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說為了孩子,勉強維持無愛婚姻,是對孩子的精神虐待

2024-03-22情感

有一次,一個母親跟我抱怨,孩子的成績不好,她覺得她活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她就是覺得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呢,沒有了盼頭,努力掙錢的欲望也沒有了。

那一刻,我好像有很多話想要說,想跟她講講道理。但是我沒有那麽做,我只是點了一下頭。

9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自己的父母,或者身邊的人,父母出於愛而過度地幹涉和束縛孩子,對孩子寄予期望並提出過分的要求,把孩子當成自己唯一的慰藉和生存價值。這樣的父母是比比皆是。

孩子為滿足父母的需求而活,被父母過高的期望束縛,由此失去了自己的人生。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溫柔暴力」,是情感上的 虐待。

但是很多人會說,我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因為我不努力讀書,所以我現在找不到好工作,所以我才每天讓他補課,好好學習。我為了孩子,所以我一直跟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沒有感情的人,生活在一起,沒有離婚。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我這麽辛苦,這麽努力掙錢,都是為了孩子能好好學習,如果他成績不好,不努力學習,不理解我的苦,那他真的很不懂事。

換句話說,出於愛而過度地幹涉和束縛孩子,對其寄予期望並提出過分的要求,這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溫柔暴力」。

有的夫妻雙方無法滿足彼 此的需求,這便是家庭成為「包庇暴力的空間」的契機之一。 無法彼此滿足,夫妻關系就會出現裂痕。

當夫妻關系惡化,沒必要再繼續維持時,孩子便會被用來修補夫妻關系間的裂痕。

有很多對前來咨詢的夫妻都說,自己是為了孩子才會維持早已喪失意義的婚姻關系,又或是將潛在的夫妻問題置換成孩子的問題,要求孩子必須做些什麽。

當事人或許本意真的是為了孩子,但以這種形式對待孩子,其實是對孩子的肆意利用。

如果孩子被卷人這樣的夫妻紛爭中,那麽孩子會成為父母的泄憤物件,承受來自父母的暴力;

又或是成為不幸父母的慰藉,將自己的需求和孩童特有的情感放在一邊,為滿足父母的需求而活。


在許多家庭中,一些父母將子女視為自己生存價值的體現,並且對子女的成長及成功抱有過高的期望。這種期望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壓力,導致他們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而必須滿足父母的期望。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一旦他們離開父母的庇護,就可能面臨無法獨立生存的困境。這種情況可以被視為一種形式的利用和情感虐待,因為父母在無形中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和實作個人價值的機會。

我是心理咨詢師 普一, /與 同行/

公眾號改版了 不標※黃色星號, 就會 看不到最新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