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為什麽是唐人街不是漢人街?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為什麽有好多種?

2024-06-24歷史

本 文 約 4600 字

閱 讀 需 要 12 分 鐘

中國,幅員遼闊的古代文明之邦,在外國人看來,總是朦朧若龐然大物。中國雖與他國相隔千山萬水,卻仍舊在遙遠的外國視野中占據一席重要的位置。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國在外國人口中有著諸多不同的稱謂。它或被視作沿亞洲龐大的半島與島嶼交織形成的南部海路的終點,又或被公認為穿越亞歐大陸的北方陸路通道的盡頭。在前者的語境下,中國常常被冠以「秦尼」 (Sinae;China) 的名號;而在後者,中國則被稱之為「塞裏斯國」 (Seres) ,中世紀又被稱為「契丹國」 (Kitay 。除此之外,古代中國在中亞和日本還有「桃花石」 (Tabgach) 、唐 (カテKara) 的稱呼。

這些名稱,承載著外國對這片神秘國度的不同理解與想象。

遙遠神秘的東方「絲國」(Seres)

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詩人賀拉斯【長短句集】首次將「賽裏斯人」引入歐洲人的視線。他們居住在遠東,以絲綢生意聞名。「賽裏斯」這個稱謂,其根源正是東西方交流史上的珍貴物證——絲綢。

公元前20年前後,羅馬帝國與漢代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帕提亞帝國關系正常化,隨後掌握了陸上絲綢之路及絲織品產銷者傳遞的資訊。當羅馬人首次觸摸到這種輕盈、華麗且觸感極佳的絲織物時,他們不僅為其驚嘆,還賦予了它尊貴的名字——Σῆρες (Seres) 。同時,他們也開始探尋生產絲綢的民族,賽裏斯人的稱謂應運而生,而賽裏斯人所居住的遙遠國度,則被稱為賽裏斯國。

在隨後的古希臘和古羅馬,賽裏斯一詞在維吉爾、奧維德、普羅佩提烏斯等古典詩人筆下被反復提及,它們都講述了一個共同的故事:訪客攜帶綾羅綢緞,從萬裏之外途經中亞的絲綢之路抵達地中海。而絲綢所經之處,都被羅馬人視作大漢王朝子民安居樂業的家園,它名叫賽裏斯,「絲國」隨之深入人心。

當中國的絲綢透過蜿蜒曲 折的絲綢之路, 穿越千山萬水,抵達遙遠的西方時,它以其細膩的質地、精美的工藝和獨特的東方韻味,贏得了世界的贊譽。 那時的中國,因絲綢而聞名於世,被外國人親切地稱為「絲國」。 這個稱謂不僅是對中國絲綢的贊美,更是對中國古代文明的認可和尊重。

基於此,西方人的腦海中延伸出一條從「賽裏斯」到「賽裏斯人」再到「賽裏斯國」的認知脈絡。古典文學中的賽裏斯不僅指代中國絲綢,更擴充套件至一個廣闊的範疇:它涵蓋了古希臘羅馬人所能接觸到的所有絲織物。賽裏斯人,指那些在東西方貿易通道上從事絲綢貿易的民族。而賽裏斯國,更是羅馬人眼中整個東方地區的象征。

賽裏斯的內涵如此豐富,這恰恰反映了早期西方人對東方認知的一種不確定性和模糊性。這種模糊性,為早期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盛極一時的「契丹」(Kitay)

在俄語中,中國有一個新的名字Китай (Kitay) ,發音和「契丹」很相似,這個名字與中國歷史上的契丹國有關聯嗎?

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稱帝,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契丹國。947年,大契丹國改國號為遼,成為中國北方統一的政權。契丹王國強盛,西遼政權甚至擴張到中亞地區,都城設在虎思斡耳朵 (今吉爾吉斯共和國境內) ,一時成為中亞霸主,直到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消滅。

所以在當時亞歐大陸中西部國家眼中,偏安江南的宋朝並不為人熟知,武力強盛的契丹反而成了全中國的代稱。

但是契丹稱霸時,同時期的俄羅斯國家仍定居東歐平原北部,與遼少有接觸,他們直到16世紀才越過烏拉爾山,若幹年後才逐步擴張到中亞。契丹如何成為俄語對中國的稱呼呢?

自1219年起,蒙古人西征的鐵騎橫掃亞歐大陸,引起了羅馬教廷和歐洲各國君主的不安,除了號召十字軍抵抗蒙古之外,還有沒有什麽「價效比高」的解決方法呢?教廷決定派出傳教士組成外交使團,一方面刺探蒙古的軍事實力,探聽軍情;另一方面向蒙古大汗傳播基督教,勸大汗皈依上帝。

柏朗嘉賓,就成了羅馬教廷出使蒙古的第一個傳教士。雖然最後回國時,組織安排的兩項任務柏朗嘉賓都沒有完成,但他根據親身經歷寫成【蒙古行紀】一書,書中透露的資訊之一,是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叫契丹的國家,與蒙古處於對峙狀態。

蒙古人回到他們本土稍事休整之後,便厲兵秣馬準備對契丹發動戰爭,他們拔營興師,進入契丹疆土……但一直到現在,他們尚未征服契丹的另外半壁江山,因為它位於海面。 (註:尚未被征服的土地,其實是南宋,而非契丹。)

由此可見,契丹成為中國新稱號,是由於蒙古人稱南下攻占的遼金舊地為契丹。

歐洲人關於東方的想象,從「絲國」轉移到能與蒙古鐵軍對抗的「契丹」,契丹成了他們對遙遠東方的又一稱呼。在【馬可·波羅行紀】中,中國名叫契丹,英譯本轉譯為Cathay。【曼德維爾遊記】也記載,契丹是一個美麗、高貴、富庶、商賈雲集的偉大國度。

突厥語和斯拉夫語都使用契丹來稱呼中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契丹這個稱謂逐漸在俄羅斯各國流傳開來,成為俄語對中國的一種稱呼。這個稱謂不僅反映了契丹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也體現了中國與俄羅斯等國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交流。

契丹的發現,改變了西方人的地理知識,遙遠的「絲國」不再是一個傳說,而是一個真實的、龐大的東方國度。但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度到底有多大?當時的西方人也不清楚。

China,是瓷器還是秦?

16世紀是歐洲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歐洲至中國的海上交通開辟,葡萄牙船只紛紛駛抵中國南部海岸,在【杜艾爾特·巴伯沙書】【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等書中,他們都將當時的明朝稱為「China」。

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麽不是「明」,或者「中華」?

China這個稱呼的起源,有多種版本的說法。

一說China的詞源來自「秦」。成書於公元一世紀的【愛利脫利亞海周航記】描述了周遊紅海、波斯灣、印度半島的情形,並提及「抵秦 (Thin) 後,海乃止」。一百年後,托勒密的【地理誌】對此做了補充:

秦尼(Sinae)的邊界如下:北部是前述賽裏斯國的一部份,東部和南部是未知之地,西部是外恒河流域的印度……

借助托勒密的描述,我們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上古時代已知東方世界的地圖:在亞洲東部有兩個國度,北部是賽裏斯,南部是秦尼,它們十分遙遠,是已知世界的盡頭。這些記載荒誕不經,卻是古代歐洲地理學家對可觸及的東方世界的全部描述。

有人認為,後來的China,就是秦尼的音譯名。但也有人提出,秦王朝雖強大,但畢竟只是一個二世王朝, 再加上當時的交通不便,怎麽會在世界上有眾所周知的影響力呢?

另一種流行的說法,則是說China之名源於瓷器,因為瓷器的英文就是china。但這個說法並不符合邏輯,因為歐洲人一開始將中國的瓷器叫做chinaware,ware一詞本有陶瓷之義,字首一個china,則表明是來自china的ware,可見瓷器是因國名而得名。china一詞的雙關含義遠晚於其作為國名出現的年代,若是認為中國的名字來源於瓷器,那就本末倒置了。

還有一種有趣的例證,俄語中的中國陶瓷叫做фарфор (farfor) ,該詞源自於波斯語faġfūr,意為中國帝王的尊號「天子」。

基於以上推測,文化人類學家林河又提出另一種看法。他認為China源於印度梵語中的Cina,指的是中國南方的粳稻民族,是「粳」 (jīng) 的譯音。他從基因的角度,論證了印度東部的阿山姆邦等地區住有中國南方的粳稻民族,種粳稻的民族自稱為Cina (粳) ,其後,才衍生出了波斯文的Chin,阿拉伯文的Sina,拉丁文的Sinae,英文的China和法文的Chine。

迄今,China的詞源仍舊如同深邃的迷霧,始終未曾被確切的證據所撥開,所有的探尋與解讀皆基於語言學家的精妙推測。即便是在那些古老典籍的角落,尋找到的字裏行間,也只是人們根據中國歷史的某些痕跡,臆想China源自某種音譯。

無論哪種說法更為準確,China這個稱謂都已經成了一個無法替代的符號。它代表著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也象征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如今的中國,已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經濟實力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註。

東風西漸,為什麽是大唐?

公元630年,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學家西摩卡塔完成平生最重要的著作【歷史】,書中記載了突厥崛起後中亞地區政治形勢的變動,並提到了與中亞形勢變化有關的「桃花石」 (Taugast)

桃花石是一個國家,也是一座城市。一條大河將桃花石國土一分為二,國家的統治者稱作「Taisan」,在希臘語中意為「上帝之子」。西摩卡塔筆下的桃花石,就是當時的中國。

1980年,新疆阿圖什縣出土了喀喇汗朝錢幣,背面銘文上刻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的字樣。這批北宋年間的錢幣,證明了桃花石這個稱呼與中國強盛文明的聯系。

而這一名稱可能與古代鮮卑族拓跋氏有關。鮮卑拓跋部在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後,其影響遠及中亞地區。因此,桃花石可能就是拓跋的音譯。也有人認為,桃花石來源於對唐朝的稱呼,是希臘語中「唐家子」的訛音,因而指的是西摩卡塔寫書時期的唐朝,而非拓跋族建立的北魏。

不可否認,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對外影響力極大的朝代。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年間,唐朝疆域遼闊,社會經濟高度繁榮,吸引了世界各國使節前來朝貢,影響力遠播海外,許多國家開始稱中國人為「唐人」,將與中國有關的事物也稱為「唐」。

在日本文化中,唐朝文化的墨點清晰可見。盡管中國的朝代不斷更替,但日本人用一直仰慕的「唐」 (Kara) 來指代中國。例如油炸的烹飪方式「唐揚」 (karaage) ,空手道的原名也叫「唐手」 (karatii) ,這些詞匯體現了唐朝文化對日本文化的深遠影響。

盡管唐朝存續了不到三百年,但唐朝的經濟文化對外國的影響是其他朝代無法企及的。因此,「唐人」一稱被沿用下來,成為海外華人的一種自稱,也是外國人對華人的一種稱呼。

華人在海外聚居形成的唐人街,不僅是一個地理上的聚居地,更是一種文化上的認同。唐人街是華人在異鄉建立的一種具有東方特色的專屬群居地,他們在這裏修建寺廟、興辦學堂,積極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傳承和傳播中華文明。

據歷史記載,早在12至14世紀,印尼的蘇門答臘島東北岸就出現了中國城。1673年,納蘭性德在【淥水亭雜識】中記載道:

「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十裏矣。」

這些早期記載進一步證明了如今「唐人街」這一稱呼的歷史淵源。

如今,海外各國的唐人街是華裔移民們的日常生活空間,它承載著中國文化的各種外在特征,成為濃縮在異域的中國文化景觀。從唐朝的輝煌,到如今海外唐人街的繁榮,中華文化不斷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如同一顆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其光芒穿越千年,不受任何一個稱謂所束縛。中華文明的輝煌,不僅在於自身歷史的源遠流長,更在於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與融合,共同編織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文明畫卷。

參考文獻:

裕爾,考迪埃;張緒山譯:【東域紀程錄叢】,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克代斯;耿升譯:【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中華書局】,1987年。

Malinowski G,王承丹:【「賽裏斯—中國」語源新探】,【中華文化論壇】,2020年。

張緒山:【「桃花石」(Tαυγáστ)名稱源流考】,【古代文明】,2007年。

趙春晶:【俄語稱中國為「契丹」的原因】,【俄語學習】,2012年。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關禾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古月 彥文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