湖北鄖陽龍灣嶺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遺存,距今大約12.88萬至8.94萬年,石器面貌屬漢水上遊地區的典型風格,發現手鎬、手斧等重型工具。鄖縣學堂梁子遺址及周邊經過系統調查,發現該區域的舊石器文化經歷了早期的簡單打制石核、石片組合的模式Ⅰ奧杜威技術,精致加工手斧、大石片坯材的修背石刀、手鎬等為代表的模式Ⅱ阿舍利技術,晚期的小石器技術三個階段的變遷,涵蓋了中國南方較完整的舊石器文化序列。

河南淅川馬嶺遺址的石器組合以似手斧和似手鎬為主的兩面器、盤狀石核、似石球的多面體石核、砍砸器、刮削器均有出土,年代距今約39-22萬年。淅川吳營遺址發現多個文化層,工具以小型和中型為主,有少量的大型工具,修理均較為簡單。各層石器工業差別不大,總體表現出一脈相承的特征,為討論南北過渡地帶舊石器文化發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年代屬舊石器時代中期。河南南陽老灌河流域和南召縣松河流域調查發現多個舊石器地點,石器型別均以小型為主,根據地貌部位推測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早期。河南西峽縣同樣也新發現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

淅川馬嶺遺址出土的陶器

長江中下遊地區有著相近的地理特征,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有著相似的演化發展脈絡。江西和安徽地區近年持續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發現。江西高安盆地發現了一批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中上湖舊石器遺址經過發掘,發現豐富的石制品,石器組合表現出明顯的小型化特征,年代距今約2.6萬年。安徽水陽江流域2018-2022年調查發現15處舊石器地點文化面貌屬中國南方礫石石器工業,初步推測年代為中更新世。沿江流域新發現20處舊石器地點,石制品面貌屬於簡單的石核-石片技術體系,推測年代為晚更新世。

西南地區的發現不斷突破我們認知,成都平原自近年填補舊石器空白以來,不斷有新的發現。岷江和青衣江沿岸發現曠野舊石器地點12處,石制品在整體面貌上接近南方主工業,但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同時還包含阿舍利技術因素。綜合遺物埋藏層位和石制品特征,初步推測新發現地點時代為中更新世偏晚階段至晚更新世。雙流王家堰舊石器遺址第1地點經過發掘,發現手斧和手鎬等類似阿舍利技術風格的石制品,年代不晚於距今8.9萬年。

重慶市涪江流域舊石器考古調查新發現舊石器遺址46處,包含了不同的石器工業特征,手斧、手鎬、薄刃斧等器物組合和大石片技術產品是本次調查的主要發現。

雲南耿馬佛洞地遺址透過系統發掘,發現石制品、動植物化石等豐富遺存,年代距今約18400-14000年,為探討舊石器時代晚期滇西地區人類活動提供了重要資料。雲南鶴慶蝙蝠洞的舊石器遺址發現了年代約18-14萬年前和7萬年前兩個時期的文化層,上下兩個文化層在石制品石器組合和技術特征方面的差異和變化,為分析和探索西南地區礫石工業和石片工業變化發展的脈絡及其相互關系提供了新的重要線索。為探討該時期滇西北地方古人類活動提供了重要資料。

不同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展示了古人類活動的多樣性和早期技術的發展特點。

研究新進展

石制品是舊石器時代考古最豐富、最重要的研究物件,因此石器技術分析是最有效的解讀古人類行為的研究手段,研究成果也最為豐富。

丹江口庫區經過多年的舊石器考古工作,積累了不同時期的遺存,石器技術的分析揭示了石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方式對人類生存與適應的重要性,為探討舊石器時代人類在該地區的遷徙交流、生活方式、文化發展和技術進步提供了基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石制品分析同樣有助於理解許昌人的生活方式、技術水平以及文化特征。甘肅楊上遺址的剝片技術與策略反映了古人類的剝片技術及其特點,揭示了該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傳承的穩定性。四川漢源富林和河北省遷安市爪村都是20世紀就發現並開展工作的老遺址,透過對石制品的再度技術分析,加深了我們對當時古人類制作工具的技術特點的認識。

專門器物和技術的研究使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古人類的技術發展程度。

朱誌勇透過對華北地區不同地點和時期的遺存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了細石葉組合的演變規律和生態適應策略。曾晨茹等聚焦於細石器技術在古代人類生活中的功能和意義,細石葉在古人類的狩獵和動植物加工活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也有學者透過模擬史前人類使用楔形石核制作石器的過程,揭示了這種技術在史前時期的重要性和套用方式。研究結果為解釋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的石器工具形態和制作技術提供了實驗基礎。吉林和龍大洞遺址出土多種型別的雕刻器,透過對其形態特征和功能用途的研究,深度揭示了古人類的工藝水平胡文化特征。

軟錘技術是舊石器制作工藝開發中的重要技術,透過回顧軟錘石片辨識的實驗歷史與爭議,進一步了解了軟錘法在古人類認知與技術開發中的重要性。也有研究人員透過對零台面石片的分析,揭示了當時華南地區人類的制石技術水平胡生活方式,為我們理解晚更新世華南地區的人類活動提供了重要線索。

中國舊石器時代的石料開發對史前人地關系和文化演變有著重要意義,石料開發策略在不同地區和時期存在明顯的時空變化,這受到當時技術水平、資源分布和環境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對其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史前人類的生存方式、社會組織和文化交流。有學者利用地理資訊系統與遺址資料庫,系統整理舊石器時代東北地區的地質環境和氣候資訊,闡釋了遺址的時空分布特征。透過對遺址的高程、坡度、坡向、到河流的距離等地學指標的提取與統計分析,並結合古人類對石器原料的開發與技術適應策略,探討了東北地區古人類的環境適應與生存行為模式變化,從早期的避險性轉變為晚期的擴張性,人類原料開發利用模式的變化反映了他們技術能力的增強和認知水平的提高。

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中埋藏學的重要性越來越被關註。泥河灣盆地河湖相堆積為埋藏學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透過分析東谷坨遺址6A2層的形成過程,揭示了該層大量文化遺物的發現及其原地埋藏情況。蔚縣盆地吉家莊舊石器遺址的形成過程,著重探討了該遺址形成過程中湖濱不同部位對古人類活動資訊保留的影響,湖濱環境對遺址形成有重要影響。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的埋藏學研究,則探討了古人類對動物資源的利用方式和環境適應策略。河南鄭州老奶奶廟遺址的埋藏學分析,揭示了遺址形成與變化的特點。不同層位的堆積環境存在差異,反映了不同時期人類活動的特征。以新疆木壘細石器遺存為物件的埋藏學實驗考古揭示了「假工具」現象,動物踩踏會在石制品邊緣形成多個小疤。

吉家莊遺址發掘現場

人類演化與擴散的模式和路徑是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學術問題。

倪喜軍對人類起源研究問題嘗試哲學思考,包括人類存在的本質、目的和意義、神創與演化等方面的內容,探討了科學與宗教在解釋人類起源問題上的異同和爭議。

王幼平根據考古發掘,探討了現代人類在更新世晚期擴散至東亞南方地區的過程和影響,揭示了現代人擴散南線的可能路徑。圍繞南線遷徙交流路線,多個學者開展了與之相關的考古學分析。馮玥透過對印度和中國西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進行比較研究,探討古人類在這些地區的活動模式和技術特點。楊紫衣綜述了關於南亞次大陸打制石器的發現與研究,認為南亞次大陸是東西方舊石器文化交流的樞紐之一。也有學者綜合考古學和遺傳學的研究成果,推測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在中國東部、北韓半島、日本列島等地區的遷徙路線和文化傳播模式。

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研究一直是學界關註的焦點。李永強建議將現代人起源與人類生活方式發生的重大轉變作為一個連續的長期「新石器化」過程來考察,更多關註這一階段人類生活方式轉變的四大方面:工藝技術、生技方式、棲居形態、社會組織以及現代人行為模式包括象征性行為等的綜合研究。趙朝則從全球的視野探討過渡期的生業方式和社會的變化:在西亞地區,定居生活和大型社群組織的建立先於動植物資源馴化;在墨西哥高原,定居化的村落組織出現在成熟農業建立之後;而在中國,定居化的村落生活立足於植物資源初步馴化的基礎上,並為之後向成熟農業經濟的轉變奠定了基礎。他也認為過渡期的研究需打破舊、新石器時代的藩籬,在長時段的視角下探尋中國農業起源過程中社會、經濟各層面的重大變遷。

張萌透過比較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脈地區的舊石器遺址中的工具、生活遺跡等進行分析,探討了舊石器時代末期狩獵采集者在高海拔環境中的生存策略和適應方式。葉燦陽則透過錛狀器這一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的特殊石器型別,探討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在北方森林草原交錯帶的技術延續和改進。

廣西甑皮巖遺址礫石工業的深度分析,揭示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石器制作技術特點,主要利用自然礫石本身具有的形態構型特征來獲得特定的工具結構,修型工具的刃緣形態較為多樣,兼具簡單性和復雜性。廣西獨山洞新發現1.5萬年前古人類利用赭石的行為,展示了更新世晚期現代人的行為特征的多樣化,為不同地區現代人行為的比較提供了科學數據。

恰逢水洞溝遺址和「河套人」化石發現100周年,舊石器考古學人組織多項學術活動紀念百年前的中國舊石器開端。第四屆考古學大會則匯聚了兩年來最新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隨著科研力量的不斷壯大,研究方法逐步拓展,舊石器考古的研究廣度和深度持續擴充套件,為實證中國「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提供了堅實的考古學證據。

本文先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歡迎點選下載「澎湃新聞」app訂閱。點選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存取全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