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 讀
全媒體時代,受眾的閱讀方式和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獲取資訊越來越便捷, 隨之而來的是資訊的碎片化、表面化。
因此,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的深度報道價值更加凸顯,深度報道也迎來了難得的機遇。
只有做深、專、精的「慢新聞」才能 使傳統媒體的專業性、獨特性優勢得以發揮。
浙江省湖州市新聞 傳媒中心從增強媒體核心競爭力的角度出發,特別成立深度報道部,透過培養、選用年輕記者,以下「笨」功夫、勤功夫的辦法,探索出了一條市級媒體開展深度報道的新路徑。
把「笨」功夫下在現場之外
追求從1到N的質變
選題策劃、現場采訪、深入調查、構思寫稿、嚴苛編輯、安全刊播……新聞生產的道道工序決定了做新聞是件笨重的事兒。對於深度報道來說,越要往深探究就越要下「笨」功夫。這些「笨」功夫除了做好最基礎最重要的采訪調查,盡可能掌握客觀全面真實有效的資訊外,還要在思路上建立起全域意識、全域意識、共性意識,探究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獲得第33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的報道 【廢棄線桿矗立街頭 誰來「拔刺」?】 ,就是年輕記者肯下「笨」功夫走到現場之外,找到共性問題、層層深入的佳作。
廢棄線桿矗立街頭,誰來「拔刺」?
湖州日報 作者:黨勤
隨著城市發展,道路拓寬,一些廢棄線桿不僅給來往行人和車輛造成了安全隱患,也成為了影響市容市貌的一根根「刺」。連日來,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在中心城區大線場路、田盛街、蓮花莊路、市陌路小區等地,許多廢棄線桿矗立在小區內、街邊、人行道上、綠化帶裏……只見它們上端已經沒有線纜,部份線桿甚至已經傾斜。
市陌二社群及潮音社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轄區內有不少居民常年向社群反映這個問題,社群也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部份能夠辨識權屬的線桿得到了處理,而大量沒有明顯標識的廢棄線桿就被擱置了。對這個「頑疾」,街道、社群也非常頭疼。
在蓮花莊路綠化帶裏就有兩根權屬不清的廢棄線桿,記者專門找到了可能與這兩根線桿有關的單位,包括國網湖州供電公司、中國移動湖州分公司、中國聯通湖州分公司、中國電信湖州分公司、鐵塔湖州分公司、浙江華數湖州分公司等單位,來現場辨認廢棄線桿的權屬問題。
根據2017年12月釋出的【湖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湖州市中心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意見】,要及時處理、拆除廢棄無用線、桿,責任單位為各管養單位。然而,各單位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均表示,現在已經無法辨認這些廢棄線桿是否屬於自己公司,另外也不清楚之前是否使用過這些線桿,所以沒辦法獨立承擔拆除工作。
可能的權屬管養單位都表示無能為力,那這些廢棄線桿該由誰來「拔刺」?記者首先找到了市經濟和資訊化局,詢問他們是否能夠作為通訊營運商的牽頭單位,對廢棄線桿進行相應處置。可該部門的工作人員卻表示,他們並不是這些通訊營運商的行業主管部門。不過,該工作人員為記者提供了一份2021年10月由中共湖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出具的檔,上面明確標註了:管線設定管理,由市建設局牽頭負責全市城鄉管線設定管理工作,建立跨部門協同管理機制……協調推動架空管線清(整)理及其改造入地工作。
隨後,記者又找到了市建設部門。對方表示,雖然他們之前收到了這份檔,但是現階段相關人員編制還沒到位,因此他們對於開展管線清理的工作,也是無能為力。
之後,記者又聯系到了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該部門城管協調處工作人員表示,出於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考慮,針對這些無人認領的廢棄線桿,現階段的處置工作,可以由他們暫時來負責牽頭協調。
【看見】有感
一根根廢棄線桿處理,雖然存在歷史遺留的問題,但這不能成為部門之間「無能為力」的托辭。讓城市更美好、百姓更幸福,不僅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我們為主動擔當的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點贊,希望這種擔當成為一種自覺,也希望其他部門能舉一反三,在更多城市發展的大事小事上不能只想著建,更要想著怎麽管、怎麽管好,真正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不給城市發展「埋刺」。
上下滑動檢視原文
事情的起因來自一個社群居民對門口矗立的廢棄線桿的吐槽。記者在接到反映後立即趕往現場,見到了這根傾斜在人行道上的廢棄電線桿。社群幹部反映想搬離卻找不到歸屬。記者現場察看後,更進一步思考這樣的廢棄線桿在城區有多少?之後,記者把功夫下在「腳底板」上,開始走街串巷尋找這種既影響出行、又影響安全的群眾「眼中刺」。經初步排摸,湖州中心城區就有100多根廢棄線桿。隨後的采訪調查開始往深裏走,為何無人管或不願管,以及無人管和不願管的原因被一一揭開。
報道刊出後引起廣泛關註,推動形成覆蓋湖州全市域的「拔刺」行動,最終歷時半年,拔除25300根廢棄線桿,在浙江省率先實作廢棄線桿全域動態清零。湖州市隨即出台【湖州城鄉架空管線管理規定(試行)】,探索全市線桿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從源頭上杜絕廢棄線桿產生。 至此,一篇深度報道引發了從1到N的質變,「拔刺」行動也兩度登上「浙江宣傳」。
從這篇報道來看,做深度報道就像查案,往往事發現場只是展現表象,留下了問題線索,而最終破案需要從更寬領域、更廣視角去審視這個問題和現象。這就需要記者在采訪調查時不僅要去現場, 更要想方設法走到「現場之外」,去發現共性問題和不易察覺或掩蓋在表象下的事實,從而起到以小見大、以點促面的效果,實作量變到質變的推動。
把「笨」功夫下在緊追不放
構建從始到終的閉環
深度報道是一種系統反映重大新聞事件和社會問題,揭示其本質,追蹤和探索其發展趨向的報道方式。記者在實踐過程中,不僅要采訪調查挖掘出客觀事實,更要立足於接下去 「會如何」和「怎麽辦」 ,助推實際問題解決,更好地發揮新聞推動進步的積極作用。
筆者所在的深度報道部針對任何一個深度選題,尤其是輿論監督類報道,從刊播機制上架構起了「現場」「行動」「追蹤」層層遞進的報道形式,努力構建從始到終的報道閉環。這樣的做法, 一是報道更好看,新聞有頭有尾;二是作用實打實,促進問題解決;三是群眾更信服,樹立欄目威信。
2023年初,深度報道部將農村路破損、設施不全存在安全隱患作為深度報道選題,設計了「夜幕下的農村路」系列,先後刊發了【方圓四公裏僅存一盞路燈】【路上坑窪不斷,村民受傷不斷】【「失明路」,何時才能被「點亮」】等多篇調查報道。之後,記者各負其責,針對自己的報道緊盯後續,持續跟進交通部門、屬地政府具體行動,並非週期性開展回訪。經過半年的「咬住不放」,湖州鄉村道路安全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傷亡事故減少30%以上。
2023年2月,針對城鄉橋下空間這個「被遺忘的角落」存在安全、衛生等「頑疾」現象,策劃了「關註橋下風景」系列報道,客觀揭露橋下空間存在隱患的現象和多頭管理或責任不清等背後原因,以及得到良好利用的成功案例,形成典型引導、輿論監督雙管齊下,最終「緊追」出市域內62個城市橋梁和116個公鐵路橋梁的橋下空間得到了全面改造利用的良好效果。
把「笨」功夫下在報道之後
推進從說到做的探索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快速發展,一篇深度報道刊播之後,意味著它的生命才剛剛開始。互聯網賦予其幾何級的傳播速率,受眾對於新聞報道的好與壞、共鳴或駁斥,都需要一個表達的渠道,那麽順勢搭建起一個互動平台,就是擴大新聞報道影響,延長傳播效果並為下一個報道創造有利條件的明智之舉。
在深度報道部成立一年多時間裏,除了上述「拔刺」系列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外,還有一件套用創新 「全媒體監督套用平台」 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這件作品集中體現了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利用新聞主業拓展「新聞+」的有益探索。這個方向契合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有關精神,是媒體參與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主動作為。
該平台能夠建立起來並吸引受眾開展互動交流,轉而收集社情民意轉交政府部門處理,其底層邏輯是受眾對於深度報道的喜愛並參與其中。而負責新聞報道的采編團隊沒有忽視這一重要領域, 把「笨」功夫下在了報道之後,搭建起一個互動交流平台,並不厭其煩地開展數據匯總和媒介作用發揮。 這項工作其實是新聞媒體喉舌作用的延伸,豐富了媒體參與社會治理的功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深度報道因其對問題和現象的深入剖析,容易吸引受眾形成一個圍繞在媒介周圍的「資訊場」。這個「資訊場」透過媒體公眾話題引導、互動平台搭建和合作行動組織,為政府連線社會治理網路中各主體提供支持,進而保證民主參與、協商決策和信任合作的實作。因此媒體變得不只是「說」,也是「做」的重要參與者。
這樣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搭建在手機APP「南太湖號」上的「全媒體監督套用平台」,具有深度報道集納、熱聊話題設定、民聲大數據和基層百姓評等多種功能,其中「我要曝光」「我要提問」「我要分享」互動板塊成為最活躍的區塊。平台具備觀看新聞報道和反映問題、數據統計、部門辦理轉達等功能,實作「新聞+政務+服務」的積極探索。數據顯示, 一年多來200多期深度報道,總瀏覽量超3億次,網友評論總累計數200余萬條,超8000萬人次參與套用場景互動。
深度報道最匱乏的線索問題也透過這個渠道得到有效緩解,廣大網友成為資訊提供者,其反映的城鄉規劃建設、公共服務、計畫推進、鄉村振興、營商環境、基層治理、生態環境等內容成為挖掘選題的「寶藏」,也成為政府部門工作的重要參考。除了被動接受反映外, 媒體亦可透過該平台設定議題,主動出擊征集所需要的新聞素材,實作良性互動。
本文經授權轉 載自微信公眾號「傳媒評論」
作者系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路平
主編:劉娟
編輯:蔣婷婷
值班編輯:陳瑩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