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當80歲的爺爺奶奶決定分居

2024-03-22情感

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讀者:時雨

自從畢業去一線城市打工,每年只有春節才能回老家一次,今年我未雨綢繆準備了一些回家自救指南, 卻沒想到今年家族的熱點話題不是我這個30+未婚未育的異類,而是80歲的爺爺奶奶大吵一架後,終於決定分居。

為什麽說是終於呢?自從我記事開始,爺爺奶奶就常年吵架。小時候一大家子住在鄉下老房子,時常半夜睡得迷糊,聽見有人在敲門,我就知道,哦,是奶奶跟爺爺吵完架過來找爸爸評理。後來,爸媽帶著我搬了新家,於是就變成了半夜打電話過來。有次起來上廁所發現老爸接著電話在沙發上睡著了,電話裏奶奶沈浸在吐槽裏,沒有察覺。

漫長的季節 】劇照

老家在湖南西部一個少數民族鄉村,是典型的貧困山區。奶奶19歲那年從鄰村嫁過來,在小山村裏一起生活了60多年。在漫長的婚姻生涯裏,只有掙錢養娃和吵架鬥嘴兩件大事,日復一日地因為生活瑣事磕牙碰嘴,一粒火星子也能點燃整個大家庭。 在這個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偏遠小山村裏,爺爺奶奶的吵架,像一檔不斷更的大型家庭倫理調解綜藝,天天占據村裏的熱搜頭條。

爺爺11歲那年,太爺爺因故去世,太奶奶改嫁,自此成為貧困孤兒,只能自己養活自己。每天要先放牛耕地,再去學校上課,吃糠咽菜,穿著破爛衣裳去考試,拿了全班第一,但是轉頭因為實在交不起學費,選擇退學去打工。奶奶嫁進來之後生了3個兒子,本不富裕的家庭壓力更大,兩人像典型的中國式家庭分工,爺爺外出務工,在工地當過夥夫,做過建築工,給人算過命,奶奶則在家帶娃和務農,種玉米、割水稻、砍柴、打理菜園,從建國前到21世紀,時代潮流巨變,走不出山村的傳統女性還是做著同樣的勞動。

繁重的生計壓力讓每個人都累,疲憊感生出委屈,委屈便生怨懟。怨誰呢?怨天怨地不管用,只能怨跟自己同條船上的另一半。於是,柴米油鹽,東邊的太陽西邊雨,張家長李家短,都能成為吵架導火索。他們的爭吵通常是從一件小事的意見不和開始,吵幾句便開始上價值到「人不行」,是對方讓自己過上苦日子,最後再唉聲嘆氣自己命苦。吵完冷戰幾天,再和好,再吵。 迴圈往復,究其根本,還是兩個人在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三觀上的南轅北轍。

燦爛的她 】劇照

爺爺雖年少遭逢家道中落,但天性灑脫幽默, 生活上不拘小節,不喜被束縛,愛開玩笑逗樂。 奶奶性格則完全相反,嚴謹務實,一絲不茍,愛操心,眼裏揉不得沙子,凡事要過問,事事爭輸贏。 用現在流行的性格分類來說,大概就是ENFP和ESTJ的區別,一個想自由,一個要控制,一個享受松弛: 「差不多就可以了」,另一個追求極致: 「這樣怎麽能行? 」。 兩個觀念不一樣的E人碰撞在一起,如果不是聊得熱火朝天,那就是吵得不可開交,誰也說服不了誰。

爺爺喜歡在幹活之余看點閑書、聽個小曲,也許是心裏總有一份未讀完學業的遺憾,家裏藏著些古董書籍,小時候我便在爺爺房間裏讀完了【菜根譚】【論語】等經典著作,爺爺也常跟我講西遊記、水滸傳的故事和道理,盼著我能成為全村的希望,走出山村,去讀完他沒有機會讀的書。

奶奶家裏孩子七八個,幼年時吃不飽飯,更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不識字,從少女時期接受的知識都是為了更好地成為一個傳統家庭主婦,在生計壓力下習得了很多鄉土生存的獨特本領,比如:怎麽把大兒子的舊衣服改小給小兒子繼續穿,怎麽跟鄰居家爭一塊田地的邊界線,怎麽在田間地頭的縫隙裏多種一顆玉米,哪些野菜山草藥可以挖來賣錢…… 一個失意的浪漫主義者和一個要強的現實主義者組成的婚姻,總是充斥著各種觀念和行為的背離,沒有共同興趣愛好,也無法互相理解和認可,僅有的交流便只有生存壓力引發的爭吵了,誰也沒有錯,但是一遇到對方,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小日子 】劇照

在婚姻育兒上,兩個人吵得更厲害。 也許是過早缺失家庭溫暖,爺爺骨子裏總有一些疏離感和淡薄,在盡到一個父親的職責掙錢養大3個孩子成家立業後,便心安理得「擺爛了」,開始自顧自的老頑童生活,早上起床喝點小酒醒神,然後出門打牌,給同村沒有後代的老爺爺輸幾塊錢,到晚飯點了再溜達回家吃飯,喝點小酒安神睡覺,樂得逍遙。 奶奶一生為家庭而活,在兒子結婚生娃後,開始操心孫輩的成長,擔心小孫子衣服穿得單薄,念叨著兒媳帶孩子方式有問題,是個很有活力的小老太太,四處巡查、時刻準備戰鬥。 於是矛盾就發生了,奶奶嫌棄爺爺不務正業只知道喝酒: 「你每年喝的酒省下來都能給小孫子交學費了」。 爺爺嫌奶奶管太多: 「你都管我一輩子了,老了管好你自己就可以了」,這句話算是踩雷點上了,奶奶氣不打一處來,立刻回懟了經典名言: 「我那是為了誰? 不都是為你了好? 於是,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不同的年紀,吵架的形態也在轉變。 年輕的時候,雙方會熱吵,爭得臉紅脖子粗,吵到村幹部都要來家裏調解。 後來吵多了,爺爺開始采取躲避策略,借著外出務工的由頭,一走就是大半年,只寄錢回來,很少聯系。 喪偶式育兒讓奶奶的怨氣更甚,在村子裏逢人就吐槽爺爺不管家裏,成了遠近聞名的「祥林嫂」。 逃避不可恥但沒什麽效果,每次爺爺回來後,雙方就會把這段時間積累的怒氣集中發泄一次,吵架頻率降低了,但戰況升級了。

到老年,爺爺找到了避免爭吵的全新方法: 聽力不好了,你說什麽我反正都聽不見。 有時候兩個人坐在沙發上,還沒說兩句就開始不對付,奶奶臉色不對勁開始數落,爺爺則盯著電視機看【西遊記】,毫無反應的樣子,也不知道是真沒聽見,還是不想搭理。 看著看著,爺爺還時不時轉過來笑幾聲說: 你看孫悟空多厲害。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樣的模式倒是也很有效,缺少即時反饋,奶奶一個人單方面輸出的熱情持續性不強,這樣的情況多了,兩人吵架的頻率和激烈程度確實有所下降。 當然,爺爺自從發覺這是個妙招後,開始將這個方法用於其他場景,靠著聽不見,避開了很多他不想搭理的家族日常紛爭,主打的就是一個物理遮蔽。

【人世間】劇照

要說吵了一輩子為什麽沒有離婚? 這個問題不僅老兩口沒提過,家裏親戚也很自然地說,老一輩離什麽婚。 早些年,離婚的人在村裏是要被人說閑話的,一生要強的奶奶,從來只有她說別人閑話的份兒。 後來年紀大了,民風也變了,外嫁的年輕女性離婚回到村裏住,大家會覺得正常。 但兩個過了一輩子的老人,再提離婚,好像就很稀奇,再怎麽變,小山村還是那個小山村。 話又說回來,到了暮年,當爺爺奶奶退回自己身份,只作為一個老人而活時,很多外界形式、社會規則已然失效。 結婚證早就不知道遺失在哪裏,於是離不離也就不重要了。 但是,湊在一起吵架,鬧著分居是一定要的,宛如在過「離婚冷靜期」。

問題就變成了怎麽分,雖然這幾年爺爺奶奶也輪流在各家住,但沒有被定性為「分居」。 爸爸和幾個叔叔湊一起討論,遠在他鄉的小叔家自然指望不上,我們家和二叔家,各自認領一位老人。 在誰住誰家這個問題上,爭吵開始延續到下一代了。

二叔提出奶奶住他家,二嬸第一個不同意,她性格潑辣,自嫁進來就跟奶奶吵過好多回,二叔開始給她細數奶奶的好處: 咱媽過來了能幫你分攤家務。 老爸想接爺爺來住,媽媽則有點潔癖,覺得奶奶更愛幹凈。 4個大人相聚客廳,一邊嗑瓜子一邊討論,挑挑揀揀,我看著這個場景,想到了找工作時大廠面試官對著我簡歷皺眉頭,偶爾落筆圈圈畫畫,試圖分析出來這個候選人進公司後的價值與風險,仿佛下一秒就要掏出電腦畫個swot分析圖。

人到老年,失去勞動能力,能夠帶給大家族的價值變少,仿佛成了過期未售的商品,打折出售,任人挑揀。 作為獨立個體的優點和缺點在不同的評價體系裏,經常是逆轉的。比如,作為年輕勞動力所具備的勤勞肯幹優點,到老了反而被認為是會幹預子女生活。親密關系裏,無論親情也好,愛情也好,人人想要的都是一個完美人設。 而抱著養兒防老、先苦後甜的想法,掏空身心給子女奉獻一輩子的老人們,到了想兌換這個口頭支票時,才發現,原來養老這回事,沒有契約,全憑良心,是筆糊塗賬。

【大媽的世界·賀歲篇】劇照

最終商議得出,奶奶來我家,爺爺去二叔家。 那麽接下來問題變成了,春節還一大家子過嗎? 老家是土家族,要過趕年,一般是除夕起早吃團圓飯,越早越好。 往年都是作為長嫂的媽媽來操持,提前幾天開始燉臘肉、備菜,除夕淩晨五點就起床張羅一桌子菜,等菜做好,其他人也到齊了,7點左右放鞭炮後開吃,吃完男人們去打牌,媽媽默默收拾殘余。 我總覺得媽媽太操勞,今年就趁機提了嘴: 爺爺奶奶見面就吵,要不今年除夕就分開過吧。 本以為大家都嫌我亂提議,沒成想叔伯也沒意見。 看來,有些傳統習俗所維系的人情往來,有時候也沒那麽牢固,輕輕一碰,就碎了。

到了正月裏,往年親戚們都要聚集老家,給爺爺奶奶拜年。今年一分居,拜年就有些尷尬了,兩個老人還在氣頭上見面就吵,這個年在哪兒拜?各家有各家的應對方式。奶奶的幹女兒打電話過來了解情況後,初二帶著保健品來到我家給奶奶拜年,沒去給爺爺拜了;小姑則帶著兩份禮物,分別給爺爺奶奶拜年送祝福;也有往年只有春節才見面的親戚,今年得知爺爺奶奶分居後,避而不提拜年這回事,只是打電話送了祝福。

不同的人,不同的小家庭,被親緣關系綁在一起,但在時空流轉、際遇變化、經濟水平差異、社會階層變更等因素的影響下,早已滿是裂痕。 大家心裏都有桿秤,裝著利益和情面,多多少少,分門別類,計量清楚。借著春節名義重聚的習俗,逐漸變成網路上熱議的新習俗:斷親。 而老人有任何的變動,分離也好,生死也好,恰好給了大家最佳的理由,風箏繩斷了,遊子們各回各家,各奔前程。

【都挺好】劇照

整個春節,爺爺奶奶沒見幾面。 初四在家吃午飯時,奶奶吃著梅菜扣肉,不經意間對爸爸說: 這個扣肉沒蒸好,你爸以前在外面當廚師做的扣肉好吃,他還偷偷帶來幾份回來給你們三兄弟吃。 老爸說: 咱爸做菜是很好吃,以前他在家也經常做飯。 眼看著話題逐漸溫情,奶奶停頓了幾句說: 就是現在太懶了,都不幫忙打下手。 得,又回歸核心話題了,我們趕緊聊別的。

吃完飯,奶奶想起來讓給叔叔打個電話交代,爺爺某件外套掉顏色,洗的時候要註意。二叔晚上就帶著爺爺來家裏,還帶上了爺爺的拿手菜,一家人總算吃了頓團圓飯。爺爺樂呵呵說:你奶奶釋放了和好訊號了。奶奶瞪了一眼:你這個人就知道瞎說,我被你騙一輩子。

爸爸悄悄吐槽:你爺爺奶奶就是這樣,吵一輩子架,但吵不散,比你們現在談感情穩定多了。 我在想,這是這什麽感情呢,這裏面有愛情嗎,穩定的都是好的嗎?

作為接受了現代教育的社科研究生,我們這代人總是喊著要自由戀愛和獨立意誌,聊起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包辦婚姻和一輩子忍讓,總是嗤之以鼻的,仿佛可以即興寫出一篇學術論文去批判。 但當我每次回到家,看到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還有其中流轉的光陰歲月,只覺得,人性是復雜的,生活是瑣碎的,我們斷不可冒然去對某一類婚姻關系進行價值批評,尤其是對裹挾在其中的每個個體,應該要多一份理解和憐惜。

我逐漸明白,對於爺爺奶奶這輩人,他們的認知裏,婚姻是一種必須要接受的「活著」的模式,道理很簡單,所有人都是這樣。畢竟,在牢固的地緣和親緣關系構建的生存網路裏,成為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總是要付出更多代價。而婚姻裏,愛情的存在與否,好像也並不重要,正如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裏說的: 「中國的家,更多的是一個需要承擔太多功能的組織,然而愛情本身是偏向情感的激動,這種激動會破壞結構的穩定性。」

【父母愛情】劇照

如爺爺奶奶一樣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而言,他們沒有能力去抵抗命運的安排,更別提自我覺醒,他們在漫無邊際的苦海裏找到一條中庸之道:先活著吧,其他我再想辦法。 於是就有中國人常說的金句:好死不如賴活著、來都來了、孩子還小、都不容易……底層都是順從、接納,也不可謂不是有用的現實主義生存哲學。那麽,婚姻生活裏,是愛情還是親情,是喜歡還是厭惡,也就沒人在意了,人活一世,有時要分清,有時不必那麽清醒,也分不清。

但我有時候也很好奇,在漫長的歲月裏,和爺爺奶奶一樣,擁有一段並不如意但穩定的婚姻生活的人,有沒有一些午夜夢回的時刻。我想應該是有的吧,可能是在山上割豬草種玉米時,面朝黃土背朝天,毒辣的太陽曬在臉上,熱汗往下滴,口幹舌燥,有一瞬間想過扔下鋤頭不幹了。但是擡頭望了望,山太高、路太遠、肩上擔子太重、人言太難聽,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就容易吃不上飯。於是,勸自己,晚上就涼快了,你看,日子又過了一天,孩子又長大了一點。

離家前的最後一天,一家子去掃墓,老家興土葬,祖輩的墓穴仍在山裏。年前下過雪,還有一些積雪藏在松樹林裏,踩上去的聲音有點悅耳。我牽著奶奶走過小路,來到墓前祭拜,放完鞭炮,硝煙味在慢慢消散。奶奶突然對爸爸說:以後我和你爸的墳墓也在這附近就行。

【熟年】劇照

我楞了一下,不合時宜地想起來以前上學時學到的描寫夫妻恩愛的詩句: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只是眼下的境況有點不一樣:生時不同衾,死後亦同穴。

這也許便是人生的有趣,也是命運的無奈。但不管路怎麽走,跟誰去走,都要各自盡興,開心就好。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樹樹 / 稽核:楊逸


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

征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 ,個人故事 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 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 。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視訊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征稿長期有效,投稿發信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將投稿與 【作者投稿原創承諾書】 一同上傳至附件,並在信件主題標註 【標題+字數】

詳細征稿要求請點選👉【 】

稿件範例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