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甄學課堂又上課啦:真實的華妃,也像劇中那樣傻傻愛著雍正嗎?

2024-05-24歷史

本 文 約 51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在播出十年熱度不減的影視劇【甄嬛傳】中,演員蔣欣飾演的華妃年世蘭艷麗華貴而又囂張跋扈,可謂深入人心。最後其在得知歡宜香的秘密後,一句「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又賺足了觀眾的眼淚。然而,在歷史中, 年世蘭的原型 敦肅皇貴妃年氏,一生共生育了三子一女,與齊妃李氏並列為雍正後宮中生育最多的女性。那麽,這位據說備受寵愛的貴妃在歷史上究竟是一位怎樣的女子呢?

家族榮光

敦肅皇貴妃出身廣寧年氏,是入旗的漢人。其家族本姓嚴,祖籍安徽懷遠,後來「嚴」訛傳為「年」,遂改姓年。明中期仕至戶部尚書的年富 (年羹堯的次子與他同名) 即是這支家族中的一員。年富歷仕數朝,廉正強直,是明代與王翺 (一生歷仕七朝,輔佐六帝,剛明廉直) 並稱的名臣之一。至明朝後期,年氏家族遷居遼東廣寧。清軍入關前,年氏的曾祖父年有升被編入鑲白旗包衣旗籍。順治十二年 (1655) ,因年氏祖父年仲隆考中進士,年氏一族脫離包衣,改隸鑲白旗漢軍籍,年仲隆仕至知州。年氏之父年遐齡,筆帖式 (清代抄寫和轉譯文書的中低階官員) 出身,康熙二十二年 (1683) 授河南道禦史,仕至湖廣巡撫。

年氏其實並非僅有年羹堯這一位兄長,她實際上還有至少一位更為年長的兄弟,名為年希堯。年希堯,字允恭,康熙十年 (1671) 生,同為筆帖式出身,累遷至工部侍郎。與弟弟不同,年希堯似乎是一位標準的「理科生」。他數學學得很好,尤其是幾何學,著有【測算刀圭】【面體比例便覽】等,還編制有「對數表」「萬數平立方表」。此外,在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 (就是那位給雍正畫行樂圖的宮廷畫師) 的幫助下,年希堯還出版了【視學】一書,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介紹透視學的專著,書中繪圖精確,對於一般立體圖形,均采用了二檢視來標示其尺寸形狀,而所用的一些術語,如「視平線」「地平線」等,還沿用至今。同時,年希堯還通曉醫學,輯有【集驗良方】【本草類方】等書籍。

年希堯一生活了67歲, 在弟弟妹妹都去世後,他還曾長時間擔任禦窯廠的督陶官,雍正時期產自禦窯的那些精雅的瓷器大多與他有關,世稱「年窯」。在此期間,他和團隊一邊發掘傳統工藝:青花仿宣德,鬥彩仿成化,精雕細琢;一邊實驗新技術,研制出了多種創新釉色,如胭脂水釉。

而獲得雍正朱批「朕亦甚想你」的年羹堯,字亮工,康熙十八年 (1679) 生,康熙三十八年 (1699) 中舉,次年中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四月,年羹堯順利透過翰林院的散館考試,「留館」任職從七品翰林院檢討。也就是說,與許多影視劇中相對粗鄙的武人形象不同,年羹堯是以進士翰林起家。在二十歲中進士後,年羹堯在文官體系中升遷極快,年方三十就做到了正三品內閣學士,並加禮部侍郎銜,隨即外放四川巡撫,主政一方。可以說,在年氏入府時,她確實來自一個蒸蒸日上的家族。

年氏至少還有兩位姐妹 (更可能是姐姐) ,一位嫁與鑲白旗漢軍知縣胡鳳翚為妻,另一位嫁與正紅旗漢軍兩廣總督楊琳之子戶部郎中楊晏為妻。胡鳳翚因這份姻親之故,於雍正元年 (1723) 被特授「著名肥缺」蘇州織造,雍正還特地叮囑其要節儉用度,吸取前車之鑒,不要辜負自己的聲名。 (只可惜三年後他可能就會發現,這份叮囑胡鳳翚大概是當耳旁風了。)

年氏應該是年遐齡的老來女。目前尚未見關於年氏入府詳情的材料,但康熙三十七年 (1698) ,皇四子被封為多羅貝勒,封入鑲白旗,領有多個佐領及包衣佐領、管領。康熙四十八年 (1709) ,他晉封和碩雍親王,所領佐領、管領數量增加,年氏一族所在的佐領即是此時封入雍親王屬下。而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氏已經誕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所以年氏入雍親王府應該正在此期間。若按入府時常規年齡十五歲左右計算,年氏應出生於康熙三十五年 (1696) 前後,比哥哥年羹堯小了十七八歲,此時父親已經五十余歲,年氏作為幺女,在家中可能真的備受寵愛。

紅顏薄命

前文已述,大約在康熙五十年 (1711) 前後,年氏嫁入雍親王府 (也就是現在的雍和宮) ,在王府的身份是側福晉。與中國古代漢族人長久以來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不同,滿洲、蒙古等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是多妻制,側妻地位雖略低於正妻,但遠高於妾。王府側福晉是經過官方手續,宗人府備案,被正式承認的一種介於福晉與妾室之間的身份。王府側福晉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直接作為側福晉娶入,大多由皇帝直接從八旗秀女中「指婚」;二是由妾室提拔,即由王府上奏宮中或宗人府,請求冊封某位妾室為側福晉,稱「請冊」。至於年氏是作為外八旗佐領下人之女參加八旗選秀,被康熙或彼時的太後孝惠章皇後選中,賜給雍親王為側福晉;還是作為屬人在屬主藩邸充任侍女時被收為妾室,進而冊封為側福晉,目前尚未見明確史料證明。後來雍正回憶年氏入府事時,曾說:

「朕在蕃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後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和平。皇考嘉其端莊貴重,封為親王側妃。」

這似乎是指年氏先作為使女或妾室侍奉雍親王及福晉,再被封為側福晉。但年氏出身世家,也不乏直接被封為側福晉的可能。

年氏入雍親王府較晚,在她入府時,王府大抵已有一位福晉、一位側福晉和三位格格。雍親王福晉烏拉那拉氏,出自正黃旗滿洲,康熙三十四年 (1695) 左右成婚。側福晉李氏,可能出自鑲白旗包衣,最遲康熙三十三年 (1694) 為皇四子妾室,後封為側福晉。格格宋氏,可能出自內務府包衣,最遲康熙三十二年 (1693) 為皇四子妾室,後隨其出宮。格格鈕祜祿氏,出自鑲白旗滿洲,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入侍藩邸。格格耿氏,出自鑲白旗包衣,最遲康熙四十九年 (1710) 入侍藩邸。

盡管入府較晚,年氏在雍親王府大抵受到了很多寵愛。與【甄嬛傳】中「將門虎女」的形象不同,雍正眼中的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對自己克盡敬慎,對福晉小心恭謹,對下人寬厚和平,實在是【甄嬛傳】裏華妃的「反義詞」。雍正還曾命人繪制十二幅漢裝美人圖屏,後世名為【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其中美人清秀文雅,纖弱柔美,與他描述的年氏確有幾分相似,或許從中真可窺見年氏的影子。

嫁入王府後,年氏先後生下一女三子,在此期間雍正所有孩子都為她所出,其所受寵愛可見一斑。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氏生下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即雍正的第四女;康熙五十九年 (1720) ,生雍正第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 (1721) 生第八子福慧,雍正元年 (1723) 生第九子福沛。只可惜不知是否因為自己體弱,年氏所生的四個孩子全部夭折。雍正皇四女三歲殤,皇子福宜兩歲殤,皇子福沛更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皇子福慧活得相對久一些,但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還沒過自己的八歲生日。

值得一提的是,與年氏並為雍正後宮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嬪是齊妃李氏,同樣生育了一女三子。其中,李氏所生雍正第二女是他唯一長大成人的女兒,十八歲下嫁納喇星德,二十三歲即去世。李氏所出的三個兒子中,弘盼三歲夭折,弘昀十一歲夭折,唯有弘時 (【甄嬛傳】中又長高的那位) 長大成人,但卻因年少放縱、行事不謹被逐,削去宗籍,二十四歲郁郁而終。年氏與李氏生育了雍正一半以上的子女,卻都是或夭折,或英年早逝,未嘗不令人嘆惋。

雍正元年(1723),詔封潛邸諸人,福晉烏拉那拉氏為皇後,側福晉年氏為貴妃,地位要高於潛邸中除福晉外的所有人。與年氏同為側福晉的李氏封齊妃,格格鈕祜祿氏封熹妃,格格耿氏封裕嬪,格格宋氏封懋 (mào,勤勉或盛大之意) 嬪。年氏能獲此高位,與她軍功卓著的哥哥年羹堯自然密不可分——自康熙四十八年 (1709) 出任四川巡撫後,年羹堯抓住機會,由文轉武,並在康熙六十年 (1721) 升任川陜總督,成為康熙末年最年輕的封疆大吏。在雍正即位的最初一段時間,年羹堯的地位也在飛速提升,年氏一家自然連帶著「深受皇恩」。年過八旬的年遐齡獲加尚書虛銜、賦閑多年的年希堯署理廣東巡撫、那個一度被革職的七品知縣胡鳳翚也搖身一變成了蘇州織造,年家的這位幺女年氏被封為貴妃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更何況年氏本人侍上也是盡心盡禮,又能贊襄內政,深受雍正喜愛。

然而,好夢畢竟不常有,很快到了雍正三年 (1725) ,年羹堯案爆發。從春至冬,年羹堯被一步步免去了所有職銜,年氏的身體也一點點垮了下去。終於到了十一月,年羹堯及其家屬被解送至京,鎖拿下獄之時,貴妃年氏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這樣的情況顯然並不是雍正想看到的,或許他心中確實不想因年羹堯的事牽連年氏,又或許他也不想落個苛待後妃的名聲,總之在十一月十五日,雍正諭禮部特封年氏為皇貴妃,且如果年氏不幸有恙,一切禮儀俱照皇貴妃辦理。但顯然這次臨終安慰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意義,十一月二十三日,年氏還是先自己哥哥一步離開了這個世界,撇下了尚且年幼的兒子,和即將殺掉自己親哥哥的丈夫。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這位曾經的「最小偏憐女」有沒有在病榻之上懇求自己的丈夫放過自己的娘家,又或者是明明滿腹言語,卻只能礙於後妃謹言慎行之故,都藏進那一雙淚眼之中。

哀榮已極

年氏去世後半個月,雍正即賜年羹堯自盡。但雍正似乎有意將囂張跋扈的年羹堯與他小心謹慎的父兄和妹妹區隔開來 (最終年羹堯案並未連累到他們) ——年遐齡與年希堯僅革職,但年希堯很快實作了「再就業」,去禦窯廠做了「專業對口」的工作;年遐齡雍正五年 (1727) 去世時,也被準以原有官品禮葬。而年氏去世後,喪禮如儀,謚曰敦肅皇貴妃,滿文為「ujen doronggo」,意思是「鄭重端莊」,與他回憶康熙封年氏為親王側妃時給出的「端莊貴重」的評語一致,不知此時雍正是否也想起了年氏初入王府時的情景。皇貴妃薨逝,雍正輟朝五日,皇子福慧摘冠纓、截發辮,百日後剃頭,以滿族習俗寄托對母親的哀思。年氏宮中的宮女、太監也都要截發辮,以表哀悼。雍正還處置了辦理皇貴妃儀仗時行為 草率 的禮部尚書賴都等四位官員,將他們俱降二級,但從寬暫任原職。

敦肅皇貴妃是清代事實上第一位以皇貴妃身份薨逝且辦理喪儀的後妃,所以她的喪儀待遇也成為清代後來皇貴妃喪儀的參考標準,例如乾隆八年 (1743) (què,誠實,謹慎之意) 惠皇貴妃佟佳氏和慧賢皇貴妃高氏薨逝後,即參考敦肅皇貴妃先例辦理喪儀。乾隆朝刻印的【光祿寺則例】中就詳細記錄了敦肅皇貴妃薨逝後喪儀舉辦的流程,作為皇貴妃喪儀流程案例。晚清【大清會典事例】中同樣繼續以敦肅皇貴妃後事為皇貴妃喪儀事例。

敦肅皇貴妃去世後,雍正依然十分疼愛他們此時唯一活著的孩子福慧,帶在身邊悉心培養。雍正六年 (1728) 六月首次刻印官修類書【古今圖書整合】時,福慧是唯一獲賜綿紙書的當朝皇子,而他的哥哥弘歷與弘晝都只有竹紙書。可惜天命不佑,這年重陽節,年僅八歲的福慧夭折,雍正下旨以親王禮為福慧操辦後事,後來乾隆即位後追封這位弟弟為親王,謚曰懷,故稱懷親王。

乾隆二年 (1737) ,雍正皇帝梓宮安葬於泰陵地宮,孝敬憲皇後梓宮及敦肅皇貴妃金棺隨葬,年氏成為陪葬泰陵的唯二後妃之一。此次葬禮也成為後世得以效仿的「範例」。不過年氏有此「殊榮」,或許也是因為她是雍正後宮中為數不多先於雍正去世的妃嬪之一。據前人統計,雍正的後宮中,在乾隆二年雍正安葬之前去世的妃嬪中,除了上述兩位,就只有寧妃武氏和懋嬪宋氏。但寧妃無所出,懋嬪僅生育兩個女兒,且都未及滿月而殤,所以兩位均未獲封高位,也僅安葬於泰陵妃園寢。

歷史上年氏的一生雖不像【甄嬛傳】中華妃的人生那般戲劇化,但也可以說是一個相似的悲劇。她作為家中小女,備受父兄愛護照顧,年少入王府,小心謹慎,侍奉王爺與福晉,也一度受到丈夫的寵愛。可惜她既無法喚回自己屢屢早夭的孩子,也無法拯救家族傾頹時被埋葬的兄長子侄。或許在生命的最後,可能還不到三十歲的她回望自己的一生時,大概也會覺得繁華如夢渺,往事不可追吧。

參考文獻:

[1](清)昆崗修,劉啟瑞纂:【大清會典事例】,清光緒石印本。

[2]唐邦治:【清皇室四譜】,上海:聚珍仿宋印書局,1923年。

[3](清)雍正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皇帝禦批真跡】,北京:西苑出版社,1995年。

[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帝起居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5]崔倩,張淳淳譯者,(英)索姆·詹寧斯.著:【中國清代瓷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0年。

[6]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7]王冕森:【清代後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年。

[8]清代歷朝起居註合集,書同文古籍資料庫。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周思雁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韓其娟(實習)

校對 | 古月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