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界 導 讀 :這就是一場騙局!
2017年7月,富士康赴美建廠。
簽約儀式上,時任美國總統川普興奮難掩:
富士康的加持,讓世人更加意識到美國工人的無與倫比、美國夢的無限可期,美國制造的繁榮就在眼前。
然而七年後,美國人卻驚呼,自己被騙了。
1
這就是一場騙局!
3000英畝,相當於3.5個紐約中央公園。
這是七年前,美國政府為了吸引富士康赴美建廠,在威斯康辛州密西根湖畔,圈下的一塊廣袤土地。
一心想要重振美國制造業的川普,很清楚富士康作為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重要意義。
為此,他不惜血本,承諾未來15年,為富士康提供30億美元的稅收優惠。
此外,當地政府還將配套7億多美元的建廠開支,以及近3億美元的公路、輸電網路等基建資金。
這個補貼額度,創下了當時美國政府給外國公司的最高補貼紀錄。
而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也投桃報李,決定:
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興建液晶面板超級工廠,並為當地提供13000個工作崗位。
一旦計畫落地,這將是有史以來,外資公司在美國最大的一筆新建投資。
在7月17日的簽約儀式上,川普興奮地表示: 「對於美國工人和制造業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
天降甘霖的威斯康辛州,更是激動不已。
「這對我們州乃至美國,都是百年不遇的機會,威斯康辛州已經準備好了。」
在州長沃克看來,這一投資給威斯康辛州帶來的改變,猶如半個多世紀前,矽谷之於舊金山灣區一樣。
當地人甚至已經在歡呼:
Wisconsin Valley(威斯康辛谷)!
對於郭台銘的投桃報李,川普也給足了面子,演足了戲。
次年6月,他親自出席了動工奠基儀式。在現場,他揮舞著鏟子,鏟起第一鍁土,並將這一制造園區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然而,川普和美國人翹首企盼的奇跡,並沒有出現。
七年後的2024年4月,當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來到這裏時,這片3000英畝的廣袤土地上,只有稀稀拉拉幾棟建築,新修的道路上也人煙稀少。
最顯著的地標,是一個孤零零的巨型玻璃圓球。
「富士康,就是一場騙局!」
看著眼前這近乎爛尾的工程,82歲的拜登,用他這個年齡少見的語氣,嘲諷道。
「他們用金鏟子挖了一個洞,然後自己掉進了洞裏。」
七年來,為了這個標誌性的工程,美國人民付出了很多。威斯康辛州和地方政府,前後花了5億美元搞基建,推平了數百棟房屋,以及農場。
他們本以為會見證歷史,結果等來的卻是計畫的不斷縮水:
原計劃100億美元的投資,實際投資10億美元,原本承諾的13000個工作崗位,最後落實的不到1500個。
2
美國,接不住富士康
如果說這是一場騙局,而騙子就是富士康,它一開始就只是迫於美國壓力,做做樣子,那大機率也冤枉了郭老板。
畢竟,作為蘋果最大的代工廠,到美國建廠,對富士康而言,有著巨大的利益。
更何況,美方還提供了一攬子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
事實上,這個被川普稱之為制造業回流美國典範的合作,一開始也進展順利。在計畫奠基儀式上,他禁不住贊嘆:
「太不可思議了!18個月前,這裏還是一片農田。現在,它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地方之一。」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卻大大超出富士康,也超出美國人自己的預期。
首先,是供應鏈問題。
中國行,其他地方也行,這種思維在過去,誤導了很多企業。現實是,威斯康辛州就沒有富士康在國內那樣完善的上遊產業鏈集群。
當地的產業布局和供應鏈客戶,跟富士康的業務,幾乎沒有任何關聯。
這直接導致富士康原材料、裝置等生產成本的急劇飆升。
更大的麻煩,還在於人力。
薪水高,都是小問題,關鍵是,招不到人。
在美國工廠開建不久後,富士康曾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招聘會。
結果,僅僅收到1300份簡歷,最後只有300人去面試。
由於招不到足夠的工程師和工人,富士康不得不想盡各種招數,與其他機構合作,錄用退伍軍人,甚至把中國工程師派往美國。
急得郭台銘在公司一次內部集會上,連連抱怨:
在美國,根本招不到員工!
生產營運問題,已經讓富士康疲於奔命,市場大環境的突變,更讓郭台銘措手不及。就在富士康美國工廠開建不久後,全球面板產業急轉直下。
原先規劃的10.5代液晶面板廠,不得不縮水為6代產線。
郭台銘焦頭爛額之際,當地州政府卻開始反水。
新上任的州長,民主黨籍的東尼·埃弗斯,以富士康未能兌現招工人數等承諾為由,拒絕提供減稅補貼,並要求重新簽訂協定。
此時的郭台銘,大概已萌生退意。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眼看著自己的樣板工程不斷縮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也急了,親自找郭台銘私下談,並在推特上得意地寫道:
「和我談完,富士康就傳出了好訊息。」
事後證明,這不過是川普的一廂情願。
那次談話後,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州的計畫並沒有好轉。
而川普自己,也在一年多後,黯然離開了白宮。
被鞭打的富士康,最終不得不接受現實: 「就電視而言,我們在美國沒有市場。我們難以競爭。」
彭博社則哀嘆:
如果富士康在美國電子產品制造領域都沒有競爭力,那就沒哪家能行了。
2023年4月,微軟斥資5000萬美元,買下了富士康園區的一塊地,準備興建一座大型數據中心。
那裏,成了拜登的新歡。
但主角,已經不是富士康。
3
重振夢難圓
恢復美國引以為傲的制造業,是幾代美國總統的口號。
過去40年,隨著全球化和制造業的向外轉移,美國工業產出就業規模急劇下滑,工廠更是消失了近1/4。
盡管仍有很多成功的品牌,但美國很多工業制造能力還在加劇退化:
波音飛機近年來事故頻發,大量造船廠倒閉,不得不求助於日本和南韓……
對此,美國政府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非一日可解。
早在2009年,歐巴馬就首次提出重振美國制造業計劃。
到了川普時代,重振美國制造業更是其任期內一項很大的政績工程。
2018年,川普不顧美國財政吃緊的現狀,推出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 未來15年,投資1.5萬億美元搞基建。
他還出台多項法案,旨在保護美國制造業,並號召美國人買國貨。
拜登上台後,盡管執政理念與前任不同,但在重振美國制造業這件事上,高度一致。
要重振美國制造業,就離不開建廠。無論川普還是拜登,在其任期內,都想盡辦法,讓全球制造業巨頭赴美建廠。
但有些能力一旦失去,再撿起來就很困難,甚至幾乎不可能。
在川普時代,蘋果就曾向富士康、和碩科技等提出,將所有的亞洲產線,全部撤回到美國去。
但很多供應商,對於美國建廠興趣不大。
和碩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 ,更是一口回絕: 電子制造業供應鏈龐大而復雜,要想實作純美國生產,非常難。
不信邪的富士康,倒是積極響應,但很快就被撞得頭破血流。
對於大多數美國人而言,自從20世紀80年代,制造業大轉移開始,他們的生活就一步步遠離了制造業。
如今,要讓已經習慣了辦公室的他們,重返汗流浹背的工廠,即便有心,也無力。
對此,蘋果公司CEO庫克曾大吐苦水:
「在美國,你和模具工程師開會時,不知道能不能坐滿這個房間;但在中國,你們可以填滿好多個足球場。」
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上。
美國收割機、 固特異橡皮 等展品大放異彩,讓整個歐洲驚嘆。此後幾十年,美國制造業高歌猛進。
到1894年,美國制造業已躍居世界第一。
進入20世紀後,可口可樂、福特汽車等美國制造,更是隨著美國實力的飆升,不斷走向全世界。
美國學者懷特在【美國的興盛與衰落】一書中,驕傲地寫道:
「美國的飛機出入歐洲上空,汽車行駛在倫敦和巴黎街頭……從奧斯陸到卡薩布蘭卡,可口可樂出現了至少9種不同文字的招牌……」
然而,這些曾令美國人驕傲不已的場景,在目前可以預見的時間裏,恐怕都是永遠也回不去了。
投資 · 傳媒 · 創新
關 於 本 文
作 者:張靜波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台所有。
精 彩 文 章
1.
2.
3.
4.
5.
致力為讀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業財經內容
為企業提供全媒體品牌策劃、內容創作、推廣傳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出品 | 商界傳媒內容編輯部
投稿/合作/爆料 聯系微信:JEFF_MAIN
你再主動一點點 我們就有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