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自然什麽都知道

2024-06-13情感

2024成都世園會,來源:視覺中國

文|劉向林 葛維櫻

作為地道成都人的歷史學家王笛,說起成都為什麽那麽多茶館,就要追溯到與河道水系緊密相連的日常生活。小時候井水好打但是含堿度高,燒水的就會看見一層白膜,岷江下來的天然雪水就沒有。那是要泡茶的水,老百姓要到茶館去買開水,買的就是「河水香茶」的好甜水。也因此茶館對於成都人格外重要,好像百年前的地鐵站,搬家租房,若周圍沒個茶館,怕吃喝都成問題。

建築師、藝術家魚山飯寬研究園林,也喜歡畫園林。他爬過五六十座山,在行走中,他能看到不同時代的石刻、洞窟和建築;在行走中,看到山中人身體解放的自由狀態。於是他在畫中將人縮得極小而置身於廣袤自然之中,時而和蟋蟀對打,時而在蓮葉中沐浴。樹杈橫過來,幾只烏龜和鵝,過來撐住樹的主幹,這是他在天台山國興寺看到的神奇的真實景觀。

每天清晨,開啟窗戶能夠看見綠葉,出門以後能夠看到花朵,上班時樹蔭密布的綠道,休閑時有公園,出城後有郊野綠地。這是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的城市願景。面對後工業時代的極端自然災害,他也在重新思考,人類如何在城市的魔力和自然的沖突裏,生存、流動和享受。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中國人與大自然在精神、情感等諸多方面的聯系,早在先秦時期就獲得了本質意義上的確立,由此建立起難以分割的聯系。古時總談「自然之道」,反映的是中國人的自然觀:自然體現著比人類更優越的東西,自然是人類的老師。

中國人自古以來受惠於土地自然,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生活。土地、氣候、季節、時令等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像成都宋代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的「十二月市」,其中的五個,花市、香市、桂市、藥市、梅市,都跟自然直接相關。

在農耕時代幾千年之後,尤其是近幾十年高速城市化之後,我們面臨著更為復雜和嚴峻的生態危機:日益增長的人口規模、建築物密集、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等等問題叢生。在超大城市中進行生態環境建設,該怎樣破局?是否有根植於傳統、因地制宜的中國城市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像古人一樣,從自然中尋找答案。古人喜歡造園,園林是對自然的模仿,也是士人們自然理想的一種承載。古人將園子視為活物,精心養護,造園者、住院者和園子一起成長演進,對今天的城市建設與規劃不能不說是一種啟示。

重返自然之道,並非重返農耕時代的生活方式,而是在擁有現代性便利的同時,我們仍能夠享受山水自然的恩澤,讓人與城市、自然,不論從生活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在一個時間跨度裏達到一種新的和諧與平衡。

如果要選擇一個城市作為生態宜居城市的實驗樣本,有2300余年建城史的成都是最合適不過的。如今的成都被譽為「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大大小小各類公園有1500個,全市範圍內的天府綠道裏程超過6500公裏。

東部新區作為成都產業和人口的重要承載空間,70%的區域為藍綠空間。擁有沱江水系、全球最大城市「綠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面積約27平方公裏的「千島之湖,天府明珠」三岔湖等生態資源。綠道蜿蜒,聯通龍泉山與三岔湖以及沿岸大大小小的公園,成為東部新區的慢行交通骨架。在絳溪河生態綠廊中部,就是面積3633畝的2024成都世園會主會場。

與此同時,許多產業移至東部新區,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使用,加上未來醫學城、西部金融創新中心等建築群,共同構成一個沈浸式體驗的未來城市實驗樣本。這些都成為「成都世園主會場,天府空港未來城」圖景的生動詮釋。

在良好生態以及經濟的底子上,探索將「公園城市,美好人居」相融合,這也成為承載此次成都世園會的基礎。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世園會是放大版的城市公園,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一種介入方法,對城市來說,能夠在人居環境品質上有一種永續性的回饋。世園會在結束後,會拆掉圍檔,轉變為城市公園。也如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主席李奧納多·卡皮塔尼奧所說:「相信本次世園會將為世界展示一個公園城市的樣本,同時也是一個生態平衡和永續發展的樣本」。

一個60余年歷史的盛會在今天依然有蓬勃的生命力,無關奇觀,而是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再一次意識到自然的力量,再一次在不同地域、不同處境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自然就是答案——在公園裏,在城市中」高峰研討現場

6月5日,三聯人文城市聯合成都東部新區,在成都世園會主場館舉辦高峰研討會——「自然就是答案:在公園裏,在城市中」。邀請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王凱、歷史學家王笛、同濟大學教授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劉悅來、同濟大學長聘教授章明、藝術家曾仁臻、上海交大設計學院院長阮昕、聲音藝術家李星宇、哲學家姜宇輝,他們以各自領域的開拓與實踐為基礎,從城市規劃、建築、哲學、園林、藝術等領域,和我們一起在公園裏,在城市中,共同探討自然的答案。

大自然好像離我們很遠,但是如果我們從上千米高的天空俯瞰,即使最大的城市,也不過是自然中的一個「斑塊」。生活在超大城市裏的人們,其實一刻也沒有離開自然。最近這十年無數的極端自然災害,不管是鄭州的強降雨,還是北京的洪災,都讓我作為一個規劃師反復思考一個問題,在超大城市中,人與自然應該如何相處?

過去40年中,中國經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鎮化,也擁有了全世界數量最多的超級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有一個數位很有意思,總人口下降了,但是超大城市人口仍在增長中。已經有7億中國人進城生活,而人口千萬的超大城市,以及超過五百萬以上的特大城市,經濟和人口總量占到了中國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王凱

分享現場

在生態文明時代,怎麽實作超級城市的公園自由?我覺得有三對關系需要協調:

一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城市更健康。每天推開家門的一瞬間,看到樹葉和花朵,人與城市、與自然的連線就已經開始了。那就從我們身邊的口袋公園開始,到上班路上的綠道,城市的綜合性公園,從小到大,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

二是協調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增強城市的韌性。我經歷北京「7.21」暴雨的時候,預測還說這是再過100年,至少50年才會有第二場的這樣的雨,但僅僅11年後,北京經歷了更強的降雨。後工業時代的極端自然災害,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類如何在城市的魔力和自然的沖突裏,生存、流動和享受。

三是人、城市和自然的一個綜合關系,讓城市更加自然。從根本上來講,城市是一個高度人工化的環境,工業時代開啟了人類對自然超大規模開發的序幕。但是,進入生態文明時代,我們逐漸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可以從微觀做起。舉個例子,新加坡的樟宜機場路上有幾排特別美麗的,從國外引進的參天大樹,我在很多年前去時就曾經留下極深的印象,前一段時間我再去,突然發現那些樹怎麽不那麽好看了,當地人說,對,是為了讓這些大樹更好的融入新加坡當地的環境,他們給大樹松綁,不再以園藝的嚴格標準養護它們,而是增加一些攀援植物,灌木和草,在小環境裏為它「野放」,讓它不用那麽「好看」,活得更堅強,更健康,更舒展。

「公園城市」是超級城市和自然相互交融的一種生活方式

來源:視覺中國

在成都,公園城市的概念順應了讓城市自然化的理念。很多年前就有人問我:「成都的公園城市是造了很多公園嗎?」我說,不是,成都的公園城市是把城市造得像公園一樣。在工業文明時代,工業區、居住區、公園,界限清晰。進入公園城市的時代,公園裏面可以辦公,工業區可以像公園,它們的關系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公園城市」是一種理念,一種行動,也是超級城市和自然相互交融的一種生活方式。當我們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的思想,主動作為,有序推進,超級城市的公園自由其實就在明天。

我是地道的成都「東門人」。在老東門的父母的房子已經安居59年了。抓魚、遊泳,有段時間我沈迷於鍛煉身體,每天天還沒亮,就從家出發,從東風大橋跑到五桂橋。一路向東,是我初中時「學農」,去給龍泉山的桃子「套袋」最歡樂的記憶之一。成都平原原生的水果不多,桃子是從漢代就開始在龍泉種植的了。

2000年前,都江堰水系將自然之力註入了成都平原,締造了水豐地美的天府之國。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受惠於這個先秦時代遺留下來的偉大工程。成都平原或者川西平原的自然生態,自流灌溉與水稻種植,以及隨之產生的農業文化,深刻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方式。

歷史學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澳門大學講席教授王笛

分享現場

為什麽成都會有那麽多茶館?過去的成都依靠井水生活,但是成都的井水並不適合飲用。從晚清到民國,居民飲用開水,要到茶館去買,到城外去取水非常不便。各個茶館用板車或者透過挑水,把專門的水壺運送到各個茶館。那時候,茶館都要打出一個幌子,叫「河水香茶」。因為來自於河裏的水,泡茶特別好。所以居民特別依靠茶館。

晚清到民國期間,成都的公共空間是非常有限的,茶館扮演了公共空間的角色。人們要得到新聞,要社交,要消磨時間,只能都去茶館。因此,茶館數量異常突出。

後來,現代商業不斷進步,大家的選擇越來越多,酒吧、咖啡館以及各種新的展覽館、圖書館等,還有各種獨立書店,提供了很多機會。隨著都市圈的擴大,我所研究的傳統茶館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需要,結果就是城市的公共空間開始演變。

茶館在成都的城市公共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供圖:王笛

城市圈已經擴充套件到了從前無法想象的地步。交通發展迅猛,人口流動頻繁,成都的市中心與周邊已經產生了良性互動,文化生活、經濟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過去的鄉村丘陵地帶,現在變成了成都的一個部份。

在城市的中心地帶,由於擴充套件的余地已經非常小了,所以形成了人文生態,比如現在的玉林社群。當城市往充斥著自然生態的邊緣發展,公園與人文,則成為了相輔相成、互相依靠的關系。

「蜂窩型的地理結構」是這川西的老地圖的視覺效果。大面鋪、青龍場,市場會填補很多中心到邊緣的地帶,就好像看地鐵站一樣,一個小小的青龍場在20世紀初竟然有19家茶館。人口具體,生活日常,因此成都的街頭和茶館,以一種地理的方式,呈現出城市生活獨特的生態特點。

我經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在公共空間中,如何營造一個社群花園?我常常會回答,只要找一把種子,去找一個荒廢的空間,把種子撒下去就好了。種子一旦開了花,很多人會覺得驚艷。這個時候,管這塊地的人會慢慢出來的。所以,在做的過程中,跟這塊土地、這個空間有關的人和事,就會逐漸產生。

烏魯木齊的「發芽計劃」,是我正在聯合烏魯木齊青年社群規劃師誌願者團隊進行的計畫。活動沒有經費,土壤條件非常糟糕。可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上海和成都人是一樣的。剛剛完成的花園地,種下花和種子後,因為沒有公共用水無法灌溉。晚上社群夥伴再回到花園時,看到一個小姑娘正拿著一個礦泉水瓶子,蹲在那裏,給播種下去的種子澆水。這不正是「自然就是答案」的議題嗎?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發起人&理事長劉悅來

分享現場

公園城市其實都是一點點做起來的。像社群花園在我們的定義當中,是由民眾共建共享的開放空間,並不一定要特別界定它有多大的規模。我一直覺得像今天的世園會展區將來變成公園,養護成本是很高的。如果要維持目前這種狀態,能不能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共創?我們周圍的居民是不是可以參與進來共建和共治?

在家門口實作自主的公共空間營造,是開放式教育的一個過程。社會修復,是這些「針灸式」小花園,要達到的目標。一個多層級和網路化的空間格局,自下而上的,包括兒童參與的營造,起於我和團隊在上海從創智農園到東明路街道8年前開始的探索。

透過播種,激發了人對社會關註、參與和修復。凝聚力和社會聯系被花園的建設和維護加強。我們從SEEDING聯盟到全國社群花園設計營造競賽每年透過社會力量自主完成超過100個社群花園,這個小花園深具個人化和靈活性。面向市民多方合作協同共治的共有性,開放的公共性,多元主體參與的社會性,競賽已經形成廣域的公眾參與和自主行動網路。不斷展開與折疊的生長過程,自然生發的生態系,是生命力的源泉。

花園營造活動從大本營上海延展到遙遠的烏魯木齊

供圖:劉悅來

我們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營造社群花園,或者完成城市更新的微小計畫,有沒有一個標準體系?我的答案是,很難有一個標準。因為一旦建立標準,就會開始僵化。所以,我們希望社群營造是一個不斷展開和折疊的過程,它是可成長的、自然生發的。

城市的公共空間如此海量又微小,誰來生產?政府?市場?開發商?還是每一個民眾呢?回家路上,看到不滿的事情,荒廢的空間,可以路見不平一聲吼,可以打市長熱線,也可以撒把種子。無論公園城市還是花園城市,歸根結底都是人民的城市,都是一點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的。從空間的修復到社會的修復,共建和共享,需要的最大動因,是人。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尋找到更多的人,尋找到合適的方法,在家門口能夠實作自主的一種公共空間生產,這其實也是一個「創業」的過程。

一個城市應該有他的生老病死,有他的喜怒哀樂。「舊城改造」理念轉換為「有機更新」,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命題。城市上造城市,城市上造自然,血脈通暢,物種豐沛,人們自然地選擇來棲息與漫遊。

在城市上建城市,是一個底片疊加的過程,不是簡單的覆蓋,是不同時期的底片最核心最好的部份疊合起來,共同顯影,呈現出有時間厚度的一個場景。在眾多城市改造的基本觀念當中,核心是「有機更新」,城市是一個有機體,它會生老病死,因此它需要變得健康,變得更具有永續性。

南京東路是「中華第一街」,步行街靠近西藏路口的地方是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東邊是東方商廈,大概建於20世紀末期。這兩棟建築相差大概60歲。20年後,我們做了六合路連廊頂棚工程,打通一個連廊將它們連成一個整體,變成綜合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實作了記憶的連結、空間的連結、城市的連結,新老並治,以及疊合生長。

長江學者,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同濟大學長聘教授章明

分享現場

在城市上造自然,我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叫「丘陵城市」,它完全不同於「混凝土森林」式的城市。「丘陵城市」坡度平緩,有別於起伏連綿的山陵,有別於一覽無余的平原,有別於嚴寒冷峻的高原地帶,也有別於盆地的這個內向組織。

它氣流通暢、水量充沛、物種豐富、風景各異,是人們自發選擇的棲息與漫遊之地。當然,這只是一種描繪,它希望這座城市沒有邊界與阻隔的,人們可以自由地在這個公共空間當中流淌。

黃浦江邊的「綠之丘」原本是煙草倉庫,這片建築形成很大的逼仄感。但是,當我們做完斜切,完成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的培植之後,「綠之丘」變成了一個公共的、立體的花園。一個技術封閉體,一間最普通的廠房,化身綠意盎然、充滿活力的立體花園。

「綠之丘」化身綠意盎然、充滿活力的立體花園

供圖:章明

城市空間改造去完成復雜的連結,我認為要實作跨學科、跨領域的融合,即「八合一」這一跨學科的研究框架和實踐平台:城市設計、建築設計、景觀、市政、水工、生態、生態修復、智慧設計、藝術設計。要實作多元文化包容共生,多學科交叉融合,多元平台復合共創,多元場景拓展融通,從而實作在城市上建城市,在城市上造自然。

2009年,我去了揚州的片石山房,非常喜歡,它太有山林氣象了。山裏面有洞穴,還有一些可居的洞室。人是可以進入的,行走其中,依石傍水,頭頂的樹可以遮蔽住你。2014年和2017年,我又去過兩次片石山房,感到有點失望。假山被封起來,不讓人進入了,假山上的樹、灌木和草,都被清理得很幹凈。

我嘗試去思考原因。我認為中國人越來越傾向於去視覺性地理解「園林是什麽」,不是在理解生活,而是在理解一張照片,一個視覺的畫面。假山變成了一個不可遊的地方,一個像山水盆景似的,只適合讓人拍拍照的地方。當沒有植物和人的身體發生關系的時候,它就只是一個盆景,缺少了身體層面的日常性和起居性。

中國山水規模非常龐大,分布非常廣。園林的數量雖然看上去挺多的,在一些城市也比較集中,但從數量和規模來看,它的歷史時間的跨度遠遠不及山水。「心中的山水」,大多來自於我行走在這些山水中時產生的真實情緒。


行走在山水之中,能看到山中人身體解放的自由狀態,能看到不同時代的摩崖石刻,漢、唐等,還有一些不知道什麽年代的人鑿刻的洞窟和修造的建築,它們描繪了山水人文的底色,成為人們認識山水生活的開始。看到這些奇特的山水和建築之後,人們開始在城市裏造山水園林。

上海幻園工作室主持建築師,藝術家曾仁臻

分享現場

作為一個設計師,怎麽樣去看待自然?我認為無論是古代的文人高士,還是現在的藝術家,都是要讓身體面向自然。文人的身體面向精神,面向的是山水,山水往往是大物,尺度巨大,人的精神世界可以連通到天上的銀河,連通到宇宙之大。

假設你在城市裏生活,很難進入到山林。所以為什麽園林在中國那麽流行,因為它兼得了城市的便利和自然的特殊性,而我們的城市裏還有公園,公園裏還有很多花草,也授權以嘗試著在這些微觀的世界裏去尋找身體的情緒,身體的姿態。

無論是在樹上,還是在石頭上,也許是陶淵明、謝靈運曾經構想過的人與自然的關系,身體和心靈安放於自然之中。自然可以有很多種狀態,它可以有大尺度的山石,如華山、泰山,它也可以是小山小水,像蘇杭山水,甚至是微觀尺度的花花草草。

在我的畫裏,我將人縮得極小而置身於自然環境之中,時而和蟋蟀對打,時而在蓮葉中沐浴。樹杈橫過來,幾只烏龜和鵝,過來撐住樹的主幹,這是我在天台山國清寺看到的神奇的真實的自然景觀。伸出去十幾米的樹幹,這麽重又伸這麽遠,水岸邊有一個凳子,人可以倚在欄桿上看水中的烏龜和石頭。僧人們也許是五年、十年的經營,透過一個連續的動作,那是我們需要用人的身體去理解的一種感覺。有一年春天造訪蘇州博物館的紫藤院,我開門時差點被紫藤花的香氣「推了出去」,氣味比其他風景先到來,這是氣味構成的特殊風景。

園林兼得了城市的便利性和自然的特殊性

供圖:曾仁臻

「公園」這個概念,往往會讓人們把事情想得很大。對於我來講,需要探討的是身體如何出現,我希望日常性的東西可以在繪制「身體」時被很好地呈現出來,這是自然的需要。就像成都人的生活一樣,它不是被刻意地、精致地描繪和設計出來的,它似乎就是身體不經意的行為,慢慢導致了一種生活狀態的呈現。

最高層次的精神訴求,是在自然中找回自己的身體和心靈,讓它們變得更自由。

人類去海邊遊泳,也不過是18世紀以後的事情,城市是設計和建造的結果,而自然是由人的認知所塑造的。遠古的人類對自然的恐懼和敬畏,到了現代,變成了休閑和親近。中國人對「自然」的定義是江湖,是山水。孔老夫子說,天和自然不可分。自然變成了一個隱喻,象征著一種天道。所以,造園林,實際上代表了一種對理想的追求。
在古代,中國人要造別業,別墅建在郊區的山林之中。古羅馬的有錢大業主也會造別業。走在文藝復興時期修建的別墅,進入長長的梁廊,能感受到它像一個相機的觀景窗。使用各種各樣的建築手段,把周圍的景致收攏進來,呈現出一種水平的景致。好像代表了我們對這個廣闊世界的一種信心。

16世紀歐洲的貴族要興建別墅,需要普拉迪奧這樣的設計師,還需要花巨資去建一個別業。然後你會發現,大家需要車馬,專門在夏天去這裏,冬天去那裏,還要召集誌同道合的人,互相社交,清談一番。中國人在很早的時候想出了一個絕招,用墻來圍出一個世界。所以園林就貼在了住宅的邊上,或建在了住宅的後面,或建在城市裏邊,小小一方天地。因為有了墻,想象的空間得到拓展,文藝復興時期的觀景窗不再被需要。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光啟講席教授,第18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阮昕

分享現場

園林有著一種自洽性。拙政園、滄浪亭,就是在住宅旁邊的園子。園林的「園」字,繁體字的外面就是墻,上面的「土」就是裏頭的屋子,有亭子,有池塘,「土」下有「口」,裏頭有水,下有樹枝,代表植物。想象的空間由隔離造成,但並不依賴「墻」這個工具本身。

在古代中國,園林被作為理想追求著。而西方文化裏,園林同樣是詩歌文學和藝術的聖地。住在園子裏的人,無論是賈寶玉還是羅馬貴族,理想的別墅裏,你是不用想著老去另一漂亮的房子的。這裏會有一些好奇心和幻想,有一個理想的境界,因為逃避而達到的很美的文化的隔離。

圍墻看似起到分隔的作用,但分隔帶來了某種聯通和交融

供圖:阮昕

在歷史上,圍墻的意義在隔離與連線,私密性與公共性之間的作用。墻先把綠地為圍在其中,有樹、有水、有漂亮的房子。現代園林在視覺上提供的美感以外,更應該考慮人的情感需求和體驗。我曾經遇到一個難題,上海交大要拆除一堵圍墻,「寸土不讓」,圍墻不能完全拆除。圍墻旁邊有塊地,但沒什麽人去。我沿著樹和地形畫一道線,300多米長,新的圍墻從這裏「長」出來。旁邊的空地變成了一個公園,這個公園我們想盡辦法將它園林化,打造一系列的小空間、大空間、寬院、窄院等。不同季節,人們都可以在這裏找到遮蔽之所。

有了圍墻,就能實作亦分亦合的效果。圍墻看似起到分隔的作用,但分隔帶來了某種聯通和交融。

聲音是我們與世界共處,唯一無法被主觀關閉的感官體驗。我在世園會參觀期間,特別留心了一下聲音環境。能聽到一些鳥類的叫聲,但是昆蟲的聲音並不多見,能判斷出,這個自然環境形成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曾經我們進入亞馬遜叢林的那一刻,那種感覺是你難以接受的一種聲音巨浪,無數資訊撲面而來,那種震撼感我至今難以忘記,那種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原始帶來的東西。

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錄制自然之聲。今年我們做了新的計畫,就叫大海的樂章。第一個是在廣西潿洲島尋找布氏鯨。我們使用了一種古老原始的方式,使用無動力帆船出海。

一條柯吉拉在我們的船邊徘徊了40分鐘。我拍下的影像裏,柯吉拉側過來的身體上,有一道長長的人類造成的傷疤。很少出現柯吉拉和人類船只相伴這麽長時間的情況。我只想把它當成一個朋友。那天浪很大,其他的漁船被禁航了,可無動力帆船卻可以出海。

柯吉拉馬戲團主創,52HZ聲音館發起人,獨立音樂人,聲音藝術家李星宇

分享現場

布氏鯨的論文在全球範圍極少,聲音記載全網只有一個19秒的音訊,我們就拿著這些有限的資料尋找布氏鯨的聲音。最後錄到了奇怪的聲音,特別像牛蛙的叫聲。

後來我們找到一篇1993年的論文,佛羅裏達擱淺了一只鯨,他們把這只鯨養在這個海洋館裏,不停地給它做聲音記錄,記錄的那個聲譜圖跟我們錄到這種牛蛙的聲音特別像。後來我們判斷,這種牛蛙的聲音應該是布氏鯨在交流或者是捕食的時候進行的戰術溝通,還有養育孩子和媽媽的對話。

我們最後錄到700多個訊號,這也是全球的布氏鯨論文裏數量最多的一次。我們把700多個訊號拼成了一個影像,壓縮成像神秘密碼一樣的波形。最後放在一起聽還是蠻震撼的,當時我覺得它很像一種外星的語言。

在廣西潿洲島尋找到的布氏鯨

供圖:李星宇

現在北京提出一個「聲景」的概念,聲音景觀在城市裏是特別簡便也省錢的一個指標。直接用耳朵聽就可以觀測城市和居住環境的多樣性。在城市裏同類的鳥兒的交流訊號都聽不到,哺乳類動物也不行。人類的聽覺頻率是有限的,而許多生物能聽到更廣的頻率範圍,我們對周圍的世界的理解也存在著局限。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低頻會掩蓋高頻,高能量會掩蓋低能量。而我們的聽覺範圍之外,有更大的聲音空間是被我們忽視掉的。

世界還有許多未知的角落。柯吉拉的孤獨和我們的孤獨形成了共鳴,一旦形成了這樣的情感連線,就不自覺的想要保護它。可是我們不用想的那麽大那麽遠,花花草草,小貓小狗,和我們自己產生情感連線,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就是可以一起努力和探討的,用聲音建立的平等交流。

密涅瓦的貓頭鷹總是在黃昏起飛,哲學也總是在最後到來。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城市出現了哪些嚴重的問題,從哲學的角度,為什麽要把身體和城市結合在一起,citywalk怎樣開啟城市的未來空間和生活的可能性呢?

為什麽現在大家都喜歡在城市裏行走?如果把它當成洞察和反思城市現象的一個入口,暴露的是哪些問題?如果透過行走,產生了情感和體驗連線,是不是能解決困境和難題呢?大城市的發展需要哲學角度的審視。哲學作為反思和批判工具,庫哈斯和芒福德指出現代城市可能面臨著失控和死亡的危機。建築已然取代了宗教,只有形式,沒有內裏,內涵,意義和目的,甚至沒有本質。思考的大腦和感受的大腦兩部份無法溝通,讓我們陷入了各種計算規劃的思考步驟,失去了個真正密切的生命,相互呼應的能力。如果我們的城市已然陷入危機,是不是還能提出另一種更有生機生命力的未來呢?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姜宇輝

分享現場

在元宇宙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的城市設計師或規劃師,把「互聯城市」當成未來大城市發展的重要的趨勢,甚至是唯一的趨勢。

米契爾最早提出「我++」的概念,即在一個虛擬城市之中,應該讓「我」跟這個城市中更多的知識的力量、資訊的力量和數據的力量連線在一起。應該把「我」的中心拓展出去。我連線得越多,活得也就越真實,「我」越變成數據,就越能夠在城市中獲得自己的重要性與價值。

在這樣一個城市裏,可能沒有什麽穩定的邊界。人們雖然走在街道上面,但手上使用的是各種各樣連線的智慧裝置。所以我們今天會想象,城市在我們的掌控中,成為城市的主人,但你不知道,到底是我們在掌控這些網路,還是被網路掌控著?所以互聯城市到底連線的是誰?互聯城市到底解放的是哪一個自我?這都是可能引發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元宇宙下的數位景觀讓我們沒有歸屬感

來源:電影【銀翼殺手2049】劇照

數位的景觀讓我們沒有歸屬感,讓我們失去家園的感覺,它讓我們連根拔起,它建立起的是一個平面的均值,是冷冰冰的網路,在這裏只有疏離和膚淺,找不到任何人生的根基,也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所以我想,是否能回到行走,回到這個人類根本的生存活動,透過行走是否能對抗或者至少反思元宇宙的未來?

中國的園林,實際上給我們提供了各種敞開的空間,在過去跟未來之間,生和死之間,物理與虛擬世界之間,我們看到更多可能。我也期待,未來的哲學與城市生活,能夠在行走的速度裏面,找到它的溫度,能夠重新找到人和人之間、人與城市之間的連線。

高峰研討

身處超級城市的我們,如何實作公園自由?

嘉賓:王凱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自然如何塑造城市公共生活?

嘉賓:王笛

歷史學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澳門大學講席教授

一顆種子,展開「折疊」的社群

嘉賓:劉悅來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發起人&理事長

在城市上建城市,在城市上造自然?

嘉賓:章明

長江學者,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同濟大學長聘教授

從紙上園林到心中山水

嘉賓:曾仁臻

上海幻園工作室主持建築師,藝術家

墻,園林的理想

嘉賓:阮昕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光啟講席教授,第18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

用聲音喚醒自然的靈魂

嘉賓:李星宇

柯吉拉馬戲團主創,52HZ聲音館發起人,獨立音樂人,聲音藝術家

Citywalk與互聯城市的未來

嘉賓:姜宇輝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賈冬婷

三聯人文城市/三聯中讀執行總編輯

社群花園工作坊

劉悅來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發起人&理事長

親子建造工作坊

馮果川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童築文化創始人

動物主題沙龍

王放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勁碩

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研究員

丘濂

【三聯生活周刊】主筆

植物主題沙龍

鄔樹楠

攝影師,藝術家,代表作品【呼吸】【吠盲】

三聯人文城市聯絡方式:

官方公眾號:@城市家City+

官方視訊號:@城市家City+

官方小紅書:@三聯人文城市

官方網站:

官方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