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 【135本品牌行銷必讀書】
作者 | 李東陽主創團 來源 | 李東陽朋友圈
2024年,短劇的話題非常熱。
從咪蒙靠兩部短劇收入過億,到爆款短劇編劇月入超10萬,再到北京夫妻做短劇每月進賬4億多,這些數位一個接一個在刺激所有人的眼球。
▶ 圖源:微博@梨視訊
錢這麽好賺了嗎?
我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於是找幾個短劇行業內的朋友聊了聊,發現事實完全不是網傳的樣子。
舉個例子,北京夫婦做短劇月進賬4億多,這標題起的就很唬人。
但其實,所謂的北京夫婦指的是短劇行業內的TOP級公司點眾科技,可不是夫妻小作坊;其次,進賬4億多不假,但進賬也不代表利潤。
點眾科技除了短劇外,還有小說及其它海內外業務,每月進賬4億多也是小說、短劇、廣告燈所有業務的總流水。甚至如果單看短劇業務,這家行業龍頭凈利率還不足1%。
總之一句話,看著很紅火,實際怎麽樣就不得而知了。
那為何各種新聞報道的又如此紅火,仿佛短劇行業就是個金塊場?
很簡單兩個字:泡沫。
這些場景實在過於熟悉,比如當初的元宇宙、區塊鏈、WEB3,乃至如今的人工智慧。這些技術當然是真的,風口也是真的。
但還是那句話:有風口,不代表你就是飛起來的那頭豬。
作為一名普通人,看到風口的第一想法最好不要是賺錢,而是想想自己如何不成為韭菜,那你就超越了99%的人。
我們先來講一下短劇這個行業。
雖然也是「劇」,但它和傳統影視劇邏輯完全不一樣。
你想一下,傳統影視劇每集一般45分鐘,拍好後要麽上星播出,要麽透過網路平台放送,賺一個版權費,或者再加一個廣告費。
但短劇一集基本上就兩分鐘,整部劇幾十上百集下來,總時長也就相當於傳統劇的2集時長。盈利模式更不一樣,這就導致短劇看著屬於「影視劇」,但行業玩法和傳統影視劇大相徑庭。
從內容層面上,短劇更像是一種網路文學的延續。
網文每章內容節奏都比較快、劇情沖擊性強、章末設定懸念吸引讀者訂閱,短劇也是同樣的道理,要在2分鐘時長內制造沖突、反轉、帶動觀眾情緒,在結尾設定懸念吸引使用者付費,和網文是很相似的路子。
上文提到北京夫婦做短劇月進賬4億多的例子中,點眾科技本身也是做網文出圈的,一脈相承。
▶ 圖源:點眾科技官網
但在盈利渠道上,短劇除了和網文相似外,反而更大程度上是一種類似資訊流廣告的產品形式。
舉個例子,你有時刷抖音會遇到一些廣告,點選後就會被引導進產品頁面,這些廣告可不是免費出現在你面前的,而是背後營運方給抖音平台付了廣告費,然後綜合ECPM與同行們競價獲勝後你才能看到它的廣告頁面。
這對於營運方來說,想要不賠本,就必須保證產品GMV必須大於產品成本、人員薪資、廣告費等各項成本。
但即便如此,最後的絕大部份利潤往往也是被平台賺取了。因為一般情況下,無論產品有沒有賣出去,平台的廣告費都是要收的。
短劇也是如此,背後營運方花錢在平台買廣告,將短劇推播給平台使用者,使用者感興趣就會往下觀看,直至產生充值,不感興趣就劃走。
所以這不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甚至可以說是一項多數人只賠不賺的生意。
以行業龍頭點眾科技為例,爆款短劇無數,但85%的利潤都以廣告費的形式給了平台方,而後版權方、制作方、出品方和發行方一起瓜分占比約15%的毛利,點眾短劇業務的凈利率甚至不足1%。
所謂的月進賬4億多,不過都是媒體為追求噱頭所使用的春秋筆法罷了。
看到了嗎,行業龍頭利潤率都低到這種程度,那你覺得其他人進入短劇行業是會暴富,還是成為風口下的韭菜?
這種情況其實很好理解。
一種新技術、新模式的興起,往往會遵循一種規律:蓋特勒曲線。
▶ 圖源:網路
所謂蓋特勒曲線,是指一項技術的發展往往會經歷技術萌芽期、期望膨脹期、泡沫破碎期、緩慢復蘇期、成熟增長期這5大階段。
用直播帶貨做個例子吧。
前幾年直播帶貨剛剛誕生,被無數人捧上神壇,這段時間媒體瘋狂報道、輿論炒作,直至升到頂點,無數公司瘋狂湧進直播電商賽道,這就處於期望膨脹期;而後大量進入者會發現自己根本賺不到錢,直播帶貨不是萬能的,甚至一批批玩家虧本跑路,泡沫破碎;
而後直播帶貨的價值被認真審視、追尋風口的人離開,留下來的玩家共同推動行業復蘇;再到今天,各大平台直播電商業務穩定,整個行業進入成熟增長期。
這是一種新技術、新模式常見的5大階段,而開年才爆火的短劇,此刻看來,恰恰處於期望膨脹期的頂點時刻,接下來大概會是一場泡沫的破碎。
這和行業本身也有關系。
短劇時間短、投入小,就意味著行業準入門檻低,外加媒體造勢,追風口的人就會蜂擁而至。
與此同時,入場玩家太多,也會擠壓其他人的生存空間,這就導致短劇拍攝時長進一步壓縮、品質下滑,行業野蠻生長。
▶ 圖源 :微博@財經網
總的來說,目前還屬於短劇行業烈火烹油的時刻,想要真的走上正軌,只能等待泡沫破裂,所有人冷靜下來。
這和直播電商的發展是相似的,最初產品品質粗制濫造,玩家紛雜,所有人一窩蜂進場,直到最後多數人虧個幾十上百萬退場,行業才慢慢從無序走向有序。
這既需要泡沫破碎的提醒,也需要監管部門的約束。
一個訊息是,主管部門已發出通知,要求加強網路微短劇備案、稽核的管理舉措,促進創作提升。
這也意味著,誰能熬過這一波春寒,才能真的在之後短劇行業做出些成績。至少目前來看,平台一家獨拿85%的利潤分配模式是絕對不合理的,行業頭部公司賺不到錢也是不合理的。
擠掉泡沫、擠幹水分,會是一條既定發展道路。
那麽最後再重申一句:短劇很熱,但我勸你冷靜。因為迎接風口的不僅有天上飛的豬,還有懸崖下無數枯骨。
*編排 | Sunnyue 稽核 | 三木
本文先發於李東陽朋友圈(ID: LDYMarketing )
掃碼加入高品質交流群
紅包、福利、幹貨,精彩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