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對不起,我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媽媽」

2024-05-11情感

明天是母親節。

所有人都會在這一天,向母親真誠地表達感恩、感謝。

誠然,母親的付出需要被看到、被銘記、被感恩。

可是贊美一旦變了味道,就會顯得「別有用心」。

前幾天,十點君看到一條新聞,很生氣。

某品牌的母親節行銷,引起了廣泛爭議。

「讓媽媽洗衣更輕松、更省力、更省心。」

洗衣禮盒包裝的文案:

「媽媽,您先用。」

海報的背景則是母親獨自育兒、做家務的場景。

請問,收到這樣的禮物,媽媽真的笑得出來嗎?

這就好比,別人向媽媽表達感謝,你喊媽媽在這天記得幹活。

廣告簡單粗暴地將洗衣等家務刻板地塑造成媽媽的專屬家務。

既規訓了媽媽,也冒犯了所有女性。

別以為這只是單一案例,諸如此類的刻板印象比比皆是。

無論在網路還是現實中,這樣的語言陷阱實在太多,看似一句句體恤,實則是一種隱藏綁架。

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個女孩在網上吐槽母親:

忙著追星,對自己的關心不夠。

在自己生病的時候,以及高中最艱難的時候,都忽略了她。

在得知母親偶像翻車之後,她幸災樂禍,不斷發訊息刺激著母親。

這條視訊的評論裏,不乏認同者:

「有這樣的媽各位也是很可憐了。還是我媽好,心思全在我們家人身上。」

「真是追星追得沒臉沒皮了。」

似乎年輕人追星就理所應當,媽媽追星就是大不韙。

這恐怕是典型的「雙標」吧。

在他們裏,「媽媽」就是照顧家人、為家人付出的角色,需要時刻表現一種「利他性」。

在成為母親之後,女人的一切行為必須服務於家庭。

一旦表現出「自我」的一面,不僅不被社會所允許,甚至會遭到最親近的人關於「完美媽媽」的審判。

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一樣逃脫不了「母職綁架」。

網紅Papi醬生完孩子之後,參加過一個采訪。

采訪中,有人詢問她的育兒心得。

她提到已經把1歲零3個月的兒子送到了托管班。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綜合考慮的結果。

選擇自己帶孩子,要麽得犧牲夫妻雙方其中一人的事業,要麽需要雙方老人幫忙帶娃。

這兩個選項她都不想,那就只剩下:

請保姆或送托管。

請一個陌生的阿姨來帶孩子,他們又不太放心。

所以最終選擇了專業的托管機構。

他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是去托兒所的,也是這樣長大的。

沒有什麽大的問題。

權衡之下,夫妻雙方一致決定將孩子送去托管機構。

采訪一經播出,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所有人都開始對她進行「母職審判」:

孩子這麽小,你就送托管班,你沒有盡到身為人母的責任;

3歲之前的孩子,需要母親的陪伴,才能建立安全感,你這是失責。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孩子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脆弱。

Papi醬自己就是在托管班長大的孩子,親身體驗告訴她這種育兒方式是可行的;

其次,孩子確實需要陪伴,但媽媽也同樣想要擁有自我。

在母親這個「桂冠」之下,她們本就不斷割讓著自己的興趣、職業和人生。

還要不斷接受一些近乎教條的母職綁架:

生子必須要順產,否則孩子就不夠聰明,

必須要母乳餵養,否則孩子營養不夠均衡;

如果孩子生病了,還會面臨問責「你怎麽當媽的,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

整個社會對「媽媽」這個角色的期待之高,導致只要沒有達到「高付出、高犧牲」的標準。

你就不是個世俗眼裏的「好媽媽」。

這個時候,如果整個社會補償她們的方式,僅僅是一劑歌頌與贊美的精神藥丸。

那背後妻子們的負重人生以及丈夫們的逃避缺位,就會被一次次掩蓋和漠視。

最近,萬字長文【吾妻之死】在網上爆火,令人窒息。

故事中的丈夫,表面上對妻子的離世無限惋惜。

可當逐漸了解這位妻子在婚姻裏到底經歷了什麽,我們才明白:

所謂的褒揚,只是一種虛偽和假面。

妻子名叫張敏,去世時年僅37歲。

她曾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雅思9分,畢業於美國杜蘭商學院。

畢業之後的張敏,原本有一個燦爛的前途,但為了和丈夫一起生活,她毅然回到國內。

7年內生了3個孩子,2個女孩一個男孩。

為了能生第3個孩子,他們甚至舉家搬到加拿大。

在這個過程中,丈夫因為沒駕照、英語不好,找不到工作,理所當然地當上了「家庭主夫」。

而這並不意味著「女主外,男主內」的家庭分工。

實際上,妻子不僅要一邊讀書、一邊上班賺錢,還要做兼職補貼家用。

同時,還要給家裏做飯、修草坪、鏟雪、種蔬菜……

而丈夫由於既沒有駕照,也不會英語,日常交流都需要別人幫助。

有一次兒子發燒,他甚至無法獨內建兒子去看醫生,需要大女兒一直陪同當轉譯。

雖說在家裏帶孩子,卻只會燒三個菜,所以做飯也主要都是靠妻子。

看到這,我不敢想象張敏活著的時候,到底過得是怎樣奔波勞累的日子。

張敏的離世突然且迅速:

17日確診患癌,30日便不幸離世。

仿佛是不堪生活的疲累,終於得以好好休息。

妻子去世之後,這位丈夫開始給妻子寫悼文、開追悼會,褒揚妻子生前的付出,為自己立「愛妻人設」。

可生前沒有被好好愛護,死後再歌功頌德又有何用。

但凡他在妻子生前多分擔家庭責任,妻子可能也不至於年紀輕輕就累到撒手人寰。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為母親冠以「偉大」之名,然而這些「偉大」背後,卻是巨大付出和自我犧牲。

我們要警惕這種語言的糖衣炮彈。

看似優美的贊揚,實則是黑暗的陷阱。

由於男女分工的不同和身體構造的天然優勢,現實中的媽媽確實承擔了大量家庭內部的工作。

但隨著經濟發展,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升,育兒逐漸變成一件男女共同參與的家庭責任。

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認為,男性是一種不擅長育兒的物種,實際上:

只要用心,即使不擅長也一樣能做好。

育兒博主@曹琦 發過一段老公帶娃的視訊。

自從老婆生產之後,老公主動承擔起育兒的工作。

為了讓她能睡個整覺,老公沒有選擇母乳餵養,而是每天半夜起來給孩子泡奶粉餵奶;

懷孕之後老婆一直腰疼,為了讓她能夠好好恢復,彎腰換尿布的工作,可以是老公也可以是月嫂,但絕不會是老婆;

很多女性坐月子因為抱孩子餵奶會胳膊疼,他幹脆將抱孩子的工作也包攬了過來,空出來時間就讓媳婦多保養身體。

幾個月下來,媳婦很快恢復到孕前的身材,丈夫卻患上所謂的月子病:頭疼、腰疼、胳膊疼。

你看,並不是丈夫不會照顧孩子,只是願不願意而已。

很多人經常用家庭分工、養家糊口為由,逃避應當承擔的育兒責任。

結果導致不少妻子花費很多時間來料理家庭,而當這些瑣碎占據了她們的主要精力後,也限制了她們職業向前一步的可能。

可是,成為母親,不該總是她們人生的一種限制。

她們應該在家庭分工中,找到實作人生的可能。

電影【大巴上的女孩】講述了幾位職業女性的故事。

葛蕾絲是一位從業多年、經驗豐富的記者,長期的行業積累讓她處於行業頂尖的地位。

同時,她也是一位母親。

工作的忙碌極大地壓縮了母女之間相處的時間,兩人平時只能透過電話交流。

即便如此,葛蕾絲也經常錯過女兒的電話。

有時電話剛剛接通,葛蕾絲因突發狀況不得不中斷通話。

女兒抱怨母親,總是爸爸帶她去芭蕾課、帶她修積分、送她學車。

爸爸甚至還幫她買過衛生棉條。

面對女兒的質問,葛蕾絲的回答十分清醒:

「你想要一個全職媽媽嗎?

我忙著賺錢,花大半成年時間打造作品集,不是為了讓大家記住我是媽媽。

我帶著團隊拿過3次普利策獎,我的事業會是我訃聞的開頭。

親愛的,你的生命屬於你自己,你不必滿足我的期待。」

成為母親之前,媽媽們首先是自己。

電影中,葛蕾絲的確不是一位完美的媽媽。

但成為媽媽並不意味著交付全部的自己。

充分實作人生價值的父母,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力量和鼓舞。

人們歌頌母愛的偉大,但偉大的母愛絕不能反向成為綁架母親的枷鎖;

她們為愛才甘心羈絆,但所有人不該認為母親的所有付出都是理所應當。

身為母親,她們可以選擇在房子裏為愛的人烹製餐飯,也有權利在廣闊的天地裏擁有自己的人生。

關鍵是,她們是自己願意,而不是被道德綁架。

明天母親節,提前祝所有媽媽節日快樂。

也希望所有媽媽不被道德綁架,不必擔負沈重的枷鎖,在「母親」的角色之外,過自在自由的人生。

點個 【在看】 ,看見媽媽、理解媽媽、幫助媽媽。

作者 | 蘇善書,不會講道理只會說故事。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賬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