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瘋狂擴張的咖啡市場下,為什麽是Manner逼瘋了打工人?

2024-06-25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6月20-21日,著名咖啡連鎖品牌Manner coffee被連續爆出3起店員與顧客發生沖突的事件。隨後,有關Manner員工工作時長和咖啡店行業生態的話題,引起社交媒體熱議。

Manner是上海出生的小而美咖啡品牌的代表,對標的是獨立咖啡館,用半自動咖啡機,但單品價格區間在15~20元,且「內建杯減5塊」,以極致價效比為Manner累積了一大批鐵桿粉絲。開店頭三年,Manner只開了三家店。但2018年,獲8000萬投資後,此後,經過不同輪次的投資,到2023年,Manner門店數量新增513家,總量突破1200家。

這次發生沖突事件的上海威海路716號店,算是Manner的一家老店。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告訴本刊,其實忙成這家店這樣的咖啡館,在全國都很少見。王振東1981年出生在上海市靜安區,2003年開始接觸咖啡行業。他開過連鎖咖啡品牌,做過咖啡培訓,投過幾個咖啡品牌,也是靜安區人大代表。

他告訴我們, 作為這幾年擴張最快的咖啡品牌之一,Manner外顯的沖突,其實是在這幾年資本介入咖啡品牌後,整個咖啡行業圖景在發生快速變化的背景中產生的。

以下是王振東的講述。

記者|駁靜

Manner的特點在於高價效比。它的品質是對標獨立咖啡館,使用半自動咖啡機,這是它的品牌調性,也是它產品差異化所在。 千店以上規模的,現在只有Manner還在用半自動咖啡機,非常稀有,除了Manner,目前另外唯一還在用半自動的知名連鎖品牌,只有Costa。

用半自動咖啡機是為了保證品質,但這些年星巴克和瑞幸,都在昆山搞了工廠,它們的咖啡都在變好喝,Manner的出品優勢就被弱化了。 並且半自動還有缺點,它的出品品質依賴咖啡師的素質,素質好,能將咖啡品質做得更好,萬一咖啡師操作失誤,會導致品質較大波動,現在它開店多,這種風險就會變大。

然後看價格。瑞幸的咖啡原來12~15元一杯,而Manner的咖啡價格區間是18~20元,按最低值算,一杯只多了三塊錢。 不過Manner的調性要比瑞幸好多了,在上海,你拿杯Manner,人家覺得你是有點咖啡品位的,你拿杯瑞幸,人家覺得你單純想省錢,這是Manner的品牌溢價。 但現在瑞幸、庫迪賣到過9塊9一杯,相當Manner貴了一倍。這個時候,價格優勢又弱化了。

這樣一來,Manner性和價兩項都被弱化了,怎麽去重塑競爭力,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

Manner和星巴克一樣,原來都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做店,玩得挺快樂的,沒想過去做下沈市場。 看上去是瑞幸是第一個發現了下沈市場的新大陸,但年紀大一點的朋友可能還知道上島咖啡、迪歐咖啡這幾個品牌,它們原來就在下沈市場做。 只是說,到了新咖啡館興起的新時代,大家起初都只盯著大城市。等到它們也發現這個市場,它就降維打擊,把上島、迪歐趕走了。

【眼淚女王】劇照

現在小縣城,甚至一些鄉鎮,現在都有星巴克了。說實話,我一開始覺得星巴克去做下沈市場,一杯咖啡那麽貴,會有人買嗎。 結果星巴克說他們在下沈市場生意挺好的,甚至於有些店的日子比在上海還好過。

我前幾天看到一個數據,叫作「體制內強度」,那個團隊根據公積金年報整理出一個地方體制內人員(包含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繳存公積金人數占當地全部繳存人數的比重,發現比如西部一些省份和上海廣州,在這方面的數據差異特別大。我的意思是,有些省市的經濟結構和一二線城市是完全不一樣的。

咖啡店經濟活躍的一線城市,服務物件主要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員工,一杯咖啡就是一杯飲料,喝完就結束了。 但在下沈市場之後,城市節奏和主要服務人群都變了,他們的消費者在喝咖啡的時候就需要很多附加值,比如對空間有一定要求,還有社交內容,他們願意花一點時間在裏邊,大家去聊一聊咖啡,或者坐下來歇歇腳。

Manner也開到三線城市去了,它跟星巴克的共同點是,都不開放加盟,只做直營店。但像瑞幸、庫迪這些品牌,都做加盟。加盟店的好處是什麽呢?我們原來開咖啡店去做過小城市。小地方的生意邏輯是這樣的,朋友知道你開了店,會去店裏充卡,充個5千、1萬很隨便的,基本上他們會覺得這點錢的人情必須要給,不給自己都沒面子。 意思是,你必須要找到一個好的加盟商,然後把這個城市包給他,有點像找地頭蛇,他得在當地一呼百應,說白了爭奪的就是社交圈,這是真正的「私域流量」。

【黑暗榮耀】劇照

那Manner只做直營,在小城市就很難幹。當然星巴克為什麽能做,因為它店大,品牌影響力不一樣,所以能紮得下去。

我們說做一個咖啡品牌,會先把單店模型打造好。一家店多少平米,用幾個人,多少固定資產投入,預計營收多少,把這個單店模型弄好之後,可以去告訴資本,我接下來準備開多少家這樣的店,會達到多少營收規模,估值多少,咖啡品牌基本都是這麽說故事的。

Manner肯定也有自己的模型,但是當外部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是上面說的價格戰和競爭對手咖啡品質的提升——這種情況下,這個模型在執行的時候可能就變形了。 這是Manner上海威海路店出現咖啡師與顧客沖突的大背景。

整個咖啡行業在中國,我個人感覺是從2008北京奧運會以後開始高速發展。 到2012年前後,整個市場開始成型,當時也是星巴克最好的時候。到2016年,我們那時還在說,星巴克在中國賣得最貴。星巴克的人自己後來出來解釋說,因為中國人喜歡坐著喝咖啡,說你們需要城市第三空間,我提供的這些空間不是免費,所以咖啡在中國賣得貴。那時候星巴克對咖啡也有定價權,一旦宣布漲價,媒體要當作個事兒去報道。

【穿普拉達的女王】劇照

但瑞幸一來,首先它把門店規模縮小了,又大量套用數位化方式來營運和管理,減少門店基層管理人員,雖然總部IT人員增加了,但成本還是降低了,定價自然能降低。 這個故事是說得圓的。瑞幸把價格打到15塊左右,一下子就讓消費者覺得,哦,咖啡其實也能賣十幾塊錢。

到2018年,瑞幸出現後,整個資本市場開始高度關註咖啡賽道,中國自創品牌就開始在資本加持下快速發展。當時不管是市場表現,還是資本的熱情,在咖啡行業都是史無前例的。你去查當時的新聞,有單店估值一個億的,一個億什麽概念?你這個店你要怎麽掙錢才能把這一個億還上。

庫迪打價格戰,一杯咖啡甚至能賣到9塊9,真是無底線。用一杯拿鐵舉例,原料成本在6塊錢左右,剩下4塊錢是毛利,不去算水電、房租、人工和裝置折舊,40%的毛利率也是遠遠不夠的,餐飲行業毛利都要做到60%~70%的毛利,凈利才能保本。

所以瑞幸和庫迪,它必須要做什麽? 一定要跑量。但單店營收是有天花板的,所以跑量是跑什麽,就是多開店。 戰略上,能形成規模效應。另外現在都做線上行銷,花在投流上的成本,也要有足夠多的門店去承接。

從目前的各項宏觀經濟數據,並不是咖啡館擴張的好時機,但星巴克、庫迪、 瑞幸和Manner這幾家都還在擴張。還有很多茶飲品牌也在往咖啡賽道上轉,蜜雪冰城、茶顏悅色,還有茶百道都做了咖啡品牌。還有速食類,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這兩家,幹啥的都想往咖啡行業裏插一腳,連李寧都開了咖啡館。便利蜂也做過,但計畫已經暴雷暴掉了。2019年創立的挪瓦咖啡,也開了近2000家。 所以現在咖啡賽道擠滿了玩家,完全供給過剩,或者說得客氣點,階段性供給過剩。包括上海,咖啡館密度全球第一,咖啡館總量也是全球第一。

在這種市場裏,真忙成像Manner這樣子的店,其實在全國都很少。

現在咖啡品牌擴張,不是為了占領市場,純粹是一種對抗性擴張,為了把別人熬死。現在我們咖啡市場滲透率很高了,2021年有個咨詢公司提供的數據是, 月收入5萬以上的人群咖啡滲透率高達85%,月收入5千以下的人群滲透率也有42% ,我相信到2024年這個數據只會更高。所以咖啡人群真的基本開發完了。這就是中國速度。

但中國的咖啡消耗量很不均衡的。我們喝咖啡的主要人群,除了跟學歷與收入有關,還看圈層。 一個大學生,如果進了工廠打螺絲,而不是進了寫字樓,那他一個月到手有七八千,也寧可喝奶茶,不喝咖啡。

【愛上查美樂】劇照

有時候我們會去一些城市給一些領導講咖啡市場,我會跟他們說,判斷你們城市的咖啡市場好不好做,就看兩個,一看商業地產出租率,二看個人所得稅收入。 如果個稅收不上多少錢,商業地產出租率還很低,你發展咖啡產業,你賣給鬼去。

喜茶真金白銀給Seesaw投了一個億,全部投給零售這一塊,效果不如預期。我們自己的公司從去年年底開始就不再投咖啡品牌計畫了,之前投的,去年前年花了不少錢想要去救,但就像無底洞,投越多,虧越多。後來我們就轉去做供應鏈了,比如投咖啡裏的調味品,玫瑰提取液、人參提取液等等,是做調味咖啡需要的原料,有點像李錦記,你炒盤菜你總得加油鹽醬醋。

說到這裏,可以多說幾句。 中國人特別喜歡調味的咖啡,你看醬香拿鐵都有人喝。前段時間星巴克還做了什麽紅燒肉咖啡。但這些都說明,我們就是喜歡追求各種風味。 瑞幸奠定行業地位,跟它在產品上的創新力有很大關系,那種獨立咖啡館,也都有一些風味特調。現在水果美式也很流行。

我們中國人的口味就是喜歡多樣和變化,不僅是咖啡,整個餐飲行業都是這個特點。 包括我們喜歡的歐包,都是帶餡兒的。老外吃麵包,他是吃「饅頭」,我們吃麵包是吃「包子」,裏邊都得帶餡兒。

【玫瑰的故事】劇照

如今各個地方開始地域性文化開始與咖啡融合。 你去成都喝咖啡,用蓋碗茶的茶杯,旁邊他還真的給你配個烤過的辣椒。上次我去金華,它那邊有梅幹菜拿鐵。另外就是咖啡和茶的融合。這些融合可能絕大部份都不靠譜,但是有可能會跑出一些單品來,現在是一個試錯過程。

最後我想說,我仍然覺得價格戰這個事兒挺沒邏輯的,因為價格戰的最終目的是奪取定價權,但咖啡這個行業你不可能形成一個壟斷市場,餐飲行業沒有一個品牌是能壟斷市場的。 我比較期待價格戰告一段落之後,可能「一鯨落萬物生」的感覺就要出來了。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稽核:小風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