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情緒快要崩掉的時候,是這 7 個小動作穩住了我(做到第二步就會好很多

2024-04-28情感

策劃、撰文 / Alysha

編輯 / KY主創們

朋友最近經歷了新一輪的裁員,他形容自己近期的狀態為 「卡住」

他說:「明明嚷嚷著想拿裁員大禮包已經很久了,但真走了,我發現也沒有像我想象中那麽開心,反而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擁有這麽多時間能幹什麽......

感覺自己好像在一團流沙裏往下陷,就算想往外爬,環顧四周也看不到梯子。

偶爾半夜刷朋友圈的時候,也會覺得很焦慮,感到自己好像被甩下了。就算想做點什麽改變現狀也提不起勁,在這種情緒的惡性迴圈中,我似乎越陷越深。」

聽到這兒,我發現,朋友講述的卡住感,其實剛好對應了心理學裏常聊到的一個概念: 「情緒淹沒」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 用「情緒淹沒」一詞來描述在喚起無助感和威脅感的情況下會出現的壓力激素泛濫,這往往給人帶來被淹沒的體驗,比如突然被裁員或經歷分手等。

而這種生理上的喚醒會使我們難以繼續維護過往的生活系統,不再能理性地看待變化,還會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

對於很多人來說,走出這種困境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其實, 只要透過一些小小的行動和思維上的調整,我們就能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出情緒的流沙。

認知重建

生活裏,分手和裁員等類似情況常常接踵而至,以至於 當我們面對如此困境時,常常會非黑即白地認為:這一切都完蛋了,我的人生不會好起來了。

這正是情緒淹沒最明顯的標誌, 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因情緒變得窄化,失去了過往對於成功經驗的感知,不斷地在情緒的帶動下重溫失敗和被拒絕的畫面。

認知重建,就是要在情緒高度喚起的狀態下,喊停情緒,並且重新構建我們腦內對自我的認知。

具體做法是:當我們發現自己被負面思維困擾時,挑戰這些想法的合理性。

×「我一無是處,因此關系才會結束。」

✔「關系的結束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不應只由我一人承擔責任。」

×「我工作能力差,所以被裁員。」

✔「公司效益不好,裁員只是公司自保的手段,先從薪資高的開始裁。」

當然,有些時候泡在負面的情緒和思維中久了,很難突破錯誤的敘事,而是纏結於「我覺得我就是很差/我真的很難相信我會被裁」的想法中,甚至不斷為之辯護,找出各種證據論證自己的觀點。

但是,不管我們如何自我貶低或是如何想要重新再來,都需要認知到情況已經發生了。

更值得我們做的,是好好問問自己 (建議寫下來)

「繼續堅持這種信念或自言自語對我有多大用處?」

「事情已經這樣了,我還能做點什麽避免下次類似的情況再發生?

現在覺得沒有希望沒關系,但是至少別放棄擁有希望的可能性。 很多時候,人生的容錯率,遠超我們的想象。

從接納情緒開始

讓感受自然流動

剛陷入流沙的時候,情緒是復雜又多樣化的,可能是對工作中不公的憤怒,也可能是對戀人對自己態度變得平淡的委屈,我們可能試圖吞咽這些情緒,並裝作對它視而不見,卻反而因此陷入情緒的陷阱。

這一困境的解藥,其實是「接納和允許」,即不帶評判地觀察自己當下的狀態。

我的身體有什麽感受?

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麽?

我聯想到了什麽畫面嗎?

是什麽令我產生這種感受?

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可以寫下來,並且 註意盡量不帶偏見地、客觀地去觀察自己,不急著評判,只是待在遠一點的地方和情緒感受共存。

當我們真正接受了這些情緒的存在,允許自己去體驗它們,它們反而會自然減弱、逐漸平復。這是因為, 情緒本身是具有流動性的。 當我們讓自己的情緒流動起來,就會慢慢從之前被情緒纏結的狀態中走出來。

制作一個「確定性行動清單」

找回我們的生活節奏

當我們面對了真實的情緒感受,進入到了新的生活狀態中,比如不再每日打卡上班,或家裏只剩下自己的生活痕跡;這些突然的改變往往帶來喪失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些什麽。

我們可能會止不住發呆,躺在床上一下又一下地滑動手機,但就是沒辦法回歸到規律、有節奏的生活狀態, 要想走出這種狀態,不能依賴宏大或長遠的目標,而取決於一個個微小的、即時能做的目標。

寫下能讓你感受到掌控力的小事 (比如,洗掉堆了很久的衣服並曬幹、扔掉不要的東西、擦掉房間裏的灰、做一頓飯、買一束鮮花並裝到花瓶裏) 。然後, 把這個清單貼在家裏顯眼的地方,當你再次感到焦慮不安時,不用思考,立刻去做1-2件寫在清單上的事情。

找人說說話,可以是

面對面,也可以透過電話或視訊

心理學家Brené Brown認為, 真實的人際連線是發展有意義關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當我們帶著真實的自我出現時,才能真正地與他人建立聯系,並體驗到真實的愛、親密和歸屬——這是馬斯洛層次理論中最重要的需求。

此外,在真實的人際連線中,我們會經歷多種情緒表達,大腦會釋放多巴胺和內啡肽——這是「感覺良好」的神經傳導物質,而且 他人的在場和關系中的真實互動會讓我們體驗到一種「被托住」的感覺,尋求重要他人的支持和陪伴對走出情緒陰霾很有幫助。

增加戶外時間,

多多延展和活動身體

精神科醫生提到,現役運動員很少抑郁,現役運動員在密集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透過身體活動達到心理的高度集中,這種狀態限制了過度內省和消極幻想的空間。

這剛好印證了認知心理學中 「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論的觀點,人類的認知過程不僅僅是大腦活動的結果,也深深植根於其身體經驗中。

也就是說,情緒和身體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情緒的低落會讓我們抗拒運動、變得懶惰和拖延; 相應地,如果我們能主動增加戶外時間,哪怕只是拉伸拉伸身體,散散步,也能夠透過血清素的釋放,從身體出發,反向提升並改善我們的情緒狀態。

越是自我懷疑,

越需要更多的自我關懷

還有些時候,當我們經歷負面事件,會忍不住自我懷疑和批判,不斷在大腦回放自己做得不夠好的片刻, 一遍遍地想「如果我當時做得更好,也許 ta 就不會離開/我就不會經歷裁員」。

這種懷疑的迴圈多了之後,內心會充斥對自己的厭惡,覺得自己是個不配得到愛的人,是個沒有價值的人等。但正是在這些時刻,我們更需要關懷自己,而不是貶低自己。

心理學家菲爾德說,在情緒高漲的時刻,意識到內心的自我對話非常重要。 因為內在的批評聲音往往會協同外界的不友善加劇我們的痛苦,而自我關懷則是在心裏點亮一盞燈, 告訴自己「我知道我已經很努力在面對生活了,但這真的很難,我辛苦了」。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又開始自我苛責,一定要腦海內大聲說「stop」,並問問自己,「這些話我會對朋友、家人或者小貓小狗說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麽這些話我們也不應該對自己說。

不過,我也觀察到,有些人已經很努力這樣去做了,但情況卻還是沒有轉好,這或許會讓 ta 們很困惑、甚至不想再繼續。

可我們也需要意識到, 人生的困境總是很大的,要想突破它,或許不會很快, 很難一次性就解決掉它,偶有反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時,我們也可以透過下面兩個小方法,來穩住我們的狀態~

如果情緒反復來襲,

這兩個小技巧能幫我們穩住它

1. 記錄並命名我們的情緒。

對抗大腦營造的「我不會好起來了,我的心情糟透了」的全否定假設, 用行事曆或軟體記錄下我們每天的情緒。

每兩周或月底時,定期盤點 ,我們會很直觀地看到原來生活中,我們還是 有開心的時刻,而不是永遠困在名為抑郁情緒的籠子裏。

蘋果使用者 可用內建「健康」軟體,具體操作請滑動下圖檢視:

左右滑動檢視,點選放大保存。

安卓使用者 則可以自行搜尋下載相應的情緒日記等app,如下圖所示。

愛手寫使用者 ,也可以直接在行事曆或日程本上用不同的色彩,每天記錄心情,比如藍色系代表消極情緒,黃綠色系代表積極情緒等。

2. 盒式呼吸法則,迅速降溫我們的情緒。

吸氣 4 秒,屏住呼吸 4 秒,然後呼氣 4 秒。 臨床心理學家Goldman指出,呼吸會影響心率、血壓和神經系統,而這些都會影響身體的焦慮和壓力程度。

「盒式呼吸法」可以降低我們因為焦慮不安而分心或走神的情況,並在壓力來臨時減緩身體的運作速度。

在最後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人們能夠多多啟用情緒調節的大腦區域,ta 們就越能適應消極的狀況,而不會讓它影響到自己 (Bo et al., 2024) 越多從困境中爬起的經驗,我們越能直面生活,並且更好地擁抱生活。

其實在現實生活裏,也不只有失戀和裁員才會讓人陷入情緒的流沙中, 其他各種層出不窮的困難,也可能令我們卷入情緒困境,此時,提前備好一個屬於自己的「情緒急救箱」就變得異常重要。

畢竟,它能讓我們在下一次陷入到情緒流沙之中時,不慌不忙地直面困境~

建議現在就收藏起來,需要時及時檢視及時使用!也歡迎你 轉發 出去,讓每個受困於情緒的人都能夠給自己松綁。

今日互動

當你情緒低落不開心的時候,都會做些什麽?

來評論區分享一個你的「情緒安撫工具」吧~

References:

Bo, K., Kraynak, T. E., Kwon, M., Sun, M., Gianaros, P. J., & Wager, T. D. (2024). A systems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using Bayes factors to deconstruct the brain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 1-13.

Shapiro, L. (2019). Embodied cognition . Routledge.

本文關鍵詞:情緒工具箱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走出情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