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移宮案的真相

2024-07-15歷史

移宮案,為晚明三大案之一,其它兩個分別為梃擊案和紅丸案。

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為泰昌元年,寵妃李選侍因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

不到一個月後,光宗死於紅丸案,熹宗登基為帝。李選侍又想繼續侍奉熹宗。

當時,鄭貴妃、李選侍、魏忠賢來往甚密。魏忠賢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機,把持朝政大權,堅持讓李選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宮內。

而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為防其幹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噦鸞宮。此事件史稱「移宮案」。

想要弄清楚移宮案背後的真相,有一個人非常的重要,他就是明光宗朱常洛的伴讀太監王安。

萬歷二十二年,朱常洛出閣讀書,王安在時任司禮監掌儀太監陳矩的推薦下,成為了朱常洛的侍讀。

而王安在之後的國本之爭中,一路為朱常洛出謀劃策,保駕護航,成為了朱常洛最為倚重的人。

在梃擊案發生以後,因為最終查到了萬歷寵妃鄭貴妃的頭上,群臣要求萬歷皇帝秉公處理,好好教訓一下鄭貴妃。

然而萬歷卻不舍得處罰鄭貴妃,於是他就把球踢給了受害者朱常洛,讓朱常洛表態怎麽處理。

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朱常洛將會在皇室和朝臣之間均留下不好的印象。

而王安建議朱常洛一定要放鄭貴妃一馬。朱常洛雖然十分憤怒,但最終還是聽從了王安的建議。

隨後,王安就幫朱常洛起草了一道東宮詔令,也就是一份關於梃擊案的「東宮官方聲明」。

東宮官方聲明的詔令內容乏善可陳,沒什麽值得推敲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官場上的套話,但王安在這份詔令裏面的一個用詞卻大有深意。

詔令是用朱常洛第一人稱寫的,但不同於以往的是,詔令中的朱常洛不再自稱「兒臣」,而是自稱「本宮」。

這是朱常洛第一次用這個詞。

朝臣們瞬間就讀懂了這個稱謂變化所傳達的資訊和含義,那就是朱常洛很生氣,但是,即使再生氣,與太子之位比起來,他也必須得忍,而且也還可以忍。

所以朝臣們也全都默契的不再追究這件事了。

除了朝臣們,萬歷皇帝朱翊鈞也讀懂了這份詔令中稱呼改變的申遺,他知道了自己這個兒子,終於明白孰輕孰重,並且真正開始有了帝國繼承人的氣度。

至於鄭貴妃,她估計也是讀懂了,明白了朱常洛的儲君之位已經是既成事實,再也無法改變。從此以後,鄭貴妃就收斂了很多,沒有再做出什麽過激的舉動。

王安只用了一封詔令,都輕松化解了梃擊案可能引發的政治動蕩,並且徹底鞏固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由此可見,王安這個人的確機智過人。

朱常洛登基以後,將王安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監掌巾帽局,並且依舊是朱常洛的首席智囊。

朱常洛在位的一個月中,政令的釋出,大批東林黨人的啟用,萬歷皇帝遺留的人事問題的處理等等,基本上全都是王安在主持。

短短經歷了一個月的皇帝生涯後,朱常洛因為紅丸案而駕崩,緊接著就是晚明三大遺案之一的移宮案。

簡單來說,就是一群大臣讓朱常洛的遺孀李選侍搬離乾清宮的事情。

在朱常洛短短一個月的皇帝生涯中,前10天他還是住在東宮-慈慶宮裏面,因為當時鄭貴妃依然賴在乾清宮裏沒有搬走。直到群臣施壓,鄭貴妃走人以後,朱常洛才帶著李選侍和16歲的長子朱由校搬進了大明皇帝的寢宮-乾清宮。

朱常洛有兩位姓李的選侍,為了區分被稱為東李和西李,而陪伴朱常洛住進乾清宮裏的是西李。

朱常洛非常寵愛這位李選侍,在皇長子朱由校的生母去世以後,朱常洛就讓李選侍來撫養朱由校。

本來這位李選侍是非常有可能在日後被朱常洛封為正宮皇後的,可是由於朱常洛在位時間太短,所以他的女眷都沒有來得及冊封,於是朱常洛就在托付後事的時候,專門提到要冊封李選侍為皇後。

但這件事被大臣們給糊弄過去了。

朱常洛駕崩以後,群臣要立皇長子朱由校為新君,但是卻遭到了李選侍的阻攔,因為李選侍要求先將她的皇後身份確定下來,因為朱常洛在交代後事時委托群臣立她為後的事情,她是知道的。

只不過李選侍的這個要求遭到了群臣的強烈反對。

於是李選侍為了謀求皇後之位,與當時名字還叫李進忠的魏忠賢一起謀劃將朱由校藏在身邊,以此來和朝臣們討價還價。

然而,一眾東林黨朝臣居然直接沖進乾清宮,將朱由校給搶了出來,讓李選侍的計劃最終落空。

而在這個過程中,王安同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與東林黨裏應外合,監視著李選侍的一舉一動,並且將朱由校的準確位置通報給了東林黨,這才讓東林黨人可以直接將人給準確的搶出來。

而朱由校被搶出來安置在慈慶宮以後,也是由王安負責照看保護。

之後,東林黨人以「根據祖制,大明新君繼位要在乾清宮舉行」為由,讓李選侍搬離乾清宮,遭到了李選侍的拒絕。

於是他們就開始用各種上書來惡心李選侍,李選侍最終頂不住壓力走人,朱由校由此得以順利登基繼位。

以上就是移宮案的經過。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這件看似清晰明了的事情。為什麽會被列為晚明三大疑案之一呢?

因為移宮案的本質是王安聯合東林黨人發動的一場政變。

東林黨人在將朱由校搶出來以後,打著維護祖制的旗號,非要讓李選侍搬離乾清宮。然而他們似乎刻意忘記了剛剛去世的明光宗朱常洛在登基的時候就是住在慈慶宮的。

其實,很多祖制到了晚明時期早就已經沒有什麽人遵循了,而且朱由校當時嫡母和生母都已經去世了,李選侍則是被朱常洛點名來照顧朱由校的,所以李選侍有著朱由校養母的身份內容。

16歲的朱由校還沒有大婚,而皇帝在大婚之前和母親住在同一個宮殿裏面是有先例的,萬歷年間的李太後就是一直到萬歷皇帝大婚以後才搬離乾清宮的。

然而,東林黨人卻堅持讓李選侍必須搬出乾清宮,並且不能和朱由校有任何接觸。為此,他們甚至翻出了武則天的例子,給李選侍扣上了一頂有悖人倫的大帽子,甚至說她是想要勾引朱由校,迫使李選侍最終離開了乾清宮。

那麽東林黨人為什麽要費盡心機的這麽去做呢?

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要徹底把控朝局。

在萬歷年間,東林黨人由於堅決擁護朱常洛當太子,所以和王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朱常洛登基以後,一大批東林黨人被啟用,而他們很快就借著紅丸案沈重打擊了浙黨,並在朝堂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朱常洛駕崩以後,在乾清宮哭喪的大臣中,兩個內閣閣臣,一個吏部尚書,一個禮部尚書和幾名言官都是東林黨人,其中楊漣和左光鬥這兩人在與李選世搶奪朱由校和逼迫李選侍移宮上表現的最為突出。

搶到了朱由校的東林黨人外掌朝堂,內有王安,妨礙他們徹底掌控大局的隱患就只剩下一個了,那就是皇族勢力。如果一旦李選侍成為皇後,那麽朱由校登基以後,她就會成為皇太後。

而大明皇太後在新君年幼時的政治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東林黨人無論如何也要在朱由校繼位之前趕走李選侍,這樣也就等於是徹底斷了朱由校借助皇室勢力的路徑,讓他只能依靠東林黨。

而這就是移宮案背後的原因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