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界 導 讀 :擴張虛胖,猛踩剎車。
兇猛出擊的廈門建發,賬面盈利陡增。
4月15日,建發股份公布, 去年凈利潤達131億元,同比翻倍, 主要受益於美凱龍的並表。
在掌舵人鄭永達治下,這家資產超8200億的國資企業,以供應鏈營運、房地產為雙主業,很長一段時間,悶聲發財。
這兩年,建發高調「抄底」,收購紅星美凱龍,進入家居商場營運生意,同時積極拿地,成為地產「新十強」一員。
過去一年,大宗需求疲軟,樓市成交低迷,鄭永達團隊也是壓力重重,最後三個月猛踩剎車。
1
主業承壓
就盈利來看,建發有些虛胖。
2023年,其凈利潤增加68.29億元,並非由業務驅動。
去年, 鄭永達團隊以62.86億元的對價,收購紅星美凱龍29.95%股份, 於三季度正式並表,取得重組收益95.22億元。
若剔除該項收益及美凱龍的經營損益,建發的凈利潤僅為41.45 億元,比上年少了 21.3 億元,降幅近34%。
建發的支柱業務,是供應鏈營運,占總收入七成以上。這一業務涉及紙漿、鋼鐵、礦產品、農產品、汽車、酒類等。
建發總經理林茂提到,供應鏈行業規模大、集中度低,國內CR5份額只占2.77%,有較大提升空間。
建發定位於服務商角色,賺的是服務的錢, 利潤微薄,毛利率只有2%。
大宗商品需求疲軟、價格劇烈波動,去年,其供應鏈業務的凈利潤,僅有39億元。
入主紅星美凱龍,於建發而言,就是一個拓展生意的機會。
鄭永達已出任其董事長,他稱,美凱龍能與供應鏈營運業務協同,拓展消費品類,平滑大宗商品的周期影響。
鄭永達 來源:建發股份
只是,2023年, 美凱龍虧損22.16億元,並表後帶來5.6億元的虧損額。
「伴隨相關政策落地,家具消費需求回暖可期,行業將迎來機遇視窗期,美凱龍會致力提升和改善營運效率和經營業績。」業績會上,建發管理層樂觀表示。
鄭永達的團隊,正努力盤活美凱龍,如推進其品類拓展、管理提效、資金成本最佳化等。
比如,在家電和汽車領域,建發與美凱龍聯合打造了高端生活電器館、汽車智慧生態綜合體π空間。
2
兇猛代價
建發的另一主業房地產,當下備受壓力。
旗下兩家子公司——建發房產、聯發集團,去年分別計提14.51億元、14.8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最終貢獻的凈利潤不到2億元。
這延續了其房地產板塊近年的表現:逆勢而上,規模大增,利潤大降。
2023 年,建發地產業務營收約1665億元,同比增長21.94%, 凈利潤只有1.91億元。 前一年,凈利約22.7億元。
究其原因,主要是聯發集團的房地產開發結轉計畫凈利下降,同時部份計畫計提跌價準備。
其實,在疲弱市況中,建發的銷售還算不錯,去年,權益銷售約1381.06億元,同比增長約9.07%。
在克而瑞的榜單上,其位列全國第8名,較上年還提升了2名。
過去一年,建發在一二線城市的權益銷售金額占比近83%,其拿地策略也聚焦於高能階城市。
延續閩系作風,鄭永達團隊拿地兇猛。2023年獲取土地91宗,合計金額超1320億元。
其中,一二線城市拿地金額占比超九成,重點布局上海、廈門、杭州、北京、蘇州等地,新增地塊的全口徑貨值約2553億元。
建發的大量計畫,因別出心裁的大門設計,收獲「造門專家」「豪宅專家」的美譽。
可惜,其近年忙於四處出擊,品控上也出現瑕疵。
來源:網路
2021年10月,其聯手融創的豪宅計畫「蘇河望」對外銷售,備案均價為10.16萬元/平米,單套總價在1000萬-1500萬之間。三期均開盤後迅速售罄。
到交房時,現減配、漏水、發黴等品質問題,經過多次溝通,建發方面同意采取整改措施。
3
縮表降債
擴張生意版圖之際,建發的債務同步增多。
2023年9月末,建發的總負債突破7000億元,達到歷史高峰,其中流動負債高達5545億元。
其後,鄭永達團隊感受到寒意,開始大踩剎車, 2023年最後三個月,縮表超1100億。
截至2023年底,負債總額為5962億元,比9月末少了1057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分部,有息負債減少156 億元,同比下降12.53% 。
建發還計劃補充資金。
去年4月,建發申請向原股東配股,擬募集資金不超過 85億元,全部用於供應鏈營運業務。
後上交所問詢,要求說明是否保證資金投向主業,不變相流入房地產業務。
8月,建發將募集總額調減至不超過 77.88 億元,可至今未有實質進展。
今年1月,有投資者懷疑,建發遲遲未能配股,是因「監管層重新制定了破凈不能再融資」的政策。
建發長期處於破凈狀態, 現市值僅300億元出頭。
公司回應稱,去年8月再融資監管安排提到,「突出扶優限劣」,對存在破發、破凈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公司不屬於「限劣」範圍。
在最新年報中,其反饋「計畫尚在推進中」,融資仍存變數。
最近,鄭永達團隊有點煩。
4月中旬,由於公司內部控制不健全、會計核算不規範,建發收到廈門證監局的警示函,鄭永達等5人接受監管談話。
「公司及相關人員將認真汲取本次教訓, 進一步加強證券法律法規 和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的學習……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公告稱。
於鄭永達團隊來說,逆勢擴張,充滿挑戰。
投資 · 傳媒 · 創新
關 於 本 文
作 者:李惠琳 江一葦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ID:weixin21cbr)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台所有。
精 彩 文 章
1.
2.
3.
4.
5.
致力為讀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業財經內容
為企業提供全媒體品牌策劃、內容創作、推廣傳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出品 | 商界傳媒內容編輯部
投稿/合作/爆料 聯系微信:JEFF_MAIN
你再主動一點點 我們就有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