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有術,如今也漸為世人所公認。那麽,他識人憑的是什麽呢?
「
【案例】 【曾國藩年譜】裏記載有這樣一段話:江公素以任俠自喜,不事繩檢。公(曾國藩)與語市井瑣事,酣笑移時。江公出,公目送之,回顧嵩燾曰: 「京師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是人必立功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時承平日久,聞者或駭之。
」
乍一見面,即預料別人必將建立功名,而且又會死於節義,不光是聽者不信,就是江忠源本人要是聽了也會大吃一驚。當時是,誰也無法預料到會有太平天國這種戰事發生,此時離太平天國起事尚有數年之遙。若幹年後,曾國藩的這番預言竟然都一一應驗。
另外,曾國藩在見到恭親王奕欣之前,曾看到一張他的照片,曾國藩就對他的幕僚說了這樣一番話:此人倒是一個翩翩美少年,可惜舉止略微輕佻了一些,看來難以托付重任;身處周公之位,卻無周公之 望。
曾國藩識人之道,歸結起來有這麽 九 點:
01
★1、平陂之質 在於神
這句話是觀神識人,意思是命運的好壞變遷,本質在於元神。一個人神平則質平,神邪則質邪;透過觀察一個人的神情,可以辨別他的忠奸和賢肖。一個人神態祥和、慈眉善目、目光安詳沈穩而又有光,則內心純正;一個人尖嘴猴腮、左顧右盼、目光暗藏殺機,鋒芒外露,則內心有邪念。曾國藩認為:人有兩扇大門--精神和骨鉻,所以觀神也是觀人的第一要訣。
02
★明暗之實在於精
這句話是觀精識人,意思就是說,通達與不明實際上是因為精氣。一個人精惠則智明,精濁則智暗;透過觀察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識人,可以看出他是否聰明。精是一個人潛在特定功能的物質,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陰精充盛的人,抗病能力也強,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強,鬥誌也昂揚。
03
★勇怯之勢在於筋
這句話是觀筋識人,意思就是說,勇敢與膽怯的情勢全在於筋腱。一個人筋勁則勢勇,筋弱則勢怯;透過觀察一個人的筋腱,可以識出他的膽量!勢勇的人,大膽灑脫;勢怯的人,則唯唯諾諾,毫無主見。
04
★強弱之植在於骨
這句話是觀骨識人,意思就是說,堅強與懦弱的發端全在於骨骼。一個人骨剛則質剛,骨柔則質弱;特別是看一個人的骨相,最主要是觀察他的面部。透過觀察一個人的骨相,就可以知道他的強弱。
05
★躁靜之決在於氣
這句話是觀氣識人,意思就是說,躁動與平靜的先決全在於血氣。一個人浮躁或者寧靜也表現在「氣」上!何為「氣」?道教內丹學稱「精、氣、神」為人的"三寶",氣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和"精"一樣,"氣"也有先天與後天的區別,"先天之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元氣",而"後天之氣"指的是呼吸之 氣。
06
★慘懌之情在於色
這句話是觀色識人,意思就是說,悲慘與歡喜的情感全在於面色。一個人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矜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色是一個人氣質、個性、品格、學識、修養、閱歷、生活等因素的綜合表現。仁善厚道之人,有溫和柔順之色,勇敢頑強之人,有激奮亢厲剛毅之色,睿智慧哲之人,有明郞豁達之色。曾國藩認為:面部氣色忌諱青色,也忌諱白名
07
★衰正之形在於儀
這句話是觀儀識人,意思就是說,衰退與振作的情態全在於儀表。一個人的修養高低也可以透過觀察儀態得知。心性忠誠正直的人,就會表現出剛正不屈的儀態;心性善良的人,就會表現出進取嚴謹的儀態;心性有條不紊的人,必定表現出泰然自若的儀態。儀態端莊厚重還是一種貴相,而高貴環境中的人自有一種逼人的氣勢和儀態。常見的儀態有以下四種:委婉柔弱的弱態,狂放不羈的狂態,總慢懶散的疏懶態,交際圓滑周到的周旋態,不同的儀態對應不同的人品和修養!
08
★態度之動在於容
這句話是觀容識人,意思就是說,奸邪與寬宏的變化全在於儀容。一個人內心品質好壞,可以透過觀察容止得知。一個人的內心活動必然會在容止上有所表現,一般來說,容止莊猛的,勇武剛健;容止沈穩的,謹慎有節;容止聖端的,肅敬威嚴。
09
★緩急之狀在於言
這句話是觀言識人,意思就是說,和緩與急切的情狀全在於言語。心胸寬容則言緩,心胸狹隘則言急;語言是思想的表現,是判斷一個人性情才能的重要方面。正如鬼谷子所說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透過觀察一個說話語氣,可以判斷其性格,所謂言為心聲,性急之人,說話爽快;性柔之人,說話平緩。
曾國藩的觀人術九步法凝聚他一生的心血,值得我們耐心琢磨,細細體會,學以致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