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的名字因其傳奇般的東方之旅而熠熠生輝,尤其是他關於中國之行的敘述,不僅豐富了西方對於遠東世界的認知,也在中國及整個歐亞大陸的交流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關於馬可·波羅是否真正踏上過中國的土地這一問題,學術界長期以來一直存有爭議,至今仍無定論。
馬可·波羅出生於1254年的威尼斯共和國,成長在一個熱衷於海外貿易的家庭,其父尼科洛·波羅和叔父馬菲奧·波羅均是當時著名的探險家和商人。據【馬可·波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記載,1271年,17歲的馬可隨同父親和叔叔踏上了前往東方的漫長旅程。他們在三年後的1274年抵達了蒙古帝國的首都——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並受到當時的大汗忽必烈的熱情接待,並於忽必烈成為好友。馬可波羅在中國度過了大約17年的時間,期間擔任了忽必烈的重要官員,並遊歷了中國的許多地方,見識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繁榮景象與多元文化。
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詳盡描繪了中國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政治制度、經濟發展以及獨特的物產資源等,這在當時的歐洲引發了廣泛的關註和震撼。然而,【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實性卻在數百年間不斷遭到質疑。
盡管馬可·波羅生動地記錄了許多關於中國的細節,但在同時期或稍晚的中國官方史書中,並未發現直接提及馬可·波羅名字的記載。這一事實使得一些學者懷疑他是否真如其所述那樣深入參與了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活。
馬可·波羅對中國各地的描述有時並不精確,甚至出現了一些難以證實或者錯誤的資訊。例如,他對某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規模的描述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者未能提到諸如長城、茶、漢字書寫等中國文化標誌性的元素。
部份學者透過文本分析和比較研究,指出【馬可·波羅遊記】可能並非完全基於第一手經歷,而是包含了大量道聽途說的內容,或者是後來由他人整理編纂時加入了其他來源的資訊。
由於缺乏直接的中國史料佐證,但馬可波羅家族在中亞地區的商業活動是有據可查的。他們有可能透過與居住在絲綢之路上的中間商或旅行者接觸,間接獲得了關於中國的詳細資訊。
近年來,一些考古發現和實物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馬可波羅曾存取過中國的可能性。比如,與馬可波羅時代相吻合的一些遺址出土的文物,顯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跡,暗示著像馬可波羅這樣的旅行者確實能夠到達中國。
馬可·波羅是否親自來到中國並經歷了遊記中所述的一切,目前學術界尚無確鑿無疑的結論。一方面,馬可波羅遊記中的許多內容與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相符,且他在書中展現出對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細致觀察,這些似乎支持了他的親歷說。另一方面,遊記中存在的瑕疵和歷史記錄的空白也為懷疑論者提供了論據。
無論馬可·波羅是否親身抵達中國,他的遊記無可否認地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橋梁作用,極大地拓展了西方對東方的認知視野,激發了後續航海時代的探險熱情。即使他的故事包含誇張或轉述,這部作品依然成為了解13世紀世界的一個重要視窗,其影響力穿越時空,直至今日。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