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金風送爽、桂香滿溢的時節,當圓月悄然爬上夜空,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老話說得好:「八月十五月兒圓,家家戶戶慶團圓。」在這團圓之夜,餐桌上不僅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美食,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蘊與老輩人的智慧。
今天,就讓我們圍爐而坐,聽那滿頭銀發的老人緩緩道來:「3菜不上桌,福氣進家門」的古老習俗,一同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溫情與智慧。
一、不擺「離散」之菜,守護家的溫馨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但在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祈願團圓美滿,故而餐桌上最忌諱的便是那些寓意離散、分離的菜肴。
比如,豆腐雖為素食中的佳品,但因其諧音「都富」、「都福」,平日裏備受歡迎,但在中秋宴上卻常被巧妙避開,只因「腐」字與「分離」的「分」字在部份方言中發音相近,老一輩人擔心會觸了黴頭,影響家人間的和諧與團聚。
於是,他們會選擇象征團圓和完整的菜品,如整雞、整魚,寓意年年有余、家業興旺,讓這份圓滿的祝願隨著美食一同融入家人的心田。
二、不置「苦楚」之味,共享甜蜜時光
中秋佳節,本應是品嘗甘甜、共享喜悅的時刻。因此,餐桌上自然少不了那些能帶來甜蜜與幸福感的佳肴。
相反,那些味道苦澀或寓意不佳的菜肴,如苦瓜、蓮子心(雖蓮子寓意多子多福,但蓮子心因其苦澀常被單獨剔除),則會被老人們特意避開。
他們相信,中秋之夜,每一口食物都應承載著對生活的美好期許,讓家人在甜蜜中感受親情的溫暖,忘卻平日的辛勞與苦楚,共同編織屬於這個家庭的甜蜜記憶。
三、不現「空白」之盤,滿載幸福與希望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餐桌上的菜肴不僅要色香味俱全,更要講究「圓滿」二字。這意味著,即便是再小的家宴,也不應出現空盤或未吃完的菜肴,因為這會被視為「留白」,寓意著生活的空白與不足。
中秋之夜,家家戶戶更是會精心準備,確保每一道菜都恰到好處,既不多余也不欠缺,象征著生活的富足與完滿。
老人們常說:「盤中不留白,來年更精彩。」這不僅是對食物的珍惜,更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希望家人能夠攜手並進,共創更加輝煌的明天。
結語:傳承習俗,福滿人間
「3菜不上桌,福氣進家門」,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俗語,它承載著老一輩人對家庭和睦、生活美滿的深切期望。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速食文化,但別忘了,那些流傳千年的老傳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源,也是連線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讓我們在這個中秋佳節,不妨放慢腳步,與家人一同回味那些古老而溫馨的習俗,讓愛與福氣在每一次的舉箸間流淌,共同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團圓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