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身上往往兼有男性女性特質

2024-05-14情感

我們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性別是什麽。但是有沒有某個時刻,你發現自己身上也有「異性的影子」?

比如:

「我是男孩子,但有時候被人說像是女生,心思細膩、多愁善感。」

「在家裏是長女,有個妹妹。但妹妹似乎才是真正的女兒,而我身上的有些特征更像是男性,要堅強,很少向親人表達愛意或撒嬌。」

又或者不止是性別相反那麽簡單, 而是兩種「性別氣質」兼具:有時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像個男人,在那方面更像是女性。 比如我一個朋友,她形容自己在職場上的「強勢」 絲毫不遜色於男人,在很多場合都 carry 全場; 可是談戀愛的時候,她覺得自己也會像很多女孩所做的一樣,表達感受、需要和脆弱,渴望被關心和照顧。

最關鍵的是,她很享受這種「男女混合」的狀態。

當一個人身上同時表現出「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在心理上也認同自己男女共存的性別角色,Ta 便開啟了心理學意義上的「雙性化」之路。

美國心理學家珊卓·貝姆(Sandra Bem)最早提出「心理雙性化」(Psychological Androgyny)的概念。她向我們表明,當一個人在心理層面呈現「雌雄同體」的狀態,會發生怎樣有益的變化。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心理雙性化」這回事。

01

一個人,不是男性就是女性?

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以前,對於男/女性簡單粗暴的二分法一直是心理學界的主流。心理學家始終將女性氣質和男性氣質視為一個連續體的兩個對立面(Dean & Tate,2016),認為這對於解釋男性、女性之間的行為和性格差異至關重要。

換句話,如果你活在那個年代,從外表、行為到心理要麽是純粹的男性,要麽是全然的女性,而不能兩者兼有。

同時,心理學家認為女性的「女性化」或男性的「男性化」與穩定的心理健康有關(Dean & Tate,2016)。

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一個女人只有在足夠女、一個男人在很 man 的時候,才會擁有穩定的心理健康。

直到 70 年代初,貝姆提出了「雙性化」的概念,質疑了傳統的性別二元論及社會賦予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指出任何個人,無論性別如何,都可以同時擁有男性和女性特質。(Dean & Tate,2016)

為了測量一個人的女性氣質和男性氣質程度,她開發了【貝姆性別角色量表】(BSR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人們如何在心理上認同自己的性別角色。該研究旨在探索傳統和僵化的性別角色產生的有害影響,以倡導人們關註更加靈活的性別觀(Bem,1974)。

BSRI 包括男性、女性和中性 3 列氣品質表,每一列都包含 20 個性別特征。

【貝姆性別角色量表】劃分的性別特質, 從左到右依次分為「男性」「女性」「中性」特質

你一定想問, 對於「男性」和「女性」氣質特征是由誰以及如何來定義的呢?是根據什麽把表裏的一個特質歸類為「男性」,而把另一個認為是「女性」的?

答案,是源自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期待度。貝姆認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性別圖式」,成為一種規定性標準或指南(Kagan,1964;Kohlberg,1966)而這種認知是由家庭養育、學校、大眾媒體和其他文化影響等共同塑造的(Bem,1981)。

社會和文化不斷傳播有關性(sex)和性別(gender)的觀念,促使個人規範他或她的行為,使其符合文化對男性和女性的定義。 而人們逐漸「內化」了社會所定義和規範的這套理想行為標準(Bem,1974)。

所以,BSRI 量表根據社會期待和認可程度劃分兩性特征。比如,這項研究當時針對美國社會的樣本,如果一個特征在美國社會對於男性比女性更受歡迎,那麽它就被判斷為「男性特質」(如雄心勃勃、強勢、自力更生);如果對於女性而言比男性更受歡迎,則被認為是「女性化」的特質(如深情、溫柔、開朗)。最終形成了這 60 個特質。

最終基於該測試可以將一個人分為 4 類:男性化、女性化、雙性化(雌雄同體)和未分化(既非男性也非女性)。

當一個人在男性和女性氣質得分上都高於 4,就被認為是「雙性化」的。

心理學家們相信, 心理上雙性化的人往往更加心理健康,並且富有創造力(Bem 1986;Harrington et al. 1983 Bem,1986 Harrington et al.,1983)。

02

當一個人允許自己在心理上「既是男性又是女性」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提到,在生理層面上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具有異性的荷爾蒙。 從心理學意義上說,每個人都兼有兩性。

當一個人允許自己既擁有男性也擁有女性的心理特質,ta 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1.「雙性化」對於性別角色有更好的適應力、靈活性

當一個男人極度害怕別人說自己是「娘炮」「娘娘腔」「不像個爺們兒」,一個女人非常討厭被人說是「女漢子」「男人婆」......他們必然會拼了命地維護自己的性別形象,抑制任何可能被認為不受歡迎的行為,以與內化的性別角色標準保持一致(Kagan,1964;Kohlberg,1966)。

而一個在心理上「雌雄同體」的人,因為 ta 的自我定義既不排除男性氣質也不排除女性氣質,所以個體能夠對不斷變化的情境表現出靈活性和行為適應力。Ta 可以根據情況需要自由選擇是表現出男性行為還是女性行為,而在這一過程中會更少地糾結、擔憂和有不適感。(Bem,1975)。

貝姆透過兩個針對大學生的實驗為這一假設提供了支持。她們發現「雙性化」的受試者在壓力情境下表現出更具「男性化」的獨立自主內容(independence),而在他們有機會與一只小貓互動時,他們表現出更具「女性化」的活潑好動內容(playfulness)(Bem,1975)。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2.「雙性化」有更高的自尊水平

研究發現,雙性化者的自尊水平更高(Spence et al.,1975)。

正是因為對於自身兼具男性和女性特質的高度認同,所以更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眼光,也少了很多擰巴和糾結。雙性化的個體在進行跨性別行為時,幾乎沒有不情願或不舒服的情形(bem&lenney,1976)。

研究發現, 透過 BRSI 量表劃分的 4 個群體在自尊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雙性化組最高,而未分化組最低,男性化和女性化組居於中間。

這一結果在另一組針對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研究中得到同樣的證實。研究發現,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均得分較高的青春期男孩、女孩,在學校裏表現出更好的適應能力和更佳的心理健康,在校園生活中的整體幸福感更高(Bem,1981,1993)。

3.「雙性化」更不容易抑郁和焦慮

貝姆認為,當一個人的某個單一性別特征呈現高水平時,可能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比如,女性的「高女性特質」始終與高焦慮、低自尊和低社會接受度相關(Cosentino & Heilbrun, 1964;Gall,1969;Gray,1957;Sears,1970;Webb,1963);而男性的「高男性特質」在成年期會與高焦慮、高神經質和低自我接受度相關(Harford,Willis,&Deabler,1967;Mussen,1962)。

與處於兩個極端的參與者相比, 雙性化者的抑郁和焦慮等心理健康癥狀較少 (Qiang Luo et al.,2021) 。

傳統性別規範的僵化常常導致焦慮、自我意識不穩定和社會適應能力低下。相反,允許自己同時擁有男性和女性特質可以帶來更穩定的自我意識。

4.「雙性化」帶來更多樣化的生活體驗,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

心理雙性化的人通常在創造力、自我滿足感和認知獨立性方面的得分較高 (Dean & Tate,2016)。

當一個人有了消除性別界限的願望,ta 便能夠擁抱更全面的生活體驗,並允許自己的行為更具靈活性,從而帶來更多樣化的生活經歷。而這反過來又會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

【月光男孩】

寫在最後

我最近常常在想:當男性和女性不再以傳統的「男子氣概」「女性氣質」審視自我,當我們共同擁有在人類身上普遍存在的那些美好品質,如善良,如關愛,如勇氣,我們的世界未來會不會變得更美好一些?

馬丁·路德·金說:「種族隔離讓肇事者和被肇事者的靈魂都受到創傷。」

我期待未來如貝姆所言:「雙性化」的個體終有一天會定義一種全新的、更加人性化的心理健康標準。

✍🏻

你覺得自己身上有多少(社會期望所定義的)男性特質、多少女性特質?

聊聊你對雙性化的看法吧

參考文獻

————————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 Consult. Clin. Psychol. 42, 155–162. doi: 10.1037/h0036215

Bem, Sandra L. (1977). 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2), 196–205. doi:10.1037/0022-006X.45.2.196

Qiang Luo;Barbara J. Sahakian; (2021). Brain sex differences: the androgynous brain is advantageous for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 doi:10.1038/s41386-021-01141-z

Helmreich, Robert L.; Spence, Janet T.; Holahan, Carole K. (1979).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and sex role flexibility: A test of two hypothe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10), 1631–1644. doi:10.1037/0022-3514.37.10.1631

Bem, S. L. (1975).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e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34–643. doi:10.1037/h0077098.

作者:鳥人

責編:寒冰

封面:【卡羅爾】

選單欄回復【簡老師】

免費領取 4000 元專屬優惠及更多計畫課程安排表