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此人是古都杭州的締造者,千年望族之祖,他的陵寢竟被盜掘|文史宴

2024-03-28歷史

前些年,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心的錢镠墓被盜案引發廣泛關註。錢镠墓本是浙江省境內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早於2001年已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而錢镠墓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其為後世考古提供了一處保存完好的陵寢形制;更重要的是,錢镠其人與今日杭州乃至江浙地區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杭州最早作為都城就始於錢镠。

錢镠其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傳奇。

錢镠於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出生於臨安(杭州),當時唐朝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江河日下。錢镠少年時做過私鹽販子,在21歲時投身行伍。很快他的機會就來了,原來黃巢起義燒到了臨安,而錢镠正是依靠鎮壓義軍青雲直上。

之後,錢镠又相繼平定劉漢宏、孫儒、董昌的叛亂,唐昭宗乾寧四年(897),昭宗為表彰錢镠,賜予他金書鐵券表彰功勛。這片鐵券經過千余年的輾轉流離,今天保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現存唯一的一片禦賜鐵券。

此時的錢镠已經幾乎完全占據了兩浙地區(今浙江、蘇南、上海一帶)。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封錢镠為越王;天佑元年(904),又封錢镠為吳王。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朱溫滅亡唐朝,錢镠對其表示擁戴,朱溫投桃報李,又封錢镠為吳越王,都杭州。

後來後唐又取代後梁,錢镠繼續對後唐稱臣,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被封為吳越國王。中原政權風水輪流轉,錢氏卻坐鎮東南巋然不動,除了和西邊的吳國和南邊的閩國偶有摩擦。

錢镠在吳越國推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其中治理杭州的政策尤為人稱道。杭州本是唐朝一個州,此時要作為一國國都,首先要安全。

錢镠首先高築墻,擴建府城,相當於杭州外城;其次在府城和王城之間修建了一座羅城,相當於杭州主城,這座主城計十個城門,呈一個腰鼓形狀,今天杭州老城區輪廓還大致保留這個模樣。最後以鳳凰山為中心擴建了王城,相當於杭州內城。

後來南宋能夠順利定都臨安(杭州),實際上也是以吳越國都為基礎。

然後是修築錢塘堤。宏偉的錢塘潮雖然是一道風景線,但也經常破壞兩岸農業生產。於是錢镠下令修築堤壩和水閘,阻止海潮內灌。據說堤壩剛建好時就被沖垮,錢镠讓數百名弓箭手射向潮頭,而潮水真的就退回去了,錢镠還因此被稱「海龍王」。

之後又組建「撩湖兵」來疏浚西湖,當時有方士說要把西湖填了建宮殿,如此吳越國祚可延續千年。錢镠卻認為,西湖乃天下名勝,吳越國又怎麽可能延續千年?有百年就滿足了,這才保住了西湖。

此外,錢镠還比較信奉佛教,在位時期興建了諸多佛寺、石刻、經幢。他孫子錢俶即位時,修建了著名的「杭州四塔」——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吳越國也因此被稱為「東南佛國」,如今只有白塔不在,其他三塔都聞名遐邇。

錢镠因為尚佛且好賢,引來詩僧貫休投靠,貫休作【獻錢尚父】一首雲:「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年萬戶侯。」

可謂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但實際上錢镠占地最多時也僅十三州,稱十四州是為了合律的需要; 但錢镠卻獅子大開口,提出要貫休改為四十州,貫休卻也有脾氣,說: 「州亦難添,詩亦不改,然閑雲孤鶴,何天而不可飛邪? 」飄然而去。

錢镠雖可謂雄才大略,但也並非一介武夫。據說,他的夫人回家過年,但在春天還沒回來,錢镠就寫信給夫人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路上的花開了,但你不用急著回來,一路慢慢地欣賞春色吧。我很想你快點回來啊,但更願你不要錯過良辰美景。

此外,錢镠回老家臨安與父老同樂,酒酣耳熱之際也摟著鄉親高唱吳歌:「汝輩見儂的歡喜,吳人與我別是一般滋味,子長在我心子裏。」可見,錢镠同時也有溫柔細膩、性情率真的一面。

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八十一歲的錢镠結束了傳奇的一生,謚號「武肅」,又稱吳越武肅王。去世時,叮囑世子錢元瓘一定要秉承父訓,保境安民,篤信佛教。錢元瓘去世後,其子錢佐也是位明君;錢佐弟錢倧即位,被權臣胡進思廢黜,以弟錢俶即位。

宋太平興國二年(978),錢元瓘的兒子錢俶舉國投降宋太宗。在北宋統一戰爭中,吳越是唯一沒有受到幹戈之災的國度。錢镠的後人也因此受到宋朝禮遇,如錢俶第七子詩人錢惟演。

錢镠去世後葬在臨安故裏,墓址在今天杭州臨安太廟山南坡。入口處有刻著「錢武肅王陵」的石牌坊,為錢其琛所書;正殿門楣橫匾「錢王祠」為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所書;懸掛在錢王祠中的「祖武是繩」為著名藝術家錢君匋所書。

他們都是錢镠的後裔。而錢學森、錢三強、錢穆、錢鐘書、錢復這些吳越錢氏家族名人,也都以錢镠為祖先。

此外,在今天西湖南岸柳浪聞鶯公園內,也有一處現代翻新民國的錢王祠,內有明代【表忠觀碑記】。

總之,錢镠的墓葬意義重大,應該保護周全。

歡迎關註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註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