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是公安部原部長,1973年離奇死亡,兩位副部長受牽連被革職審查

2024-06-03歷史

1973年某天深夜,時任公安部長的李震同誌被發現死在了一處偏僻的地下室中,此事很快便引發軒然大波,群眾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李震的死因,有人覺得李震是自殺,但也有人聲稱他死於迫害,至於兇手肯定是公安系統內部的人!

李震二十二歲參加革命,曾在山西新軍中擔任政工幹部,1938年他被調到八路軍中工作,曾親自開辟了井陘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他在中野擔任縱隊政治部主任,先後參加了多次關鍵戰役,斬獲了不少軍功。建國後,他長期在沈陽軍區工作,與陳錫聯將軍是好搭檔。

動蕩爆發後,李震被緊急調到公安部擔任副部長,70年代初,謝富治病逝後,他便接替謝出任公安部長,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僅僅1年之後,他便以極為蹊蹺的方式死在了地下室中。周總理得知李震的死訊後大感震驚,他隨即命令公安部的兩位副部長劉復之和於桑組織專案組調查此事,力求還原真相,給黨組織和李震的家屬一個交代!

起初,劉復之和於桑將偵察的重點放在了兇殺上,他們找來天津、上海的刑偵專家對案發現場進行仔細勘察,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除此之外,他們還親自排查了李震的人際關系,想要透過利益關系推匯出殺害李震的兇手。但令人遺憾的是,劉、於等人忙活了整整一周時間,卻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首先,案發現場只有李震一個人的腳印和指紋,沒有第二個人存在的痕跡;其次,公安部的所有同誌在案發時都有不在場證明,這兩點充分表明,李震的死大機率是自殺,而非他殺。但有些人卻堅決不認可劉復之和於桑的調查結果,他們認為李震在事業上一帆風順,而且家庭生活也非常和諧、幸福,根本沒有自殺的理由。周總理也對此事慎之又慎,一再要求劉復之和於桑再深入調查半個月時間,一定要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無奈之下,劉復之和於桑只好將此案從頭到尾又查了一遍,最終得出的結論仍是自殺。但這並沒有平息輿論,反而引發了新一輪的熱議,有人認為劉復之和於桑是故意捏造證據、歪曲事實,掩蓋李震死亡的真相,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秘密。劉復之和於桑對此百口莫辯,於是他們兩人很快便遭到革職審查。

眼看著事情越鬧越大,周總理緊急將華國鋒同誌提上來主持公安部的工作,同時負責徹查「李震案」。華同誌接手此案之後,立即召開了一個專題研討會,讓支持「自殺」和「他殺」兩種觀點的同誌自由辯論,結果支持「他殺」的同誌被駁得啞口無言,於是華同誌便趁勢拍板做出結論,認定李震為自殺,隨後直接以中央辦公廳、公安部的名義釋出公告案情通報,為此案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動蕩結束之後,公安部重新開機了對李震案的調查,這一次,專案組在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認真走完了一整套刑偵流程,掌握了不少新證據;除此之外,專案組還在例行走訪摸排中發現了不少此前被忽略的細節。最終,在完整證據鏈的加持下,專案組還原了李震案背後隱藏的真相。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60年代中期,李震在進入公安部之後,很快便在名利的誘惑下背離了革命理想,從1967年開始,他便在謝富治的指示下,接連捏造證據陷害了上百位老同誌,炮製了不少政治冤案。而進入70年代,謝富治因病去世後,李震便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他此前所犯的錯誤也接二連三的被揭發出來。

李震為此很是恐懼,他擔心自己未來會遭到「清算」,於是便主動向江青、王洪文示好,希望能獲得對方的政治庇護。可江、王二人並不打算「接納」李震,這讓李震愈發不安、焦躁。時間來到1973年中旬,李震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情緒和精神先後崩潰。於是他便找來一瓶安眠藥,一口氣吞服了五十顆,隨後自行進入公安部5號大樓的地下室,用一根麻繩自縊身亡。

1978年,黨中央在一次內部工作會議上決定對李震追加處罰,取消他在動蕩期間所獲的一切榮譽,同時剝奪他的「烈士」稱號,並將他的骨灰移出八寶山,遷往北京石景山某革命陵園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