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招募|將公園作為方法,我們在成都實踐了一下

2024-06-03情感

2024成都世園會,來源:視覺中國

文|劉向林

清代詩人袁枚34歲辭官,在南京買下一個破敗廢園,叫「隨園」。之後沒有大興土木重新拆建,只是除去雜草、剪掉枯枝,隨舊園的自然狀態建造,不做圍墻,向民眾開放。袁枚死後不到30年,隨園就已經傾塌。他在世時經營隨園,就像養一個生命。正如2012年普里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所說, 「園子是一種有生命的活物。造園者、住園者是和園子一起成長演進的。對於今天的城市與建築活動,不能不說是一種啟示。」

幾千年的翻天覆地,我們所處的環境今非昔比。古時的造園活動,多多少少有些影子投射進現代城市的「公園城市」「花園社群」的建造活動中。把自然搬進面目全非的城市化環境中,想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其實與過去並無二致,就是讓人與城市、自然,不論從生活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在一個時間跨度裏達到一種新的和諧與平衡。

6月到8月,由三聯人文城市和成都東部新區聯合舉辦的「自然就是答案——在公園裏,在城市中」系列活動將持續落地, 以高峰論壇、工作坊、沙龍的形式,邀請城市、建築、景觀、博物等領域的大咖與新生力量,從各自領域的實踐與創新,去探討如何連線城市與自然,以及未來生活的可能性。這也是在4月到10月開幕的成都世園會期間,對世園會的精神內核及未來願景所做的一種闡釋。

6月5日的高峰論壇將於14:00-17:00在世園會主場館舉辦,邀請您透過線上、線下全方位的互動,共同暢想未來社群的模樣。 敬請關註三聯生活周刊視訊號,預約活動直播。另邀請200名觀眾到世園會活動現場,請前往「城市家City+」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具體報名資訊見文末)。

農耕時代過去之後,曾被認為一度擺脫了土地和自然的束縛,人類活動開始以城市為中心。但是那些被認為快速發展的區域正面臨著尖銳的社會和生態危機:日益增長的人口規模、建築物密集、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等等問題叢生。環境的永續發展無從談起,城市的未來就無從談起。在超大城市中進行生態建設,該怎樣破局?是否有根植於傳統、因地制宜的中國城市建設方案?

在報告【城市發展的永續轉型:趨勢、挑戰與關鍵路徑】裏有這樣一組數據:中國在改革開放初始的1978年,城市化率僅為18.9%,甚至低於北宋時期的20.1%和南宋時期的22.4%。中國的快速城市化行程始於1980年代,此後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達65.22%。

在此期間,城市建設目標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從最基本的「潔居」(衛生城市)、「美居」(園林城市),向「宜居」(森林、濕地城市)和「安居」(平安、健康和韌性城市)轉變。按照生物群落演替規律,並依據當前的趨勢推測,我們的城市正朝著「生態宜居城市」或「新田園都市」發展。

轉型自然也會面臨挑戰,城市規模的變化趨勢不同,面臨的挑戰也有差異。像許多新一線城市因為人口規模劇增,就要避免因擴張導致的大城市病。

遊客在成都東部新區丹景台眺望三岔湖,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選擇一個城市作為生態宜居城市的實驗樣本,成都再合適不過。

成都有2300余年的建城史,龍門山、龍泉山環抱成都平原,「兩山夾一城」的城市格局造就了這座城市的繁榮興盛。2020年成立的東部新區是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新門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台,是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也是現代產業發展新引擎。在「以人為本」的觀念引領下,它的最終目的是打造彰顯「公園城市」理念的新家園。

東部新區成立四周年,著力打造的兩大新城:空港新城和簡州新城已經規模初現,五個重點片區國際空港經濟區(東部新區片區)、未來醫學城、未來科技城、天府奧體公園、簡州新城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連線成蔚為壯觀的「公園城市」地圖。

公園城市的願景在東部新區已經顯現,有山有水的天然生態底子中,70%的區域為藍綠空間,擁有沱江水系、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面積約27平方公裏的三岔湖等上好的生態資源。目前已布局建造丹景山觀景台、簡州人才公園、林棲公園、龍馬湖公園等公園綠地。

市民在東部新區人才公園內賞景,來源:視覺中國

但公園城市並非停留於一個單純觀賞性的「綠化城市」。公園本身是一種基本存在,最終是為解決人的問題。正如日本學者白幡洋三郎所言:「公園並不僅僅是一個裝置,它是都市的一種應有的姿態,是實作都市理想的一種制度,更是一種思想的體現。

中國自唐宋時期起,園林文化盛行,園林不僅是士大夫聚會的場所,一些私人園林還對外開放,訪客透過支付「茶湯錢」就可以入內。同時,部份皇家園林,像唐代的曲江及北宋的金明池、瓊林苑等,都有限度地向公眾開放供娛樂使用,成為節日裏民眾踏青聚會的公共場所。

傳統的園林還不具備現代公園的本質特征。現代公園肇始於晚清民國,是普通市民、新文人、新女性都愛去的地方,成為一種全新的社會現象。近代中國甚至在公園中賦予了教育與強身健體的功能設施,普遍設有公共圖書館、閱報室、講演廳、博物館、音樂堂等,並積極引進體育裝置。公園之對於都市,是市民衣食住之外,一件不可缺的要素。直到現在,公園也是一座城市裏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間,是城市文化與精神的聚集地。

市民在成都東部新區龍馬湖公園內遊玩,來源:視覺中國

自從人類學家項飆提出「重建附近」這個概念,公園就成為一種方法,借此重新理解自己和周邊、和社會的關系。建築師李寶章又提出一個「家園」的概念,家園=社群+社群公園=公園社群,他把自己所在小區的一塊空地改造成社群公園,為這裏的住戶提供了一處公共空間,結果發現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這裏一直有人在使用,穿行是一部份,還有靜坐、親子活動、停留、騎自由車等等。即便這只是一個小公園,沒有健身設施娛樂裝置,也都會成為公共活動的重要發生地。

社群是城市建設的最小「細胞」,營造未來公園社群是推進成都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細胞工程」。社群公園成為重建附近和社會修復的一個切入口,並非偶然。2002年建築師劉悅來在改造自家小區花園的時候發現,因為種花種草,住一個小區的陌生人自發參與,成為朋友。公共生活被建立起來。種花種草不僅僅是造景,其實是協調人地關系。

成都居民在為自己認養的杜鵑花澆水,來源:視覺中國

古人所說的「養園」,就像現在談的社群營造。成都踐行公園城市示範區,其中的藍綢帶未來公園社群已經開始探索如何「養園」。

「未來」這個詞過於科幻,未來社群是什麽樣子,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這些答案裏或許有一些共性,生態優美的自然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活空間、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睦鄰友好的人文氛圍……究其根本,核心還是「人」。

藍綢帶未來公園社群工作人員劉家興負責「尋找社群主理人計劃」,鼓勵居民發揮自己的特長,進行社群自治。「已有30多個主理人計畫在籌備中。」

在這種公共生活中,公園社群與人之間相互塑造,相互加成,像之前提到的「一起成長演進」。我們現在喜歡談建造而少提營造,雖然古代兩者釋意相當。「建造」更像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控制,「營造」是平視的,帶有與時間一起構造、調整的耐心,有更多思慮滲透進去。

從小尺度的社群公園,到城市公園,世園會成為這兩者的一種延伸。

世園會歷史悠久,全稱「世界園藝博覽會」,是由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批準舉辦的國際性園藝展會,是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精品、奇花異草的大聯展,被譽為世界花卉園藝領域的「奧林匹克」。會期通常為六個月,自晚春起,經盛夏至中秋。

由於世園會能給舉辦地帶來巨大的國際影響和綜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許多城市積極申辦。2024年4月開幕的成都世園會是中國舉辦的第10場世園會。

成都世園會主會場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絳溪河生態綠廊中部,規劃面積3633畝,依龍泉山,傍三岔湖,山水相融、丘田相連。

2024成都世園會場地,來源:視覺中國

龍門山生物多樣性博覽園是成都世園會邛崍分會場的主場地。總建築面積約7400平方米,在其中營造溝谷密林生境、山地暖性竹林生境、山地巖石生境、山地密林和疏林灌叢(草甸)生境、農田生境、人工生境六大場景。

所有場地在設計時,盡可能保留原有的生態底色,其上再做景觀設計的加成。通常就地選取觀賞性的原生態石材,結合原有拆遷建築所遺留的條石、磚瓦,用於景墻砌築、景石布置等等用途。在建造過程中,各場館盡可能減少耗材,或使用像竹子這種自然素材。113個展園中,大部份的造園理念、新材料利用以及建造方式,都貫徹了這種原則。

大型盛會後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場地和場內建築的再次利用。成都計劃在「後世園會時代」,保留主場館現有裝置設施,開展如親子活動、文旅活動等等惠民活動。

2024成都世園會的鮮花綠植同園競放,來源:視覺中國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主席李奧納多·卡皮塔尼奧說:「成都借助世園會的契機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公園,而且城市本身也一直在踐行公園城市的理念,相信本次世園會將為世界展示一個公園城市的樣本,同時也是一個生態平衡和永續發展的樣本」。

某種程度上,世園會是一個plus版的城市公園,可以是世界範圍內一個巨大的公共空間,吸引各國的遊人,帶動整座城市的文旅產業,除了經濟效益,城市影響力提升、因舉辦世園會所改善的生態環境是一種永續性的獲得。 這或許是對「自然就是答案」做的一個正面的、確實的回復。

2024成都世園會主場館的互動陳設萌趣,來源:視覺中國

活動基本資訊

自然就是答案

——在公園裏,在城市中

高峰研討

主辦:成都東部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三聯人文城市/三聯生活傳媒有限公司

時間:6月5日(周三)14:00-17:00

地點:世園會主展館多功能大廳

嘉賓:王凱、王笛、劉悅來、章明、曾仁臻、阮昕、李星宇、姜宇輝

主持:賈冬婷

活動招募

招募人數:200人(座位有限,有序入座)

參與福利:所有參與活動的讀者,將有機會於當天下午免費參觀世園會

報名方式:前往"城市家City+"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發送【您的姓名+電話+參與活動原因】,最終報名成功與否,請以簡訊/電話通知為準

集合地點:世園會1號門入口簽到處

簽到時間:13:00-14:10

咨詢電話:15388262092

工作坊&沙龍

主辦:中共成都東部新區工作委員會黨群工作部

承辦:三聯人文城市/三聯生活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成都東部集團有限公司

01 社群花園工作坊

主題:種下「未來」

時間:6月2日 14:00-16:00

地點:藍綢帶社群

嘉賓:劉悅來+四葉草堂

02 親子建造工作坊

主題:貪吃的竹子

時間:6月23日 16:00-18:00

地點:天府眼大草坪

嘉賓:馮果川+童築文化

03 動物主題沙龍

主題:你家附近有野生動物在散步嗎?

時間:7月7日 14:00-16:00

地點:東部新區丹景台

嘉賓:王放、張勁碩、丘濂

04 植物主題沙龍

主題:城市「植物獵人」:一花一宇宙

時間:8月4日 14:00-16:00

地點:世園會植物館

嘉賓:鄔樹楠

高峰研討

身處超級城市的我們,如何實作公園自由?

嘉賓:王凱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自然如何塑造城市公共生活?

嘉賓:王笛

歷史學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澳門大學講席教授

一顆種子,展開「折疊」的社群

嘉賓:劉悅來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發起人&理事長

在城市上建城市,在城市上造自然?

嘉賓:章明

長江學者,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同濟大學長聘教授

從紙上園林到心中山水

嘉賓:曾仁臻

上海幻園工作室主持建築師,藝術家

墻,園林的理想

嘉賓:阮昕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光啟講席教授,第18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

用聲音喚醒自然的靈魂

嘉賓:李星宇

柯吉拉馬戲團主創,52HZ聲音館發起人,獨立音樂人,聲音藝術家

Citywalk與互聯城市的未來

嘉賓:姜宇輝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賈冬婷

三聯人文城市/三聯中讀執行總編輯

社群花園工作坊

劉悅來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發起人&理事長

親子建造工作坊

馮果川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童築文化創始人

動物主題沙龍

王放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勁碩

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研究員

丘濂

【三聯生活周刊】主筆

植物主題沙龍

鄔樹楠

攝影師,藝術家,代表作品【呼吸】【吠盲】

三聯人文城市聯絡方式:

官方公眾號:@城市家City+

官方視訊號:@城市家City+

官方小紅書:@三聯人文城市

官方網站:

官方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