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漢聲】創辦人黃永松去世:那個給「中國結」命名的人,走了

2024-03-05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先生3月4日淩晨4時30分辭世,享年81歲。 黃永松先生長年投入民間文化采集與田野調查,編辦雜誌五十余年,以影像為民俗藝術留下系統性的珍貴記錄。

本刊曾於2008年第7期發表過【黃永松與〈漢聲〉的故事】,今日我們重發此文,以表紀念。



文 | 王墨馥

完全出於興趣

1967年從美術專業畢業的黃永松,剛開始做一些紀錄片的拍攝。有一次接觸到京劇題材,「為了把要拍攝的東西弄懂」,黃永松找到了當時在台北的一個戲團。「比如我了解到,京劇裏踢腿是要踢矮不踢高的,這樣腿就要有一個反向的彎度。劇裏二郎神是三只眼的,額頭上第三只眼睛要放在鞋尖上,然後踢腿把腳擡到額頭的高度,將眼睛貼上去。」 這之後,黃永松看戲就會孜孜探求,「就像我們喝茶、聽古琴,精神會有共鳴,那是在我們的血液中流淌的」。

這時,從國外回台灣的吳美雲偶然看到黃永松拍的紀錄片,非常欣賞。 她回國就想辦一份能讓外國人看的中國報紙雜誌,讓他們了解東方生活,而她正好缺個美編。「那時候有句話:你要害你的朋友就讓他去辦雜誌,因為都虧本,賠得血本無歸。我們兩個傻乎乎的,我是學美術的不懂行,她不了解國內情況,但這樣我們沒包袱,更灑脫。」於是1971年1月,英文版的【Echo】(回聲)開始制作,雜誌定位就是從點點滴滴搞清楚那些曾打動過黃永松的民間傳統文化。「我們註冊的是雙月刊,但是有時候選題豐富,我們也可以改為一個月出一期。」而最初找選題的方法是,「聽說哪裏有有意思的民間工藝,我們就跑過去,邊去查這項工藝的歷史資料,邊實地踏訪。沒有條理,全憑興趣,後來才慢慢整理出5種10類56項的體系」。

黃永松

中文版【漢聲】的第3和第4期,合起來做「童玩」專輯,集中去追尋小時候常玩的玩具,將工藝整理出來。結果,「那兩期反響最大,因為童玩代表了人之初,人人都有童年」。雜誌出版後,又將所有制作的童玩集中在一起,開了一個展覽會,「來的人太多,當時我都擔心二樓會不會塌掉」。 「這時我意識到我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民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有很多是社會大眾需要但是欠缺的,輕輕呼喚就蜂擁而來。」

追蹤惠山泥人8年

【漢聲】的每一個專題,都是潛心深入一個民間工藝的長時間的過程,由此才能做到對該項工藝的研究特別專業與權威。黃永松以惠山泥人的專題為例,向記者講述了整個艱苦的過程。

他第一次接觸捏塑藝術是在台灣。有一次他去北部基隆,見到一個老先生,「後來才知道他是從山東到台灣的外省人」。老先生背著一個小箱子,走到巷子裏,拿出折疊椅坐下。小箱子撐起來,就變成一個小台子,插上好多樹枝和竹棒,「這位老先生是捏面人的」。

惠山泥人「大阿福」

「這老兄他捏得真好,捏關羽啊孫悟空啊這些大家熟悉的人物,賣給孩子。捏面人台灣也有,但台灣人捏的多是花朵、小雞這樣的花樣,捏人物也比較簡單。 這老先生捏的歷史人物非常傳神,帶孩子去買泥人的老人看到老先生捏的關公,就會給孩子講歷史故事,講中國人的忠孝結義,我很感動,因為這就代替了非常好的文化課程。 於是我就把面人泥人也列到我們的體系下,我跟蹤捏面人的老先生,將面人和泥人也收進了童玩。從他那裏進入了惠山泥人的世界。」

黃永松後來到了大陸,追蹤到無錫的惠山鎮惠山浜。 惠山浜是大運河支流,它的一條分支盡頭叫下河塘,河岸上遍植香樟,品質最好的黑泥就出產在這裏。因為惠山景觀迷人,很多名人墓葬於此,在惠山街上建有祠堂,有錢人要請人看守宗祠。每年秋末冬初的農閑辰光,莊戶都要搖船入運河,到下河塘給住家送禮,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附帶送給看管人一份薄禮。舊時重禮節,看管人要回禮,祠堂裏的東西是主家的不能拿,於是就把自己平時捏的泥玩具作答。泥玩具是祠堂看管人平時無事,就地取材,就挖些黑泥捏成的。換到泥玩的莊戶、船民並不急於回家,而是沿運河或上或下,沿途再以這些泥玩換些錢物,再搖船回家準備過年。如此年年復年年,惠山泥人的名氣就遠播四方。

黃永松在北京的工作室

黃永松說,惠山的泥人剛開始也就靠捏塑泥玩換零錢,後來形成了規模,建了作坊,「手捏戲文」這種「細貨」才出現。 據不少藝師回憶,自己的師傅都是「戲迷」,他們凡知道哪個草台班子要到附近碼頭演出,一定是每場必到。白天看演出,晚上在家把自己最中意的某個場面動作或亮相捏塑出來,第二天還會把作品帶到戲場,給演員自己看看。

黃永松第一次看到惠山泥人的實物,是在到大陸之後在張道一老師家。 黃永松說他第一次看到細貨就非常驚訝,「像我們看過戲的人,就會覺得它為什麽會那麽傳神。比如霸王別姬,項羽是要開臉的,整個泥人比拇指還要小,臉只有指肚子那麽大,卻開得磅礴大氣。本來項羽的臉譜就是霸王,而他的神態,手腳擺得特別好。跟他相對的虞姬是很悲戚的,二者動態一陰一陽,那麽和諧而又有強烈的對照」。

為發掘這項民間工藝的魅力,1995年,【漢聲】專與南京東南大學藝術學系合作創立了「中國民間藝術研究所」,第一項工作便是對惠山泥人考察、整理和傳授。 黃永松選擇了研究惠山泥人的專家張道一來專門負責這個計畫。1952年張道一大學畢業,分配到華東藝術專科學校當教師,藝術專科學校在無錫,使他喜歡上了惠山泥人。當時,惠山幾乎家家都在做泥人和賣泥人,主要是模印的粗貨,手捏戲文已經瀕臨絕跡,唯一會手捏戲文的只有蔣子賢一個人。

蔣子賢當時因為做過保長而且吸食鴉片,被關在監獄裏,張道一幫助蔣子賢出獄,蔣子賢的搭檔是陳毓秀,陳毓秀負責彩繪,他的開相在惠山泥人行業中首屈一指。後來蔣子賢開始收徒,徒弟中就包括喻湘漣,喻湘漣的搭檔王南仙則師從陳毓秀,後來王南仙彩繪,喻湘漣捏泥,兩人合作將近40年,「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怎樣做泥人,先輩沒有留下文字記載。」喻湘漣說。 她的外祖父告訴她,有的是幾輩師傅傳下來的,有的是空講出來,哪項好就做哪項。技藝到喻湘漣和王南仙這裏,自成了一套手法程式,「就像戲劇各流派有能自成一家的藝術標準一樣,惠山泥人也有」。黃永松告訴記者,惠山手捏戲文不是追求舞台形象的酷似,而是要求達意。黃永松認為,惠山泥人表現的是東方造型藝術,「是可以用來把玩的,把玩是大欣賞,眼耳鼻舌身意都要到。

在先期與喻湘漣和王南仙的接觸、準備後,黃永松和他的同事專程於1998年10月份住到惠山鎮,深入到喻湘漣家裏,連續11天采訪,細致記錄了惠山泥人的制作全過程。

「我們拍攝喻湘漣制作的每一個程式,一共拍攝了3200多道工序,記錄了24種代表性泥人的制作過程。」黃永松說。雕刻是減法,塑是加減法,捏則是加減乘除混合法。手捏戲文是從腳開始捏起,「從下到上,由裏到外;分段組合,一氣呵成,最後才是‘扳架勢’」。

喻湘漣

他舉例說喻湘漣捏【下山】這出戲,先將小和尚和尼姑分別捏好,再將小尼姑放在小和尚背上,把小和尚兩只長袖一扭,雙袖往後一甩,就很貼切地托住了背上的小尼姑。然後將笑嘻嘻的小和尚的頭「扳」歪,讓他的眼睛正好瞅著小尼姑,「扳」是手捏的獨特特點。

「與喻湘漣深入反復切磋,親眼研究了她的全過程後,我們才歸納整理出‘捏塑十八法’:印、捋、搓、捺、摘、推、捏、包、拉、扳、剪、挑、鑲、、拍、滾、撚、戳。王 南仙則幫我們歸納出‘彩繪七法’和‘生旦凈醜開相’,成為這項民間工藝最詳盡的記錄。」這樣的工作結果集納成【惠山泥人】這套書,共三冊,成為即將從我們身邊消失的一種文化的細致記錄。「這是向老藝人致敬,我們更希望能將這手藝留住。」

黃永松說,就惠山泥人這個專題而言,從策劃到最後完成歷時8年。「但整件事是快樂的,過程中也有苦,但更多是甘苦並存。我們的方法是邊學邊做,有長進就是學到東西了。這麽多年就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了,參照一句話就是:甘願做,歡喜受。」

肚腹與精神

黃永松喝了一口茶,隨手拿來一張紙,在左邊寫了一個西,右邊寫了一個東,將兩者連線起來,在中間點了一個點, 「英文版的【回聲】是要平衡東西文化交流」;他又在上方寫了「傳統」,在下方寫了「現代」,又將這兩項也指向中間的那一點,「中文版【漢聲】則屬‘銜接古今’的時間縱座標」。

「小時候過年要貼對聯,家人要做年糕,台灣人是從各個省過去的,年糕也多種多樣。」在黃永松記憶中,傳統和現代文化還是有銜接的,「現在如果穿個棉袍出現在公眾場合會覺得別扭,以前不是的,你要穿著媽媽做的或者奶奶做的棉袍去拜年才能拿到壓歲錢。」 黃永松回憶,他有一位老師跟他這樣說在現在與傳統之間所要做的工作:「你要做一個肚腹,傳統就像頭顱,現代就像雙腳,現在最尷尬的是頭腳分離,因為雙腳拼命地往前走,是斷裂的,身首異處。」黃永松認為,在現代生活中跑得越快,越要有一個豐富到足以支持跑步的肚子。

【城南舊事】劇照

「將傳統與現代銜接,並不是要社會對傳統的工藝直接回饋多少,而是要給它一個可能復活的環境。」 1997年秋天,黃永松去福州的蒼南縣宜山鎮,那裏還殘存一種史料中記載失傳千年的土布夾染技術,叫夾纈——用兩塊板將布緊緊夾住,放入染缸上色,被夾緊的部份就會是白色的摶,藍白相間,染出一種漂亮的色調。在彌漫著藍靛顏色和氣味的作坊裏,他們見到老藝人陳康算,老藝人演示了整套工藝,采訪結束後說,「你們走之後,我就準備把缸打掉了,做了也沒用,賣不出去」。

黃永松說他當時心涼了半截——好不容易找到失傳了千年的工藝,剛剛記錄下來卻就要真的消失了,「我們當即就訂了1000條夾纈,以能夠維持他一年生活的量,這樣就能保證他再幹一年」。【夾纈】這一冊編成後,黃永松在卷首記下了這個故事,結果1000條夾纈土布很快訂購一空,還有人去探詢這門工藝,這個村也就成了一個旅遊景點,第二家、第三家夾纈店開了起來。 黃永松說,「但大家用觀光的、獵奇的,甚至於歷史資料的角度去看它,那這布還怎麽用啊?只有使用才能長存」。

【漢聲】現在在北京有工作室,工作室並不大,是住宅改的辦公室,墻上掛滿民間手工藝品。 這裏有一個跟著黃永松忙碌的十幾個人的團隊,「他們喜歡跟著我學,每一本書我都會親自操作,教他們一些東西」。已經有很多人在【漢聲】工作過,經過民間工藝的熏陶後,成為出版界的文化人。黃永松拿著一本前100期的目錄合集,「封面上是所有在這個團隊中工作過的人名」。這些人共同出版了140多期【漢聲】雜誌,這本雜誌的可貴在於一個一個專題深入民間工藝,日積月累,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最權威的一個全記錄。

「我們沒有拉廣告,那是我最不擅長的,所以我們的雜誌一直在賠錢。而且做了一段後,我有時候有失望,發現沒有給大家帶來文化的提升。台灣有很多暴發戶,他們吃一頓飯就能買我一年的書也不來買;這些書本來是給大人看的,但他們沒有時間看。於是,我們就發展另一個年齡層,做少兒出版物,覺得要早一點給孩子文化背景。」沒想到這些少兒圖書倒是賣得非常好,反而保證了雜誌的營運。

「沒有中國人參與的世界文化是不完整的世界文化。」黃永松說。 【漢聲】整理出版了「中國結」的制作方法,德國的一家出版社買了版權去出版,請黃永松去幫忙看版。在中文版的封底有一個小資料,講在哪裏能買到制作材料,德文版沒加上,因為「德國的每一個鄉鎮都有一條街是手工藝美術材料店,在那裏就能買到所有東西」。

【活著】劇照

黃永松說,德國專家的這幾句話讓他震驚,「今天我們都習慣了替人家代工,做零件配件,賺幾個工錢。只知道拿錢,不知道做的是什麽,是盲目動手,沒有動腦筋,更不需要用心。所以我們取得的只是微薄的代工費,組裝起精密的東西是別人的,行銷全世界、賺大錢的也是別人,而將汙染都留在我們這裏」。他說,他是越來越覺得工藝對於一個國家的意義,「手工技術好,手工業才好;手工業好,輕工業才好;輕工業好,才能進一步發展重工業和精密工業。手工藝是源頭的工藝,我們這個民族過去正是靠著工藝,才成為了一個讓全世界敬仰的大國」。

於是,黃永松在編雜誌之余,正在推動手工藝的重新啟蒙。 最近在寧波附近,他開始打造一個「天工之城」,計劃在這裏將小手工作坊集中起來,變成一個「手工作坊超市」。遊客在這裏自己動手做工藝品,也可以看老師傅做傳統工藝。「像夾纈就可以批次生產,工藝不繁瑣,但是我們提供設計師,將傳統的手工藝品加入設計元素,比如怎麽將最具代表性的‘百子圖’做成被面才可以符合現代的使用標準,這才是傳統藝術與民族精神延續下去的關鍵。」

【漢聲】近40年

1971年1月,【漢聲】正式出版第1期英文版的雜誌,叫【Echo】(回聲),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 第1期先做了【媽祖的信仰】和【京劇的訓練】,第2期又做了皮影戲,接著又做吹糖人、刺繡和風箏。英文版一共出版了40多期,全部從台灣取材。

到了70年代末,擔心傳統文化逐漸被遺忘了,【漢聲】從英文版改成中文版,1978年1月,中文版【漢聲】的第1期發行,是一本【中國攝影專集】。第2期做的是【馬】,因為騎術是體現古代國勢強弱的標準,而且1978年正好是馬年。然後又用兩期【童玩】記錄了每個人都難以忘懷的童年生活,【中國人造形專集】則從人類學角度介紹中國人的容顏和身體構造。

黃永松在他的實踐中將民俗分為5大種:民間文化、民間信仰、民間生活、民間文學和民間藝術。民間生活下又分為6類:生活習慣、醫療健康、社會制度、傳統科技、史地風物和自然生態,加上其他4種所對應的類,共為10類,然後再向下細化成56個項。 黃永松後來發現,他們找尋到的每個民俗都可歸到這5種10類56項的大體系中,於是建立了一個「傳統民間文化基因庫」。

【離婚】劇照

【漢聲】中文版從第19期起,真正開始構成這樣的系列,20多年已經整理出版的重大專題,除【惠山泥人】,另有:【老北京的四合院】【摩梭人的阿註婚】【淮陽泥泥狗】【五台山騾馬大會】【西北高原的花兒】【曹雪芹風箏譜】【鄂溫克獵民】【膠東面花】【貴州蠟花】【手繪四川民居】【四川倒糖餅兒】【夾江造紙】【中國門神】【吉祥百圖】【福建土樓】【戲出年畫】【陜西東路華縣皮影】【手打中國結】和【陜北剪紙】等。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 初初 / 稽核:同同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