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海拔最高的灌溉遺產:薩迦蓄水系統為什麽能讓「世界屋脊」長出莊稼?

2024-04-09歷史

本 文 約 6600 字

閱 讀 需 要 17 分 鐘

雪域良田

大家都知道,在農業裏,灌溉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水源,保證農田能夠得到足夠水分,從而促進農作物生長。透過有效的水分供應,灌溉系統也有助於克服幹旱、缺水或不規律降雨等自然條件對農作物產出的不利影響。只不過,在大眾粗略認知裏,西藏地處「世界屋脊」,人稱「雪域高原」。【新唐書·吐蕃傳】也記載:

「(西藏)多霆、電、風、雹、積雪……山谷常冰」。

在這樣的環境裏,怎麽還會有農田存在呢?

從自然條件上看,西藏地區南有喜馬拉雅山,中有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北有唐古拉山和昆侖山,它們的平均海拔都在5500公尺甚至6000公尺以上。夾在這些著名高山之間的西藏主體部份確是個廣闊寬展的高原。由於海拔升高,氣壓降低,空氣逐漸稀薄,能夠吸收和保持熱量的瓦斯分子和塵埃隨之減少,地面氣溫相對下降。這樣一來,地勢如此高聳的西藏,雖然緯度偏南,日照豐富,放射線強烈,氣溫卻普遍偏低。譬如,西藏西部的阿裏地區緯度與長江下遊的南京相當,而前者年平均氣溫在0℃上下,南京則在16℃左右。兩者相差懸殊。

由於海拔高、氣溫低,農作物在西藏種植範圍受到嚴重限制。根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計算,全藏各種型別的天然草場約占土地總面積的2/3以上。現在西藏東部海拔4300公尺以上的半濕潤地區,西部和中部海拔4500公尺以上的幹旱及半幹旱地區,基本上都是牧區。但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西藏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大斜面狀,江河由西北流向東南,而溫度、降雨則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在東西綿延一千余千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江兩河」 (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薩河、年楚河) 流域,其平均海拔相對較低 (3500—4500公尺) ,而北面有念青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擋住更北方的寒風,南面雖有喜馬拉雅山的阻隔,但東南面有一段較低山勢,恰好能讓暖濕的印度洋西南季風乘勢吹入,成為一個氣溫相對較高的區域。這個狹長的區域,屬溫暖半幹旱氣候,也沒有天然森林,只有零星的人工林地,畜牧業並不發達,種植業居絕對優勢。當地寬闊河谷內的高河漫灘及較低階地,因為坡度平緩,土層較厚,引水便利,往往能開墾成為耕地。就拿薩迦縣所在的後藏 (在地理上,拉薩、山南一帶稱為「前藏」,日喀則一帶則為「後藏」) 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日喀則 (其藏文含義即為「水及土地肥美的莊園」) 來說,當地雅魯藏布江兩岸及其支流年楚河、薩迦河平坦谷地最熱月平均氣溫13—16℃,一年裏不低於5℃的天數有150—220天,年降雨量300—500公釐,耕地集中連片,且土層深厚,堪稱整個日喀則市農業的精華所在。

薩迦縣境內的沖曲河景觀。沖曲河在薩迦寺北面分成三道支流,由一座三門水閘控制,三道支流通向三汪蓄水池,其間亦各有一水閘控制,這套灌溉系統的周圍即水澆地。

當然,從全國範圍看,即便是這樣的農業條件仍然是相當惡劣的。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的緯度接近長江中遊 (如武漢) ,可是與後者的7月平均氣溫相比,竟有10℃以上差距,只相當於中國最北端黑龍江省最北部的情況。即便是海拔相對較低、氣溫相對較高的拉薩,其最熱季節 (7—8月) 平均溫度也不過15℃左右,使得最早熟的玉米品種也難以在大田成熟。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種植耐寒、耐旱、適應復雜氣候的高原作物。【舊唐書】說,吐蕃「其地氣候大寒,不生秔稻,有青稞麥、褭豆、小麥、蕎麥」,便是就此而言。

在這些作物裏,大麥類的青稞對氣候適應能力最強。不過,即便青稞是西藏最耐寒的谷物,它從抽穗到成熟階段所需的最低生物學溫度,一般認為不宜低於12—10℃,否則便不能保證比較穩定的收成,或者根本不能使籽粒成熟。而在青藏高原種植青稞的上限地帶,這一相對的高溫時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這時平均氣溫如果低於10℃,就不能從事谷物生產。囿於這個限制,在喜馬拉雅山南坡,青稞一般能種植到海拔3900公尺左右;在喜馬拉雅山北坡、藏北高原湖盆和阿裏地區,一般能種植到4300公尺左右,分布上限可達4750公尺;在昌都市北部和那曲市東部,一般能種植到3900公尺左右,分布上限則為4200公尺。另外,由於溫度限制,西藏大多數耕地只能實作一年一熟。

正是在這種並不理想的環境裏,西藏地區先民早已開始從事農耕經濟。考古工作者不但在藏東卡若新石器文化遺址發現了粟,接著又在昌果溝再度發現了古粟。拉薩曲貢遺址的孢粉中也見到目前尚難確定種屬的禾本科植物存在的證據,「也許就是青稞麥之類」的谷物。而從歷史記載看,藏文史籍【吐蕃王朝世系明鑒】則記載:

「吐蕃農業始於布袋鞏夾王時期(松贊幹布前24代,約相當於公元前二三百年)」「與木上築孔作犁杖與軛木,二者相連,將軛縛於牛角之上,墾平原作田,自湖中引渠灌溉,種植莊稼。」這種牛耕方式即所謂的「二牛擡杠」,在西藏地區一直沿用到現代。

到吐蕃政權建立後,從松贊幹布起非常重視農業,經過不懈的開發,雅魯藏布江中遊兩岸河谷地帶成為吐蕃重要的農業區。為更好發展農業,吐蕃政權還專門設定「興本」一職,專司負責農業生產。另外,唐太宗貞觀十五年 (641) 文成公主和唐中宗景龍四年 (710) 金城公主兩次進藏和親時,也攜帶大量種子、農具等,並有不少農業和手工匠役隨行,將中原地區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傳入西藏。吐蕃還派出許多子弟前往長安學習,進一步促進了西藏地區農業的發展。

遺澤後世

除了溫度外,水資源也是農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耕作過程中,合理利用水資源可以提高農田產量和作物品質。說起來,西藏是怒江、雅魯藏布江及印度河等好幾條重要河流的發源地,素有「亞洲水塔」之稱。整個西藏自治區地表水資源量達4394億立方米,占全國河川徑流量1/6,水資源總量、人均擁有量均居全國之首。從這些數據看,西藏水資源極為豐富,農田水源應該不成問題。只不過,西藏耕地用水主要來自降雨、冰雪融化水和地下水,其水量季節分配不均。下半年徑流量約占全年的 70—80% (其中7—9月份約占全年的55—65%) ,而上半年的徑流量僅占全年的 20—30%。因此,除藏東南一角和喜馬拉雅山南坡各地外,西藏高原農區的雨季大多開始於6月上旬或中旬,不論春播或冬播作物都需要進行灌溉。

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

故此,西藏歷代政權相當重視水利事業。早在吐蕃時期,據【拉達克王世系】記載,在松贊幹布曾祖赤業頌贊時,藏地「牧業與農田合為一片,湖泊星列,溝渠相通。坡上的水蓄而為池,山間的水引出使用」。之後,據【漢藏史集】【賢者喜宴】等資料記載:「將澗水引入池塘,然後引入水渠中」「使高地蓄水為池,低地引水下河」,開始采用蓄水灌溉和引河水種田,天旱時則灌,雨澇時則排。既搞「串聯湖泊,引水廣作溝渠以利灌溉」,又引「營坡地之水以作池,將山間泉水引導外出」使用。松贊幹布時期的娘·墀桑揚頓 (也作聶·赤桑羊敦) 號稱吐蕃「四賢臣」之一,他也曾經「將山上的居民全部遷到河谷平地,使農民在田地邊蓋房定居,開墾平地為良田並引水灌溉」。於是在河谷地帶逐漸湧現出一個個繁榮的村鎮。

各種型別的水利建設甚至在9世紀吐蕃政權崩潰後仍在一些地方延續。據【青史】記載:10世紀時,佛教高僧阿底峽在衛藏期間為了眾生利益,建造了一座堤壩,後人稱之為神尊壩。這是歷史上有關西藏堤壩的最早記載。而拉薩城東的吉曲河沿岸也有一道叫覺臥若的河堤。相傳,為避免大昭寺和拉薩城遭受水災,寧瑪派僧人娘·阿瑪沃色 (1136—1204) 借「神力」將堤石趕到河邊,始建該堤。而據成書於清乾隆初年的【西藏誌·事跡】載,康熙六十年 (1721) ,定西將軍護國公策旺諾爾布在拉薩築石堤,長約15千米,以遏制雅魯藏布江的水勢,稱為「神堤」。乾隆時的大臣孫士毅在【百一山房赴藏詩集·神堤行】還說到此事:

「前藏舊有城郭,康熙中定西將軍改築石堤,內圍布達拉,外遏恒河,約三十裏,番民稱為神堤,每歲正月增修之。」

另一方面,晚清時期,一位名叫陶思的測繪官員曾於光緒三十四年 (1908) 底來到江孜 (現屬日喀則) 。他也發現:「年楚河東西岸……平野夷曠,田畝縱橫,土性黏固,空氣幹燥,故番農皆開渠引水以收灌溉之利。今年楚河東西岸均有長渠一道,各田莊又均有界溝,旱溉潦泄,有裨農功。」至於如今同屬日喀則的拉孜托吉谿卡 (今拉孜縣西南托林、吉如谿卡合稱) 因為缺少河流,當地耕作「青稞、豌豆、小麥和油菜籽」等作物的用水引自南面桑珠谿卡的芒噶河,共修有三條水渠引水,又從西北雅魯藏布江引水,有水渠一道,故除谿卡自營地外,其余人用水一律要付水費。

相比築壩引水灌溉,開敞式引流蓄水池所用建築材料較省,投資較少,同時也便於水源的匯集與分配,方便沿岸居民取水灌溉或雨季分洪泄洪,顯然是一種較為經濟的做法。大約在宋元時期,平均海拔在4000公尺以上的薩迦縣一帶的先民,就鑒於當地年降雨量僅有150至300公釐,在十年當中,只有三四年雨水是充足的情況,克服了高海拔、高寒等困難,順勢而為,因地制宜,巧妙選擇了沖曲河沿線建造蓄水池。沖曲河在薩迦寺北面分成三道支流,由一座三門水閘控制,三道支流通向三汪蓄水池,其間亦各有一水閘控制,這套灌溉系統的周圍即水澆地。當代學者對此分析道:


「蓄水池大體為矩形,采用敞口形式,由引水渠、池體和出水管網等幾部份組成。蓄水池外形依據不同地形條件具有不同的結構形式。」

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俯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壩。

這種蓄水池實際上就是人工湖。與利用天然湖泊蓄水的做法各有利弊。譬如雲南高原上的滇池,水源流連不斷,可灌良田萬頃。但流入滇池的盤龍江等6條河系,水多源於深山峽谷,每逢雨季,流水湍急,宣泄不暢,匯集一處,水災又常常發生。同時,在枯水季節,又缺水灌溉,常常發生旱災。清代雲南總督鄂爾泰在【修浚海口六河疏】中就說:

「斯不能受山水之利,而徒以增其害也,故籌水利莫急於滇,而籌滇之水利莫急於滇池。」

薩迦的蓄水池灌溉系統由兩名專任官員負責,稱作「措本」。這兩位措本類似如今的「河湖長」。兩人協同工作。他們要經常巡視該灌溉系統,保持水源清潔 (小孩甚至不許在渠內洗澡) ,清理碎片,看何處需要修補;聽取意見,作出何處應灌溉的最後決定。蓄水池開閘時,用水戶會派一名代表等在各戶小水閘前開啟通往自家小水渠的石板或木門。這些代表即稱為「水女」,類似今天的巡河員。

直到今天,薩迦縣的灌溉系統仍在沿用古代工程形式和管理方式。據保守估計,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仍然在使用的蓄水池還有400多座,惠及人口超30萬人,約占西藏自治區總人口的1/10,可謂遺澤後世多矣。

包括薩迦蓄水灌溉系統在內的水利工程,促進了西藏地區農業的發展與興旺。密勒日巴 (1052—1135) 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一代宗師,他的父親說過:

「在壩上有以‘俄瑪三角地’為主的、足以使窮人眼紅的一些肥沃土地;樓下畜棚中有牛、羊、驢等牲畜;樓上房屋裏有金、銀、銅、鐵、玉石等財產以及綾羅衣物和糧庫。」

他家中有糧庫,自然說明糧食囤積不少。而【朗氏家族史】裏也談到絳曲堅贊與高僧侍者、善知識和俗官間買賣「糌粑和青稞」之事。大量的糧食買賣,也從側面說明當時的糧食產量相當之高。

西藏日喀則的高原青稞。

薩迦傳奇

而這一蓄水灌溉系統的價值還不止於此。

歷史上,吐蕃王朝的瓦解使西藏地區再次走向分裂,出現大小不同的地方割據勢力。10世紀後期,佛教再度興起,寺廟林立,僧人日漸增多,宗教勢力遍及西藏。藏傳佛教集團又與各地封建領主互相利用相互支持,有些寺廟主在當地封建勢力首領扶持下,擁有大量莊園和牧場,逐漸轉變為寺廟封建農奴主。

北宋熙寧六年 (1073) ,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昆·貢卻傑布發現本波山南側的山坡上,土呈白色,帶有光澤,呈現瑞相,即出資興建寺院。因該寺建在灰土山旁,藏語稱「灰白土」為「薩迦」,後來成為地名、寺名,遂而演化為藏傳佛教的一個教派——薩迦派。在分裂割據的背景下,以薩迦寺為中心的薩迦派僧俗上層,不事生產,他們的生活完全依靠附近一帶農奴勞作供養。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耕地就不會有薩迦寺,而沒有水利的發展也就不會有薩迦派的崛起。

薩迦南寺遠景。該寺是至元五年(1268),八思巴委托屬下「薩迦本欽」釋迦桑布主持興建的。後來,南寺經過多次擴建及修繕,形成了規模宏偉的建築群。

到13世紀,蒙古汗國崛起漠北。成吉思汗去世後 (1227) ,窩闊台汗將原來西夏的轄區以及甘青部份藏區劃歸自己兒子闊端的封地。闊端在涼州 (今甘肅省武威市) 設治所。他一方面致力於經營西夏舊地和甘青藏區,另一方面也下決心將西藏地區統一在蒙古汗國的治理之下。1240年,闊端派一支蒙古軍從青海進入藏北,焚毀了噶當派主寺熱振寺,並一直打到拉薩河上遊的止貢寺,然後回師。

這次軍事行動兼有偵察與示威性質,卻已震動全藏。大小地方勢力集團看到蒙古軍隊勢不可擋,紛紛向蒙古人表示歸順,尋求保護。1244年,薩迦派領袖薩班貢噶堅贊率領侄子八思巴啟程赴涼州,1247年在涼州同闊端會面,並致信說服西藏各教派高僧及貴族接受蒙古對西藏的條件,即西藏地區的僧俗官員和百姓屬民都要承認自己是蒙古汗的臣民;各地僧俗官員百姓等行政方面的事務,須由蒙古指派的官員來管理;有關宗教和寺廟僧眾的事務,由蒙古委托薩迦派首領管理。這實際上就是將西藏地區納入蒙古汗國 (即後來的元朝) 版圖,而薩迦派則成為蒙古汗國統治西藏地區的代理人。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更是封薩迦派領袖八思巴為「帝師」,並賜玉印,任宣政院使以「統天下釋教」 (管理全國佛教事務) 並協助元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八思巴遵奉忽必烈之囑,在西藏協助元政府清查戶口,制定法律,於至元五年 (1268) 在薩迦正式建立隸屬於宣政院的地方行政系統,八思巴成為隸屬大一統王朝中央政府的西藏地方行政長官。

忽必烈統治時期,還命令八思巴按照元朝制度,在藏地劃分萬戶,調整和確定各萬戶的轄地和屬民,從而使各萬戶成為地域性的行政組織。當時一共劃分了13個萬戶。薩迦派一方面代表元朝管理所有的萬戶,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一個萬戶 (薩迦萬戶) 。需要說明的是,「萬戶」是行政機構的名稱,並不意味著真的管轄一萬戶居民。當時的藏地13萬戶實轄不足4萬戶,每個萬戶實際管轄戶數的多少並不相同,最少的有幾百戶,最多的也不超過4000戶。這也說明,這13個萬戶主要依據各教派和其他地方勢力的占地範圍和屬民分布來劃分的。主持萬戶者即是這一地方實力集團的領袖,稱為萬戶長。

實際上,當時的薩迦萬戶等同於藏區的首府。政治地位的提升也使得大規模興修水利成為可能。宋末元初,薩迦蓄水灌溉的技術主要覆蓋了以薩迦寺為中心的今薩迦縣、拉孜縣等區域。薩迦派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把大小莊園分封給下屬貴族經營,直接經營莊園的貴族又把土地、牧場租賃給農奴耕種、司牧,透過收租形式將糧食、畜產品等絕大部份勞動產品征繳進寺院庫倉。寺院也有一批人專門經商,以增加寺院收入,壯大經濟。

玉印,元,現藏西藏薩迦寺,為元代帝室賞賜薩迦地方政權的印章。

加上薩迦派與元廷關系緊密,從八思巴受封帝師到元朝滅亡的一百年中,元朝共有8位元皇帝,每位皇帝都封有帝師,先後有14名薩迦派僧人出任帝師,因此薩迦派還源源不斷得到元朝中央政府的各種賞賜。譬如至元七年 (1270) 時,八思巴為忽必烈授「灌頂」,所奉獻大供養為白銀大錠、綢緞,此外,還有每次見面時所送的禮品及哈達、銀幣等。皇帝臨時奉獻的禮品據說總計有黃金100多錠、白銀1000錠、綢緞4萬多匹。

正是在雄厚經濟實力支撐下,薩迦寺規模日益宏大。該寺建在仲曲河兩岸,分別稱為「薩迦南寺」「薩迦北寺」。薩迦南寺就是八思巴委托屬下「薩迦本欽」 (薩迦政權的官職名稱) 釋迦桑布主持於至元五年 (1268) 開始興建的。後來,南寺經過多次擴建及修繕,形成了規模宏偉的建築群,平面呈方形,有高墻環繞,總占地面積14760平方米。薩迦南寺城墻內最早的建築為拉康欽莫 (大佛殿)

元朝滅亡 (1368) 後,薩迦派失去中央政權支持,勢力轉衰,陸續失去不少莊園土地。到近代,其勢力範圍就只剩下薩迦寺周圍地區,除了僅從二三十個莊園收取地租等外,還要對拉薩的噶廈 (西藏地方政府) 承擔各種差役。

盡管如此,古老的薩迦蓄水灌溉系統並未廢棄,仍在默默地為當地農業生產作貢獻,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參考文獻:

陳崇凱【西藏地方經濟史】

房建昌【傳統西藏水利小史】

丹曲【薩迦王朝的興衰】

紮桑【衛藏地區特色飲食與飲食習俗探析】等

本文改編自【國家人文歷史】2024年4月上,原標題為 【薩迦蓄水系統 海拔最高的灌溉遺產】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郭曄旻

編輯 | 胡心雅 桑肇辰(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古月 苗祎琦

推薦

「水利是農業命脈。」

中華文明5000多年

農耕歷史連綿不斷,灌溉歷史同步書寫

2014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設立

截至目前,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計畫已達34處

是世界上灌溉型別最豐富、工程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本期,讓我們一同走進 中國水利工程的發展歷程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