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關於後宮以及宦官亂政的記載史不絕書,每朝每代剛剛成立之時,都嚷嚷著要學習前朝閹豎胡來導致亡國的「 殷鑒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必不重犯。更有皇帝鄭重其事,為了自家基業千秋萬代,在開國之初就早早出一個詔書,在裏面語重心長的寫上諸如「後宮不得與政,凡我子孫,一體遵循,藏之金閣, 永為後式 」等勸誡兒孫的話語。
然而,不管太祖太宗們如何 耳提面命 ,後世不肖子孫總是聽不進去,除了宋朝,大多數朝代中後期都會被太監集團「脫穎而出」,輕則貪汙受賄,重則幹預朝政,廢立皇帝,我煌煌超級大國大唐,最後8個皇帝7個由太監扶上馬,可謂太(da)監(tang)盛世了。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太監集團能和小強蟑螂一樣,打不死,毒不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
關於這個問題,前代那些號稱飽讀詩書、浸淫大聖人學說十年如一日不洗澡的儒學大家們也提出過很多辦法,但都被證明沒什麽卵用,那些所謂的辦法筆者也沒興趣一一列舉,因為解決辦法其實簡單,那就是:
徹底不要太監。
先來看看不要太監的好處,首先少了一群自殘或被它殘的人群,有利於促進國家和諧。 國家也可以少養一群人,減輕國家財政負擔。沒有太監,意味著後宮的規模必然要縮小, 三宮六院 自然是無法維持了,搞個三菜一湯一妻三妾算是到頭了。不然列位45(九五之尊,9*5等於幾)之尊腦袋上的綠光可要直透天庭,天子們的洋相要讓爹爹笑不活了。
沒了太監,自然也不會有太監亂政。
可以說,沒有太監,只對一個人「不利」(這種不利,只是不利此人享受,但其實還是「有利」的),而對整個社會有百利而無一害。
然而,秦制社會的基本邏輯是:
損一人而補天下,不為也;
損天下而補一人,必為也。
就像太監本來是正常人,為了榮華富貴或活下去給自己來上一刀,快刀斬亂麻,一了百了。那為什麽歷代口口聲聲聖人之言的大孺們就想不到這招呢?
對大孺們來說,太監雖然壞,但是禮儀制度不可廢,連三宮六院都沒的45之尊,那還能算皇帝嗎?還值得自己追隨嗎?另一方面,出了問題,當然不能責怪君父(還要替君父打圓場),自己背鍋自也心有不甘,自然要有個背鍋俠,哪有比後宮和閹人更好的背鍋俠? 自己寒窗十年,就是為了賣與帝王家,當上人上人,除 了底層 韭菜,最能 凸顯 讀書人 身份認同及自豪感的,自然就是那些 身體殘缺 的閹人了。 無論會不會被閹人 脫了褲子在朝堂上打屁股,他們那種根深蒂固的自豪感和 蔑視, 是絕不會少上半分的。 老子是 天子門生, 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的,你們這群人不人鬼不鬼的東西 ,根本上不了台面! 哼 ! 哎呦, 屁股痛, 這位 爺 兒 ,輕點打! 哎呦,輕點輕點,我認您當幹爹還不行嗎 ? 哎呦, 那就幹爺爺 !
對45之尊而言,即需要在不冒綠光的情況下享受自己3000佳麗的後宮,又要有個貼心知心有心的小棉襖繞過外面那些滿口廢話的孺棍掌握實權,有什麽比在必要的時候讓那些自詡什麽聖人門徒天子門生的玩意被他們瞧不起的閹人打打屁股更能打擊他們那點所謂的自尊和「清高」呢?屁股都漏了,您那,就別裝了,為了榮華富貴說出來不寒摻,就別扯什麽聖人之言了,乖乖當你的奴才去。
更何況,即便是最「清高」的士大夫,也絕不會質疑匍匐於皇權面前三跪九叩的正當性。 換言之,皇權需要太監,人人都是太監,只不過有的是生理上的太監,有的是心理、精神和人格上的太監。
人人都是太監,誰也別說誰。
至於太監的反噬,難不成,只想著殘害別人身體,讓別人替自己跑腿幹活,讓別人替自己從外面的三公九卿手裏收權,讓別人替自己擔著各種禍國殃民的罵名,就不讓別人也蹬鼻子上臉,也亂政一回?難不成所有好事都是45的,壞事都是別人的?
太監集團,大多出身低微,很少讀書,不然也不會狠心自殘,他們在得勢後有種種「亂政」乃至非人的行為,並不出心理學的科學分析範疇。
真正需要責問的,只應該是一直需要太監的皇權及其配套制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