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Elise
來源 | 新周刊(ID:new-weekly)
何雨希清楚記得,兩年前當她告訴父母,自己找了份月嫂的工作時,父母臉上的錯愕和不解。
從那之後,父母拒絕讓她回家過年。
何雨希29歲,畢業於河北某師範學院。按父母的安排,她畢業後應該考研,追隨母親的人生軌跡,成為一名教師。
但她並不想過上一眼望到頭的日子。畢業後,她以去廣東找工作為由,離開了家。
當家人再次聽到她的訊息時,她告訴家人,自己已經完成培訓,即將上門做一名月嫂。
而即便已經過去兩年,何雨希的父母依然無法理解,辛苦培養的擁有大學學歷的女兒,為何去做了月嫂?
前有男博士送外賣,現有女大學生做月嫂。
隨著家政服務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年輕女性選擇進入月嫂行業。
廣州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朱德毅在四、五年前就發現,月嫂的從業者出現了年輕化、高學歷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進入了家政行業。
幾年前,90後月嫂、育兒嫂在母嬰護理行業只有10%,而現如今已接近40%。
何雨希是師範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專業就是學前教育。在她看來,年輕的高學歷月嫂對於老一輩月嫂而言,堪稱「降維打擊」。
圖/【坡道上的家】
何雨希說:
人們對月嫂這個職業,是有刻板印象的,比如必須年齡大才有經驗,必須自己生過孩子。
實際上現在的年輕寶媽對月嫂的要求不太一樣,除了基本的照看嬰兒和產婦,還要會打車、點外賣、能網購、會手工、能讀英文繪本。
廣州某月嫂機構負責人陳經理說:「今年是龍年,會是生育高峰年,我們中心的月嫂訂單都排到了年底。
現在30歲出頭的月嫂比較吃香,有經驗也有體力。大部份年輕月嫂學歷高、好溝通,更受歡迎。」
過去,50歲左右被看作是月嫂的「黃金年齡層」,也是月嫂刻板印象的源頭。如今新一代父母會看月嫂的學歷背景和學習能力,因此年輕月嫂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逐漸提高。
年輕月嫂更容易接受科學育兒觀念,更適應當代家庭更高且復雜的工作要求,有助於養護產婦,保證僱用雙方都有相對良好的體驗。
圖/【坡道上的家】
在何雨希看來,高學歷月嫂的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廣州一家再普通不過的月子中心,26天的費用大概要三四萬,中等偏上的五六萬。
相比起來,年輕月嫂的價格並不貴,有些口碑好一點的還得排隊預約。」
成為一個合格的當代月嫂,要集烹飪、心理輔導、嬰幼兒看護等多項技能於一身,手持五六個證,如小兒推拿師資格證、催乳師證等,而她們的自我要求也更嚴格。
何雨希觀察到,她們當中有不少人希望持續學習,有一定的經驗後去創業,比如成立專門滿足孕產女性需求的工作室,做成一個產業。
育嬰行業因其專業性和特殊性,成為了現代育兒需求下的新興職業選擇。
在小紅書上,寫著「90後本科年輕育嬰師,英文6級,喜歡寶寶」的月嫂和育嬰師的求職簡歷下,得到了大量寶媽的咨詢。
有名95後女大學生入行兩年,訂單已經排到了8個月後。
在寶媽們看來,年輕優質的育兒嫂是可遇不可求的,她和優質男性有相同的一套理論——「真正的優質男是很少在市場上流通的」,而月嫂也是一樣。
有些好的月嫂在孩子滿月之後,會被雇主聘請繼續擔任育兒嫂。
艾比是95後,未婚未育,特別喜歡小孩子。
她在荷蘭留學時趁假期打工賺生活費,找了給一個當地家庭做育兒嫂的工作,照看兩個孩子,姐姐10歲,弟弟6歲。
這個荷蘭家庭的女主人是一位中國人,因此在挑選育兒嫂的時候選中了艾比。
艾比要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課後陪伴、制作早晚餐以及一部份家務。
第一次進入到一個他人的家庭,她非常謹慎:
為了按照規劃完成工作,我會列出每周的工作安排,列好時間表。每周有效工作時間30小時左右,周末休息。
圖/【82年生的金智英】
荷蘭的學校是沒有作業的,孩子大部份日子裏中午12點或下午3點前就放學了。
但女主人是典型的中國虎媽,日常「卷娃」也是在所難免。
艾比照看的姐弟倆,要在課後學習大提琴、網球、體操、中文、象棋,學得很多,成績也好,經常是各個學習班的前幾名。
艾比一開始覺得姐弟倆很特別:姐弟倆會打架,但又很有禮貌,被罵也不會哭;食物都是分配好再吃,很有秩序感。
「在荷蘭,你會看到與國內傳統教育完全不一樣的教育理念。只有在虎媽盯著孩子做功課時,我才找回了那種熟悉的感覺。」
艾比在歐洲當育兒嫂的日常。除了接送孩子以外,有時候也要替雇主參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日。(圖/受訪者提供)
在兩個月的共同生活中,艾比對孩子投入了自己的感情。
她享受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與孩子聊天的過程,會欣喜於孩子的進步,偶爾會和高要求的虎媽發生矛盾,孩子有時候也會挑食,但這些她都一一克服了。
艾比並不覺得育兒嫂和留學生的身份有什麽沖突,這段經歷對她而言更像一次社會實踐而不是簡單的工作:
「我希望實踐在大學學到的教育理念,接下來可能會接一個去德國當月嫂的單子。在這之前,我要先抽空再去做一些相關培訓。」
相比於傳統的職業路徑,月嫂工作意味著更為靈活的工作時間和相對豐厚的報酬。
這對於追求自由與獨立,不願意成為上班族的年輕人來說,無疑具有很大的吸重力。
據【2021母嬰服務消費白皮書】顯示,全國36個重點城市的月嫂月平均薪資為13450元;
2022年阿姨來了平台顯示,月嫂月平均薪資為18967元,依舊是家政行業中平均月薪最高的人群,育兒嫂次之。
此外,【2023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也顯示,月嫂在藍領群體中月收入水平最高,平均為8824元。
圖/【82年生的金智英】
如今,一線城市有經驗的月嫂平均薪資已經超過2萬元/月,這一數位遠超當地平均薪資甚至白領的收入水平。有的月嫂,訂單已經排到了2025年。
除了薪水,相對自由的工作時間是何雨希願意繼續做月嫂的理由:
我很喜歡旅遊,恰好月嫂的自由度非常高,接完單後想休息多久都可以。我一年工作大概十個月,兩個月用來旅遊。
除去旅遊開銷,一年還能存下十萬塊。
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月嫂的職業認知不斷在發生改變。何雨希說:
其實敢於下潛,是需要勇氣的,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脫下孔乙己的長衫。
尤其是,當你的雇主是同齡人,而這本質上還是一個有著明顯主仆之分的職業,你可以有自己的主見,但最好不要有太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見,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個性,但最好個性不要表現得太強。
一個好的月嫂或育兒嫂,要學會像變色龍一樣融入每個不同的家庭,改變自己的顏色。
圖/【坡道上的家】
結識更多同行後,何雨希感覺到當月嫂開始成為一些90後女性實作自我價值的新途徑。
年輕月嫂可能缺乏一些育嬰經驗,但經驗的積累不一定取決於年齡和生育經歷,只要接受專業培訓後不斷實踐,經驗值就會隨之提升,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的月嫂。
這些年輕的高學歷90後月嫂,憑借先進的育兒理念和專業技能,為年輕家庭提供了科學、貼心的服務。
她們能夠更好地與年輕父母溝通和交流,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育兒觀念,緩解育兒壓力。
北京家政服務協會副秘書長李曉寅認為,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這一職業,客觀上能一定程度削減年輕人的顧慮:
「我們需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一現象,同時也應積極思考和探索如何為年輕人創造更加友好和包容的職業環境。」
何雨希經常被問到的,是諸如「為何寧願選擇照顧別人的孩子,而不願自己成為父母」的問題。何雨希對此的回答,都是「緣分未到」。
圖/【坡道上的家】
在她看來,90後選擇不生孩子而去當月嫂,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現象,不是簡單的偏好問題,二者之間其實並不沖突。
她只是覺得,當前職場對女性依然不夠友好,生育可能對職業生涯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在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年輕人壓力難以釋放的大背景下,養育孩子成了一個必須調動大量資源的工程,這讓她和持同樣觀念的女性保持遲疑和觀望的態度。
她們更傾向於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自我發展和事業提升上。
安全感依然是最需要考慮的因素。
何雨希說,人工智慧崛起是明顯的趨勢,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替代,或者已經被替代了,「但是月嫂這個工作,我覺得還是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的」。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李清照 【聲聲慢】
作者 | Elise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新周刊】微信公眾號(ID:new-weekly)。【新周刊】創刊於1996年8月18日,以「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為定位,20多年來用新銳態度測量時代體溫。從雜誌到新媒體,【新周刊】繼續尋找你我共同的痛點、淚點與笑點。關註新周刊微信公眾號,與你一起有態度地生活。官方微博@新周刊。
主播 | 韓丹,原廣播節目主持人,視訊號:韓丹下午茶。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