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唐登華老師的課,講到一個主題——分化。關於「分化」的概念,心理學家馬勒的觀點是:兒童發展有兩個同時進行的路徑「個體化」與「分離」,即「分化」。
成長,意味著分離。「漸行漸遠」無需傷懷。沒有哪一只鳥兒是站在其他鳥兒身上學會高飛的。若兒童始終與父母,特別是與母親保持「粘連」沒有分化,也便無法實作「個體化」。這樣的孩童長大後在面對自己時容易情緒化、失去自我控制。面對他人時,會猶如討好母親般,討好他人而容易失去自我。也會像反叛母親的控制一樣,去反叛他人。這種反叛,並不是他的「個體獨立」,也是一種對他人的過度「依賴」,他依賴對他人的反對來證明自己。
剛出生的寶寶,雖然與母體分離,但意識與母親是不分離的,「媽媽就是我」,月子裏的寶寶需要人每天抱著她,他閉上眼睛整日酣睡感覺就像在母體中一般。這是屬於人的完全「未分化」的狀態。這個階段,生活上是孩子離不開父母,但情緒上是父母離不開孩子。若在月子裏分開,孩子不會有焦慮,但是母親會。
接下來進入「共生」階段,猶如蛋殼破裂,孩子學會了爬行、行走,他嘗試去探索母體以外的世界。他嘗試著透過分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與母親的關系不再是完全融合的。這個階段,母親要在滿足嬰兒需要的同時,學會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當他跑開的時候,不要 一定把他抱回來。當他摔倒時,最好的幫助是讓他學會自己爬起來。 讓 他獨自 去 探索世界、與人交往、讓他犯錯 、摔倒、站起來,讓他受到獎賞也承受失敗 。 低分化的母親,往往會培養出低分化的孩子。代際遺傳,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 。
「分化」過程中,孩子還是會需要時不時回到母親身邊,找不到媽媽會緊張害怕。他們對外界的「探索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如手機電量耗盡,需要回到媽媽身邊「充電」。充上電了,就有安全感。來自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句鼓勵都是一種充電,且是一種超級「快充」。充滿電之後,他們會繼續去探索外界。這個階段,父母要鼓勵孩子去完成「分化」,也接受他們對自己態度的反復無常。讓他進一步獨立,鼓勵他探索。也有母親過於謹慎溺愛,把孩子緊緊抓牢,怕孩子受到傷害,從而錯失孩子探索世界、與人交際的鍛煉機會。
在馬勒的觀點中,三歲之前是非常重要的「分化」建立的時期。三歲之後逐步分化,最終形成獨立個體。但也有一些孩子始終未得到與母親的良好分化,從而成為「媽寶男」、「媽寶女」、「巨嬰」。
「低分化」的壞處是什麽?面對自己的時候,容易情緒化,被自己的情緒控制。面對他人的時候,容易在人際關系過度「粘合」。在親密關系中會產生對對方的控制心態。如果一個人以喪失自己為前提條件來愛你,你千萬別覺得開心。「有那麽一個不顧一切狂熱地愛著自己的人,是幸福的。」這種幸福是錯覺,是被愛情的新鮮感沖昏了頭腦。在愛中,他若以失去自我為代價,你也終將用失去自我來補償。早晚有一天,你會對這種控制型的令人窒息的愛感到痛苦。人在寬松的氛圍中,身心才能得以舒展。你愛寬松,絕不愛被控制。
相對應的,分化良好的人在面對自我時,容易保持思想和情緒的平衡。他了解自己的情緒,但不被情緒完全控制。他面對他人時,也不會完全被別人的情緒控制。在人際關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選擇,有清晰的自我感。知道自己是什麽樣的?能在他人的言語、觀念、評價和真實的自己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梁。從而在面對自己與他人時均能保持良好狀態。
這篇文章算不上是我的個人作品,僅是我的心理學課堂筆記吧。我把這些筆記寫下來分享與您。哪怕只有一位媽媽讀到了,且嘗試著改變對孩子的「控制」,我也覺得有意義。母愛,是永遠歌頌不完的。但任何一種愛,如果過度給予,也將帶來傷害。愛,沒錯,但「過猶不及」,「愛過了頭」與「愛得不夠」相比,前者傷害更大,且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