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酒桌上有2類人,一類是千杯不醉,喝完面不改色,另一類是喝完就臉紅,上頭很快。後者往往意味著酒量差,一項研究顯示,
喝酒臉紅的人也會面臨更大的健康風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39健康網(health39net )
我們都知道,決定每個人酒量的關鍵是體內的2種解酒酶:
乙醇去氫酶(ADH)和乙醛去氫酶(ALDH)。
乙醇去氫酶將酒精轉化為有毒的乙醛,乙醛去氫酶再將乙醛轉化為無毒的乙酸和其他物質。
而 喝酒臉紅就和體內乙醛堆積有關 。
【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喝酒臉紅的人由於體內的ALDH2基因突變,容易導致乙醛代謝障礙,乙醛過量積聚。
而醛類物質會影響細胞的增殖和正常執行, 加速衰老 。
影響心理健康:
相比喝酒不臉紅的人,有臉紅反應的人患 抑郁癥的風險 顯著增加了23%。
增加癌癥風險:
喝酒臉紅的人, 患食道癌、乳癌等癌癥的風險也會增加 。
一個可怕的事實是, 約有36%的亞洲人 攜帶ALDH2基因突變。換句話說,很多中國人天生就是「一喝就臉紅」的小酒量,屬於不適合喝酒體質。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出警告, 喝酒和28種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比如 喉癌、食道癌等。
不過有些網友對此表示質疑:
一項由牛津人口健康中心和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中國開展的大型前瞻性研究顯示, 飲酒增加中國男性61種疾病的風險,比世衛組織記錄的還多了33種 。
其中與喝酒密切相關的疾病有 胃癌、肺癌、白內障、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疾病等等。
該研究收集了512,724名中國城鄉居民數據,記錄下參與者的生活方式、疾病史、酒精消費水平等數據,進一步分析發現,有「大飲」習慣的人,患病風險更高:
看到這,有些朋友是不是又想開始舉例反證了?
誠然,這些現象是存在的,但這畢竟是個例。喝酒有害雖只是個機率事件,但落在你頭上就是100%。
所以不喝比喝更安全。
如果迫不得已要喝酒,也要控制好飲酒量。根據最新膳食指南, 成人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15克 ,兒童、青少年、孕婦、乳母和慢性病患者不應喝酒。
(溫馨提醒:這個建議飲酒量並非無害,而是傷害相對較低)
成年人身不由己的場合很多,如有推脫不了的酒局,建議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或提前備好解酒片,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
參考資料:
[1]Im, P.K., Wright, N., Yang, L.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more than 200 diseases in Chinese men. Nat Med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383-8.
[2]Oka Y, Nakazawa Y, Shimada M, Ogi T. Endogenous aldehyde-induced DNA-protein crosslinks are resolved by transcription-coupled repair. Nat Cell Biol. 2024 Apr 10. doi: 10.1038/s41556-024-01401-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600234.
本文來源: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39健康網(health39net),謝絕二次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系原作者。39健康網,深度有趣的知識健康科普。
本文編輯: 小璇
▼ 喜歡,就給我一個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