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愛不是愛,恨也不是恨:這些古文懂了,但沒全懂

2024-06-20歷史

本 文 約 4800 字

閱 讀 需 要 12 分 鐘

在古代漢語的浩瀚大海中,經歲月洗禮的文字如星光璀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深化,絕大多數古文中的字詞意義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甚至引申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多重含義。有趣的是,文言文中引起現代人誤解的通常並非生僻字,而是日常中我們耳熟能詳的簡單詞。

下面這些「送分題」一出場,你可能會想揪住古人的衣領問一句:尊嘟假嘟?這個詞竟然可以這麽理解……

愛不是愛,恨也不是恨

問世間「愛」為何物?估計三歲小孩都能回答:愛就是「喜歡得不得了」。

周敦頤寫「晉陶淵明獨愛菊」,杜牧「停車」只因「愛楓林晚」,李白也曾「深情告白」友人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愛」字最早見於戰國時代的金文。「愛」的金文字形由「旡( jì )」和「心」組成。「旡」表示人吃飯打嗝的樣子。「愛」字的象形仿佛一個張口的人用右手撫著心,表示人心裏對其他的人或物極其喜歡並開口表達的樣子。

可見從一開始,「愛」的意思就和我們現代的表意一樣,表示對人、事、物有深摯的感情。 那麽你能否試著轉譯下面幾句話:

點選檢視譯文!

SVG布局的工具條上可以設定動畫各種參數
同時可以設定寬高比,達到SVG層和布局內容的完美對齊

SVG布局的工具條上可以設定動畫各種參數
同時可以設定寬高比,達到SVG層和布局內容的完美對齊

SVG布局的工具條上可以設定動畫各種參數
同時可以設定寬高比,達到SVG層和布局內容的完美對齊

在這些例子裏,若是把「愛」理解為「喜愛」,那麽句子便完全解釋不通了。

讓我們回到句子的上下文語境之中,去推測「愛」的意思。

「官人疑策愛也,秘之」出自南宋文學家洪邁【容齋隨筆】中的故事「陳策追騾」。故事講的是宋人陳策買了一頭外表精壯但實際上外強中幹的病騾,只能放在家中白養至死。陳策的兒子思來想去覺得不劃算,就偷偷到市場上找了個馬匹中介,要把這頭病騾推銷出去。不久,真有個外地人上當受騙,買下了這匹病騾。當陳策發現時,外地人已經離城五天了,陳策便騎馬一路追尋,終於找到了買主,告訴買主這是匹病騾不能負重,勸其「退貨」,於是「官人疑策愛也」,也就是 懷疑陳策吝嗇於這頭寶貝騾子 ,不舍得賣給他。

因此,這裏的「愛」並不是指喜歡,而是指吝嗇,成了一個貶義詞。

來看看愛的隸書寫法便一目了然:

爫(爪)+冖(遮蓋)+心+夊(足)=愛

一個人捧著自己遮蓋起來的真心,自然是舍不得給旁人的。當喜愛的感情過於強烈,以致於對某人或某物產生了過度的占有欲或保護欲時,「愛」就引申出「吝嗇」或「舍不得」的意思。

同樣,在【孟子】等經典著作中,「百姓皆以王為愛」的意思是百姓覺得君主吝嗇。「吾何愛一牛」則是反問「我怎麽可能舍不得一頭牛?」可見早在戰國時期,「愛」就有了不同於字形的另一層意思。而到了現代,這個含義卻漸漸被人淡忘。

既然愛不是愛了,那麽恨也可能不是恨。

現在我們說恨,多表達怨恨之心,如含恨九泉、報仇雪恨,而常常忘了它的另一重意思——遺憾、後悔。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出師表】

劉備與諸葛亮談及東漢傾頹時,都會嘆息痛恨於桓帝、靈帝時期的政治腐敗和社會動蕩,這裏的「恨」字並非針對這兩個漢朝帝王的個人仇恨,而是對於那個時代的遺憾。劉備本身要匡扶漢室,怎麽可能痛恨漢朝皇帝呢?

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

同樣,陶淵明也不可能痛恨晨光,而是借對晨光微弱的遺憾表達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不舍。

唐朝詩人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中的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時 (一作「何不」) 」更是將遺憾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恨是對於未能在未婚時相遇的遺憾,也是對於錯過的愛情的惋惜。

「恨」字在古文中並非總是表示仇恨,而是常常承載著遺憾之情。這些遺憾或許是對於過去的無奈和不舍,或許是對於未來的期盼和向往,它們共同構成了古人情感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深刻內涵。

古今詞義的演變規律

我們在閱讀古文時不難發現,有些詞雖然從形式上看古今相同,但在表意上已截然不同。那麽,應當如何把握古今詞義的演變規律呢?

其實,古文中的常用簡單詞詞義變化,無非以下三種情況。

敲黑板,國歷君給你劃重點啦!

第一,詞匯代表的客觀事物已經消失或改變

這一知識點是掌握古今詞義異同的難點所在。因為古人在政治體制、科技教育、生活禮儀等方面都與現代社會迥異,所以表示相應行為方式的實詞自然也不再是原來的意思。

古人席地而坐,是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所以古代的「坐」實際上是現在的「跪」。【左傳·昭公】裏的「坐行而入」意為膝行而入,若是以我們現代的思維去還原「坐行」,那絕對是個高難度動作。東漢末年,北方遊牧民族的胡床傳入中原,隨後椅、凳等坐具出現,中國人坐的姿勢發生了變化,詞義才發生相應變化。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鴻門宴】中樊噲闖帳時,項羽為什麽有「按劍而跽 (jì) 」的動作。「跽」就是在「坐」的時候,兩膝著地而把臀部擡起來,呈現出兩腿直跪、上身挺直的警戒狀態。

還有古人的「行李」,其實指的是各諸侯國的外交使者。 【左傳·僖公】中「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描述的是秦國和鄭國之間使者往來。 【左傳·襄公】中也有記載: 「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寡君。 」表明使者作為資訊傳遞的重要角色,有向天子報告國家大事的職責。 「李」與「理」同音通用,有治理之意,因此「行李」也稱「行理」,即外出辦事的人,在唐以前專指外交使者。

唐代建立起鴻臚寺這一主管外事接待活動的官制,外交使者也根據出使任務的不同,細分為宣慰使、和親使、會盟使、答賀正使等多種官姓名標示,「行李」原本的詞義開始轉移。杜甫的詩句「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表示「行李」已經演變為「行旅」的意思。到宋代,蘇軾在書信中提到:「約程四月末間到真州,當遣兒子邁往宜興取行李。」這裏的「行李」顯然已經指代外出行旅之人所攜帶的物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含義逐漸穩定下來並沿用至今。

詞匯代表的客觀事物消失或改變而導致的詞義變化,還有很多例子,只要了解其歷史背景便可掌握全貌。

第二,詞匯內含的引申擴大

隨著時間不斷推進,人們在日常使用中為了表達更為豐富的意義,許多詞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大。

我們現在所說的江、河、關,甚至中國,在古代都是有特定指代物的。【詩經】裏的「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指的是長江;【史記】裏的「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指的是黃河;【過秦論】裏的「叩關而攻秦」,說的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函谷關;【赤壁之戰】裏的「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則是專指中原地區。而現在,這些詞都可以泛指了。

還有很多字詞,由特指到泛指,由局部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單義到多義,適應範圍逐漸擴大。

我們現在熟知的「絲綢」的「綢」,其本義是「纏繞、捆縛」。屈原【九歌】中的「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寫的是將蕙草纏繞編織起來作帳。【爾雅· 釋天】裏的「素錦綢杠」說的是把白錦纏繞在旗桿之上,是古代旗幟裝飾的儀式。而古代的絲織品寫作「紬」,最終與「綢」字的意義相融合。

最近的網路熱詞「偷感」裏的「偷」,今義多表示「盜竊」「瞞著」,古人是怎麽理解的呢?

屈原論「偷」:「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這個「偷樂」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暗自得意,而是指茍且貪圖享樂,「偷」意為「茍且」。

商鞅論「偷」: 「善為國者,倉廩雖滿,不偷於農」,「偷於農」不是說去農民家裏盜竊,而是指對農業馬虎糊弄。這裏的「偷」意為「馬虎、輕視」。

孔子也曾論「偷」: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意思是,君子能厚待自己的親族,民眾則會興起仁德的風氣;君子不遺棄故交舊友,那民眾便不會對人冷淡漠然。「偷」又有了「冷漠刻薄、不厚道」的意思。

「偷」字由茍且引申出輕視、刻薄之義,與今義的「偷竊」大相徑庭。我們現在說的「偷感很重」,放到古代怕是要引起費解:你說的偷是哪種偷?

還有一些詞,從本義延伸出了其它含義,例如古人說「審理」和「抑制」都為「按」、稱「邊境」為「鄙」、叫「軍營」為「壁」,乍一聽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理清這些含義的來歷,我們會驚嘆於古人的智慧。

何不按兵束甲。——【資治通鑒】

這句話出自司馬光寫的【赤壁之戰】,是諸葛亮勸導孫權以吳越的人馬聯合對抗曹操時所說。「按兵束甲」意為停止進兵、放下武器,這是諸葛亮在對孫權使用激將法:要是打不過曹操,你的軍隊還不如早些丟盔棄甲算了!

「按」字的本義是用手向下壓或摁,隨之延伸出了「抑制」之義。在按驗 (審查驗證) 、按察 (稽查審察) 等詞匯中,「按」又延伸出了考察、審理之義。

「鄙」最初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寫作「啚」,造字字形上部像城市,下部為城外的糧倉,「鄙」字本義就是指城外的糧倉或者農田,後指公卿大夫的封地和食邑,一般都在遠郊之外。

所以古人以「鄙」指代邊遠之地,【左傳】中「齊孝公伐我北鄙」的「北鄙」,意為國家北部邊境。而我們現在常用的「鄙」的粗俗、淺薄之義,其實是原意的引申用法。

古人還在「壁」作為「墻壁」的本義之上,將其延伸用於軍事用語之中。【史記】記載秦國將領「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這可不是說秦軍能穿墻破壁,而是以「壁」指代軍營。

此類例子,不勝列舉。

第三,使用習慣的更替

還有不少字詞的用法,由於使用習慣的更替,逐漸消失在歷史變遷之中。

古人說「我病了」,不只是表達患了疾病,還可以表示「我很擔心」。【論語】裏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裏君子的「病」是對自己能力不足的憂慮,而不是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陸遊【書巢記】裏的「堯民之病水者」也是同義,意思是堯的百姓擔憂水災。

而古人說「憂」,有時候卻不是憂慮之義。「憂」的本義是愁悶、發愁,引申為使人憂愁之事,如困難、疾病、喪事等。所以自漢代開始就形成一種名為「丁憂」的官員禮制。「丁」表示遭逢、遇到,「憂」則表示父母喪事。朝廷官員在位期間,如遇父母去世,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孝。

還有「書信」二字。在漢朝以前,「書」是書信的意思,「信」則是送信的信使。【世說新語】裏,謝安正與人下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就是謝玄從淮上派信使來了,謝安看了信,默默不語。

現代人說「僅」這個字,表示的是數量少,但「僅」在古代可是個「大戶人家」,意為「將近」或者「差不多」。韓愈說:「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他可不是在抱怨人太少,而是在稱贊:「哎呀,當初張巡初次守睢陽時,他那兒的士兵差不多有一萬大軍!」如果將此「僅」理解為彼「僅」,那我們就會對古人守城布陣的軍隊排程規模產生誤解。

最後,你可能想不到,我們通篇都在討論的「字」,在古代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解釋。【山海經·中山經】說「苦山有木,服之不字」,意思是苦山上生長有一種植物,女子服食之後就會不孕不育。「字」拆解開來由宀和子組成,是非常典型的象形字了,表示屋內有幼嬰,所以「字」這個字被創造之初,專指「生孩子」。

透過文化的傳承和語言的演變,「字」逐漸獲得了「文字」的含義,其間的意義流轉,或許正體現了古人對生命繁衍和文字創造之間相似性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表達。同時,也展示了漢字作為一種獨特文化符號的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

參考資料:

張世祿:【古代漢語】,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

楊德國忠:【古代漢語】,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

王力:【古代漢語常識】,中華書局,2020年。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關禾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韓其娟(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推薦

當奔流的尼羅河

呼嘯而過荒涼的阿斯旺

向北200千米

一片險峻峽谷中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法老們

正沈睡於此

近代埃及學誕生以來

探險家、考古學者隨之紛至沓來

幾乎翻遍了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

數千年時光流逝

當埃及學褪去了政治的底色

唯有這些屹立千年的建築

宣示著古老文明不滅。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