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 【135本品牌行銷必讀書】
作者 | 林川 來源 | 品牌頭版
賈伯斯已死,這不僅僅是肉身的消亡,更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曾幾何時,賈伯斯的精神象征著創新與顛覆,蘋果則是中國科技界的燈塔。
然而,近年在安卓系手機崛起、人工智慧浪潮的沖擊下,這一切正在發生改變。蘋果正在逐漸失去引以為傲的創新優勢。
最近,蘋果公司的CEO庫克因為五年前的一個關於中國市場的承諾沒兌現,結果導致股東們聯合起來告他們,這件事在業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
回到2018年11月1日那天,庫克在一次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說,雖然蘋果在一些地方賣得不是很好,但中國市場沒問題。結果,到了2019年1月2日,蘋果突然說他們這個季度的收入要比之前預計的少很多,差了高達90億美元。他們還說,iPhone賣得沒預期那麽好,特別是在中國那裏。
沒過多久,美國的律師事務所就開始對蘋果公司進行證券欺詐的調查,因為他們懷疑蘋果和它的高層可能給投資者提供了一些誤導性的資訊。但是蘋果公司自己堅稱,中國那邊銷售額下降主要是因為貨幣匯率的變動,並不是因為產品賣得少了。
在雙方的拉鋸戰中,這場官司持續了整整五年。盡管在這五年的時間裏,蘋果的股價飆升,增長了超過四倍,但是就在最近,蘋果公司意外地改變了立場,同意支付4.9億美元 (大約相當於35.2億元人民幣) 來了結這場股東集體訴訟。
透過這份和解協定,蘋果實際上也接受了中國市場的需求確實有所下降的事實。
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直到現在蘋果確實是賣得最好的手機。2023年蘋果以2.346億部的銷量登頂第一,歷史性的超越了三星的2.266億部,結束了三星維持12年的統治地位。
但唯獨在中國——蘋果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在不斷衰退。2024財年第一財季,蘋果雖然實作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但大中華區營收僅為208億美元,相較於上年同期的239億美元,同比減少13%,並且遠低於華爾街235億美元的預期。
今年以來,蘋果相關銷售數據更是不容樂觀。據Counterpoint數據,2024年前6周,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滑24%,排名跌至全國第四,其在高端機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華為卻實作了銷量的逆勢增長,銷量同比增長64%,僅次於vivo排名全國第二。
歸根到 底,自從2023年iPhone 15系列推出之後,市場上就開始有不少聲音批評蘋果在產品創新上的不足。 特別是在國產手機品牌不斷推出受歡迎的爆款產品的情況下,蘋果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而且遇到銷量挑戰的並不僅僅是蘋果iPhone手機一款產品。IDC數據顯示,2023年蘋果平板電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33.6%,同比下滑2.8個百分點,華為平板電腦市場份額為26.5%,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
同樣地,就在蘋果手機在大中華地區面臨挑戰的同時,蘋果公司內部代號為「泰坦」的汽車計畫,在經過了長達十年的研發之後,最近也被解散了。
這意味著,一個歷經10年、投入超過100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720億元) 、 集結了2000余名行業技術精英的造車夢破滅。
面對這個略顯突然的訊息,當時國內的幾個車企大佬,像米車的雷軍和理想的李想,也是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最搞笑的是馬斯克,當年在特斯拉最困難的時候,他還問過蘋果的收購意向。
按理來說,蘋果作為一個全球市值第二的科技公司,肯定是又有錢又有技術。像華為和小米這樣,入局新能源汽車應該不算太難。為什麽捏車捏了十年,還沒捏出來?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內部意見不統一。從最開始負責造車的Steve Zadesky那會兒起,團隊就對怎麽搞自動駕駛技術意見不一,甚至連編程用哪種語言都搞不定。後來Bob Mansfield接手,又把重心放到了自動駕駛軟體上,結果搞得很多員工都走了。這些內部的矛盾和不同意見,嚴重拖了計畫的後腿,也讓整個進展變得磕磕絆絆的。
另外就是,技術太超前了,落地難。蘋果想搞的那種全自動駕駛、增強現實車窗這些高科技功能,聽著是挺牛的,但是真的要把這些東西都塞進一輛車裏,然後還能大規模生產賣出去,那難度就大了去了。這裏面涉及到的問題極多,比如各種技術的配合問題、電磁幹擾啊、能不能適應各種不同的駕駛場景,還有得做一大堆測試來驗證安全性。
再說了,蘋果在搞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這一塊也不太行,沒能弄出一個既高效又保質保量的供應鏈體系。這樣一來,就算設計理念再好,也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或者實驗室裏,沒法真的變成街上跑的汽車。
人們都喜歡關註成功者的故事,全球都在歡呼微軟的成功,這家自PC時代就引領全球的公司,在AI時代成功透過開放式創新完成逆襲。
曾經以顛覆式創新為殺手鐧的蘋果,卻逐漸成為了落後的代名詞— —看看庫克手裏的牌吧,降價促銷、改變機型大小、調整機殼顏色,庫克完成了對賈伯斯遺作長達十年的修補,卻也幾近江郎才盡。
歸因蘋果的失敗,失去賈伯斯之後,庫克沒有極客精神、押錯技術路線等等都可以算作是帝國的裂縫。
在蘋果推出顛覆性的iPhone之前,全球通訊市場是諾基亞以及其身後摩托羅拉、三星等公司的天下。而如今的蘋果,站在了和它曾經打敗過的諾基亞同樣的尷尬位置。
但倘若賈伯斯復生,蘋果能夠在AI時代繼續引領創新嗎?答案也未必是確定的。
從OpenAI到微軟復興乃至特斯拉的成功來看,創新源自於開放、開源和大量去中心化的數據基礎上的「湧現」。我們如今所熟知的大語言模型乃至多模態,其基礎架構都是基於海量數據基礎上形成的智慧。這在創新學界稱之為開放式創新。
不管是微軟還是特斯拉,這兩家公司都非常看重開源社群的發展。特斯拉甚至大方地在開源社群分享了自己的設計圖紙,這可是挺大方的。至於微軟,他們能成功投資OpenAI,其實也是因為他們公司文化夠開放,願意和外界合作,不拘泥於自己單打獨鬥。這種開放的態度,讓他們能夠抓住機會,和OpenAI這樣的前沿計畫合作,共同推動技術的發展。
但蘋果的創新方式是挺 特別的。iPhone能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賈伯斯他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他的個人影響力超級大,可以說是他一手推動了這個顛覆性的創新。但是,自從賈伯斯不在了之後,很多人就開始說蘋果好像沒啥新意了,好像再也沒推出過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這種感覺就像是,沒有了賈伯斯那種中心化的創新驅動力,蘋果的創新能力也跟著減弱了似的。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 業。說到底,蘋果的問題不在於賈伯斯走得早,也不是因為庫克領導得不行,而是蘋果自己沒跟上時代的腳步。
* 編排 | 三木 稽核 | Sunnyue
本文先發於
品牌頭版(ID:
ceozhiku)
掃碼加入高品質交流群
紅包、福利、幹貨,精彩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