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古代駙馬地位到底居然是這樣的,看似風光實則屈辱心酸。

2024-04-16歷史

歷史上的駙馬,作為帝王的女婿,其地位與境遇並非單一的榮耀與尊貴,而是伴隨著復雜的政治考量、宗法約束、個人命運與時代背景的交織變遷。

「駙馬」一詞源於漢代官職「駙馬都尉」,本意為掌管副車之馬的官員。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漢武帝時設立此職,主要職責是在皇帝出行時負責駕馭副車,以備不時之需。東漢明帝時,館陶公主劉紅夫下嫁時任駙馬都尉的韓光,自此,「駙馬」逐漸成為皇帝女婿的代名詞。在這一階段,駙馬雖有官職之名,但實際地位並不顯赫,更多是象征性的角色,與皇室聯姻的實質意義在於加強皇權對貴族或功臣家族的羈縻。

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盛行,皇室與豪強士族之間的聯姻成為維系權力平衡的重要手段。此時的駙馬,尤其是出身世家大族者,其地位顯著提升。他們往往憑借與皇室的婚姻關系,躋身高層政治圈子,參與朝政決策,甚至成為權臣。如西晉時期的賈充,其女賈南風嫁給太子司馬衷,賈充本人則透過這一聯姻獲得巨大政治資本,成為朝廷重臣。然而,這種地位並非全然穩固,一旦政治形勢劇變或家族失勢,駙馬也可能迅速跌落,如南朝宋的褚淵,在其家族勢力衰落後,盡管身為駙馬,仍難逃政治清算的命運。

隋唐時期,公主出降制度趨於完善,駙馬的地位也更加明確。唐代規定,公主出嫁後,其夫婿封為駙馬都尉,享受一定的品階俸祿,但一般不得參與實際政務。這一時期,駙馬更多是作為一種身份標識,象征著與皇室的緊密聯系,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聲望與特權。然而,唐代駙馬的實際權力與地位受制於復雜的宮廷政治,部份駙馬如房遺愛(房玄齡之子,高陽公主駙馬),雖出身名門,卻因卷入宮廷鬥爭而身陷囹圄,甚至招致殺身之禍。這反映出即使擁有駙馬身份,其個人命運仍深受皇權波動的影響。

宋代駙馬的地位進一步制度化,但權力受到嚴格限制。宋太祖趙匡胤曾明確規定,駙馬不得任宰執及節度使等要職,以防止外戚幹政。宋代駙馬雖無實權,但享有豐厚的經濟待遇,如賜予大量田產、莊園,且在法律上享有諸多特權。元代沿襲了宋制,駙馬多被授予虛銜,不直接參與朝政,但可以透過公主的影響力間接影響決策,如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魯國大長公主的駙馬孛羅帖木兒,一度利用公主的影響力幹預朝政,但最終因權勢過大被處死。

明清兩朝,駙馬的地位進一步固化為一種榮譽性身份。明代駙馬雖封為駙馬都尉,但不得參與政務,甚至在生活上受到諸多限制,如必須居住在公主府,不能與父母兄弟同住,且在禮儀上須低於公主。清代駙馬雖有品級,但同樣不得任官,僅在公主去世後可酌情授予閑散官職。這一時期,駙馬更多被視為皇室的附屬,其個人才能與抱負往往難以施展,如清初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雖貴為駙馬,但在政治上並無實權,最終因其父反叛而牽連被殺。

古代駙馬的地位經歷了從官職象征到皇室女婿身份標識,再到榮譽性身份的演變過程。盡管在某些時期或個案中,駙馬能夠借助婚姻關系獲得較高的政治地位或經濟特權,但總體而言,駙馬地位的高低往往取決於皇權的強弱、外戚政策的寬嚴以及特定歷史時期的權力格局。尤其在明清兩代,駙馬的地位更傾向於象征性的榮譽,而非實際的政治權力,他們在享受皇室光環的同時,也承受著嚴格的宗法約束和社會期待,其個人命運往往與皇室的興衰緊密相連,體現出古代中國皇權社會對外戚勢力既利用又防範的復雜態度。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