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右上方預約按鈕進行預約哦
端午節時,王大媽的三個兒子都帶著家人回了老家過節,為此王大媽準備了好多天,沒想到這竟是她生命的最後階段。
當天晚上,一家人吃飯時談到了王大媽的養老問題,她現在年紀大了一個人在農村做什麽都不方便,且之前還被查出了高血壓、冠心病,沒人照看著發生意外了都沒人知道。
但是,面對贍養問題,三個兒子都在推脫,各種說自己的不方便,對此王大媽覺得十分心寒。
大兒媳更是直接發難,說平常自己家照顧她就比較多,之後養老的時候要平均分配,少管一些。另外兩家自然是不樂意,一下子吵了起來。
王大媽在勸架時突然頭暈目眩,暈倒在了地上。由於老家離醫院較遠,送去的時候已經沒了呼吸……
1
醫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
發現猝死規律
世衛組織對猝死的定義為平時身體健康、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一般是指急性發病後1~6小時內死亡。
大部份的猝死都是由於心臟停搏所致,中國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猝死,平均下來每分鐘都有3~4個人。由於猝死的發生時間非常短,導致很多人覺得猝死不可預防,事實卻不是如此。
【中國急救醫學】上刊登的一項針對5516例猝死者的解剖結果顯示,發生猝死的人身上往往都有一些特點。
高血壓患者 :猝死人群中高血壓的患者占比37.95%,其次為心臟病患者占比30.02%。
有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在30歲時發生猝死的風險相較於正常人增加了30%。血壓每生水20/10mmHg,猝死風險會增加20%。
情緒激動/過於勞累 :情緒激動導致猝死的占比為25.66%、勞累占比24.53%,加起來占比超過了50%。除此之外,飲酒、過度飽食以及血容量過半也容易誘發猝死。人在情緒激動、過度勞累時,都會給心血管健康帶來較大的傷害。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的57.76%,一般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失去有效的泵血能力,讓患者意識喪失、全身器官功能性衰竭。
年齡 :31~63歲的猝死的高發年齡段,最為高發的型別為心源性猝死。
2
猝死前,
身體的4個求救訊號別忽視
數據顯示,約有80%的猝死為心源性猝死,在猝死發生時都十分突然。網上有不少教程教人辨識猝死的前兆,但並非所有的患者在猝死發生前都有癥狀。
約有半數的心臟驟停患者,在猝死前幾天、幾小時內會出現異常癥狀。
01 間歇性胸痛
胸口出現異常的疼痛感,感覺被反復擠壓,同時還有瀕死感、恐懼感。這些疼痛可能突然出現,也可能頻繁發作,持續的時間劇烈而持久。
02 心悸、暈厥、憋氣
猝死發生前的幾個星期或1~2個月,患者會有心跳加快、心悸等不適癥狀;也有部份患者會有暈厥、憋氣、無法呼吸的表現,這些癥狀與血管閉塞、血管狹窄導致腦供血不足相關。
03 體溫居高不下
對於本身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出現異常的發燒癥狀很可能是大面積栓塞、出血的訊號。
04 非典型癥狀
除了上述的癥狀外,猝死患者身上還可能有一些非典型癥狀,如牙痛、腹痛、後背痛、上肢疼痛等。
3
飯後避開4件「短命事」,
現在改正還未晚!
猝死的發生與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有很大關系,如果你長期有這些飯後習慣的話,一定要及時改正。
01 情緒過於激動
飯後身體大量的血流量會流向胃腸道進行消化,這樣一來心臟、大腦的血流量會減少。如果情緒過於激動的話,很容易導致大腦、心臟缺血缺氧,增加心梗、腦梗的發生機率。
02 飯後立即洗澡
吃完飯後馬上洗澡會讓血液流向皮膚和肌肉,分散胃腸道的血液,容易影響到正常的消化。且洗澡還容易導致心腦功能不足,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
03 飯後劇烈運動
同樣的道理,飯後劇烈運動會讓大量血液流向四肢,導致正常的消化受到影響,還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容易引起心腦血管意外。
04 立刻躺下休息
飯後馬上休息,容易導致消化功能受影響。尤其是對於本身罹患胃食管反流、胃潰瘍等消化疾病的患者,飯後馬上入睡很容易會加重病情。
猝死的發生並非悄無聲息,日常要多關註身體表現,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尤其是對於一些本身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要更加註意。 ■
參考資料:
[1] 【5516例猝死者數據顯示:易猝死的人,有4個特征!記住1個方法,能救命!】. 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4-01-06
[2] 【猝死毫無征兆突然發生?這些預兆千萬別不當回事兒】.健康湖北 2023-08-30
[3] 【61歲大媽午飯後猝死!醫生:飯後要避開的3件事,很多老人還在做!】. 王濤博士 2024-02-25
圖文編輯:郭芙蓉 視訊編輯:盧雙贏
編審:李小不
本文來源:39健康網(id:health39net),謝絕二次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系原作者。39健康網,深度有趣的知識健康科普。
喜歡,就給我一個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