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流, 到底有多殘酷?
01
人人都在關註高考錄取,
卻鮮少有人看到中考分流。
02
昨天刷到一個視訊,
深夜,哈爾濱衛生學校門口,
擠滿了安營紮寨的家長。
他們為的都是,
給沒考上高中的孩子報名職校。
沒辦法,
十四五歲的孩子總不能輟學打工,
只能進中專或職校。
而哈爾濱衛生學校,
不看成績,直接報名,
農村戶口還免學費。
只是人數有限,先到先得。
所以家長只能通宵排隊,
只為了落榜的孩子能有個學上。
這一幕不止發生在哈爾濱,
浙江、江蘇、江西、河北…
中考成績放榜後,
各省市的職校、中專,
都出現了通宵排隊的情況。
尤其是公辦學校、學費便宜的,
教學品質更好的,擠滿了家長。
這一幕看的人無比唏噓。
可憐天下父母心。
都說高考是座獨木橋,
萬千學子寒窗苦讀十幾載,
只為了順利擠過獨木橋。
但鮮少有人關註到,
中考這一關,比高考更難過。
03
中考選拔有多殘酷?
看看這兩個視訊。
去年中考後,
一女孩崩潰痛哭,
她的中考成績,
只比普高線差1分。
這1分可能只是她一個小失誤,
重來一次根本不會丟。
但是很可惜,
如果說高考、考研,
都還有重來的機會,
但是中考沒有,
公辦學校不允許復讀,
基本一錘定生死。
另一個讓人感到殘酷的,
就是學校的報名現場。
狹窄的走廊裏擠滿家長,
有許多家長在求招生老師:
「孩子平時挺努力的」
「就差幾分,能不能收下我們」
「多交點錢也行,只要孩子有學上」
可現實很殘酷,
喇叭裏播放著機械的聲音:
「低於648分的家長不要聚集,
請盡快離開。」
這就是中考,一分定未來。
從去年數據來看,
高考本專科錄取率在85%左右,
但中考的錄取率,
比例基本趨向於5:5,
也就是說一場考試壘起一道墻:
前50%去上普高,
後50%分流到職校。
在孩子最愛玩的年紀,
最懵懂無知的年紀,
中考分流,
卻給他們做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
04
中考的殘酷不僅在選拔機制,
更在內卷的加劇。
看過這樣一組圖:
中考的蘑菇雲現象。
如果按照分數來分類學生,
最上層屬於天賦異稟,
每次都能考得好。
最下面的屬於躺平擺爛,
反正也考不上。
最慘的是中間的孩子,
以及這群孩子的家長。
孩子沒日沒夜刷題,
家長花時間精力金錢只為提高成績,
他們都拼盡全力,
確實成績也越來越高,
但有個詞叫「劇場效應」,
影院裏有一人站起來,
其他人都不得不站起來。
可當大家都在卷,
這種卷就是無效的。
比如北京朝陽區去年中考滿分660,
但603分以下的學生就上不了普高,
南京中考總分700分,
585分以上才有資格上普高。
長沙總分也是700分,
也要到580幾分才有普高讀。
是孩子成績太差了嗎?
不,是高分段的學生太多了。
以前考90多都算成績好,
現在平均分能到97、98,
當高分的人越來越多,
學霸就貶值了,
容錯率就越來越低,
差距也就越來越細微。
尤其是在雙減之後,
中考的題目難度降低,
其實到最後拼的是什麽?
是刷題,是細心。
卷的是考試分數。
對孩子的創新力其實幫助並不多。
最後能勝出的,
不一定是聰明的孩子,
更多的是更細心、會刷題的孩子。
05
之前很多人討論:
高考男女本科錄取比例差距越來越大,
女生可以到67%,
而男生僅有37%。
女生或許比男生更聰明、更努力,
可其實還存在一個因素:
大量的男生,
在中考時就慘遭淘汰。
那是因為在中考中,
這種刷題、細心程度的考核機制,
讓初中男孩比女孩「危險」。
之前看過一張圖:
教室的「隱形分流」。
低年級多是男女混坐,
但隨著年級增高,
位置更偏向按成績分區,
你會發現學霸區女孩子更多,
學渣樂園區男生更多。
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在初中這個懵懵懂懂的年齡段,
女孩子比男孩子更聽話、成熟。
男孩子比女生更頑皮、叛逆。
上過初中的應該都能感覺到,
女孩子會更服管教,
更認真、細心的聽課學習、完成作業。
但初中男孩子,普遍的愛玩。
下課有事沒事聚集的男生多;
不寫作業、反抗老師的男生多;
抽煙、逃課的是男孩多;
輟學不讀的也是男孩多。
他們中很多人其實很聰明,
但就是沒開竅、不用心、叛逆。
可中考等不到你長大懂事,
一場考試定生死。
很多男孩還沒反應過來時,
就已經被中考淘汰了。
所以家裏有孩子的,
尤其是男孩的家長,
一定要更早的註意。
現在網路、遊戲、短視訊普及。
很多原本成績很好的孩子,
都是在這個時期,
因為沈迷這些成績一落千丈。
再後悔已經來不及。
06
而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
中考分流,
普通家庭更沒有競爭力。
如今中考中,
也存在特長生、競賽加分。
這會出現什麽情況?
之前北郵一位教授,
為了孩子中考加分,
派了兩名研究生,
替女兒參加青創大賽。
普通家庭的孩子,
如何贏得過這種「學二代」?
而面對這種加分政策,
有錢的家長會怎麽做?
一是直接花錢給孩子買成果。
二是砸重金給孩子報班。
比如現在風靡的:
編程課、機器人班、奧數班等等,
如果是名師的話,
一堂課就要幾百上千,
和競賽相關的甚至可達兩千一小時。
這樣的花費,
普通人家有多少人能負擔的起?
除此之外,
即使不卷加分,只拼成績,
現在的有償補課貴得離譜。
之前看過一條新聞,
校外一對一輔導,
一小時200元起,
名師每小時1000元。
靠著砸錢,
也能將成績提上幾分,
而一分擠走的,
可能就是幾千人。
其實中考分流,
對普通人家的孩子更殘酷。
有錢人家的孩子,
也有更多的出路,
即使真的考不上,
也可以選擇國際學校、出國等。
從數據來看,
那些前往中職學校的孩子,
大多數都是農村、普通家庭的孩子。
尤其在政策之下,
很多公辦中專、技校,
都是免學費政策。
基本只需花費生活費就夠了。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姜萍,
她其實考上了高中,
但是因為條件等因素,
最後選擇了中專,
她就是眾多農村孩子的縮影,
家長更希望降低學習成本,
讓他們學一個能賺錢的技能。
07
其實中考分流是能理解的。
畢竟教育資源有限,
需要更好的分配。
那就讓擅長讀書的孩子去上普高,
不太擅長的去學一門技術。
這有點類似於,
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
德國大部份小學,
四年級後就開始分流,
中學畢業後會進行第二次分流,
一條是高等教育,
一條是職業教育。
許多學生都會主動選擇職業教育。
因為他們會受到企業和學校的聯合培養:
一邊在企業接受培訓,
一邊在職業學校學習。
學一門技術,有一技之長,
有助於以後的工作,
其實這是一種很實用的教育模式。
08
但現在為什麽中國家長,
對中考職業分流如此敏感?
歸根結底仍在於:
我們的職業教育還不夠規範。
一是教學品質跟不上
從數據上來看,
中職經費總投入遠低於普高。
這就意味著因為缺錢,
很多中職沒有好的老師,
也沒有好的教學設施。
裝置可能是壞的,
實操機會是沒有的,
所謂的和企業合作,
也就是發配學生去工廠做廉價勞動力。
而且相較普高而言,
職校、中專的課堂管理很不嚴格,
老師上課很敷衍,
下面睡倒一片、或是玩手機,
老師還可以面不改色的上完。
前段時間,
山東某技校老師還因虐待學生被刑拘,
後續發現他居然連教師證都沒有。
一些中專,家長付了高昂的學費,
但其實根本學不到什麽有用東西,
孩子就是單純在混日子。
09
二是缺乏有效管理
職校中專的生源相比普高差距太大,
也更容易出現出格行為。
抽煙喝酒、早戀逃課、校園暴力
在職校的發生比例都會更高。
而學校也缺乏管理,
可以松散到什麽程度?
之前就有技校班主任要求:
「男的不死,女的不生」
可要知道,
他們也都才十四五歲的年紀,
很多人思維三觀都還未形成,
自律性也很弱。
在這個環境中,
孩子更容易走上歪路。
為人家長,
誰不想孩子好?
家長不是排斥中職,
只是現在的中職無法讓人放心。
10
其實無論是上大學還是上技校,
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就業。
只是現在的強制分流,
大多是被動選擇,而不是主動選擇。
如果想讓更多人主動選擇職校,
就應該從源頭上去慢慢改變。
比如:提高職校教學品質和管理
為什麽德國的孩子更願意選擇職校?
因為他們職校的教育系統很完備。
企業和學校還會聯合培養。
孩子能真正學到東西,
培養的都是企業需要的人才,
畢業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在那裏,
職校不是「差生收容所」,
更像是「技術培訓班」。
如果我們也能把職業教育辦好,
讓孩子學有所長, 都有一技傍身,
家長就不會再去排斥職校了。
比如:職業大學應該加速推進。
如今我們國家
已經在慢慢推行職業大學,
只是現在還沒達到想象的效果。
希望執行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未來,能讓更多的中職孩子,
也可以透過考試進入職業大學,
拿到本科學歷,享受平等競爭。
等到那時,
普高和中職,都有自己的價值,
只是方向不同,沒什麽高下之分。
我想就會有更多的孩子主動選擇職校了。
第三,
打破對中職孩子的偏見和歧視。
現在的現實情況就是:
很多公司招聘卡死本科,
不同的學歷,薪資起點很大不同,
就業也存在歧視。
尤其是對職校、中專的差別待遇,
更讓家長憂心。
但其實在很多國家,
很多藍領的薪資都已經超過白領,
他們的社會地位也不會比白領低。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
也能慢慢改變看待這些孩子的眼光。
撕下那層無形的標簽,
三百六十行,
每一行的人都應該被尊重。
11
我很喜歡一句話:
教育的意義,
在於開啟一扇窗,
而非關上一扇門。
十四五歲的孩子,懵懵懂懂。
涉世未深的孩子,最需要引導。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