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中國式難題:「不成家,非必要不獨居」

2024-04-16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在一個家庭裏,家庭成員會形成互補的關系,一方在某方面能力較強,則另一方在這方面的能力較弱。對於需要磨煉自理能力的青年人來說,搬出家門自己住,既是自立的標誌,本身也是磨煉。



文|劉暢 覃思

辰雨最早打算搬出來住,源於中學時代一個最樸素的想法——打遊戲實在不方便。那時父母嚴格控制他的作息,他只有趁著晚飯後父母出門遛彎,火速打幾盤遊戲。但他始終與父母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又沒有結婚,他遇到中國式難題,「不成家,非必要不獨居」。 但見到同學從小時候和父母住,無縫銜接到結婚後和媳婦住,他還是毅然決然堅持自己住。

雖然住在合租房裏的一個單人間,也算是自己住,他還是選擇了最為徹底的獨居。 從那時起,「雖然……但是……」的句式,就成了他和他身邊獨居的人內心最常見的寫照。比如,「雖然總擔心出門沒拿鑰匙,把自己鎖在門外,但是還是一個人清靜」;比如,「雖然出差回來,剩的飯菜餿了,養的花枯了,但是還是一個人省事」;比如,辰雨會發現「雖然租房、買房都貴,雖然父母做的飯菜很可口,雖然沒有了父母的約束,抑制住打一整天遊戲的沖動很累,但是還是一個人能想幾點起床都可以,還是給自己做一頓飯更有成就感,還是只有一個人生活過,這座城市才不屬於父母,而只屬於自己」。

【獨活女子的推薦】劇照

「但是」的部份永遠是重心,那自然也有心理基礎。「一個人自我的形成,需要自身內心的分化和自我與他人的分化。」北京安定醫院心理治療師賀瓊介紹,一個人不到三歲開始有自我意識,從十二三歲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就開始飛升,表現為與父母意見不一致,有私密意識,包括手機設定密碼,日記不讓看,要求有自己的房間等,那已經是自我管理,與父母、他人劃定邊界的表現。自身與他人分化,在這個「圍起來」的自我空間之內,探索興趣愛好、尋找社交夥伴和獨處,形成「我有能力創造我想要的生活」的自我效能感。

沿著這個軌跡,一個孩子終會選擇離開父母,長成一個獨立的成年人。那股沖勁,總的來說就像是「若為自由故,一切皆可拋」。說得再具體些,就是美國社會學家艾瑞克·凱瑞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的總結, 在當代社會,獨居被當作一種在人生發展尤其是職業發展上的投資,「獨居生活有助於人們追尋神聖的現代價值——個人的自由、對自身權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實作。獨居生活使人們可以在適宜的時間,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過,就像單純為自由就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有限,為獨居而獨居也並非評判一個人獨立的基準,獨立只意味著自我管理,獨居是把自我管理推向了極致。 即便一個人仍與父母住在一起,如果他扮演的是照顧父母的角色,或是與父母相互扶持的角色,也不能認為這個人就不獨立。

【我在他鄉挺好的】劇照

而分辨獨居與獨立的關系不是文字遊戲。因為獨立就意味著接受「雖然」的那部份挑戰,一個人要承擔家務、抵制誘惑、規劃時間,可是與父母同住的生活中,這些挑戰很難出現。而如果沒有這些挑戰,辰雨在身邊就能看到反例,他有30多歲的朋友,已經結婚生子,卻仍沒有自控能力,整日沈迷於遊戲無法自拔。

這些能力的缺失,往往源於家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甚至18歲前後時仍然不願放手。因為在一個家庭裏,家庭成員會形成互補的關系。當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始終由父母規劃和負責,孩子很難也不願形成自理能力。賀瓊接到過不少類似的心理咨詢,一位母親說她的孩子即將出國留學,她非常困擾孩子在國外該如何與人交往。賀瓊發現,孩子出國申請文書、租房甚至聯系老師,都是這位母親代勞的。細問之下得知,甚至孩子在初中時還不會系鞋帶,之後幹脆就穿帶魔術貼的鞋。遇到這類咨詢,她先問母親「你想過沒有,要這樣代勞到孩子多少歲」,又告訴孩子,到了該父母退居二線的時候,然後讓家長和孩子在家庭治療中討論,孩子哪些事需自己負責,哪些事可以求助父母。

「正常的親子關系應該是,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主動向後退,鼓勵孩子多做,像是給孩子畫一個‘哪些事可以自己做’的圓,不斷鼓勵孩子把圓越擴越大。」 賀瓊介紹,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角色應該越來越像一個「腳手架」,他知道可以暫時依靠一下,同時知道幫助是有期限的,自己要在一定時間內學會所需的生活技能。

「一個很好的辦法是父母假裝‘無能’。因為一個人在教別人的時候,不但能展現自信,還能鞏固自己的能力。我見過一個上小學的孩子給媽媽做蛋糕,爸爸在旁邊打下手。做蛋糕的過程中,爸爸沒有過多引導和教育而是很虛心地說兒子的蛋糕做得更快,讓兒子教他怎麽做。」

【家有兒女】劇照

一旦當孩子的依賴成為慣性,家長將會從不願放手,變得痛苦不堪。賀瓊記得另有一個初三孩子的家長來咨詢,訴苦她管不了她的孩子,孩子「擺爛」,不換衣服、不扔垃圾,如果父母不給他收拾,他就把臟衣服堆得客廳裏到處都是。後來父母只能組成聯盟,孩子不洗衣服,就不給他零花錢,想逼迫他沒錢買衣服,只能自己洗,但孩子一直僵持,屋子裏臭不可聞。賀瓊發現,這是具有自主意識的孩子與父母展開了家庭權力的爭奪, 孩子的「擺爛」主要是在反抗父母過度幹涉自己的生活。 經過家庭治療後,一家人達成共識,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不能破壞公共區域,臟衣服不能扔在客廳,只能放在自己的房間裏。以此開始,重新角力。一個月後,孩子不堪臥室的臭味,自己開始洗衣服,收拾房間。

(本文選自【三聯生活周刊】2024年第11期。辰雨為化名,參考書目:艾瑞克·凱瑞南伯格著,沈開喜譯,【單身社會】,上海文藝出版社)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小風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