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優秀的孩子,從來「不聽話」

2024-05-30情感

最近,同事吐槽:

我家女兒越來越不聽話了! 我說東,她就往西。

最近不是下雨天嘛,我不讓她穿裙子上學,她就哭鬧。

好不容易威逼利誘讓她去學校了,上課也不認真聽講,數學老師都跟我反映好幾次了!

我問:「你是不是經常跟你孩子講道理?」

她楞了一下,道:「工作原因,我比較少跟她說,但是家婆會經常批評她,她也是有些鬧情緒的。」

其實心理學中,有一個「超限效應」。

它說:刺激越多,刺激過強,其作用有時候是適得其反。

當父母在教育子女時,越是愛嘮叨、越是愛評價,孩子就越會習得性無助,因而也就越無法集中做好該做的事情。

優秀的孩子,往往沒有那麽聽父母的話。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雙懂得閉嘴的父母。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 「你在哪一個時刻最反感父母?

有一個高贊的回復是:

「父母絮絮叨叨嘮叨個沒完沒了的時候。」

他說: 「回想自己成長的一路,很多的坎坷或多或少是因父母的嘮叨、指指點點造成的。

8歲學遊泳,別的孩子在教練的指導下專註地練習。

可他不同,媽媽亦步亦趨跟在教練與自己身邊,「一定要小心,不然就會嗆水」。

這11個字就像是魔咒,讓他根本不敢下水,所以至今他還是一個旱鴨子。

12歲參加主持人大賽,本來有指導老師加持,他已經將內容記得差不多了。

可是,他的父親在後台卻時不時地叮囑「千萬不要緊張,別忘詞,別害怕……」

使得他莫名心生一股緊張感,在這場比賽中表現得一塌糊塗。

18歲高考,父母偏要來陪考,兩人不是說答題該這樣填,就是爭做題應當按照那個順序,把他的心態搞得很差勁,大考考得還不如周考。

最愚蠢的父母,是希望自己的話被子女奉為圭臬。

殊不知他們的嘮叨,往往帶著太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觀臆斷,不是指責的多、批評的多,就是抱怨的多、指點的多。

這樣的話語,孩子不愛聽,會感覺厭煩,甚至還會喪失再與父母交流的欲望。

過量的言語資訊,會讓孩子不堪重負,會導致他們在面對選擇、面對決策時束手無策。

因此,聰明的孩子會對接收的資訊進行自動篩選,進而防止資訊過量影響自己的心情、決策與成長。

刷微博時,看到過一個視訊:

女孩正在看書,她的媽媽問:「寶寶,你長大後會不會對媽媽好?」

女孩頭也不擡地說:「會的。」

媽媽又問:「如果你老公不讓你對媽媽好,怎麽辦?」

女孩順口答:「我不聽他的。」

媽媽追問:「那要是你不聽他的,他不跟你過了,咋整?」

女孩道:「不過就不過,有什麽大不了?」

媽媽還問:「那你到時候還會愛媽媽嗎?」

女孩煩了,擡頭:

我愛你。 我在看書,媽媽你就一直在叨叨叨。

我看書看不好,將來就考不好學校,考不好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也就賺不到錢,那時候別說對你好,我對自己好都做不好。

媽媽你滿意了嗎?你能不能話少一點?

教育家蒙台梭利說過:

「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的專註力是被父母破壞的。

無論是孩子在玩耍、還是在做作業時,父母做到安安靜靜的,不出聲、不打擾、不糾錯,也許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我在長沙從事學校文化研究工作時,名校校長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們學校的一名得意門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這個學生不僅性格開朗外向,還在物理競賽、數學競賽和英語演講比賽中都取得過好成績。

家長會上,老師請他的父母分享心得,父母很謙虛,說:

「我們其實沒多做什麽,平時在家就是盡量少說話,尤其是指點他的話。

我們盡可能地做到不幹涉、不打擾。

管住自己的嘴,對孩子而言或許就是最好的托舉。」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想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越來越好,秘訣無非就是6個字:

「少說話,不打擾。」

當你能安靜地守護孩子健康成長,關心他卻不用言語鎮壓他,能默默付出、靜靜傾聽,那麽孩子也就能慢慢成長得更好。

育兒的過程中,「無聲」常常勝「有聲」。

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需要首先做個優秀的父母。

優秀的父母,往往是懂得「閉嘴」的高手。

畢竟,父母嘮叨重復的話語,往往和教育的效果並不成正比,甚至會出現「邊際效用遞減」的情況。

所以,學會閉嘴,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①留出空間,讓孩子摸索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孩子有意識想要自己探索這個世界時,父母請往後退一步,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摸索。

這個過程中,你只需為孩子構築安全的探索環境,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及時地出現,就已經足夠了。

當做父母的不再緊張兮兮、不再千叮嚀萬囑咐時,孩子反倒更願意親近你,更樂於與你分享生活。

②變說為聽,讓孩子成長

兒童心理學專家說過:「教育是三分教,七分聽。」

三分教,意味著教導也好、教誨也罷,都要適量,說教得太多會讓孩子逆反。

七分聽,講究在孩子發聲時看見孩子的成長需求,強調聽孩子分享時明確孩子的興趣愛好,註重在孩子說話時尊重孩子的天賦秉性。

父母做到身份轉化,從「說話人」變為「聽話人」,才是真正有耐心、有格調的父母,才能感受孩子的成長進步。

③引導提問,讓孩子思考

有一個父親的教育方式很特別,他每天跟孩子聊十來二十分鐘,問4個問題,就養出了一個會思考、能言善辯、品學兼優的女兒。

這4個問題是:

今天你在學校有什麽好事發生呢?你有什麽收獲呀?

你覺得自己今天表現得怎樣呀?你有什麽需要爸爸幫忙的嗎?

就是這樣引導式的提問,能讓孩子的價值取向、學習所得、復盤能力以及共情能力得到提升,幫助孩子更好地思考人生的每一步。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

愛,並不是一定要聽父母的話,它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是對生命的完整接納,是讓生命感受到這份接納。

優秀的父母,是允許孩子不聽自己的話的,因為他們知道——

「我的愛,可以是寂靜的。」

優秀的孩子,從不聽父母的話,因為他們懂得——

「真正的強大,是可以無聲勝有聲。」

點亮 【在看】 ,願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少說一點,多觀察、多體諒、多陪伴孩子的成長,讓你的孩子越來越優秀!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作者 | 繼芳翎馨,90後湘南姑娘,寫心繪聲見天下。

主播 | 應猶,公眾號:枕邊經典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