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風中翻滾著熱浪吹來,小暑節氣拉開了長夏的帷幕。
長夏在五臟屬脾,長夏最大的特點是濕氣太重,脾最怕濕邪來犯,受「濕邪」的侵襲容易出現周身乏力、脾胃不和、惡心出汗、手足水腫、大便稀溏等癥狀。
此外,長夏期間,還需要註意「夏養陽」、「夏療心」的特點。
一份特制的小暑養生攻略,祛濕、養陽、護心、防病,全方位祛病保安康,一年少病痛!抓緊看看吧:
小暑
7月6日22點19分49秒
農歷六月初一
祛濕
清熱祛濕、健脾和胃
四個「三」,任你選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節氣恰在初伏前後,因此在飲食上應註意清熱、祛暑,健脾、和胃。
小暑節氣的飲食概括為「三花、三葉、三豆、三瓜」。
1
「三花」:消暑解暑
「三花」即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
金銀花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菊花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
百合花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三花都適合沖泡成茶,是消暑佳品;
2
「三葉」:止渴解毒
「三葉」即荷葉、淡竹葉和薄荷葉。
荷葉有清熱利濕的作用,還能健脾助陽;
淡竹葉有清熱、除煩、利尿的功效;
薄荷葉能夠清熱涼血、疏風散熱;
三葉同泡,清熱利濕、健脾除煩,烈日炎炎下泡得一壺,再聽上一曲清新的音樂,實在是美哉!
3
「三豆」:排毒祛濕
黑豆、綠豆和赤小豆,「三豆」各有所長,和諧搭配。
1、黑豆有補腎益精、清熱之功;
2、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
3、赤小豆有清熱、利尿消腫療效。
三豆湯中,綠豆、赤小豆起清熱解暑、利濕的功效,黑豆則健脾補腎。綠豆是寒涼之物,黑豆的加入,對其寒涼性有一定的抵消作用。所以,對於一些脾胃虛寒的人,特別是小孩和老人來說,喝這個湯,也是很好的。
因此,三豆湯不僅能清熱除暑,還能健脾利濕。這樣一來,體質一般的人經常食用適量的三豆湯,就不會給脾胃功能帶來不利影響。對於消化功能特別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適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熱健脾的效果。
4
「三瓜」:清熱
「三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西瓜不僅能清熱解暑,還能除煩止渴、利小便;
苦瓜能清熱降火、平穩血壓;
冬瓜有清胃熱、排毒排濕。
小暑吃這三瓜,也能幫助安然度夏。
養陽
增補正氣、抵抗衰老
學會三招,養陽又補陽
民間有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由於在這一節氣人體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千萬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在小暑時節,人們最容易感到的是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應該按五臟主時,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1
睡眠:晚睡早起以養陽
因為夏天太陽升得早,早晨空氣清新,氣溫又相對較低,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對增強體質有益。
但是晚睡早起不可避免的會使睡眠時間減少,所以在中午,尤其是暑熱最盛之時,適當午睡既可避炎熱,又可消除疲勞、補充體力,甚至減少多種危險病癥的急性發作。
2
艾灸:增強正氣、提高免疫力
夏季養陽的另一個重要養生方法是艾灸。艾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可以用艾條溫灸人體幾個重要的穴位,以養陽補陽。
腹部的關元、中脘,頸部大椎,背部的至陽、脾俞、腎俞、命門,腿部的足三裏、三陰交等穴都是人體要穴,對於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效果非常好。
3
溫食:喝荷葉粥養陽
夏季整體的飲食原則不能忽視「溫食以助陽氣」,小暑期間也不例外。
喝一碗稀粥既能止渴除熱,補充損耗的陰津。在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護心
要清心火、防心臟病
一杯茶、一穴位、一首歌
長夏多高溫天氣,小暑時節還應警惕心力衰竭,特別是「內心脆弱」者突然心衰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小暑時節一定要養護好自己的「心」。
1
下午喝杯養心茶
夏季炎熱,與心血管病關系密切的鉀元素以及其他人體微量元素易隨汗液流失,夏季常喝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除了茶葉水,還可調配一些簡單的中藥茶,清熱解暑兼養心安神。
例如,用荷葉和蓮子芯泡水,能夠養心益智、清心火、解暑熱。
2
按內關穴保護心臟
內關是心包經上的穴位,能夠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等。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認識到了內關穴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
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搜尋公號天下養生網,將為您提供最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
3
聽音樂:心靜才能護心
中醫表示,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才能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因此小暑護心重點突出「心靜」。
聽舒緩的音樂能夠保持「心靜」,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達到護心效果。
防病
1
預防胃腸疾病
小暑時開始進入三伏天,暑熱外蒸,許多人貪涼飲冷過之,引起各種胃腸疾病,民間稱之為「伏天瀉」,實為腸道傳染病的總稱。另外,三伏天氣濕熱,細菌、病毒滋生,也容易引發胃腸疾病。
2
預防中暑
小暑節氣期間最易發生的季節病便是中暑,因為中暑主要是由於氣溫過高、體熱不能及時向外散發而造成的,故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如果不得不從事戶外活動則應註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3
「冬病夏治」
傳統醫學中有「冬病夏治」之說,進入小暑節氣以後,是一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風濕痹癥等)的最佳治療時機,不可錯過。
最後,送您一首小暑養生歌,祝您小暑安康,健康一夏!
二十四節氣
之
小暑養生歌
小暑少動心平胡,
遊泳瑜珈太極歌,
苦瓜果蔬粥湯品,
規律休眠情緒穩,
夏練三伏百步走,
避暑勝地好旅遊。
小暑養生,要祛濕、養陽、護心、防病。這份為您特制的小暑養生攻略,全方位祛病保安康,助您一年少病痛!請一定收下,並記得發給身邊的朋友們看看哦~
1、查詢疾病/問題,點選閱讀原文,在文章列表最上方搜尋框輸入關鍵字,點搜尋即可。
2、 咨詢問題:直接公號留言,小編將分流問題給對應專業人士解答,稍後回復。
3、 個體有差異,如涉及用藥須遵醫囑。
更多相關內容
投稿/合作請加qq:912019648,註明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