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美國東部時間7月13日傍晚,正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競選集會的川普遭遇槍擊,右耳受傷但並無生命危險。襲擊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定性為「刺殺未遂」事件,槍手據悉是一名20歲的賓州當地白人男子。目前距離美國大選僅有四個月,遇襲事件將成為川普選戰的又一顆砝碼嗎?
記者 | 程靖
編輯|徐菁菁
事件始末
當地時間7月13日傍晚6時左右,在美國鄉村歌手李·格林伍德的愛國歌曲【上帝保佑美國】的旋律下,川普走進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的一座農場,向早已等候在此的支持者們揮拳致意。支持者們或頭戴「讓美國再次偉大」字樣的鴨舌帽,或身穿紅色的T恤,手舉支持川普或反對拜登的標語。在川普走向演講台時,人群高喊著「美國、美國」(USA、USA)。
用嘲笑拜登的段子開場後,川普開始他的例行演講。6時12分左右,他談到移民問題。他指著一份圖表說,拜登上任前的那個月裏,入境美國的非法移民數量是史上最低的,「然後‘史上最糟糕的總統’接管了美國,……看看美國發生了什麽,2000萬(非法移民)來了!」
正當川普要給人們介紹近期數據時,現場響起「砰、砰、砰」幾次槍聲。川普旋即捂住右耳,蹲下尋求演講台的掩護。幾秒鐘後,幾名安保人員上前,用身體護住了川普並檢查他的傷勢。川普身後的部份觀眾也已經蹲下,人群中傳來持續的尖叫聲。集會現場有一名1名觀眾死亡,2名觀眾受重傷。
全副武裝的特勤人員走上演講台,以高度戒備的姿態持槍觀察四周。在一群身著黑西裝的安保人員的簇擁中,川普重新站了起來。他望著台下的人群,突然高舉右手,握緊拳頭,高呼:「戰鬥!戰鬥!戰鬥!」。台下的支持者又激動起來,紛紛大喊:「美國!美國!美國!」
隨後,川普被轉移到一輛商務車中離開了現場。當晚8時42分,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TruthSocial上發帖稱,他的右耳上部被「刺穿」。「當時我立刻意識到出事了,因為我聽到了嗖嗖的聲音,還有槍聲,然後立刻感覺到子彈穿過了皮膚。大量出血。」川普寫道。據美聯社報道,槍擊發生後,川普前往賓州一家醫院,隨後乘坐私人飛機飛往紐澤西州,次日淩晨抵達了紐華克機場。川普競選助手釋出的一條視訊顯示,他在特勤局(FBI)特工和反擊隊成員的保護下走下飛機,盡管他平時很少在公眾面前展示其安保團隊的實力。其競選團隊表示,川普沒有大礙,已經出院,並仍將出席15日舉行的共和黨黨代會。
保鏢第一時間向前掩護,川普在保護中振臂高呼
由於事發突然,加上川普作為前總統、現總統候選人的特殊身份,圍繞事件的各種陰謀論很快在美國內外的社交媒體上瘋傳,內容包括槍手身份、動機和行動是否有預謀等等。13日至14日間,推特(「X」)上「蓄意」這一標簽的熱度上升很快,一度是繼「川普」後第二熱門的話題;有貼文稱槍手是極左翼反法西斯組織Antifa的成員;美國右翼小報【紐約郵報】起先稱槍手是一名「華人」 (Chinese) ,但很快修改了其報道。
美國東部時間14日早晨,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確認了槍手的身份。槍手是來自賓州的一名20歲男子湯瑪斯·馬修·克魯克斯 (Thomas Matthew Crooks) ,其家鄉位於匹茲堡市郊的貝茲帕克 (Bethel Park) ,距離舉行集會的巴特勒僅有1小時車程。克魯克斯是一名登記在冊的共和黨黨員,但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記錄顯示,他曾在2021年1月向一個民主黨的組織捐款15美元。
克魯克斯使用一把AR-15型半自動步槍,從距離川普集會場地約150公尺外的一座建築屋頂上開槍。事發之前,在集會現場,已經有一些觀眾發現克魯克斯攜帶槍支爬向屋頂,通知了現場的警衛人員,當由於該建築物屋頂的角度問題,警衛人員沒有能夠迅速確認克魯克斯的位置。很快,槍聲就響了起來。
在射出5發子彈後,克魯克斯被安全部門的狙擊手擊斃。一段社交媒體視訊顯示,一名身穿灰色迷彩服的屍體,一動不動地躺在川普集會場地北側一棟建築的屋頂上。FBI還表示,當時克魯克斯身上未帶任何能夠證明身份的物品,FBI透過生物檢測手段和照片比對等方式確認了他的身份。FBI還表示,由於調查還處在早期階段,尚無法確定槍手是否還有同夥,也無法確認他的動機。
通往勝利的一槍?
發 生此次襲擊事件的賓夕法尼亞州是美國大選的7個搖擺州之一。在歷次美國大選中,關鍵搖擺州的選情往往決定了最終的結果。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賓夕法尼亞州打破了多年的民主黨投票模式,選擇了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但在2020年又轉而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事實上,拜登就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 (Scranton) 。
但這並不意味著,拜登此次在賓州也握有優勢。賓州的經濟狀況復雜。歷史上,是美國工業革命的中心之一,擁有大量的制造業基礎,特別是在鋼鐵和煤炭行業。這些傳統產業經歷了嚴重衰退,導致了大量的失業。同時,賓州也在努力發展包括高科技、醫療和教育在內的新興產業。費城和匹茲堡這樣的城市地區擁有強大的服務業和科技產業,而農村地區則更多依賴於農業和傳統制造業。 這種城鄉經濟的不平衡導致了不同地區選民有不同經濟訴求和政治傾向。
此次競選中,拜登的競選團隊在賓州開設了24個競選辦公室。他和他的競選團隊也頻繁造訪費城和匹茲堡,宣傳起經濟政策和勞工政策。但目前的民調顯示,競選雙方的選情膠著。根據美國民調網站「真實政治」 (RealClearPolitics) 的數據,截至2024年7月,川普的支持率略微領先,平均為44.4%,而拜登的支持率為41.6%。另一些民調顯示兩者之間的差距更小 。
2024 RCP Electoral College Map這次襲擊並沒有打亂川普的競選節奏。自川普宣布「參選2024」以來,他的民調一直在共和黨內領先。川普在共和黨內最有力的對手是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利 (Nikki Haley) 。今年3月,她在黨內初選中遭遇慘敗後宣布退選。一周後,川普就獲得了超過成為黨候選人所需的1215票。截至7月14日,川普已獲得共和黨內2429名代表中的2243票,以絕對優勢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刺殺事件後,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 (RNC) 表示,原定於7月15日舉行的全國大會不受影響,川普的提名亦然。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者孫成昊透過電話告訴本刊, 對川普與共和黨來說,遇刺未遂事件會形成某種「集聚效應」,而7月15日即將舉行的共和黨全國大會,也將成為一場該黨的「團結大會」。 他提到,原本在共和黨黨內有不少反對川普主張和路線的建制派人士,在他們眼裏,川普2020年大選後從未承認敗選結果、其支持者還攜帶武裝沖擊國會大廈,如此行為威脅到了「美式民主」的根基;他們和川普在種族、邊境管控等問題上的政策也存在一些分歧。「但此次事件後,共和黨內對具體問題的爭論會被政治暴力的陰影掩蓋,「短期內大家都會團結在川普周圍,更多地去譴責這起事件,而不是討論政治上的分歧。」
民主黨方面也迅速做出反應,表明立場。13日晚,拜登在德拉瓦州舉行緊急記者會時指責槍手的行為是「病態的、令人發指的」,「美國容不下這種暴力,……每個人都必須譴責它。」現副總統哈裏斯說:「我們正在為他(川普)、他的家人,以及所有在這起毫無意義的槍擊事件中受傷和受到影響的人祈禱。」來自民主黨的前總統歐巴馬也表示,「美國的民主制度中絕對沒有政治暴力的容身之地……我們都應該為前總統川普沒有受到嚴重傷害而感到寬慰。」
拜登在緊急記者會時指責槍手的行為是「病態的、令人發指的」(圖 NBC NEWS)
除了緊急表態,拜登競選團隊還暫時撤下了所有的電視競選廣告。
如何處理這起刺殺事件,對拜登來說是不小的挑戰。此前,拜登已經在6月27日第一場辯論中表現不佳。在辯論開始的幾分鐘後,拜登就開始在回答問題是失去了思路,屢屢犯錯並糾正自己。在川普遇刺的一天前,【紐約時報】的一份報道詳細統計了民主黨內對拜登是否應該撤選的態度,盡管反對拜登的聲量仍然不及支持者, 但從6月底至今,呼籲拜登「交棒」的聲音開始出現彼消此長的趨勢,批評的聲音主要關註拜登的健康狀況和他挑戰川普的能力。
居住在美國加州、長期觀察美國政壇的政治法律學者張軍認為,拜登的年齡和近期選前辯論的糟糕表現,都讓近期的民主黨處在混亂的狀態。但川普遇刺事件對民主黨既是危機也是「機遇」,關鍵在於民主黨是否會正確認識到自身的危機、「痛定思痛」從而撤換總統候選人,是未來值得關註的問題。「拜登常年是民主黨理所當然的候選人,黨內中生代的政客們很難有機會嶄露頭角,因此現在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但若有機會調整候選人,現副總統哈裏斯、加州州長紐森和賓州州長夏皮羅 (Josh Shapiro) 都將是有力人選。」
不管民主黨和拜登想要采取什麽行動,對手攻擊都已經迅速就位。美國保守派評論員艾瑞克·艾瑞克森 (Erick Erickson) 發推指責民主黨控制的媒體長期煽動對川普的仇恨,「MSNBC 每天都告訴觀眾,川普是對民主的威脅,是一個潛在的獨裁者,如果沒有人阻止他,他就會成為獨裁者。他們認為會發生什麽?」
拜登此前在競選演講中稱,川普是美國的威脅
孫成昊認為,民主黨此前競選廣告中攻擊川普的言論,被共和黨視為暴力行為的煽動因素,這讓拜登團隊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被動。未來,川普陣營還會利用此事去攻擊拜登。
而川普的反對者認為,川普作為前總統,在槍支管控問題上態度相當寬松、政治造勢行動中常年充斥著排外與仇恨元素,甚至鼓動支持者在敗選後沖擊國會大廈。這次遇刺事件只是歷史的回旋鏢。孫成昊則指出,在目前槍手動機不明的情況下,無法將事件歸因於某個陣營的煽動。「對川普不滿的人太多了:人們或對他的移民政策、族裔政策或經濟政策不滿,或是對整個民主制度不滿。他們或許認為選出川普,會將美國帶上錯誤的道路,但他們更不寄希望於透過大選來解決問題,才會鋌而走險,選擇了極端的方式。」
張軍對本刊分析稱, 川普遇刺未遂事件也是過去10年中美國政治極化現象的集中爆發,「左右兩翼在墮胎、種族、移民、環境等問題上,變得沒有任何共識,也不存在交流的空間。」 張軍提到,縱觀美國歷史,每當政壇出現兩極分化時,就為政治暴力事件提供了土壤,1963年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因民權問題的進步立場遇刺就是一個例子。
(圖|視覺中國)
孫成昊認為,刺殺事件背後社會心理因素是美國選民在生活中「獲得感的喪失」:「盡管沒有徹底地不好,但人們不滿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是新一代人沒有像老一代一樣享受美國作為世界大國的紅利的焦慮與疲憊。許多人將矛頭指向外來移民與非白人少數族裔,反映的核心問題仍是經濟問題。」經濟社會議題疊加在一起,都讓一部份人對體制一點一點失去信心,「因為選來選去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稽核:然寧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