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熬不下去時,建議你發瘋:「情緒不穩定」的6個好處

2024-07-16情感

這些年大家特別愛說的一個詞就是「情緒穩定」。

然而這個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情緒穩定就是沒有情緒,或者不表現出任何情緒,有情緒也要藏著掖著。

這樣的誤解,其實加深了很多人對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的羞恥感。

其實心理學中真正倡導的情緒穩定,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情緒波動,而是波動振幅相對較小。它反而呼籲人們去 許情緒適當的表達和釋放,對情緒進行妥當的處理而不是壓抑。

從這個意義上講,很多人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偽情緒穩定」,其實壓抑自己的情緒很久了。

對於那些總是回避壓抑自己情緒的人,我真心希望:你可以「情緒不穩定」一些。 這是我們發現的 6 個好處:(終於找到理由可以適度發瘋了!!)

01

最重要的一點:爽

釋放情緒一時爽,一直釋放一直爽。

已經有大量心理學理論和研究表明,對情緒的釋放和表達遠比壓抑更有利於心理健康(Freud,1895;Gross,1998)。

長期壓抑情緒會導致持續的緊張和心理疲憊,未表達的負面情緒在內心積累,長此以往可能導致情緒崩潰,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透過定期的情緒釋放和表達,可以幫助釋放內在的壓力,避免情感堆積,緩解情緒上的緊張感,從而促進心理上的平衡和健康。

02

不在情緒上消耗,大腦也更「專註」了

我的同事小閆形容他在工作中遇到沖突、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經常會發生「大腦短路」。

這是因為壓抑情緒需要消耗資源,當大腦動用太多的能量來控制情緒反應,就使得可用於當前任務的認知資源減少。

比如在情緒產生時小閆總是勸自己:「趕快冷靜下來」「可不能讓別人看出來我有情緒」...這種對情緒的壓抑會增加認知負荷,過多的認知負荷會分散註意力(Sweller,1988)。

表達和釋放情緒可以提供即時的情緒緩解,使更多的認知資源用於專註任務,提高工作記憶的效率和專註力。

【Her】

03

可能激發出更好的「創造力」

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人類的救贖掌握在創造性失調者的手中。」

當一個人允許自己同時體驗正面和負面的情緒狀態,就有可能激發出「創造力」。因為這種情緒狀態能增強個體對不同視角的接納和整合能力,在面對復雜問題時表現出更高的創造力(Fong,2006)。

研究表明,經歷適度的情緒變化可以啟用大腦不同區域,促進創造性解決問題和藝術表現。我們所熟知的許多藝術家和創作者往往都是在文藝作品中表達和宣泄被壓抑的情感和欲望,產出更具創造力的作品。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也可以透過繪畫、寫作、音樂等創作形式來排解情緒,使其成為情緒釋放的出口。你會收獲更好的心情,和一幅藝術作品🖼。

04

表達情緒、暴露脆弱,可以提升關系的親密感

當我們習慣於在關系中隱瞞自己的真實情緒,就可能會引發持續的冷戰、冷暴力,或等到問題積壓到臨界點之後的大爆發,導致關系破裂。

透過適當的情緒表達,可以增加人際關系中的真實性和親密感,因為它使人們更開放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從而促進相互理解和支持,這對於安全依戀關系的形成和維持至關重要 ( Bowlby,1950s)。

但這裏有個前提是:不以破壞性的方式表達情緒。很多時候以指責、謾罵的方式來表達其實只是在發泄情緒,會對關系造成進一步破壞性的傷害。

在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中,偶遇相識的男女主人公談論著彼此, 在不同的場景中主動表達情感和自我 暴露。男主 Jesse 在一開始更具主動性,提出了對愛情、生命和未來的深入探討,而 Celine 則透過分享自己的見解對他的情感做出回應。

這種相互之間的情感表達和自我暴露促使兩人之間建立了更加親密和真實的聯系。

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可能還真是這樣!

【愛在黎明破曉前】

05

你的身體其實都是「情緒器官」

已經有大量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你長時間壓抑痛苦情緒,它會以其他方式在你的生活裏表現出來,比如在身體上。

長期壓抑情緒會導致出現「軀體化」: 情緒和心理壓力透過身體癥狀表現出來,如頭痛、背痛、胃腸不適等 (Wolf & Deutsch等,1950s)。長時間的 抑制 情緒所 帶來的內在壓力還會啟用身體的應激反應,導致高水平的壓力激素(如皮質醇)分泌,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Selye,1936)。

之前有一個熱搜叫「胃是情緒的器官」,就提到情緒壓力如何影響胃部和整體的消化系統功能。

身邊的同事小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每當第二天或當天有稿子要交時,他就會犯胃病。背後其實是承受的壓力過大,未能得到有效的疏導和表達,結果全反映在胃上了。

後來他找 leader 溝通了自己的壓力,不僅得到了情緒上的理解和支持,也調整了 DDL 時間, 他的胃病癥狀一下子就減輕了一大半。

小閆提供😌

06

在療愈創傷的過程中,情緒的宣泄和表達可能是很有必要的

佛洛伊德曾提出過著名的「宣泄理論」(Catharsis Theory)。主張在心理治療中,透過讓患者在催眠狀態下回憶過去的創傷性事件,表達被壓抑的情緒,來達到情緒的釋放和心理的舒緩,促進心理健康(Freud & Breuer,1895)。

佛洛伊德認為, 許多心理障礙的根源在於情感壓抑(Repression),即個體將痛苦、羞恥或其他負面情緒壓入潛意識,以避免面對不適感。

我們的潛意識中儲存著許多被壓抑的記憶和情感,這些內容雖然個體意識不到,但會持續影響其行為和情感狀態。「宣泄理論」則認為透過使這些潛意識內容浮現到意識層面並加以表達,個體可以得到心理解脫。

宣泄這一詞的英文 Catharsis 來自希臘語,本意為「凈化」。 因此情緒的釋放有時也被視為一種心理洗滌的過程,透過表達和釋放內心積壓的情緒,達到情感的凈化和創傷的清理效果 (Catharsis Effect),逐步擺脫創傷的影響,獲得內心的輕松和寧靜。

這也是為什麽做過多年心理咨詢和治療的人會表示:自己仿佛獲得一種增強的生命感。

【心靈捕手】

一個真實的案例:

32 歲的凱在十年前經歷了一次嚴重的車禍事故。此後就一直受到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影響,包括持續的焦慮、失眠、噩夢和對開車的恐懼。她選擇尋求專業創傷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在第三次會面時,治療師引導和她一起回憶那天的情景:

👩🏻‍🦱:「記住,你可以隨時停止,告訴我不想繼續下去。我在這裏支持你。」

凱有些害怕,但她願意試試:

😔:「那天……天氣很好……但我感覺特別緊張,因為我和男朋友剛吵了一架。我開車時一直在想那件事,然後突然……車就失控了,我撞上了護欄……」

(凱開始顫抖和流淚,情緒非常激動)

👩🏻‍🦱:「很好,凱,繼續深呼吸,讓情緒流露出來。你做得很好。」

😔 :「我……我真的太害怕了,那個時候我以為我會死……為什麽會發生在我身上?」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經歷,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感到害怕。你能夠回憶並說出這些本身就非常勇敢。」

(凱繼續哭泣和顫抖,但逐漸情緒變得平穩)

在後續治療中,治療師帶領著凱透過反復的回憶和情感的宣泄釋放,逐步減少創傷對她心理的負面影響,使得凱有機會重新建立內在的平衡和情緒健康,慢慢走向治愈和成長。

😆😌💆🏻‍♀️

寫在最後

心理學所定義的「情緒穩定」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此刻束縛自我情緒的枷鎖。在達到穩定之前,可以適度允許自己的情緒「不穩定」一會 兒。

最關鍵的是,找到健康、不影響他人的方式,合理表達和釋放自己的情緒。 比如你可以:

聽音樂或狂看能夠戳到你感受的電影

寫一封你永遠不會寄出的、兇猛的、充滿「罵罵咧咧」的信

在家裏發表一場激烈的演講、跺腳、跳舞「發瘋」(但註意不要影響樓下和鄰居)

用明亮的油蠟筆在紙上畫出能夠表現你感受的圖畫

找朋友或心理咨詢師傾訴

在找資料時看到一個國外的有趣事例,分享給大家:

一位即興表演老師認為,我們的黑暗情緒不僅應該得到承認,還可以被放大和利用。

她舉辦了一場「抑郁派對」,客人必須穿黑色衣服,點燃黑色蠟燭,提供黑色食物——黑魚子醬、黑芝麻餅乾、黑豆醬、黑咖啡、黑巧克力。

他們用黑色的盤子吃飯,用黑色的紙巾擦嘴,當有人問起你過得怎麽樣時,你只能說你很糟很糟很糟糕,並滔滔不絕地抱怨最近發生在你身上的所有令人沮喪和士氣低落的事情:心痛、胃灼燒、體重增加、經濟損失、感情破裂、精神崩潰、汽車故障、事業脫軌,世界陷入了地獄。

最後,在強烈的宣泄後他們精疲力竭,感覺好了很多,他們放起了響亮的音樂並跳舞💃🏻 💃🏻 💃🏻

熬不下去的時候,就「發瘋」吧,合理釋放你的情緒,總比憋著強。

【黑暗榮耀】

參考文獻

————————

Freud, S., & Breuer, J. (1895). Studies on Hysteria.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2). Hogarth Press.

Gross, J. J. (1998).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 271-299. doi:10.1037/1089-2680.2.3.271

Sweller, J. (1988).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 12(2), 257-285. doi:10.1016/j.cogsci.2005.03.006

Fong, C. (2006). Emotion as a motivator of creative behaviors: The case of director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2), 114-129.

B owlby, J. (1958). Attachment theory and attachment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12(2), 123-140.

作者:鳥人

責編:寒冰

封面圖來源:【黑暗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